1、21 梦回京华梦回京华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学习文章条理分明的说明顺序,体会典雅而富有韵味的语言。 3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体会画作背后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学习文章条理分明的说明顺序,体会典雅而富有韵味的语言。 2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体会画作背后的含义。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朗读法、资料助读法、研读品味法、拓展演练法 教学过程展示:教学过程展示: 一、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 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
2、图纵 24.8 厘米,横 528.7 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 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 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这在中国乃至世 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 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品读梦回繁华 ,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清明上河图进行介 绍的。 二、走进课文二、走进课文 (一)资料助读(一)资料助读(展示课前预习) 1.了解作家作品。 2.写作背景。 (二)初读感知(
3、二)初读感知 带着下列两个为自由朗读文,注意标画有效信息。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主要特征是什么? 【交流展示】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内容庞大, 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活。 2. 清明上河图 这一国宝级画作, 描摹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 这幅长卷人物众多, 场景复杂,但本文介绍得条理分明、细腻具体,并且挖掘出画面背后的社会历史内涵。请概 括各段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做到条理清晰这一点的。 【明确】 第一部分:第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历史背景,引出说明对象; 第二部分:-段,介绍作者张择端生平,并引出画
4、作信息及内容,呼应课题梦 回繁华。 第段介绍画作作者张择端及其创作动机; 第段介绍了画作材质、尺幅等基本信息; 第段介绍了画作的详细内容; 第三部分:第段,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小结:可见本文围绕“繁华” ,按照“内涵-内容-价值”的是逻辑顺序进行说明,这样 写,由表及里,条理清楚,结构严谨。因此,纵然画面内容纷繁复杂,但依然能条理分明、 层次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三)(三)重点研读重点研读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探究一: 细读课文第段, 作者是怎样有条不紊地说明画卷内容的?采用了什么样的说 明顺序? 【交流展示】 作者先介绍画面开卷处描绘的内容, 按照由远
5、及近的顺序具体逐一介绍, 先 介绍近郊风光,再介绍赶集的乡人,进入大道岔道上扫墓归来的权贵,最后介绍近处小 路上的行旅。 然后再介绍画面中段描绘的情景。先介绍汴河上的船,忙碌 的船工,顺 水行驶的船,再介绍河上的拱桥结构、形状,桥的两端,最后详细介绍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 巨大漕船,船夫呼喊,桥上呼应,行人围观,这一紧张的一幕。最后介绍画卷后段描写的 街道,先介绍街道房屋店铺,再介绍店铺经营品种,最后介绍各行 各业及行人。画面内容 虽纷繁复杂,但作者能够条理分明, 层次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还得益于作者采用了 恰当的说明顺序。 探究二:课文都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交流展示】 学生 1
6、:列数字: “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 ,绢本,设色,纵 24.8 厘米,横 528.7 厘米。 ”使用准确的数字,说明了清明上河图的大小。 学生 2:打比方: “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 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把清明上河图比作“一部乐章” ,说明它宏大、优美而 富有变化的特点。 学生 3:引资料: “画中的孙羊店 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 肉饼 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 ”引用东京梦华录 ,准确说 明了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增强了说明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学生 4:摹状貌: “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
7、握篙盘索。 ”作者用摹 状貌的方法写活了画面细节,化静为动,使得画面描写生动至极。 探究三:本文的语言既平实准确又典雅生动。再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赏析。 【交流展示】 学生 1: “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 24.8 厘米,横 528.7 厘米” 。 此句属于平实说明,通过数字具体准确地介绍了画卷的纵横。 学生 2: “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留下无尽的回味。 ” 语言典雅生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画卷比作乐章,形象地表明了画卷疏密相间,错落 有致的特点。 学生 3: “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 “摩肩接踵” “络绎不绝” 大量的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
8、而富有韵味。 来源:Z。 xx。 k.Com 学生 4: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 【交流点拨】 “十分”表程度上的限定,说明画面细节的刻画非常真实;去掉后,语气减 弱,与作者的原意不符;“十分”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学生 5: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 【交流点拨】 “基本”表程度上的限定,是画中所描绘的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 大体一致,并不 完全相同;去掉后,变成完全一致,与事实不符;“基本”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的准确性。 学生 6: 据后代文人考订,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 【交流点拨】 “可能”表估计,表示不确定,
9、如果去掉就成了肯定的意思,与事实不符,这 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四)深入理解(四)深入理解 本文介绍的 清明上河图 这幅画, 标题却是 “梦回繁华” , 文中哪些语句照应了标题? 你是怎样理解标题的深意的? 【明确】 1 第一段介绍宋朝城市经济的繁华 2 第二段介绍张择端绘画技艺的繁华和南宋人梦想的繁华 3 第三、四段分别总写和细写清明上河图反映内容的繁华 4 第五段写了这幅画创作技法的繁华。 题目解读: “梦回繁华”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梦回” ,指梦中回到某个地方。 “繁华” , 繁荣热闹, 通常形容地方经济的发达。 文题指明了本文要说明的内容不是现在的繁荣热闹的 景象,而是
10、北宋时期的热闹繁华的景象。 (五)拓展演练(五)拓展演练 本课说明条理分明、细腻具体、方法多样,请你仔细观察语文课本的封面,针对构 图进行介绍。 1.仔细观察方面内容。2.同位交流发现。3.全班交流展示,师生评价提升。 (三)课堂小结(三)课堂小结 本文以“梦回繁华”为题,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绘了北宋时期繁 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 (四)课堂板书(四)课堂板书 梦回繁华 第一部分:第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历史背景,引出说明对象; 第二部分:-段,介绍作者张择端生平,并引出画作信息及内容,呼应课题梦 回繁华。 第段介绍画作作者张择
11、端及其创作动机; 第段介绍了画作材质、尺幅等基本信息; 第段介绍了画作的详细内容; 第三部分:第段,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三、布置作业三、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写法,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不少于 300 字。 四、推荐阅读篇目四、推荐阅读篇目 清明上河图的故事 五、教学反思五、教学反思 教读本课,我有如下心得与反思: 1. 教学环节的设计符合自读课文的特点,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梳理说明文的三要素以及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并 给予一定的鼓励。 2.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和课堂实际总是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老师和学生和 文本之间的距离,如果不基于学情进行教学设计,再好的想法也难以落实。这节课,有个别 问题的设置,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其实,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打开,其创意的发现就会层出不 穷。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