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下册第二单元第九下册第二单元第 5 课课孔乙己文本解读孔乙己文本解读 万千凉薄,集于一身万千凉薄,集于一身 孔乙己文本解读 导语导语: 孔乙己是鲁迅笔下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他既善良朴实,又迂腐顽固,是鲁迅笔 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苦人儿形象。这篇小说和孔乙己这个典型的形象被很多学者 从不同角度进行过解析。今天,苏丽老师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了解读。在她 的笔下,孔乙己是一个集万千凉薄于一身的苦人儿。她以敏锐的视角观察到了“笑声里 的凉薄”; 以细腻的分析体察到了“钱数里的凉薄”; 以透彻的笔触揭示了“姓名里的凉薄”, 深层挖掘和探寻了孔乙己悲惨命运的根源。读来不禁令人悟之、感之、叹之。让
2、我们 跟随苏丽老师再次走进文本,走近孔乙己! 鲁迅说,自己最满意的小说是孔乙己。孔乙己这位读书人形象,令人哀其不 幸,怒其不争。孔乙己悲惨命运,在鲁迅先生简练而生动的文笔之下,折射出“一般社 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笑声里的凉薄笑声里的凉薄 在孔乙己这篇小说里,“笑”字前后一共出现了九次。孔乙己在笑声中上场, 也在笑声中离场。孔乙己只要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然后,孔乙己的 伤与痛便成了大家的笑料。“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孔乙己脸上受伤,这 似乎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又”字表明了这一点。但短衣帮面对着孔乙己的痛苦却是 笑,这笑里是戏谑。孔乙己自然不予理会,他懂得理会以后的结果
3、。但短衣帮们岂会 轻易放过这样一个“快活”的机会, 于是继续挑衅: “你一定又偷了人家东西了! ”这个“偷” 字深深刺痛了孔乙己的心,他可是读圣贤书的读书人,怎么会成小偷?自然,他会睁 大眼睛辩解。但有人马上摆出了人证:“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 着打。”从这句证词里,我们感受到的是扑面而来的寒凉,孔乙己偷的只是几本书,也 许他只是想在寒冷的冬夜有书来慰籍,也许他只是想在孤单的街头有书来陪伴,但他 得到的却是“吊着打”。短衣帮的无情嘲笑,何家的“吊着打”,让人不由得感叹:“本是 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嘲笑他的,不止短衣帮。店铺的老板,取笑他。当他最后一次 来到酒店,面对着已经不
4、成样子的孔乙己,面对着已经断了双腿的孔乙己,面对着只 能用手走路的孔乙己,面对着已经没有长衫的孔乙己,掌柜老板仍然同平常一样,没 心没肺地“笑”他,最关心的是他还欠下的十九文大钱。“我”,一位十二三岁的伙计,取 笑他。 当孔乙己考“我”茴香豆的“茴”字写法时, “我”心想: 讨饭一样的人, 也配考我么? 一辈子读书的孔乙己,一位年长的长者,在这位十二三岁的小伙计眼里,竟变成讨饭 一样的人,不配和自己说话,势利、冷酷的劣根性已经深深烙进了这个小伙计的观念 里。还有小孩子,也是在笑声中围聚,孔乙己给他们发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待吃完 豆后,孩子们又在笑声里走散。可见,孔乙己生存在这个社会,就是大家的
5、笑料,就 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没有人真正的关心他。正如文中所言:“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 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样过。” 钱数里的凉薄钱数里的凉薄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即交待了酒店的消费价格:四文铜钱买一碗酒,一文铜钱买一 碟茴香豆,十几文铜钱买一样荤菜。这一笔交代就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小说开场,孔乙己进店了。当众人嘲笑他时,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 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可见,孔乙己是用“排”的动作,告诉嘲笑他的短衣 帮们,我还是可以买得起酒和下酒菜的。孔乙己消费不起荤菜,但能用茴香豆下酒, 便是他最享受的时刻,最荣光的时刻。 中间有一段虚写,孔乙己没有上场,而是由粉板上的
6、十九文钱,引发了掌柜与酒 客们的一段对话,侧面点示了孔乙己悲惨遭遇。“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大家终于 忆起孔乙己好久没有来了,掌柜记挂的是这十九个钱,而非孔乙己本人。所以,当大 家谈论到孔乙己被打折了腿, 许是死了时, “掌柜也不再问, 仍然慢慢的算他的帐。 ”“仍 然”, 一个生命的离去, 居然没有在掌柜的心里荡起一丁点涟漪, 心如止水, 心冷如冰, “慢慢”一词,从中可以窥见掌柜的心理活动:“孔乙己死了就死了,关我什么事,我只 关心今天我赚了多少钱,我不要把帐算错了。”一个生命,十九文钱,竟然在掌柜认知 的天平上,十九文钱要远远重于生命,这样的凉薄是凉到了骨子里。而孔乙己这十九 文钱是如
7、何欠下的?巨大的空白,也值得读者好好玩味。 孔乙己最后一次上场: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放在我手里, 见他满手是泥, 原来他便用手走来的。”四文大钱,意味着他只能喝一碗酒。孔乙己人生中的最后一碗 酒,居然连下酒菜都买不起,一个嗜酒如命的人,居然临死前只能在众人的嘲笑声中 干完这一碗酒。“摸”的动作,既表明了孔乙己动作迟缓,也表明了他内心的彻底崩溃, 腿也折了,长衫也没有了,用这仅有的四文钱换回这一碗酒,今朝有酒今朝醉吧。 姓名里的凉薄姓名里的凉薄 孔乙己,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人。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 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一个读书人,
8、居然连属于 自己的文字符号都没有,只有供人取乐的绰号,命如草芥,凉薄之意,浸透纸背。 再看看打孔乙己的人。被何家的人吊着打。为什么是何家,而不是张家、李家? 何,任何也。孔乙己,就是这样悲惨,任何一家都可以打他,他的生存价值,就是被 人打后被人嘲笑,众人再从中获得一些快乐罢了。 最终导致孔乙己走向死亡的人,是丁举人。丁举人何许人也?“这一回,是自己发 晕,竟偷到丁举人家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丁举人的冷血、残酷,可见是出 了名的。“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先写服辩,孔乙己写得 一手好字,现在派上用场的机会居然是承认自己有罪。既然已经认罪,那也就可以得 饶人处且饶人吧
9、,没有,依然是打,而且是打了大半夜,直至打折了腿。我想,在那 个夜晚,除了皮鞭抽打声、孔乙己的求饶和呻吟声,应该是死一样的寂静,直至家丁 打得没有了力气,方才把孔乙己扔出门外。这几句话证实了众人的说法,丁举人家的 东西,是偷不得的。丁举人,孔乙己,本都是读书人,但一位通过科举考试中了举人, 便成为统治者,成为有权有势者,而孔乙己,科举考试的失败者,便卑微弱小,如一 只蝼蚁。丁举人,丁,目不识丁也。孔乙己,孔,孔夫子也。多么具有讽刺意义的姓 氏,这是野蛮对文明所干的事情。 最后,我们再来读读结尾处的描写:“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
10、酒,便又在旁人的说话声中, 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这就是孔乙己的结局,他在嘲笑中上场,在嘲笑中落幕;他 穿着长衫而来,裹着破夹袄而去;他站着来喝酒,他坐着离开;他那双可以写得一手 漂亮的字的手、那双教小伙计写“茴”字的字、那双分小孩子们茴香豆吃的手,变成了 他爬行的工具他和肉体和精神,都在这凉薄的人世间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他最后的 恳求也未获得一丝丝的温暖,最后那“慢慢走去”的孤独背景,只能是慢慢走向灭亡。 我忆起了鲁迅先生在故乡里的句子:“我又不愿意他们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 活, 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 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雎而生活。 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 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孔乙己所生存的社会环境, 冷酷无情、 等级森严、人吃人,而这样的社会折射出来的人性,是麻木,是凉薄。我想,这应该 正是鲁迅先生写作的意义所在,疗救凉薄旧社会,创造温暖新生活。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