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柔性智能制造柔性智能制造生产线建设项目生产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咨国联出品 二二一年一月二二一年一月 第 1 页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 . 1 1 1.1 项目概要项目概要 . 1 1 1.1.1 项目名称 . 1 1.1.2 项目建设单位 . 1 1.1.3 项目建设性质 . 1 1.1.4 项目建设地点 . 1 1.1.5 项目负责人 . 1 1.1.6 项目投资规模 . 1 1.1.7 项目建设规模 . 2 1.1.8 项目资金来源 . 2 1.1.9 项目建设期限 . 2 1.2 项目建设单位介绍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 3 3 1.2 项目建设单位介
2、绍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 3 3 1.3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 4 4 1.4 编制原则编制原则 . 5 5 1.5 研究范围研究范围 . 5 5 1.6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6 6 1.7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 . 7 7 第第二二章章 项目市场分析项目市场分析 . 8 8 2.1 建设地经济发展概况建设地经济发展概况 . 8 8 2.2 我国我国柔性智能制造柔性智能制造行业发展状况分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 8 8 2.3 我国我国柔性智能制造柔性智能制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1010 2.4 市场小结市场小结 . 1010 第三章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项
3、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 1111 3.1 项目提出背景项目提出背景 . 1111 3.2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 1212 3.2.1 有利于促进我国柔性智能制造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 12 3.2.2 提升技术进步,满足柔性智能制造行业生产高品质产品的需要 . 13 3.2.4 符合中国制造 2025 “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 . 13 3.2.5 提升我国柔性智能制造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水平的需要 . 14 3.2.6 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 14 3.2.7 增加当地就业带动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 15 3.3 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项目建
4、设可行性分析 . 1515 3.3.1 政策可行性 . 15 3.3.2 技术可行性 . 16 3.3.3 管理可行性 . 16 3.4 分析结论分析结论 . 1717 第 2 页 第第四四章章 项目建设条件项目建设条件 . 1818 4.1 地理位置选择地理位置选择 . 1818 4.2 区域建设条件区域建设条件 . 1818 4.2.1 地理位置 . 18 4.2.2 区域地形地貌条件 . 18 4.2.3 区域气候条件 . 19 4.2.4 区域交通区位条件 . 19 4.2.5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 . 20 第五章第五章 总体建设方案总体建设方案 . 2121 5.1 总图布置原则总图布
5、置原则 . 2121 5.2 土建方案土建方案 . 2121 5.2.1 总体规划方案 . 21 5.2.2 土建工程方案 . 22 5.3 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建设内容 . 2323 5.4 工程管线布置方案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 2323 5.4.1 给排水 . 23 5.4.2 供电 . 25 5.5 道路设计道路设计 . 2727 5.6 总图运输方案总图运输方案 . 2828 5.7 土地利用情况土地利用情况 . 2828 5.7.1 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 28 5.7.2 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 28 第六章第六章 产品方案及技术方案产品方案及技术方案 . 3030 6.1 主要产品方案
6、主要产品方案 . 3030 6.2 产品质量指标产品质量指标 . 3030 6.3 产品价格制定原则产品价格制定原则 . 3030 6.4 产品生产规模确定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 3030 6.5 项目生产工艺简述项目生产工艺简述 . 3131 6.5.1 产品工艺方案选择 . 31 6.5.2 工艺技术流程及简述 . 31 第七章第七章 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 3232 7.1 主要原材料供应主要原材料供应 . 3232 7.2 主要设备选型主要设备选型 . 3232 7.2.1 设备选型原则 . 32 7.2.2 主要设备明细 . 33 第八章第八章 节约能源方案节约能源方
7、案 . 3434 第 3 页 8.1 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 3434 8.2 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 3434 8.2.1 能源消耗种类 . 34 8.2.2 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 34 8.3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 3535 8.4 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 3535 8.5 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 3636 8.5.1 工业节能 . 36 8.5.2 节水措施 . 37 8.5.3 建筑节能 . 37 8.5.4
8、 企业节能管理 . 38 8.6 结论结论 . 3939 第九章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 4040 9.1 设设计依据及原则计依据及原则 . 4040 9.1.1 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 40 9.1.2 设计原则 . 40 9.2 建设地环境条件建设地环境条件 . 4040 9.3 项目建设和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 4141 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 41 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 42 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 4242 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 42 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
9、 43 9.5 绿化方案绿化方案 . 4444 9.6 消防措施消防措施 . 4444 9.6.1 设计依据 . 44 9.6.2 防范措施 . 45 9.6.3 消防管理 . 46 9.6.4 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 46 第十章第十章 劳动安全劳动安全卫生卫生 . 4848 10.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 4848 10.2 概况概况 . 4848 10.3 劳动安全劳动安全 . 4848 10.3.1 工程消防 . 48 10.3.2 防火防爆设计 . 49 10.3.3 电力 . 49 10.3.4 防静电防雷措施 . 49 10.4 劳动卫生劳动卫生 . 5050 10.4.1 防暑
10、降温 . 50 10.4.2 卫生 . 50 10.4.3 噪声 . 50 第 4 页 10.4.4 照明 . 50 10.4.5 个人防护 . 50 10.4.6 安全教育及防护 . 50 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企业企业组织机构组织机构与与劳动定员劳动定员 . 5252 11.1 组织机构组织机构 . 5252 11.2 劳动定员劳动定员 . 5252 11.3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5252 11.4 福利待遇福利待遇 . 5353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规划项目实施规划 . 5454 12.1 建设工期的规划建设工期的规划 . 5454 12.2 建设建设工期工期 . 5454
11、12.3 实施进度安排实施进度安排 . 5454 第十第十三三章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 5656 13.1 投资估算依据投资估算依据 . 5656 13.2 项目建设投资项目建设投资估算估算 . 5656 13.3 流动资金估算流动资金估算 . 5757 13.4 资金筹措资金筹措 . 5757 13.5 项目投资总额项目投资总额 . 5757 13.6 资金使用和管理资金使用和管理 . 6060 第十第十四四章章 财务及经济评价财务及经济评价 . 6161 14.1 销售收入及销售收入及成本费用估算成本费用估算 . 6161 14.1.1 基本数据的确立 . 61
12、14.1.2 产品成本 . 62 14.1.3 平均产品利润 . 63 14.2 财务评价财务评价 . 6363 14.2.1 项目投资回收期 . 63 14.2.2 项目投资利润率 . 63 14.2.3 不确定性分析 . 63 14.3 经济经济效益评价效益评价结论结论 . 6767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风险分析及规避风险分析及规避 . 6868 15.1 项目风险因素项目风险因素 . 6868 15.1.1 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 68 15.1.2 市场风险 . 68 15.1.3 资金管理风险 . 68 15.2 风险规避对策风险规避对策 . 6868 15.2.1 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
13、对策 . 69 第 5 页 15.2.2 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 69 15.2.3 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 69 第十第十六六章章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 . 7070 16.1 结论结论 . 7070 16.2 建议建议 . 7070 柔性智能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版仅供参考或编写过程中格 式借鉴使用,不作为实际项目投资使用。本报告中所发表的观点和结 论仅供报告持有者参考使用; 报告编制人员对本报告披露的信息不作 承诺性保证,也不对各级政府部门(客户或潜在投资者)因参考报告 内容而产生的相关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因此,报告的持有者和审阅者 应当完全拥有自主采纳权和取舍权, 敬请本报告的所有读者
14、给予谅解 第 1 页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 1.1 项目概要项目概要 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柔性智能制造生产线建设项目 1.1.2 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单位 兰州市 XX 有限公司 1.1.3 项目建设性质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 1.1.4 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址是甘肃省兰州市 1.1.5 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 单保胜 1.1.6 项目投资规模项目投资规模 本项目总投资为 10000.00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 8497.50 万元(土 建工程为 2972.00 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 4692.45 万元,土地费用 525.00 万元, 其他费用为 141.85
15、 万元, 预备费 166.20 万元) , 建设期利息为 502.50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 1000.00 万元。 本项目建成后,达产年可实现年产值 80100.00 万元,计算期内年均销 第 2 页 售收入 56070.00 万元,年均利润总额 3533.54 万元,年均净利润 2650.15 万元,年上缴税金及附加为 116.19 万元,年可上缴增值税 1161.91 万元, 投资利润率 35.34%,投资利税率 48.12%,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 5.45 年。 1.1.7 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主要生产产品:柔性智能制造。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为 35 亩,总建设面积 1
16、7850.00 平方米,详细内容 见下表: 主要建筑物、构筑物一览表主要建筑物、构筑物一览表 工程类别工程类别 工段名称工段名称 占地面积占地面积 () 建筑面积建筑面积 () 层数层数 1、主要建筑工程 标准厂房 10500.00 10500.00 1 辅助车间 700.00 700.00 1 办公楼 600.00 3000.00 5 宿舍楼 600.00 3000.00 5 配电房 145.00 145.00 1 门卫室 55.00 55.00 1 其他配套用房 450.00 450.00 1 总计总计 13050.00 17850.00 2、公共工程 道路硬化及停车场 7200.00 7
17、200.00 绿化工程 2800.00 2800.00 1.1.8 项目资金来源项目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资金人民币10000.00万元, 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5000.00 万元、申请银行贷款 5000.00 万元。 1.1.9 项目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从 2019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工程建设工期共计 3 年。 第 3 页 1.2 项目建设单位介绍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新组建的控股公司作为母公司,注册资金 5000 万元,各占 6 家子公 司 51%的股份,原 6 家企业的名称不变,作为新成立控股公司的子公司。 依法享有自主、独立经营。 新组建的控股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为
18、:印刷包装装潢、日用百货、化妆 品、化工原料及产品(除危险品)、化学品、纺织原料(除棉花)、针纺 织品、服装鞋帽、床上用品、厨具、工艺礼品(除金银)、玩具、五金交 电、办公设备、文化办公用品、塑料制品、皮革制品、文体用品、酒店用 品、印刷器材及用品、橡胶制品、包装材料、电子电器、化工、胶黏剂制 造、加工、销售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施工;工程施工、房屋建设、市政道 路、水利水电、基础设施、房地产、园林绿化、智能化、建筑幕墙、装修 装饰、教育、医疗、矿山资源行业投资;物业管理(不含保安);房地产 开发;市政工程施工(不含爆破)。货物进出口、 技术进出口;胶粘剂 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服务、自有房产租赁业务
19、。 1.2 项目建设单位介绍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公司是有色矿冶综合性研究院,是全国有色矿冶行业重点科研院所之 一。承担采矿的工艺、机械、矿用钎具、炸药;选矿的工艺、设备、新药 剂、过程自动化;冶金工艺、新材料,环境监测、评价和“三废”治理、 水土保持; 化学物理分析和测试等研究。 在重有色金属行业及相关学科上, 具有解决复杂技术问题和攻关能力。 内容涉及采矿、选矿、冶金、化工、环保、水保、设备自动化等新工 艺、新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研究,获省部级以上成果百余项。在重有色 金属采、选、冶、综合利用和新工艺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选矿新 第 4 页 药剂、自动化仪表的研究已形成系列产品,在国内一百
20、多家厂矿应用;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资源型经济开发、增值,带动西部地 区经济发展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为以矿产资源开发应用研究为主的西北 矿冶研究院提供良机。全院职工将本着“科技为先导 创新求发展”的原 则,发扬“开拓 拼搏 团结 求实”的矿冶精神,实行产、学、研联合, 科、工贸一体化战略,立足甘肃,西向西北,以促进西北地区有色金属工 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档次升级为已任,以创建国家级有 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学术研究交流中心及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工程 化推广应用技术扩散源为目标,以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为契机,以清洁 生产及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开展采、选、冶工程化应用技术
21、、综合 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高纯材料、超细材料、论清材料、特种材料、 复合材料、多元合金材料等的研制开发与工程化应用为重点,最大限度地 提高有色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本地区 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1.3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2. 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3.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 4. 柔性智能制造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 5. 中国制造 2025; 6.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 7. 工业可行性研究
22、编制手册; 8. 现代财务会计; 第 5 页 9. 工业投资项目评价与决策; 10. 项目公司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 11. 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 1.4 编制原则编制原则 (1)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将该企业现有条件(设备、 场地等)均纳入到设计方案,合理调整,以减少重复投资。 (2)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 确保工程质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 (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执 行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 (4)设计中尽一切努力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提高能源的重复利用 率。 (5)注重环境保护,
23、设计中注重建设垃圾处理方案,在建设过程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6)注重劳动安全和卫生,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 动卫生及消防等标准和规范要求。 1.5 研究范围研究范围 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 了调查、 分析和论证; 对产品的行业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 确定了本项目的经营纲领;对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 措施、意见和建议;对工程投资,经营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 作出总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出现风险因素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规 避对策。 第 6 页 1.6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项目主
24、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汇总表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汇总表 序号序号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单位单位 数据和指标数据和指标 一一 主要指标主要指标 1 达产年设计产能 1.1 柔性智能制造 X/年 X0.00 2 总占地面积 亩 35.00 3 总建筑面积 17850.00 4 总投资资金,其中: 万元 10000.00 4.1 建筑工程费用 万元 2972.00 4.2 设备及安装费用 万元 4692.45 4.3 其他费用 万元 141.85 4.4 预备费用 万元 166.20 4.5 建设期利息 万元 502.50 4.6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1000.00 二二 主要数据主要数据
25、 1 正常达产年年产值 万元 80100.00 2 计算期内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 56070.00 3 年平均利润总额 万元 3533.54 4 年均净利润 万元 2650.15 5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116.19 6 年均增值税 万元 1161.91 7 年均所得税 万元 883.38 8 项目定员 人 260 9 建设期 年 3 三三 主要评价指标主要评价指标 1 项目投资利润率 % 35.34% 2 项目投资利税率 % 48.12% 3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 29.96% 4 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 % 38.10% 5 税后财务净现值(ic=8%) 万元 12,888.67 6 税前
26、财务净现值(ic=8%) 万元 18,392.59 7 投资回收期(税后)含建设期 年 5.45 8 投资回收期(税前)含建设期 年 4.52 9 盈亏平衡点 % 35.10% 第 7 页 1.7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 本项目重点研究“柔性智能制造生产线建设项目”的设计与建设,项 目建成后,可满足当前柔性智能制造消费市场的极大需求,推动我国相关 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地方经济建设有积极的积极促进作用。项目产品市场 前景广阔。且该项目投产后,可以带动本地相关配套企业的发展,提供更 多的就业机会。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符合兰州市规划的相关要求。该 项目选用先进技术和设备,能达到清洁生产水平,项
27、目营运过程中充分体 现了循环经济的理念。污染治理措施能够满足环保管理的要求,废气、废 水、噪声、固体废物均能实现达标排放和安全处置。 项目的实施符合我国产业发展政策,是推动我国柔性智能制造产业技 术升级的重要举措,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项目将带 动当地就业,增加当地利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还将形成产业 集群,拉大产业链条,对项目建设地乃至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 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仅会给项目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还具 有很强的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该项目市场前景看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因此, 项目可行且必要。 第 8 页 第第二二章章 项目市场分析项
28、目市场分析 2.1 建设地经济发展概况建设地经济发展概况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 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 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做大做强做美兰州、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魅力城市的总目标,按照省委“明地位、强责任、作表 率、出大力”的新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推进稳增长、调 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强党建等各项重点工作,全市呈现出经济平稳较 快发展、改革有序推进、开放不断扩大、民生持续改善、党风政风好转、 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2016 年,我市实现生产总值 2264.23 亿元,按 可
29、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 8.3%。 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增加值 60.36 亿元, 增长 6%; 第二产业增加值 790.09 亿元, 增长 4.3%; 第三产业增加值 1413.78 亿元,增长 10.9%。 2019 年, 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2837.36 亿元, 比上年增长 6%。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 51.68 亿元,增长 5.5%;第二产业增加值 945.38 亿元, 增长 1.9%;第 三 产 业 增 加 值 1840.3 亿 元 ,增 长 8.4%。全年全 市大口径财政收入 679.51 亿元,比上年下降 5.8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33.23 亿元,下降 0.1%
30、。 2.2 我国我国柔性智能制造柔性智能制造行业发展状况分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作为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产 业的柔性智能制造工业,在繁荣市场、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 镇化进程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 9 页 尽管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中国柔性智能制造工业当前在国民经济中仍 保持着稳定地位,并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全球柔性智能制造产 业格局的进一步调整,我国柔性智能制造工业发展正面临发达国家“再工 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双重挤压”。中国柔性智能 制造工业正处于由大而强的关键转型期。 当然随着“中国制造 2025”的
31、落地实施,作为中国传统支柱产业的中 国柔性智能制造行业在传统柔性智能制造技术与新技术之间的差距不断 拉大的情况下也在进行着一场变革。随着柔性智能制造工业“十三五” 发展规划的发布,中国柔性智能制造行业正式迈进智能化、数字化的转 型当中。 柔性智能制造柔性智能制造行业发展空间行业发展空间 从产业发展层面看,柔性智能制造工业与信息技术、互联网深度融合 对传统生产经营方式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 间。“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推动信息技术在柔性智能制造行业设 计、生产、营销、物流等环节的深入应用,将推动生产模式向柔性化、智 能化、精细化转变,由传统生产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
32、变。大数据、云平台、 云制造、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发展将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大环境、消费者需求、成本等多重因素变 化影响下,中国柔性智能制造行业也在逐渐发生新变化,主要分为“创新 速度加快”、“消费需求多元”、“智能深度融入”三点: 面对我国柔性智能制造工业发展环境和形势的深刻变化,相关企业须 积极把握需求增长与消费升级的趋势,利用好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战 略机遇,推动我国柔性智能制造工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 第 10 页 2.3 我国我国柔性智能制造柔性智能制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成为促进产业升级和提升产品档次的主要动力。 柔性智能制造
33、行业将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 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柔性智能制造先进生产力建设。主要包括“三 大创新”:科技创新、经营管理创新、产业链整合创新。以及新材料、新 工艺的应用,将会有力地推进我国柔性智能制造行业的结构调整,大大提 高我国柔性智能制造工艺技术水平,提高我国柔性智能制造的技术含量和 产品档次。ERP 企业资源计划、PDM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及信息网络技术 的广泛应用,将加快柔性智能制造企业商品的购、销、存等流转过程,进 一步规范企业运作流程,加速企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 力。柔性智能制造行业将逐步适应国际消费趋势的主流,由生产低档次产 品向高品质、
34、高档次及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变,逐步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向 价值链高端迈进。 2.4 市场小结市场小结 综上可以看出,我国柔性智能制造业及柔性智能制造产品发展前景十 分可观。市场需求十分旺盛。随着国内外消费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必将带 动柔性智能制造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拉大。因此,项目正是适应市场需求而 产生的,产品市场需求潜力较大,前景可观。 第 11 页 第三章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3.1 项目提出背景项目提出背景 说明国家有关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分析项目是否符合这些宏观经济要 求。 “十三五”期间,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柔性智能制造行业着力推 进转型升级,依靠技术创新
35、、管理提升和产品升级,全行业经济运行总体 平稳,规模以上企业主要运行指标保持增长。为应对国内外柔性智能制造 市场的变化,政府大力推动并加快柔性智能制造工业转型升级,柔性智能 制造产业产品结构逐步由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转移,目前高端市场需求 激增,柔性智能制造市场需求上升,供不应求。 项目方结合我国柔性智能制造行业发展较好的行业背景、柔性智能制 造等相关产品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以及当前项目公司及项目实施地具备多 方资源优势的情况下,提出的“柔性智能制造生产线建设项目”。项目企 业将充分利用建设地资源、能源、人力成本优势以及产业基础优势,将该 项目打造成当地颇具规模的柔性智能制造开发生产基地。本次项目
36、的建设 对于加快兰州市柔性智能制造行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 展进程,带动当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该项目建设具备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项目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价 值,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其推广应用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项目采用的技术成熟,环境零影响,运行费用少,抗风险能力强,符合国 家的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具有明显的投资优势和非常广阔的市场前 景。因此,本次项目的提出恰合时宜且意义重大,项目建设具备一定的市 场发展空间,项目实施将为项目方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第 12 页 3.2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般从企业本身所获
37、得的经济效益及项目对宏观经济、对社会发展所 产生的影响两方面来说明投资的必要性。包括下面这些内容。 企业获得的利润情况。 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市场竞争力。 扩大生产能力,改变产品结构。 采用新工艺,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 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优越条件和竞争力。 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包括增加税收、提高就业率、提 高科技水平等。 3.2.1 有利于促进我国有利于促进我国柔性智能制造柔性智能制造工业快速发展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的需要 柔性智能制造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化 新优势的产业,是科技和时尚融合、生活消费与产业用并举的产业,在美 化人民生
38、活、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生态文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内 需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国内经济环境看,国内 需求将成为行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 收入的稳定提升,将拉动内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现代柔性智能制造工业的快速发展,自动化、连续化和高效化已 成为现代柔性智能制造业生产的主要方向,以减少中国柔性智能制造品生 产设备和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从而加大力度引进先进的柔性智能 制造设备和技术,注重消化与吸收,尤其要注重创新能力的提高,使柔性 智能制造品生产向创新之路发展。本次项目建设将大力引进国内外最先进 的生产设备,建设设施完善的现代化车间,
39、通过先进的柔性智能制造加工 第 13 页 技术和装备,促进我国柔性智能制造工业在新时期继续快速健康发展,有 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是加快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 因此本次项目的提出适时且必要。 3.2.2 提升技术进步,满足提升技术进步,满足柔性智能制造柔性智能制造行业生产高品质产品的需要行业生产高品质产品的需要 搞好柔性智能制造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对于柔性智能制造全行业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全面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并发挥优势要素,做大做强。 兰州市 XX 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柔性智能制造柔性智能制造的生 产,技术已相当成熟,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探索,已取得很大的成绩,项目 的建设不
40、仅可以弥补我国柔性智能制造尖端技术的空白,还可有效满足柔 性智能制造行业生产高品质产品的需要。 从柔性智能制造企业来说,生产高端柔性智能制造既是企业实力的象 征,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也是柔性智能制造企业“做 精”的战略选择。随着柔性智能制造行业产品的创新开发和培育新的增长 点,从而加快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开发高档次、高品位、高附加值产品, 为行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产品质量和品质,注重从加工生产向前 端设计研发、后端市场终端控制延伸,引导并创造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 向,加强高品质产品开发,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面对一个变 化迅速、日新月异、多元化、流行周期短的市场,项
41、目企业将提高对市场 的反应速度,在充分了解市场的情况下,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生产效率 来生产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快速生产出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在新一轮 的竞争中取得先机,从而满足当前市场对柔性智能制造的市场需求。 3.2.4 符合中国制造符合中国制造 2025 “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 中国制造 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明确了 9 项战略 任务和重点:其中特别提出支持战略性重大项目和高端装备实施技术改造 第 14 页 的政策方向,稳定中央技术改造引导资金规模,通过贴息等方式,建立支 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大力推动重点
42、领 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 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 重点领域。 生产制造业是国家实施新能源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因 此,项目实施符合中国制造 2025发展部署。 3.2.5 提升我国提升我国柔性智能制造柔性智能制造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水平的需要水平的需要 本次项目以节能减排和提升品质为导向,实施多品种、系列化柔性智 能制造研发生产,是与国家产业政策密切相关的高端、高附加值、具有很 好市场前景的产品研发制造,公司坚持以产品创
43、新为动力,加快研发高端 柔性智能制造,在产品定位上,本项目将主要向低排放、低能耗、高智能 化控制、多功能综合使用、先进制造工艺、人机工程化设计等方向发展,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对推进兰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 级,夯实全省柔性智能制造产业、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根基,带动全省经济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2.6 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随着近年来国内柔性智能制造行业的蓬勃发展,项目企业依托当地得 天独厚的条件开发优势资源,深挖潜力提升项目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本 次“柔性智能制造项目”将充分发挥技术领先优势与人才优势
44、,通过企业 技术改造提升技术水平,购置先进的技术装备,采用规模化生产经营,提 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全力对柔性智能制造进行研发及 生产,以促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有助于企业做大柔性智能制造的生产主 第 15 页 业,延伸企业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实现突破。 本次项目建设将大力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建设设施完善的 现代化车间,此举是项目公司长远战略规划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关系着企 业未来的发展能量,因此本次项目的提出适时且必要。 3.2.7 增加增加当地就业当地就业带动产业链发展带动产业链发展的需要的需要 本项目除少数的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技术人员由项目公司解决外,新 增员
45、工均由当地招工解决,项目建成后,将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吸 收下岗职工与闲置人口再就业,将有力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 定;此外,项目的实施可带动我国柔性智能制造及相关行业上下游产业的 发展,为提高中国综合国力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对于搞活国民经济、增 加国民收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3 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3.3.1 政策可行性政策可行性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 2025中提出: 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明确支持战略性重大项目和高端装备实施技 术改造的政策方向,稳定中央技术改造引导资金规模,通过贴息等方式, 建立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推动技术改造
46、相关立法,强化激励约 束机制,完善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体系。支持重点行业、高端产品、 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全 面提升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促进钢铁、石化、工程机械、轻工、 柔性智能制造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研究制定重点产业技术改造投资 指南和重点项目导向计划,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优化工业投资结构。围绕 两化融合、节能降耗、质量提升、安全生产等传统领域改造,推广应用新 第 16 页 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益。 柔性智能制造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提出: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
47、神,牢固树立 并贯彻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的发展理念, 落实 中国制造 2025 , 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品 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为重点,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优化产 业结构,推进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形成发展新动能,创造竞争新优势, 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初步建成柔性智能制造强国。 在国家及项目当地政策的倾斜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科技、资本、土 地、人才等资源将得到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中介平台、融资体系建设、 创新机制、人才引进等方面将有新突破,从而为该项目创造了良好的政策 环境。因此,本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支持发展项目,符合国家大力发展
48、产业 链的战略部署,项目建设具备政策可行性。 3.3.2 技术可行性技术可行性 本项目拥有专业研究机构和国际一流技术团队,从理论基础研究到应 用研究形成多种技术路线研究应用体系。本项目产品生产技术已经达到了 成熟应用阶段,该工艺适合我国的国情。本项目建设在技术上可行。项目 公司已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同时拥有国内一流的技术队伍,资金实力 及人才优势较强。项目建成后将紧跟国内国际先进技术发展步伐,不断缩 短技术更新周期,对生产各环节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确保本项目技术水平 的先进地位。 3.3.3 管理可行性管理可行性 本项目将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专门组建机构及经营队伍,负责 第 17 页 项目
49、规划、立项、设计、组织和实施。在经营管理方面将制定行之有效的 各种企业管理制度和人才激励制度,确保本项目按照现代化方式运作。 3.4 分析结论分析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的相关产业政策,从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建设 可行性分析,本项目属于国家鼓励类的建设项目,有当地政府、各相关部 门的支持,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实施,项目符合当地产业规划的工业 产业布局建设要求,项目设计可靠合理,是一项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 济效益的项目,可见,本项目的社会及经济评价可行。 综合以上因素,本项目建设可行,且十分必要。 第 18 页 第第四四章章 项目建设条件项目建设条件 4.1 地理位置选择地理位置选择 本项目
50、建设地址选定在甘肃省兰州市高新区经十八路至经十九路、 纬 十七路至纬十九路之间。 4.2 区域建设条件区域建设条件 4.2.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兰州位于中国西北部、甘肃省中部,市中心位于北纬 3603、东经 10340,北与武威市、白银市接壤,东与定西市接壤、南与临夏回族自 治州接壤,总面积 13085.6 平方公里。 4.2.2 区域地形地貌条件区域地形地貌条件 兰州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 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 1655 公 里,南北宽 530 公里,复杂的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地形 第 19 页 区域。 兰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