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种子长出了根种子长出了根 20212021新新教科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四年级下册科学科学 植物的根在植 物生长过程中 有什么作用呢 ? 观察种植杯中的种子。描述种子 萌发的过程。 思考:1.根、茎和叶谁先长出来的? 2.每粒种子都一样吗? 3.根向什么方向生长的? 4.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有关系吗? 汇报交流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 。根向 生长。 长根下 研究根的作用 我们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往哪里浇?为 什么大部分都浇到土壤上? 根能吸收水分 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放入有红色水的试管中。 2.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3.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 被蒸发到空气中,
2、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4.观察试管中的水位有什么变化。 5.将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参考下面的方法做一做,研究植物根的作用。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 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 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 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试管中水量的变化 说明了什么? 总结收获 1.根具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2.具有吸收、贮藏水和营养物的功能。 3.少数植物的根也有繁殖的功能。 根有哪些作用? 为什么有的种子没有发芽?可能是什 么原因造成的? 1.种子处在休眠状态,播种时未采取人工破坏种子休眠的处理; 2.种子播种时覆土过厚或基质颗粒太大,使种子受压迫而不能抬头烂 在过湿的土里; 3.种子播种后未覆土,又置于室外,被
3、老鼠、鸟类及一些虫子吃掉; 4.种子保存不好,受潮发霉、虫蛀,放置太久造成失效或超过发芽期 ; 5.种子本身有问题,如未授粉,种子在未成熟的时候采收。 直根系:主根明显,有主根和侧根组成 须根系:主根不明显,由不定根组成 榕树的根 榕树身上有许多根,这是榕树的“气生根”。所谓的 “气生根”通俗的说就是暴露于空气之中,便于植物进行 呼吸及光合作用的根。而生长在泥土下面的根就叫做”营 养根“,所谓的营养根就叫做”营养根“,所谓的营养根 就是根系提供给植物营养,好让他成长的根。第课时种子长出了根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用适宜的方法记录、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 2.指导学生进行根
4、吸收水分的实验。 3.激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观察植物根的生长变化;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凤仙花种子、试管、水、食用油、一 株有根有叶的小植物。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 1.师:一棵大树,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是很困难的;一株小 草,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容易吗? 2.生:思考后回答。 3.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植物的根来。 (出示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凤 仙花种子)我们种植的凤仙花,你先看到了什么? 4.师:揭示并板书课题:种子长出了根。 5.师
5、:种子的发芽过程是怎样的?根对植物有什么作用呢?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观察种植杯中的种子,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2)种子萌发先长出了根。推测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3)进行实验,证明植物的根的作用: 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放入有红色水的试管中。 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的水中。 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蒸发到空气中, 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观察试管中的水位有什么变化。 将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2.实验中,围绕问题展开观察。 (1)师:刚才,你们认真观察了种植在玻璃杯里的种子,有什么发 现呢? (2)我们给凤仙花浇水
6、时,一般往哪里浇?为什么大部分都浇到土 壤上? (3)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能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4)过几天,试管中的水量变化说明了什么?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为什么种下的种子有些没有萌发,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试管中水位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根除了能吸收水分,还有固定植物的作用,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 作为证据呢?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不同。收集更多根的图片,说说它 们在维持植物生存中发挥的作用。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种子长出了根种子长出了根 固定植物植物根的作用吸收水分
7、 根芽直根系须根系变态根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上完这一课,我体会到在教学工作中要有所创新。教师的教学 创新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自己主动探究、获取新知识、得 出新成果的一种教育手段,教学创新要有具体的实施目标、实施措 施,不能搞教条主义,要从培养学生能力入手,改革课堂教学。教 学中要有新观念,新方法,教法和学法要有自己的创新理念。在教 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满足于书本或 生活中所给予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科学课教学创新不能离开基础知 识的传授。学生只有在充分掌握了基础知识的条件下,才能认识自 然现象和规律,当代科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发潜藏在每一个学 生身上的创新能力。但由于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经验、知识构架 的不同,还需要我们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创新目 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创新中要注意层次、普遍开发,让学生积 累生活经验,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