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载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课件 ppt、全册教案、练习题,请到 】 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方体的认识。 一、说课标:一、说课标: 长方体的认识是“数与代数” 、 “空间与图形” 、 “统计与概率” 、 “实践与综合应用”四 个领域中“空间与图形”的一个内容, 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 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 “空间与图形”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物 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的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 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要的基本要素,没有空间观念,几乎谈不 上任何发明创造
2、,所以明确空间观念的意义、认识空间观念的特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对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本节 课的内容是从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的一个过渡,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十分重要。 二、说教材:二、说教材: 长方体的认识是北师大版教材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节课。它是在学生 过去初步认识了长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 体几何图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 跃。长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为 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三、说
3、学情三、说学情: 学生在小学低年级已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已能识别出长方体、正 方体,在前面几册又逐步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周长和 面积计算方法,为本课时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通过前四年的学习,学生已有一 定的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探究学习的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为本 课时学习提供了经验支持。 但是由于学生是初次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图形, 空间观念比较差, 所以教学中要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上下大功夫,主要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口、动 脑、动耳中自主探究新知,在探索中获取成功的体验。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 生在探索活动中掌握知
4、识的内涵,转化为自身的能力。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充分体现了学 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下载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课件 ppt、全册教案、练习题,请到 】 四、四、 说教学目标说教学目标 几何知识具有很高的抽象性, 而这节课又是学生初次较深入研究立体几何图形, 因此, 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 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电脑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长方体的面、 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小组合作,经历探究长方体特征的全过程,发展学
5、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各种有效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有序的观察的能力,初步了解一些研究的方法, 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自主构建数学知识,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 学习数学的信心。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 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为: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和认识长、宽、高。 教学难点为: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说教法:五、说教法: 创设情景、引导探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怎样有序观察、怎样操作、怎 样概括结论,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
6、 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 六、说学法:六、说学法: 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 薄弱的特点,我打算主要采用观察发现法、实验法,以及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并 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数一数、 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老师恰当点拨,适时引导,多媒体课件及 时验证结论。采取这些方法及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 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 则。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怎
7、样有序观察、怎样操作、怎样概括结论,通过一系 列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 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 【下载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课件 ppt、全册教案、练习题,请到 】 七、说教学过程:七、说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一) 、创设情景。 首先,计算机出示水立方的图片,让学生用数的眼光看水立方,从而引出“长方体”, 运用计算机的动画功能,从实物中隐化、抽象出长方体物体的图形,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 长方体的透视图,并引导学生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接近长方 体?”在学生作答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感性认识长
8、方体。然后开门见山的指出本节课的 学习重点,就是认识长方体,这样不但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激起了求知欲, 自觉、有意地投入到了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二) 、探究新知。(二) 、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我首先通过让学生闭上眼睛摸一摸的方法,引出“面、棱、 顶点”这三个要素,并让学生明确什么是“面”、“棱”、“顶点”。 2、小组合作,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在充分认识“面、棱、顶点”的基础上,我采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我首先 把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观察手中的长方体实物,并认真填写小组合作探究卡。这是一个 发散性的环节,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并与
9、小组同学合作、分析、探究等活动,在学生充分 感知的基础上,使学生对长方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小组汇报后,师生共同逐一验证长方体各部分的特征,解决重点。通过讨论,学生们 已经对长方体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在全班交流时,根据学生们讨论的情况,我主要解决以 下几个问题: (1)长方体有几个面?相对的面有什么关系? (2)长方体有多少条棱?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4)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特殊长方体的特点。 根据学生们的回答,具体有规律的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方体的 特征,最后得出结论:有六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 12 条棱,把棱分成四组,相对 的 4 条棱的长
10、度相等。长方体有八个顶点。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适当引导,循序渐进。 比如在数面和棱的多少时,通过先让学生自已数,过渡到老师指导下的有规律地数, 不仅教知识而且教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大有益处。并且采用了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 【下载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课件 ppt、全册教案、练习题,请到 】 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精神。 再如,在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相等,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采用电脑动画演示的方法,虽不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进行验证的印象深该,但节约了大 量课堂宝贵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
11、性。 3、认识体的长、宽、高。 在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这一环节中,我准备通过“为什么要 4 条一组这样有序 数棱”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的 12 条棱按长度不同可以分成三组,从而引出 “长、宽、高”,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并用计算机演示,讲解长、宽、高的概念, 突出强调由于长方体放置的方式不同,其长、宽、高也随之变化,加深学生的认识,解决 本节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 4、动手操作。 最后,在学生充分认识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点的基础上,我安排了动手操作,搭 建长方体框架这一环节,这一环节的安排,我认识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理论学习运用 到实际中去;二是引出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特殊长
12、方体,从而对这样的长方体进行进一 步认识。 (三) 、联系比较,生活拓展(三) 、联系比较,生活拓展 数学概念的形成与深化,不仅靠直观感知,还要辅以灵活、有趣、有层次的训练与练 习。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 基本练习:根据所学,填空。这个练习可以使学生深化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 应用练习:出示长方体图形,分别说出其长,宽,高,并算出棱长总和。这个练 习,巩固了长方体长,宽,高的知识。 3.拓展练习: 根据长方体的长、 宽、 高, 算出制做这样一个长方体框架需要多少铁丝? 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只出示长方体的长宽高,根据想想判断填空,这个练习既巩固了
13、新知,又发展了学生 的空间观念,使学生的学习意犹未尽。 课件出示板书,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我采用了纲要信息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重点 突出,突出强调了长方体的特征。(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下载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课件 ppt、全册教案、练习题,请到 】 面 6 个 长方形 (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完 全相同, 棱 12 条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顶点 8 个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我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采 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并用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效益。 以上是我对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当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感 谢您的聆听!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