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2021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第三三单元单元 岩石与土壤岩石与土壤 1 1 岩石与土壤的故事岩石与土壤的故事 1.岩石与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陆 地上的岩石有的被土壤覆盖着,有的直接裸露出来。 3.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他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 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 4.下面四种物质分别为石灰石、铁矿石、水晶、土壤。 . 5.岩石比较坚硬,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土壤是颗粒状
2、的,比较松软。 6.岩石的作用主要是可以用来做建材, 可以用来做装饰品, 可以提炼金属, 做颜料等等。 土壤的作用:土壤具有调节的功能,土壤是动物植物栖息的场所,土壤还具有作物生产 功能。 7.有关岩石的故事 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告诉我们它们的形成年代。地球的年 龄约为 45.6 亿年,就是用这种方法测出来的。 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表明过去有哪些生物存在过。 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说明过去有哪些生物存在过。在喜马 拉雅山发现了鹦鹉螺化石, 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海洋。 8.有关岩石的故事(补充) 石头上有雨痕,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石头上有波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石头上有 矿物,黄的,黑的,红的,闪光
3、的,透明的。 石头上有树叶、贝壳、小鱼的化石,说明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茂林,地上有 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 这里又变成了高山。 9.土壤 土壤从上到下分为表层土、下层土、基岩碎屑、基岩 4 层。 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例如要形成 12 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几百到数 万年的时间。 10.关于岩石和土壤知识记录表 我们知道的我们知道的岩石岩石 我们知道的我们知道的土壤土壤 岩石比较坚硬,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 地球上到处存在着岩石,地球的表面被坚 硬的岩石包裹着,岩石有的被土壤覆盖着, 还 土壤的形成经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
4、 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息 息相关。 有的直接裸露出来。 岩石的形成经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 岩石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息 息相关。 土壤是颗粒状的,比较松软。 土壤从上到下分为表层土、下层土、基岩 碎屑、基岩 4 层。 11.你认为岩石和土壤各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从哪里发现它们? 与土壤相比,岩石体积大,质地硬;土壤颗粒小。 我们可以在山上、小溪旁等地方找到岩石;在有植物生长的地方找到土壤。 12.我们可以从岩石和土壤中知道什么? 我们可以从岩石和土壤中知道很多东西,比如: 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鹦鹉螺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是海洋。 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表明过去有哪些生物存在过;
5、可以通过岩石的化学成分形成的年代 知道地球的年龄。 13.你知道岩石和土壤各有哪些用途? 岩石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可以提炼矿物、用来装饰和制成艺术品等。 土壤是劢植物的栖息地,可以固定植物的根系,具有自然肥力,能够促迚作物生长。 3.3.2 2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1.观察岩石常见的工具:放大镜、小刀、手电筒、铜钥匙等。 2.观察下面三种常见岩石 (1)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 花岗岩:颜色为黑麻肉粉色(肉红色至浅灰色不等),形状不规则,表面较无光泽。 砂岩:颜色为土黄色,形状不规则,表面无光泽。 大理岩:颜色为白色,形状不规则,表面有光泽。 (2)更细致地观察这三种岩石标
6、本。 仔细观察这三种岩石标本是否有条纹、层次,是否有斑点、小孔。 花岗岩无纹理、分层,有斑点,无小孔; 砂岩无纹理、分层、斑点、小孔; 大理岩无纹理、分层、斑点、小孔。 组成岩石的颗粒 花岗岩由颗粒组成,颗粒粗疏,可以看出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砂岩由颗粒组成,颗粒细密,可以看出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大理岩由颗粒组成,颗粒粗大,可以看出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用手分别触摸这三种岩石标本的表面,感觉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 花岗岩粗糙,砂岩粗糙,大理岩粗糙。 用手电筒照射这三种岩石,看一看它们有没有光泽。 花岗岩、大理岩有光泽,砂岩无光泽。 分别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刻画岩石,看一看它们的硬度。 花岗岩用
7、指甲刻画无痕迹, 用铜钥匙刻画无痕迹, 用小刀刻画无痕迹。 对照矿物硬度表, 说明花岗岩很硬。 砂岩用指甲刻画无痕迹,用铜钥匙刻画有痕迹,用小刀刻画有痕迹。对照矿物硬度表, 说明砂岩较软。 大理岩用指甲刻画无痕迹, 用铜钥匙刻画有痕迹, 用小刀刻画有痕迹。 对照矿物硬度表, 说明花岗岩较软。 3.岩石观察记录表。 4.矿物的硬度标准: 软: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 较软:不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 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 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 5.交流我们的观察结果,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各有哪些特征? 花岗岩:花斑状,有黑、白、肉红
8、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粒较粗,粗糙,很 坚硬。 砂岩: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粗糙, 硬。 大理岩: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粗,比较粗糙,晶莹润泽,紧密, 较软。 6.我们如何去观察、描述一种未知的岩石? 我们可以用眼睛观察,也可以借助工具观察,可以用看、摸、照、刻画等方法观察,可 以从颜色、软硬、光滑、光泽、有无层理、气孔、斑点、条纹等等方面对岩石进行描述。 3.33.3 岩石的组成岩石的组成 1.所有的岩石都是由矿物组成的,有些岩石由多种矿物组成,有些仅由一种矿物组成。 研究岩石的方法之一就是寻找岩石中的矿物。 2.花岗岩是一
9、种分布非常广泛的岩石,通常有粉红、半透明、黑三种粗细不同的颗粒紧 密结合而成。这三种粗细不同的颗粒分别是云母、长石、石英,其中粉红色颗粒是长石, 半透明的颗粒是石英,黑色颗粒是云母。 云母有闪亮的薄片;长石有肉红色颗粒;石英有白色透明颗粒。 3.观察云母、长石、石英三种矿物 矿物外表的颜色和条痕。 矿物的颜色:石英为无色,长石是粉红色,云母是黑色的。 条痕颜色:与矿物外表的颜色不一定相同,石英的条痕颜色为白色,长石的条痕颜色是 白色或者浅灰色,云母的条痕颜色是无色的。 矿物的透明度和光泽。 矿物的透明度:英为透明的,长石是不透明的,云母是透明的。 矿物的光泽:石英为玻璃光泽,长石是玻璃光泽,云
10、母是丝绸光泽。 除了矿物的颜色和条痕、透明度和光泽之外,硬度、形状也是观察矿物的重要线索。 4.矿物观察记录表。 5.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近 4000 种。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比如: 雄黄中药,还可以作颜料、玻璃等 硫黄制造染料、农药、火柴、橡胶等 石墨最软矿物,制作铅笔芯、润滑剂 方铅矿提炼金属“铅”“银”。 石膏点豆腐,使蛋白质凝聚、工业建筑材料、制作模型雕像 金贵重金属、做首饰和收藏投资 6.对于矿物,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观察?组成花岗岩的三种矿物具有什么特征? 观察矿物,可以用眼睛观察颜色,借助工具观察矿物的条痕、透明度、光泽等等。 云母:黑色颗粒:透明,丝绸光泽,条痕为银白色
11、 长石:乳白色或肉红色的颗粒:半透明,玻璃或泥土光泽,条痕为白色。 石英:无色、透明的颗粒:透明,玻璃光泽,条痕为白色。 7.对于岩石和矿物,我们有哪些新的认识? 岩石是组成地球的外壳,一些岩石裸露在地表,更多的岩石被水或者泥沙土壤覆盖着。 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感官,借助各种工具观察岩石的颜色、声音、吸水性能、光滑程度、 透明度和硬度等方面的特征。 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矿物使岩石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我们同样可以利用各种工具来 观察矿物的颜色、形状、光泽、透明度、硬度等方面的特征。 8.岩石和矿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 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
12、种戒几种矿物组成的。 9.利用放大镜辨别花岗岩中的颗粒哪些是石英,哪些是长石,哪些是云母的方法。 黑色发光的是云母颗粒,浅色的、粉红色的是长石,而半透明、透明的就是石英。 10.采集岩石和矿物的提示 采集岩石和矿物,得到标本后,可先记下标本的名称等相关信息,用软纸或毛巾包好带 回来。 如果得到的是不知名的矿物和岩石, 可以先记录下它们的采集地、 采集时间等相关信息, 并给它们编上号。 我们可以根据前面学到的知识,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自己采集的标本,也 可以请教老师或专业人士。 3.43.4 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1.收集岩石和矿物,将它们做成标本,既能丰富知识、开阔眼
13、界,还能增加生活情趣, 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2.制作出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步骤: 第 1 步,准备所需要的工具与材料 第 2 步,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 第 3 步,观察每一块已编号的岩石,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标本。 第 4 步,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 第 5 步,将岩石和矿物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子的方格内,标签要对应放好。 3.制作标本所需的工具与材料:剪刀、胶水、笔、纸盒、卡纸、棉花等。 4.概括制作标本规范的步骤:采集编号图鉴添加标签存放展示。 5.为标本添加标签,在标签上要写好哪些信息? (1)岩石编号、名称 (2)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 (3)岩石的颜色、大
14、小等特征 6.要想制作一盒精美的岩石和矿物标本,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首先我们要按照步骤制作精美的岩石矿物标本; 其次,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需要我们收集更多的岩石和矿 物,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不断充实我们的标本盒。 7.各种岩石的特点: 3.3.5 5 岩石岩石、沙、沙和和黏黏土土 1.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 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 2.我们可以在小区花坛、沙漠、工地等地方可以找到岩石、沙和黏土。 3.比较岩石、沙和黏土。 (1)讨论比较的方法: . 看一看看一看 闻一闻闻一闻 摸一摸摸一摸 团一团团一团 涂一涂涂
15、一涂 结论:眼看、鼻闻、手触摸、团小球、涂痕 (2)比较 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 岩石是灰黑色的,形状不规则,最大;沙是棕黄色的,里面有小石粒;黏土是浅黄色的。 闻一闻 岩石无明显气味;沙无明显气味;黏土有明显气味。 摸一摸 岩石颗粒最大,沙颗粒较小,黏土颗粒最细密。 团一团 沙最先散落,黏土基本不散落,从而说明沙比黏土黏性差。 涂一涂 沙掉下来了,没有留在纸上,黏土牢牢粘在纸上,没有掉落,再次证明沙比黏土黏性差。 4.观察记录表。 对岩石对岩石、沙和黏土的认识记录表沙和黏土的认识记录表 岩石 沙子 黏土 看一看 是一块一块的 颗粒比较大 颗粒非常小 闻一闻 没有味道 没有味道 有泥土的
16、气息 摸一摸 比较坚硬、粗糙 很坚硬、粗糙 比较柔软、细腻 握一握 没有办法团成小球 能团成小球,一会儿就平摊在能团成小球,要很长时间才 纸上 能平摊在纸上 画一画 无法在白纸上涂痕 在白纸上有图痕,颜色淡,长 度短 在白纸上有涂痕,颜色深, 长度长 捻一捻 无法捻 没有变化,仍然是小颗粒 会碾成粉末 泡一泡 没有变化 没有变化 会泡开,变成细腻的沉淀 5.经过观察,你知道了岩石、沙和黏土各有什么特征? 岩石:颗粒大、感觉粗糙、不容易团成小球、无法涂痕、无气味、 沙:颗粒小、感觉粗糙、不容易团成小球、涂痕不均匀、无气味、 黏土:颗粒细小、感觉细腻、容易团成小球、涂痕均匀、有气味、 6.通过观察
17、,你推测大自然中的岩石会如何变化? 指导学生根据上图进行预测:岩石可能会向土壤进行转化。 3.3.6 6 观察土壤观察土壤 1.土壤中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质、水和 空气等。 2.土壤是沙砾,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3.观察土壤: 第一步, 先用肉眼观察土壤里有什么, 再借助放大镜观察, 并用鼻子闻一闻土壤的气味, 再用手捻一捻。 借助放大镜观察, 发现土壤是褐色的, 掺杂着植物的根和叶子, 还有虫子和小石子等等。 用鼻子闻一闻,发现土壤有气味。 用手捻一捻,发现土壤有些潮湿,土壤中有水分。 第二步,把土壤晾干、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
18、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颗粒的大小 根据颗粒大小,可以对土壤的微粒进行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 接着是比沙还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 第三步,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后静置,观察整个过程中出现的现 象 . 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 用小棒搅拌时, 发现有气泡冒出来, 说明土壤里有空气。 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发现沉积物最上面一层是黏土,其次是沙砾,漂浮在水面上的是 植物残体。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还发现水里有气泡,说明沙和黏土更重。 4.死亡的小动物和植物的根叶子, 统称为动植物残体, 它们落到土壤里会不断发生变化, 并且腐烂,变成一种黑色
19、物质,我们统称为腐殖质。 5.根据颗粒大小,可以对土壤的微粒进行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 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以上这些称为岩石的微粒。 沙砾直径大于 2 毫米,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没有办法看清楚。 6.在水倒入土壤的整个实验过程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 用小棒搅拌时, 发现有气泡冒出来, 说明土壤里有空气。 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发现沉积物最上面一层是黏土,其次是沙砾,漂浮在水面上的是 植物残体。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还发现水里有气泡,说明沙和黏土更重。 可以得出结论:土壤是沙砾,沙、黏
20、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7.根据观察和实验,你认为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 通过以上观察和实验,发现土壤中有大小不同的颗粒,包括小石子、沙、黏土等以及腐 殖质、水和空气等组成。 8.你对土壤有哪些新认识? 土壤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物质组合而成。 9.土壤对我们人类非常重要,我们吃的许多食物都来自于土壤中生长的植物。 10.土壤中的颗粒从大到小依次可分为 4 类,沙砾、沙、粉沙、黏土。 3.3.7 7 比较不同的土壤比较不同的土壤 1.土壤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2.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1 号土壤为沙质土,2 号土壤为黏质土,
21、3 号土壤为壤土。 颜色 气味 颗粒 干湿 其它 沙质土 棕黄色 无气味 颗粒较大 干的 摸起来比较硬 黏质土 浅黄色 有气味 颗粒最小 湿的 摸起来非常滑腻 壤土 黑色 有气味 大小不均 介于 1 号和 2 号土壤之间 介于 1 号和 2 号土壤之间 3.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种土壤的黏性 (1)方法一:团一团 用手分别团揉潮湿的这三种土壤,看哪一种能够团成小球。 黏土最易成型,砂土也可成团,土壤不易成型。 (2)方法二:搓一搓 不同的土壤黏性有什么不同,擀或揉搓三种土壤,它们都能被搓成条吗? 黏质土能够搓成条状,壤土有可能搓成条状,沙质土则不能。 (3)结论:黏性从强到弱依次为黏质土、
22、壤土、沙质土。 4.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种土壤的渗水性 (1)方法: 将三种土壤分别装入漏斗(保证三种土壤所取量相同),确保达到同一高度。 分别把同样多的水缓慢、均匀地倒入相同量的三种土壤中。 观察当水流过三种土壤时发生的现象。(实验初期观察哪种渗水最快,中期观察哪种土 所需时间最短,后期观察哪种土渗水最多) (2)结论:渗水性从强到弱依次为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5.结合观察实验结果,说说三种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的影响。 土壤可分为沙质土、 黏质土和壤土三种。 不同的土壤各自的特征不同, 沙质土渗水性强、 透气性较好;黏质土保水性、保肥性好,但是渗水性和透气性差;壤土保水性、保肥
23、性、 渗水性,透气性都比较好;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植物。 6.交流我们的观察结果,沙质土、壤土、黏质土三种土壤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 7.查阅资料,举例说说三种土壤分别适合哪些植物生长。 沙质土壤一般可安排种植花生、大豆、果树、中药材等。 壤土宜种各种作物,是理想的土壤质地。 黏质土适合种植稻米、荷花、莲花、芦苇、金银花,当然也合适种植榕树、杨树、紫荆、 紫薇、柳树等高大,扎根深远的树木、花卉。 3.3.8 8 岩石岩石、土壤和我们土壤和我们 1.岩石、矿物和土壤是组成地球的重要资源,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宝贵资源,我们必须 要保护这些自然资源。 2.岩石是组成地球的外壳,而矿物是构成岩石
24、的积木。 3.岩石、矿物和土壤关系图 从这张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 我知道了岩石和土壤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 我知道了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变成了土壤。 我知道矿物是构成岩石的重要成分。 从这张图上,我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是沙砾、沙、黏土、腐殖质、水、空气等等。 4.岩石和土壤都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用途很广。 5.花岗岩质地坚硬,色泽美丽,是建筑雕刻的好材料。 6.岩石和矿物的作用 (1)一些矿物可供我们制作食物食用石膏。 (2)岩石可以建造雕塑等艺术品。 (3)岩石可以铺设道路。 (4)岩石可以建造房屋和桥梁。 (5)煤是重要的能源矿产。 (6)计算机里的许多芯片是由硅制成的,硅来自石
25、英和其他矿物。 7.人类不但在土壤中获取食物,还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生产生活资源。 8.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资源,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宝贵资源。人类开采这些资 源以后,它们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合理地利用岩石和矿物。 9.矿物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在世界范围内,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 产资料均来自矿物资源。 10.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 11.怎样保护土壤不被污染? 随便倾倒垃圾会对土壤产生非常大的危害,因此,我们不能随便倾倒垃圾。 合理使用农药,积极发展高效低残留农药。 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例如,保护各种以虫
26、为食的益鸟;利用赤眼蜂、七星瓢虫、 蜘蛛等益虫来防治各种粮食、棉花、蔬菜、油料作物以及林业病虫害。利用生物方法防 止农林病虫害可以减少农药的污染 提高公众的土壤保护意识。让大家充分了解当前严峻的土壤形势,唤起人们的忧患感、 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 1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对岩石和土壤有哪些新的认识? 我们知道了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过程记录了地球形成与 演化的历史。岩石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岩石碎裂后会形成沙、黏土。土壤包含岩石风 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土壤按成分 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13.你知道岩石和土壤有哪些用途? 岩石可以建造雕塑、铺设道路等等。土壤是动植物的栖息地,人类不但在土壤中获取食 物,还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生产生活资源。 14.人们对岩石和土壤的利用与它们的特性有什么关系?请举例说明。 利用岩石坚硬的特性,可以将岩石用作建筑材料。利用土壤,种植各种各样的植物,满 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