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7 ,大小:866KB ,
文档编号:1079869      下载积分:9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1079869.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扬州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部教案(共6个课时).doc)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扬州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部教案(共6个课时).doc

1、1 部编部编版版三年级三年级语文语文下册下册第第三三单元单元全部全部教案教案 9.9.古诗三首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会认“屠、苏”等 7 个字,能工整书写“符、欲”等 11 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清明。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4.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在比较欣赏中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会认“屠、苏”这 2 个字,会写“符”

2、这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屠苏”“曈曈日”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白本首诗的大意。 4.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 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 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 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 1.出示一组春联和春节过年的画面。 2.同学们,你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吗?(指名并板书:正月初一) 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做“元日”(板书:元日)“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 一年的第一天。 3.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叫元日,请大家一起来读题。 4.简介作者:

3、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诗人。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 荆公,世称临川先生。宋临川人,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 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二、初读感知,学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习字词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 候,读准字音,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2 2.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3.检查交流情况。 (1) 出示 “屠、 苏” 。 指名朗读, 师生评价, 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 “苏” 。 (2)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

4、的注释。 元日:农历的大年初一。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屠苏: 药酒名。 古代习俗, 大年初仪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 以驱邪避瘟疫, 求得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诗中指“天刚亮时”。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 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演变到现在,人们大多会用对联贴于大门上。 (二)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1.出示“符”,观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符 ”上窄下宽。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

5、组读、同桌读。 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课件出示整首诗,背景是课文插图,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同桌互读古诗,读后借助字典、结合插图也可以联系我们现在过年的情景交流“我 读懂了哪句诗。” 3.指名集体交流, 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 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4.理解全诗的意思:同桌互说,指名说说,师生评议。 5.诵读古诗。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2)作者的心情是一样的,从他写的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也可以从这幅插图中看出 来。请你试着把诗中欢快、喜庆的场面读出来。

6、 (3)自由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读、齐读。 (4)谁已经能背了?(指名背诵) 四、四、联系“元日”,迁移学习联系“元日”,迁移学习 1.小结:同学们一定发现了,从古至今,过新年的方式没有太大的不同,只不过一些 叫法不同而已,比如,现在我们叫“春节”,古时候叫“元日”,也有一些物品经过时间的 3 推移而简化了,比如“爆竹”简化成现在的“鞭炮”、“桃符”简化成现在的“对联”。像 这种从古时就有,并世代流传下来的节日,我们称为“传统节日”。 2.你还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简单说说节日的主要活动。 3.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

7、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五、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会认“魂、酒、牧”3 个生字,会写“魂、欲”等 6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复杂的情绪。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 月 日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学过许多关于春天的诗句,谁能说说有哪些诗句? 2.今天, 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 清明 。 教师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板 书:清明) 3简介诗人杜牧。 杜牧(公元 803约 852

8、 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 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二、自由读文,读准字音二、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1.自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桌纠音。圈出诗中生字,和同桌一起把古诗读两遍。 2.检查生字读音,抽生读,请生说说哪些字要注意读音并加以强调。 3.抽生读古诗,师范读古诗。请生比较老师和同学读得有什么不一样,借机指导朗读。 4.再请生读古诗。 三、细三、细读品味读品味,感悟理解,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指名读。 (2)画

9、出重点词语:雨纷纷:细雨绵绵不绝。 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 4 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 湿漉漉的。诗人心里很是哀伤。 (4)全班交流,师归纳,生质疑: 学了这两行诗, 你有什么要问的?路上行人为什么 “欲断魂” ?预设: 天气不好; 恰是清明节在外奔波。 这时他的心情如何?预设:凄迷哀伤 (5)指导朗读:想象诗句的意境,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6)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

10、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 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 2.学习第二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2)画出重点词语:借问:请问。遥指:远远地指着。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 找个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馆在哪儿呢?便问牧童哪儿有 酒馆,牧童指着远处的杏花村里有酒馆。 (4)学生自学,再集体交流。 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预设:远处的杏花村里有酒店 “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遥”妙在何处?预设:还要很远的路才能到达酒店,心里更 加烦闷。 3.描述全

11、诗的画面,背诵古诗。 4.小结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四、学写生字,掌握字型四、学写生字,掌握字型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1)“酒”左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 (2)“魂、借、酒、何”都是左窄右宽,“牧、欲”左右等宽。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第第三三课时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 读准“茱萸”的读音,理解“异乡”、“异客”、“倍”的含义。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吟诵古诗,在理解大意地基础上背诵。 5 3. 能展开想象描述古诗画面,

12、感受诗人独在异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月月 日日 一、一、诗人导入诗人导入 1.咱们班有不少同学很喜欢学古诗、背古诗,你们肯定知道不少诗人,来说说吧!(生 各抒己见) 2.这节课咱们就来聊聊盛唐大诗人王维和他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王维小时候就聪明好学,在 15 岁的时候孤身一人进京应试,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 由于他能诗善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很多达官贵人都很欣赏他。入京第三年的重阳节 那天,王维非常思念家乡亲人,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无人诉说,王维用诗来表达心中的无 尽思念,这首诗就是流传千古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二、读题、释题读题、释题 1.过渡:题目是走进

13、古诗的一扇门,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时间:重阳节这天 做什么事:思念家乡的兄弟 山东?不是指现在的我国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诗中指作者的家乡山西省,当时 的诗人王维正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市都长安,今天的陕西西安。 2.看来,看注释学古诗的一个好方法。(板书:看注释) 3.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思念家乡的亲人。他是以怎样的心情写下诗题? 4.此时的王维可能难过,也可能略觉孤单,带着你的理解齐读诗题。 三、三、诵读古诗,感受“独”诵读古诗,感受“独” 1.从诗的题目就我们感受到那么浓烈的感情,那么诗中的感情又是怎么体现的呢? 2.齐声读 (真好听) 3.加上节奏读会更有韵味(师生合作,师读题目和

14、 1、3 句) 4.找生读 (节奏明朗,感情深沉) 5.齐声读 6.过渡:读着读着,古诗的味道慢慢流淌出来。那么文中哪个字最难体现诗人的心情? 品读:独 异 给独组词:孤独 独自 其实在诗词的花园里, 也有一个又一个孤独的身影, 此时你想到了哪句带 “独” 诗? (生 各抒己见) 7.可此时的王维,不像李白还有一壶酒相陪,有敬亭山相伴,也不像梅花有那淡淡的暗 香围绕,更不像柳宗元一样还可以独钓下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他此时有的是无穷无尽的、 漫无边际的孤独。 8.再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找生声、齐声读)读得入情入景,看来你们感受到了王维 的孤独。 6 情感是古诗的灵魂, 有时诗人会把全诗的情感凝

15、结在一个字中, 这个字我们称为 “诗眼” 。 本诗的诗眼是“独”。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很多,今天咱们又学了一种方法找诗眼。 9.同学们,咱们再一次深情地读这句诗。你能从这句诗中发现诗人为什么孤独吗? “在异乡为异客”。 异乡指:他乡,别人的家乡,异客,做着他乡的客人。 10.过渡:是啊,年少的王维,在别人的家乡,当着他乡的客人,眼睛看到的,耳朵听 到的,甚至嘴里吃到的都和我的家乡不一样,这种感受让我倍感孤独。所以“每逢佳节倍思 亲。” 四四、体会相互思念之情体会相互思念之情 1.同学们,中国传统节日那么多,诗人独独选中重阳节来写,你知道重阳节都有哪些习 俗呢?重阳节正值金秋九月,天高气爽,古人会在

16、这一天插上一种叫茱萸的香草登高望远, 还可以边喝菊花酒边赏菊花可真是热闹啊! 2.可是这些热闹都与王维无关, 佳节又重阳,往日的情景一幕幕如电影般闪过,思乡 的情感就像洪水一样滚滚而来,一下下,一波波地敲击着少年的心。而他只能默默地远远地 望着家的方向,在心里呐喊: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少一人”,少的是谁?王维。 诗歌开头的一个字就说明了王维是一个人,“独”,独独少了他一人啊!中国的传统佳 节一般都是“团圆节”,一个人都不能少。此时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王维心里思念着家乡的亲 人,而他家乡亲人们何尝不思念孤身在外的自己呢,这是相互思念啊! 五、主旨升华(家国情怀)五、主旨升华(家国

17、情怀) 1.“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那么想念家乡,思念亲人。为什么不回家呢?小 组讨论这个问题。 2.其实古代的读书人, 有时因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报负必须离开, 比如李白离开家乡国 都长安时,依然感觉“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有时会因为国家战乱为生活所迫不得不 离开,比如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他觉得自己家乡的月亮要比别处明亮。不 管是哪种原因,此时思乡的情感就像风筝的线,一头连着故土,一头连着国家,这就是古代 文人的家国情怀。 3.不管古代的读书人最后做官也罢,隐居山林也好,或是做平民百姓也罢,这份情怀就 是他们的精神信仰,也正是这份家国情怀,让王维的一生成为后世文人的典

18、范。 4.最后,让我们再深情地读一读这首诗。 教后记教后记 7 10 纸的发明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 9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默读课文,把握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得以传承的原因。 3. 感受造纸术这一发明的价值和意义,体会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 献之一,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 用简单的语句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通过对比阅读,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得以传 承的原因。 2. 感受造纸术这一发明的价值和意义,体会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 献之一,是中国

19、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 学会本课 9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默读课文,把握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得以传承的原因。 3. 小组交流有关传统节日的资料收集情况。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月月 日日 一、一、揭示课题,学习字词揭示课题,学习字词 1. 字源识“纸”,揭示课题。 (1) 映示“纸”的古文字。 (2) 学生猜字。部件映示,知道“纸”的本义是植物纤维的浆液均匀铺摊在一块平 底板上。 2. 学习字词。 (1) 交流预习情况。 (2) 理解识记。 册

20、:读准。找出课文中能帮助识记的句子。映示句子和图片,观察一册竹简书 的样子。拓展理解,读完这样的书,卷起来放好,所以也可以叫“一卷书”, 在当时,也把书籍叫作“书卷”“书册”。 携带、保存:读准。引导通过动作理解词义。 记录:录,即记载、抄写。渗透方法:根据字义产生适当的联想,更容易记住 字形。 8 粗糙:读准“糙”的字音 co。联系课文和生活,说说怎样的感觉是“粗糙”, 也可以通过找反义词的方法理解。 朝鲜:“鲜”是多音字,在此处读 xin。 盛放:“盛”是多音字,在此处读 chng。 铸刻、篾席、传承、改进:详见“参考资源”。 (3) 指导书写。 引导学生观察“册”字,左边的“竹片”(撇、

21、横折钩)比右边的“竹片”略 小一点,“绳子”(长横)正好捆住“竹片”。提醒学生“册”字的偏旁是撇。 学习“录”的写法,上短下长,第五笔是点。提醒学生下面部分不是“水”。 学写“欧、洲”两个生字。“欧”左右同宽,右边的欠字旁不要写成反文。 二、二、梳理脉络,学习概括梳理脉络,学习概括 1. 明确内容。 (1) 默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理解识记。 (2) 指名交流,相机点拨。 观察课后练习题,明确四个时间段,先锁定寻找的范围,提示学生找出并标记 表示时间的词语,指名朗读对应的课文段落。 提示:能记录文字的材料在不断地演变,要连贯并仔细阅读课文,在每个时间 段,运用抓住关键字词的方法找全信息。

22、 仔细阅读对应的文字,引导学生遴选、摘抄些关键词句来概括段落内容,要求 正确、简洁、明了。 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时间 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造纸术发明以前 人们把文字记录在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上,但 都不方便;帛轻便,但很贵。 西汉时代 人们已经懂得用麻来造纸,但粗糙,不便书写。 东汉时代 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轻便、好用、价格便宜的纸,这种造 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后来 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3) 利用图表,指导学生学做小导游,按照时间顺序,用简洁的语言介绍造纸术的 发明。 (4) 组内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要说得有序简洁、清楚明白。 (5) 指名交流。

23、 (6) 学生互评,教师适时评价要点:是否按照时间顺序,能否抓住纸的发明的几个 重要节点,能否用关键的语言信息来介绍。 9 2. 小结学习,布置任务。 (1) 小结说明文的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把纸的发明过程清晰又简洁地介绍给我们的? (3) 梳理总结:按照时间顺序、抓住纸的发明的几个重要节点用,关键的语言信息 来介绍。 (4) 鼓励学生在整理、汇总传统节日的资料中尝试以上方法。 从小导游的讲述中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先为了能记录文字、保存信息,可谓是 煞费苦心,那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传承下来呢?到今天,我们的 纸又有什么新的发展呢?这些问题,下课后和同学一起探究,下堂课

24、继续交 流。接下来,我们先来进行综合性学习。 三、三、整理资料,商讨成果展示形式整理资料,商讨成果展示形式 1. 小组交流,整理资料。 我们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已经在上一课古诗三首学习完之后 拉开了帷幕。现在来分享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1) 组内交流。 成员拿出自己整理的资料,稍作展示。 引导学生回忆纸的发明的说明特点,思考:我们可以按照怎样的顺序整理 和介绍中华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呢?引导:可以按时间顺序整理并介绍,也可 以抓住不同节日的不同特点来整理和介绍,还可以抓住资料中的关键语言作简 洁明了的介绍,这样才能让别人有清晰的认识与了解。 小组代表整理组员的发言。 (2) 组间交

25、流。 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 学生互相评价 ,交流受到的启发。 2. 商讨成果展示方式。 (1) 组内讨论。 交流的形式:手抄报、电子小报、自编节目、自主晨会. 明确补充的目录。 确定展示成果阶段的任务、时间分配。引导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特长安排相应任 务,也可以充分发挥多方面力量,协助完成;时间分配要合理,要尽量细化, 留有一定余地。 (2) 组间讨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四四、作业布置作业布置 (1) 向家长介绍纸的发明过程。 10 (2) 按照商讨,分工准备展示活动的成果。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 理解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 2. 感受造纸术这一发明的价值

26、和意义,体会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 献之一,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3.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古代取得的重要科技成就。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月月 日日 一、一、巩固字词,回忆脉络巩固字词,回忆脉络 1. 复习导入。 (1) 听写词语。 (2) 校对词语,自主订正。 2. 回忆脉络。 选择部分词语,回忆纸的发明过程。 二、二、聚集改进,言说传聚集改进,言说传承。承。 1. 明确任务。 (1) 映示句子: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 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2) 蔡伦做了件什么事情? 引导学生关注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与“创造”一词进

27、行比较, 明确“改进” 是针对不足进行修改,让某种技术更加完善,而“创造”是指从无到有的过 程。在比较中体会作者表达的准确。 (3) 蔡伦在哪些地方改进了造纸术? 出示自学要求:先自己仔细默读课文,圈出关键字词,再和同桌商量一下, 最后在小组里发表自己的看法。 2. 聚集改进。 (1) 学生先自主学习,再与同学一起分享,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2) 指名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学生回答,映示文字: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科剪碎成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 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 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法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

28、以 11 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学生交流,教师提醒:注意有条不紊、前后勾连。 a 感悟原料易得。 b 感悟轻便好用。 c 感悟价格便宜。 (3) 小结:作者叙述语言简洁、平实、准确。 3. 言说传承。 (1) 围绕蔡伦改进造纸术,说说他是怎样改进造纸术的。 (2) 学习小组里尝试练说。 (3)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从说话有条理,前后有对比,融入自己感悟这三个方面相 机进行点拨。 (4) 从上课开始默写的词语中, 选择一些词语, 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 传承下来了。 (5) 拓展:映示相关小古文,说说自己的大概理解。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

29、,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 4. 传播线路。 (1) 指名朗读第 5 自然段。 (2) 结合示意图,简单了解造纸术的传播路线和范围。 三、三、资料交流,明晰价值资料交流,明晰价值 1. 关注人物。 (1) 提到造纸术,我们就会想到蔡伦,课文中虽然只出现了一次他的名字,但他在 美国的麦克哈特博士出版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 100 名人排行榜排行 第七位,高于爱因斯坦、 爱迪生等等我们熟知的科学家,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思考原因。 (2) 学生交流,感受蔡伦善于吸收经验、积极探索改进的匠人精神。 (3) 小结: 造纸技术环节众多, 因此必然有一个发展和演进的过

30、程, 绝非一人之功, 它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2. 明晰价值。 (1) 有句话说“不管走多远,都不要忘记来时的路”。映示文字:造纸术的发明, 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2)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 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感想。 再次引导学生体会造纸术的 发明,极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 12 贡献之一,是中国古代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四、四、作业作业布置布置 1. 继续向家长介绍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得以传承的原因。 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古代取得的重要科技成就。 五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10 纸的发明 原料易得 改进 轻便好用 价

31、格便宜 教后记:教后记: 13 1111 赵州桥赵州桥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会认 11 个字,重点认识“智、慧”两个字, 会写 11 个字, 重点指导书写“县、 设、 史”3 个字。正确读写“雄伟、坚固、创举、美观、缠绕、智慧等词语。 2.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3. 读懂课文内容, 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与 保护。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与保护。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第一课时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会认 11 个字,重点认识“智、慧”两个

32、字,会写 11 个字,重点指导书写“县、设、 史”3 个字。正确读写“雄伟、坚固、创举、美观、缠绕、智慧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月月 日日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课文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课文 请同学们欣赏(各种桥的课件图片) 在生活中个,千姿百态的桥为我们构成了一道独 特的优美风景。乡下村头,潺潺流水的小石桥;街头闹市,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天桥。车 水马龙、耸立空中的立交桥,构成人间独特的风景线。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雄伟的 长江南京大桥,横卧在滚滚江涛之上的郑州黄河公路大桥.见证了我国桥梁事业

33、的飞 速发展,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聪明才干。 1400 多年前,隋朝的李春设计参与修建 了举世闻名的石孔桥。谁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同学们想知道吧,请欣赏(赵州桥的课件) 请大家说一说; 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座桥的呢?今天, 我和大家一起欣 赏、学习课文内容,领略赵州桥的飒爽英姿。板书:(赵州桥)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用笔画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3.同桌间,相互说一说赵州桥的建造特点。 三、检查学习字词,三、检查学习字词,理解课文大意的情况理解课文大意的情况 1.展示生字,指明拼读 2.指名学生教读

34、,同桌间互读,相互检查 3.教师引导学习识记生字,辨析字形、字意 14 4.指名认读多音字、组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字义、读音 5.检查词语认读,教学 让全班学生参与,自由选择词语,练习说句子。 雄伟:高大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精美:朋友送我一个精美的文具盒。 宝贵: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 创举:北京鸟巢的造型设计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 6. 请同学们小组推荐代表,说说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 四、精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四、精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朗读第一自然段课文,读出自豪的感情 2.指名生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文中介绍说明了赵州桥的位置、名称、设计者、历史状况。 赵州

35、桥成为我国桥梁建造史上一颗璀璨的奇葩,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 慧,我们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下面,我们带着自豪的感情诵读课文。 五、赏析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五、赏析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品读本段课文。 2.引导感悟:(1)写赵州桥作者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它在本段中起什么作用?介绍了 桥的哪方面知识? (2) 用了什么说明方法?(3)设计上有什么特点?这种设计好出在哪里? (4)写作有什么特点? 3.小组合作交流。围绕“赵州桥非常雄伟。”写作,是本段中心句,具有总领全段的作 用。主要写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写“赵州桥的长 50 多米、宽 9 米多,.横跨在 37 米多宽的河面上”,运

36、用了列数字的说明那个方法,具有科学性。 4.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大桥洞顶上左右两边, 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这种设计的作用: “减轻流水的冲击力, 减轻桥身的重量,节省石料,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 5.本段写作上的特点是: “总写分述”的写法,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 15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与保 护。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 月月 日日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复习旧知,检查巩固复习旧知,检查巩固 1.引导学生说一说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2.

37、完成练习 赵州桥非常_,长_, 宽_。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 面没有_,只有一个_,大桥洞顶上_,还各有_,这种设 计,在建桥史上是_,既减轻了_,使桥不易_, 又减轻了 _, 节省了_ 。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赵州桥的魅力。 二、品读欣赏课文第三自然段二、品读欣赏课文第三自然段 1. 请大家朗读第 3 自然段 2. 思考问题:(1)本段围绕哪句话写作?(2)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文中主要写了哪 些精美图案? 画出文中相关的语句。(3)作者用了哪些关联词语?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 些生动的画面吗?(4)写话:有的.有的.还有的. 3.大家分组交流讨论,汇报 (1)课文围绕第一句“赵州桥不但坚固

38、,而且美观”来写。这一句在全文中是一个过 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总结上文写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又提示下文要写的是赵 州桥的“美丽壮观”。写话练习:不但. 而且. (2)本段主要写赵州桥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课件展示:三种龙的不同姿态 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 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遥首相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练习写话: 有的.,有的.,还有的.,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有的在玩老鹰捉小 鸡的游戏,有的在跳皮筋,还有的在打乒乓球,操场上热闹极了。 有的.,有的.,还有的.,池塘里的荷花,有的含苞欲放,羞羞答答,有的

39、刚绽 开娇嫩的花苞,还有的怒放,开得正艳,美丽极了,引得游人流连忘返。 有的.,有的.,还有的.,考试的时候,同学们在考场里,有的正奋笔疾书,有 的正沉思苦想,还有的已经答完试卷,正在检阅,大家的表现真是千姿百态。 4.引导赏析课文 16 作者写作中,秒写赵州桥的特点,用总-分的写法,围绕一个中心,分层写作,使中 心表达得更准确详细。我们要借鉴这种写法,在自己的习作中,试着把事情写具体详细。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 .小组合作交流:前三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设计特点,雄伟,坚固,美观,为什么 还要再写第 4 自然段呢? 2.怎样理解“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为什么说

40、“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 历史遗产”? 3.指导朗读 四、四、总结全文总结全文 作者写赵州桥的雄伟,壮观,美丽,刻画描写生动细腻,栩栩如生。不仅是再赞桥,更 是在赞美造桥的劳动人民,赞美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 豪。爱我们的祖国,立志把她建设得更加美好。 五、拓展延伸五、拓展延伸 1.赵州桥的知识介绍: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赵县的洨河上,始建于隋朝开皇大业年间(581-618), 它是我国最早建造的石拱桥,对世界的桥梁建造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的独特设计,减轻了桥 身的重量,又节省了石料,既美观,又大方,这种“敞肩拱”的运用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 比欧洲的设计早了

41、1100 多年。在中国文学史上,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赞扬,宋代赵州刺史 杜德源诗曰:“驾石飞梁尽一红,苍龙惊蛰背磨空”。元代刘百熙有诗赞曰:“水从碧玉环 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1991 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你的家乡还有什么样的桥?动手画一画,写一写。 教后记:教后记: 17 12.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会认 13 个字,正确读写“摊贩、形态各异、悠闲、溜达、一乘轿子”等词语。并注 意“作、乘、笼”字是多音字 2.默读课文,说一说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 3.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4.读懂课文内容, 初步培养学生留

42、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 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说一说为什么 清明上河图 会名扬中外。 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1课时 授课授课时时间:间: 月月 日日 一、一、激趣激趣导入导入 同学们,走进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这节课我们还将撷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来欣赏, 那颗明珠就是 “一幅名扬中外的 画”。(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生齐读课题) 理解“名扬中外”。(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名声大,世界闻名

43、) 二、二、检查预习情况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本课新词 bin cn chn tn fn 汴梁 保存 撑船 摊贩 l yu zhui ro 官吏 悠闲 拽住 惊扰 理解: 都城: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首都。 作坊:手工业制造或加工的地方。 溜达:散步、闲走,很随意的逛逛。 一乘轿子:乘,在古代把四匹马拉的车,一辆叫一乘,一乘轿子就是一顶轿子。 2.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基本情况。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有了哪些了解? (梳理出 清明上河图 的基本情况: 画名、 作者、 尺寸、 内容、 画的历史、 保存情况。 ) 18 三、三、赏读结合赏读结合 清明上河图究竟是怎样一幅画,为什么说它名扬中外呢

44、?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1.欣赏众多人物 (1)张择端在这幅画里,都画了哪些人呢?(指名读第二节) (“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三百六十行,什么是“行”?(就是行业,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职业) (2)那么还会有哪些行业的人呢? 生想象说话。 所以文中说: 光是这些人物, 就有五百多个。 真是 “人物众多” 哇。 (板书 “人物众多” ) 这么多各行各业的人全被张择端画进了清明上河图,他可真.(了不起,画技高超)难 怪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了)来,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生齐读) (3)过渡:清明上河图能名扬中外不可能仅仅因为人物众多啊!你们还有什么看 法? 2.感受街市热闹,

45、人物形态各异,小而清楚。 (1)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 (2)街上的人来来往往,形态各异,有的.有的.把他们干什么都画出来。 所以能名扬中外。 张择端不仅画出那么多的人,还画出了这些人的各种形态。(生读句子) (3)你还看到画上的人在干什么?(出示图片,欣赏,说话) 画面这么小,你都看出来了,难怪作者说 (出示句子: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 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生齐读) (4)那么多形态各异的人,全搬进了画里,的确能名扬中外。张择端的画技真是精湛。 不但如此,如果你细细观察,还能读出一个个

46、八百年前的生活小故事呢?请你一边看插图, 一边读第四自然段,看看桥北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 品读传神的细节 (1)生结合插图读文。 (2)这个场景,真有点像我们生活中的差点儿的发生的交通事故呢!这些都是一瞬间 的事啊。画家也把它搬进了画里,而且画得.? (那么逼真,那么传神 板书“细节传神”) 所以,人们这样赞叹(出示: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生齐读) (3)看到这里,读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张择端以他出神入化的绘画技术,赋于了清明上河图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 (板书: “艺术价值”) 19 (4)从中可以看出画家张择端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其实我们写作文和画画一样 呢,你抓住一个

47、瞬间的精彩把它写具体,那么文章就如画一样,活起来了。 四、四、拓展欣赏拓展欣赏 1.接下来,就让我们也一起去捕捉画中其它精彩的生活小场景吧。请你细细观察,你还 觉得哪一处的情景特别有意思? 2.生赏图交流。 五、结课延伸、升华情感五、结课延伸、升华情感 清明上河图全图中,类似于这样的生活小场景,比比皆是,有许多专家就是通过张 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来研究北宋时期的许多风俗民情、 建筑风格以及当时社会政治的特点, 这可是清明上河图宝贵的历史价值呀。因着这极其宝贵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所以它 成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幅画的名字,它叫清明上河图。 六、板书设计六、板书设计 12 一幅

48、名扬中外的画 人 物丰富 清明上河图 街 市热闹 情 景传神 教后记:教后记: 20 语文园地三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两篇课文重点部分的学习过程,了 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单元语文要素的认识。 2.学会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多识字,掌握生字新词,提升语文素养。 3.仿照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写句子, 了解认识先总说后分说的段式, 并在口语交流中提 升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读、写、练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中积累,在积累中锻炼。 4.了解和背诵“日积月累”中的知识,积累文化常识,增强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传统 文化的兴趣。 教教学重

49、难点:学重难点: 1.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2.仿照本组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写句子, 了解认识先总说后分说的段式, 并在口语交流 中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 课课时安排: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2.学会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多识字,掌握生字新词,提升语文素养。 授授课时间:课时间: 月月 日日 一、一、回顾知识,导入新课回顾知识,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一共学习了哪几篇课文? (2)回顾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什么?(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 写清楚的) 2.交流平台。 (1)课文中哪些段落是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2)自读课文,寻找案例。 (3)反馈交流。 预设 1:赵州桥第 3 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美观。第一句话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 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 课件出示赵州桥的第 3 自然段。 课件出示: 21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 条相互缠绕的龙, 嘴里吐出美丽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