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4 ,大小:261.02KB ,
文档编号:1085980      下载积分:3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1085980.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1207392380yun)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1207392380yun)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

1、小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教案小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教案 科科 学学 班级班级 . . 教师教师 . . 20202020- -20212021 学年度第二学期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题课题 第一单元 物体地运动 1.运动和位置 课时课时 时间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学会判断物体是“静止”的还是 “运动”的。 2.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 位置。 3.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测定和表述某个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4.关注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教学难点教

2、学难点 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描述自己的位置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方位图,皮尺,教学课件、校园地图等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上课了,我们回到教室,坐在座位上等待上课;老师从办公室来到 教室给我们上课。我们发现,同学们和老师都在运动。 2.其实我们周围运动的物体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来列举我们身边运动 的物体。 预设: 小鸟在飞翔。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汽车在马路上行驶。 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 3.河水流淌、鸟儿飞翔、运动员在奔跑、车辆行驶、卫星升空这 些运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4.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单元,研究物体的运动。 二、聚焦 1.出

3、示小女孩喂鱼的视频,学生观看视频,了解视频内容。 2.教师引导:在这这个视频中,我们看到小女孩蹲在石头上给鱼儿喂 食,池塘里的水被鱼儿搅起了波纹。视频中有的物体在不停的运动, 而有的物体是不动的。谁来说一说哪些物体在动?哪些物体是不动 的? 预设:小女孩、石头、树木没有动,水面、鱼儿是在运动的。 3.当我们观察一个物体时,怎样判断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今天 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4.板书课题:1.1 运动和位置 三、探索 活动一:观察图片,判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1.出示课本第 2 页的三组图片,提出要求: 2.仔细观察图片,了解图片内容,比较每一组图片前后两张照片的不 同

4、之处,说一说图片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教师指导:在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在运动,我们可以这样表达:和 地面(甲物体)相比,(乙物体)的位置移动了,所以,(乙物体) 是运动的;和地面(甲物体)相比,(乙物体)的位置没有移动,所 以,(乙物体)是静止的。 4.全班交流,预设: 第 1 组图片中的两位男生、第 2 组图片中的公交车、第 3 组图片中天 空中的老鹰这三者和地面相比,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他们都是运动 的。而其他物体和地面相比,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 第1幅图中奔跑中的两位男生相对于坐在地上静止不动的围观学生来 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第 2 幅图中

5、公交车相对于旁边的站牌而言,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公 交车是运动的。 第 3 幅图中老鹰相对于天空中的白云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 老鹰是运动的。 5.情境练习 教师在教室里走一圈,然后问学生:老师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判 断的依据是什么? 预设: 和学生相比,老师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可以判断老师是运动的。 和黑板相比,老师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可以判断老师是运动的。 6.教师小结:要想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运动的,要看这个物体和其他 物体相比,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如果位置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个物 体就是运动的。 活动二:两人静止不动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1.教师引导:我们怎样准确的

6、描述物体的位置呢? 2.出示课本第 3 页上面一幅图片,学生仔细观察,了解准确描述物体 位置的方法。 3.全班交流: 方法两人静止不动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工具方向盘和软尺 具体操作将方向盘摆放在地上,摆放时需要与教室的实际方位相 吻合; 一名学生站在方向盘中心, 手拿着软尺的零刻度一端缩在胸前, 另一名学生拉着软尺另一端,也把手缩在胸前。 要点: 说清楚方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8 个方向。 说清楚距离比如我在某某同学西南方向约三米处。 4.教师指导学生按照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并且练习用方向和距离来描 述自己的位置。 活动三:改变位置,再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

7、位置 1.教师提出要求:中心的同学静止不动,自己运动起来,多次改变位 置,同时运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2.学生分小组活动,以一个学生为中心,位置静止不动,其他同学自 己动起来,改变位置,同时运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3.全班交流,教师指一个小组同学上讲台演示,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和 倾听,进一步体会物体的运动和位置的关系。 活动四:把自己在校园中的位置告诉同学 1.出示校园平面图,提出要求: 找一找自己的位置在哪里?想一想该怎样准确的把自己在校园中的 位置告诉别的同学。 2.教师提示: 描述方法:自己在某个物体的什么方向约多少米处。 描述要点:说清楚自己相对于某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

8、。 3.学生分小组活动,运用透明的方向盘及测量尺来测量方向及距离, 并且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自己的位置。 4.全班交流,预设: 我在学校正门西北方向 100 米处。 我在学校操场东南方向 150 米处。 5.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初步学会了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 述自己的位置。 四、研讨 1.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要想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运动的,要看这个物体和其他物体相比,位 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如果位置发生了变化, 那么这个物体就是运动的。 2.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说清楚自己在某个物体的什么方 向约多少米处。 五、拓展 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向东

9、行驶,因发生故障停在离车站 1500 米的 地方,请用圆点在图中标出汽车的位置。 教学 反思 课题课题 2.各种各样的运动 课时课时 时间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2.掌握常见的运动形式以及辨别方法。 3.经历观察各种运动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 科学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4.经历实验探究,体会各种运动的复杂性与趣味性。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知道生活中常见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掌握常见的运动类型以及辨别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指尖陀螺、钢尺、悠悠球、木马玩具、汽车玩具、教学课件等。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二次备课二次备

10、课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能动的物体,它们是怎样运 动 的呢?” 2.学生汇报:“见过秋千、汽车、鸟、电梯” 3.你们还知道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吗? 4.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前,明确观察要求。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秋千、摆钟、汽车雨刮、跷跷板等常见物 体运动视频。 (2) 教师出示指尖陀螺等教学器材, 仿照课本 P5 在物体上贴上圆点, 再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 2.观察中,围绕学习单展开观察。 (1)学生自主实验,并完成学习单。 运动形式 指尖陀螺 转动 钢尺 上下振动 悠悠球 转动、上下运动 木马玩

11、具 前后摇摆 汽车玩具 前后运动、转动 (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课堂上做的物体运动实验有旋转运动、摇摆运动、直线运 动三种。 三、深入研讨,提升认识。 1.学生思考:如果换个位置贴圆点,观察到的运动形式和之前一样 吗? 2.学生自主实验:将悠悠球上的圆点从外侧移至旋转中心,那么圆点 的运动轨迹有变化吗?悠悠球的运动形式变化了吗? 3.汇报研讨: 圆点的运动轨迹为直线; 悠悠球的运动形式为直线运动。 4.说一说你知道的其他物体的运动形式。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资料阅读:你坐过旋转木马吗?请画出木马上人的运动形式。 教学 反思 课题课题 3.直线

12、运动和曲线运动 课时课时 时间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掌握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经历观察物体运动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 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3.经历实验探究,体会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异同点,认识到自然界的事 物是有联系的。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掌握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掌握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各色小球、直线轨道、曲线轨道、教学课件等。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公路枢纽,并提问:公路上汽车的运动路线有什 么不同? 2.学生汇报:有些汽车做直线运动,有些汽车做曲

13、线运动。 3.教师继续提问:我们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运动现象? 4.学生讨论并根据经验做出回答,(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前,明确观察要求。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过山车、鸟、桌球、电梯等物体的运动。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运动路线。 (3)教师仿照课本 P8 展开实验,并引导学生归纳物体的运动形式。 2.观察中,围绕课本 P8 实验展开观察。 (1)先做出假设,画出小球运动路线。 (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 3.观察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通过观察小球的运动路线来观察小球的运动形式;小球的 运动形式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 三、深入研讨,建构

14、认识。 认识到根据物体的运动路线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 1.教师提出问题:小球的运动路线和小球的运动形式有什么关系? 2.学生相互交流,汇报结果。 3.总结,教师告诉学生小球的运动路线能反映出小球的运动形式。物 体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教师继续出示更多物体的运动形式。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教学 反思 课题课题 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课时课时 时间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斜面,并掌握物体在斜面上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 2.经历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 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15、3.经历实验探究,认识到改变实验条件导致的不同实验结果,体会到控制 其他实验条件的实验严谨性。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认识斜面,并掌握物体在斜面上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经历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长木板、小正方体、六棱柱、小球、铅笔等其他常见物品、教学课件等。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提问: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关于斜面的运动? 2.学生讨论回答:滑滑梯、石头滚下坡、车子下坡 3.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斜坡,提问学生:将物体放在斜坡上会怎样运动 呢? 4.学生汇报:物体会滚下来、物体会

16、滑下来、物体会不动。 5.我们怎么能判断物体在斜面上是否会运动呢?物体又会以哪种方 式运动呢?(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教师仿照课本 P10 指名学生上台操作实验。 (2)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完成实验。 2.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完成观察记录。 (1)学生观察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物体是否运动,物体是以 什么方式运动的。 (2)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物体可能会在斜面上滑动,也有可能在斜面上滚动,甚至 有可能停在斜面上。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教师根据学生做好的实验

17、观察记录,提问学生。 2.认识到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1)教师提出问题:物体在斜面上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运动方式? (2)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3)总结: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和物体的形状有关。球形或接 近于球形的物体会以滚动的方式运动,非球形的物体在斜面上会以滑 动的方式运动。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如果将斜面一端逐渐升高,再把小立方体、小六棱柱、小球等物体分 别放在斜面的上端,它们会怎样移动?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斜面情况 小坡度斜面 大坡度斜面 小立方体 不动 滑动 小六棱柱 滚动 滚动 小球 滚动 滚动 教学 反思 课题课题 5.比

18、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课时课时 时间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定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3.经历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 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4.学会使用秒表。 5.经历合作实验,体会团队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掌握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不一样的,运动的快慢是单位时间通过的距离。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经历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 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准备教

19、学准备 小球、秒表、小球轨道、教学课件。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展示街道上不同车辆、行人的行进。 2.教师提问学生:你们能比较出不同车辆、行人的行进快慢吗? 3.学生观察课件后作出汇报。(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 P13 展开实验,并明晰实验过程。 一是如何保证实验的公平,减少实验误差;二是怎样观察实验,获取 并处理实验数据。 2.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一: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 实验二:在同一条轨道上比较不同小

20、球运动的快慢。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三、深入研讨,提升认识。 1.怎样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学生相互交流后汇报结果。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结果作出适当修改补充。 2.要比较不同动物运动快慢少的怎么做? 3.总结:比较相同距离内小球运动的快慢实际上就是比较小球在这段 距离内运动的时间。时间越短,小球运动得越快;时间越长,小球运 动得越慢。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相同的距离 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 比较测得的时间 比较出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学 反思 课题课题 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课时课时 时间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21、 1.掌握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定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3.经历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 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4.经历合作实验,体会团队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定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软尺,秒表、教学课件。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同学们,你 们学会了怎样比较吗? 2.教师出

22、示课件,提问学生:如果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是相同的,怎 样比较它们的快慢呢? 3.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实验过程。 (2)学生参照课本 P1516,围绕两大问题进行讨论,设计实验过程。 一是实验中选取什么运动较为合适?二是怎样测量和比较实验数 据? 2.实验中,分组实验,完成实验记录。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教师提问学生:怎样比较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现象。 (2)学生相互交流并汇报。 (3)教师总结:比较相同时间内物

23、体运动的快慢,只需要比较这段 时间内物体行进的距离即可。 2.要比较交通工具的运动快慢,需要怎么做?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资料阅读 1: 教师课件展示“追及跑”游戏,指名学生比较游戏中不同学生运动的 快慢,分享比较的方法。 资料阅读 2: 1.教师课件展示生活中几种常见的物体,指名学生比较这些物体运动 的快慢。 2.学生观察课件,结合生活经验回答。 3.教师总结: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即速度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距离除以物体运动的 时间。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相同的时间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比较测得的距

24、离比 较出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物体运动的快慢)=距离时间 教学 反思 课题课题 7.我们的“过山车” 课时课时 时间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结合生活经历与课本知识,进一步加深对过山车的结构原理的了解。 2.经历制作过山车的设计、制作、评价完整实践过程,培养细致、认真观 察记录的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3.经历实践探究,懂得利用身边常见的材料制作过山车。 4.体会实践活动的复杂性,以及实践过程的严谨性。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能结合生活经历与课本知识,进一步加深对过山车的结构原理的了解。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经历制作过山车的设计、制作、评价完整实践过程,培养细致、认真观察 记录

25、的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铁架台、轨道、细线、软尺、教学课件等。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游乐园里的过山车”,提问学生:你们见过或 玩过游乐园里的过山车吗?让我们来设计和搭建一座自己的“过山 车”吧。 2.教师提问:要搭建好我们自己的过山车,我们需要怎么做呢?有哪 些流程呢? 3.学生相互交流后汇报结果。(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开展实践前,明晰设计方案。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制作材料和实践过程。 (2)教师明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一是轨道的总长应在 2 米以 上;二

26、是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三是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四是 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五是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2.实践过程中,围绕问题展开观察。 (1)教师将学生分组,分发组装材料。 (2)教师展示教学课件,出示几种不同的“过山车”设计方案,让 每组学生自主选择。 (3)学生小组内合作,根据设计图和材料组装。 (4)教师巡视各小组的组装情况,视情况对各小组适当指导。 三、深入研讨,评价成果。 1.检验完成的“过山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1)教师提出问题:各小组都完成了“过山车”组装,在组装前老 师曾提出过五点设计要求。同学们,你们的“过山车”能否符合要求 呢? (2)教师指导学生逐条检验

27、各小组的“过山车”是否合格。 (3)教师总结:同学们的“过山车”基本都能满足设计要求,对于 发现的不足也能改进。 2.教师指名各小组的学生评价本小组的“过山车”。 (1)教师提出问题:我们检验了自己的“过山车”,那么我们又应 该怎样评价呢? (2)学生小组内相互交流并汇报。 (3)教师总结:我们在评价“过山车”时,要做到客观公正。根据 前面的检验结果与仍可能存在的一些其他不足做出总结,这样才能做 到正确的评价。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课后活动:教师收集并保管好各小组的“过山车”,让学生放学后向 家长介绍本节课的实践活动。 教学 反思 课题课题 8.测试“过山车” 课时课时 时间时间 教学目

28、标教学目标 1.掌握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2.掌握描述物体运动路线的方法。 3.掌握比较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 4.测试“过山车”,发现影响小球运动速度的原因,并能改进自己的“过 山车”。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掌握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2.掌握描述物体运动路线的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方位盘、秒表、软尺、细绳、教学课件等。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 “过山车” 的完整过程, 同学们的 “过 山车”都达到了设计要求。这节课我们还将测试“过山车”。 2.教师下发各小组制作的

29、“过山车”,提问学生:我们的“过山车” 做得好不好呢,我们应该怎样测试呢? 3.学生讨论回答。 4.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用小球测试“过山车”,在测试过程中,我们 要描述小球的位置和运动形式,还需要比较不同“过山车”小球的运 动快慢(速度)。 5.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描述小球的位置。 (1)教师展示方位盘与软尺,指导学生用方位盘和软尺测量并描述 小球的位置。 (2)学生在小组内测量并做好记录。 (3)测量后,汇报交流测量结果。 (4)教师总结:描述小球的位置和第一课学习的内容相似。本节课 我们需要以小球的起点为中心,再用方位盘确定方向,用软尺测量距 离,这样我们就能用测量

30、的数据描述小球的位置了。 2.描述小球的运动形式。 (1)教师指导:现在我们来观察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运动形式。 让小球从高处滚落,观察小球的运动过程。 (2)学生在小组内操作实验,观察并做好记录。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4)教师总结:我们的“过山车”属于斜面,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 形式为滚动。 3.比较小球的运动快慢(速度)。 (1)教师指导:在第 5、6 两个课时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怎样比较物 体运动的快慢。现在我们需要运用前面学习到的知识,比较小球在不 同“过山车”上运动的快慢。 (2)学生小组内交流方法,汇报结果。 (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结果指导改进。 (4)学生小组内开展

31、实验,测量数据并汇报结果。 (5)教师汇总各小组结果,引导学生比较小球在各小组“过山车” 上的运动快慢。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路线。 (1)教师提出问题:怎样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路线? (2)学生根据前面教师的总结,交流后汇报结果。 (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 2.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 (1)教师提出问题: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 (2)学生根据前面实验结果,交流后汇报结果。 (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首 先要测量出物体运动的距离和时间,再根据“速度=距离时间”计 算出物体的速度,最后进行比较。 四、拓展应用,深

32、化认识。 1.阅读资料:怎样改进“过山车”才能让小球运动得更快? 2.教师课件展示改进示例。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测试“过山车”测试“过山车” 教学 反思 课题课题 第二单元 动物的一生 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课时课时 时间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蚕。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 懂得珍爱生命。 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了解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

33、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 课件。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课件展示蚕和蚕丝制品,提问学生:你们养过蚕吗?说说你们 知道的蚕的情况。蚕是什么样的?怎样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 呢? 2.学生相互交流,根据经验汇报。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蚕卵。 学生参照课本 P22,围绕两大问题进行讨论,明晰实验方法。一是我 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观察蚕卵;二是我们如何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1)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 (2)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3)仔细观察,

34、还有什么发现? (4)教师指导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2.为蚕宝宝建造一个“家”。 (1)教师课件展示建造蚕宝宝“家”的方法。 (2)教师明确养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蚕宝宝的食物以及打理 蚕宝宝的“家”。 3.制定观察计划。 (1)教师提问:研究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我们应该做什么? (2)学生交流后汇报。 (3)教师课件出示“蚕的一生观察计划”记录表,指导学生观察记 录的方法。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教师指导:一是指导学生为小蚕准备好家;二是课外观察蚕卵的变 化,要求学生记录小蚕孵出的日期和气温,思考小蚕的孵化和什么条 件有关,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蚕的孵化还需要另一个环境条件, 即需

35、要适宜的温度;三是指导学习观察和记录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 养蚕窍门。 2.教师小结: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我们 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它才会生长得更好。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观察记录蚕卵的变化,记录蚕宝宝出生的日期和样子。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迎接蚕宝宝的到来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观察蚕卵 颜色、大小、形状 画一个蚕卵 教学 反思 课题课题 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课时课时 时间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观察不同动物的卵,并与蚕卵比较异同点。 2.确定标准,将观察过的卵分类。 3.知道鸡蛋的各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鸡蛋的哪一部分将发育成小鸡。 4.培养乐于探究动物繁

36、殖奥秘的兴趣,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和延续 性。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观察不同动物的卵,并与蚕卵比较异同点。 2.确定标准,将观察过的卵分类。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知道鸡蛋的各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鸡蛋的哪一部分将发育成小鸡。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一颗生鸡蛋和纵向切开的一颗熟鸡蛋、蚕卵、放大镜、教学课件等。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导入:春天是一个繁殖的季节,像蚕一样,许多动物是通过产 卵繁殖后代的。课件出示各种动物的卵。(板书课题) 2.教师提问:不同动物的卵一样吗?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不同动物的卵。 (1

37、)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不同动物的卵。 (2)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观察了蚕卵,现在我们用相似的方法观 察其他动物的卵,再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学生观察课件展示的动物卵,记录观察结果。学生相互讨论结 果后汇报。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结果总结。 2.给动物的卵分类。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P25“动物卵分类(班级记录表)”。 (2)教师提问:你们能确定其他的分类标准,给这些卵分类吗? (3)学生相互讨论结果后汇报。 3.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 (1)教师展示纵向切开的一颗熟鸡蛋,引导学生观察其内部结构。 (2)教师打开一颗生鸡蛋,引导学生观察其内部结构。 (3)教师指名两位学生在黑

38、板上分别画出生鸡蛋和熟鸡蛋的内部结 构。 (4)汇报:鸡蛋里面有一头是空的,卵壳上有膜。(指出卵白、卵 黄、气室)推测:它们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 (5)学生相互讨论结果后汇报。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结果总结:鸡蛋的气室在小鸡孵化的过程中提供 氧气;卵白提供养料和水分;卵黄提供营养;卵壳对卵内的胚胎提供 保护作用。 卵黄上还有一个小白点, 这是胚胎, 是鸡宝宝生命的开端。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资料阅读: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P26 拓展内容,强调坚持观察记录 蚕的生长变化。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教学 反思 课题课题 3.蚕长

39、大了 课时课时 时间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都会不断发生变化。 2.知道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 化。 3.知道蚕的身体结构及其作用。 4.知道蚕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5.认识到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知道蚕在生长的过程中的变化。 2.知道蚕的身体结构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知道蚕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放大镜、直尺、天平、学生自己饲养的蚕、教学课件等。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聚焦问题。 1.

40、教师:同学们饲养的蚕卵孵化出蚕宝宝了吗?蚕在生长过程中发生 了什么变化呢? 2.学生相互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前,明确观察要求。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观察器材和观察方法。 (2)学生参照随堂学部分,围绕四大问题进行讨论,明晰观察过程。 一是怎样确定蚕是活的?用什么工具观察?二是蚕在不同时间发生 的变化。三是蚕用什么吃食物? 2.观察中,围绕随堂学部分展开实验、观察。 (1)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实验,并思考:怎样记录蚕的样子和它的食 物? (2)教师指导学生用图画的形式做好记录。 3.观察后,汇报交流记录结果。 (1)学生展示各自画好的蚕和它的食物。 (2

41、)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改进图画。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1)学生交流汇报前一段时期养蚕活动的发现和体会。 (2)关于蜕皮学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也有一些问题,希望与同学 交流。交流活动能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生命的可变化性。 2.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1)蚕的外形是指蚕身体的颜色、形状,以及它的头部、胸部、腹 部、足等。行为是指蚕用什么爬行,怎样爬行,蚕是怎样吃桑叶的等。 (2)讨论蚕的身体结构和它的生存有什么关系。 3.蚕还会长成什么样? (1)预测蚕将会怎样变化,并指导学生下一步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内 容及方法。 (2)教师根据研讨情况总结。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42、。 阅读资料:教师用课件展示蚕的蜕皮,指导观察蚕的结茧。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蚕长大了蚕长大了 1.颜色:白色 2.运动:慢慢爬行 3.食量:变大 4.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有反应 5.特殊行为:会“眠” 教学 反思 课题课题 4.蚕变了模样 课时课时 时间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变蛹前的蚕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幼虫,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 种形态。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 2.知道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3.知道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 品。 4.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发明及对世界作出的贡献表示敬佩和自豪。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知道变成蛹前的蚕是

43、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幼虫,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 种形态。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知道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蚕茧、放大镜、小剪刀、手电筒、丝绸制品、教学课件等。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同学们,蚕吐丝了,丝把蚕严严地包裹了起来。蚕茧是怎样形成的? 蚕为什么要做个茧把自己包起来?茧里的蚕变成什么样子了?下面 我们就来进行观察。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前,明确观察要求。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实验器材和探索过程。 (2)学生参照随堂学部分,围绕两大问题进行讨论,明晰实验过程 中须考的问题:

44、一是观察蚕在吐丝时有哪些动作;二是比较蚕蛹与蚕 茧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2.教师用课件的形式围绕随堂学展开对蚕吐丝过程的观察。 (1)学生按照要求自主开展观察蚕吐丝的过程。 (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 3.观察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蚕在吐丝时头部会扬起,吐丝过程分为:形成结茧网、上 簇、形成结茧衣、形成结茧层。 4.教师指导学生围绕随堂学展开对蚕蛹的观察。 对蚕蛹的观察要提出五个问题: (1)蛹的外形和蚕有什么不同? (2)你能找到眼睛和足吗?身上的环节还在吗? (3)蛹会动吗?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东西? (4)在剪开的茧里还发现了什么?它可能是什么? (5)最后推测蛹还会变化吗?它会

45、变成什么模样?希望学生的推测 能以一定的观察事实作为依据。 5.观察蚕茧和蚕丝。 第一,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测量茧的长度,统计全 班同学的蚕茧大小、颜色,挑出最大和最小的蚕茧,测出它们分别长 多少、宽多少。第二,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将拉丝过程介绍给学生。教 学中还可以出示一些丝绸制品给学生欣赏。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开展研讨。 2.研讨过程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开展:蚕蛹与蚕的幼虫有哪些相同与不 同?蚕蛹还会变化吗?它可能变成什么样子?蚕蛹对蚕起到什么作 用? 3.学生观察教学课件,相互交流观察结果后汇报。 4.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总结。 5.教师指导学生对画

46、一个蚕蛹图像。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还有哪些动物一生中也会经历蛹的阶段?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蚕变了模样蚕变了模样 蚕结茧的过程: 五龄熟蚕形成结茧网上簇形成结茧衣形成结茧层 比较蚕蛹与蚕的幼虫:形状、颜色、大小、生活状态 教学 反思 课题课题 5.茧中钻出了蚕蛾 课时课时 时间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蚕蛾是蚕的成虫,观察并区分雌蛾和雄蛾。 2.观察和描述蚕茧发生的变化和蚕蛾的形态。 3.蚕蛾的繁殖行为。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4.在观察比较中认识昆虫的外部特征。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比较蛹和蚕蛾的形态,找找蚕蛾身体的各部分分别是由蚕蛹的哪一部分发 育而来的。 教

47、学难点教学难点 比较蛹和蚕蛾的形态,找找蚕蛾身体的各部分分别是由蚕蛹的哪一部分发 育而来的。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蚕蛾、放大镜、教学课件等。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教师导入:同学们,蚕结茧后十多天过去了,你们的蚕茧又发生了什 么变化?蛹变成什么了呢?下面来交流我们的新发现。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观察方法。 (2)学生参照随堂学部分,围绕两大问题进行讨论,明晰实验过程。 一是观察蚕蛾钻出蚕茧和繁殖的过程;二是观察蚕茧的身体结构,生 活习性,并与蚕的幼虫、蚕蛹进行比较。 2.观察中,围绕学习单

48、展开观察。 (1)教师提供教学课件展示蚕蛾钻出蚕茧的过程。 (2)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活动: “茧里钻出的蛾子就是蛹变的吧?” 这个问题关系到蚕蛾是不是蚕的另一种生命形态,对认识蚕的一生很 重要。茧里只有蛹,而我们又亲眼看见蚕蛾从茧里爬出来,不是蛹变 的会是什么变的呢?当然这样的回答还需要从下面对蚕蛾和蚕蛹的 对比观察中去发现更多的证据。 (3)蚕蛾从茧里出来后,教师要提醒学生,要把它从茧上面拿下来, 最好专门放到另一个比较宽大的盒子里,以避免蚕蛾把卵产在茧上, 不便于卵的保存。 (4)学生观察实验并做好记录。 3.观察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4.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 (1)先观察蚕蛾

49、的行为,再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对蚕蛾身体形态 的观察, 应该是一种有序的观察, 先观察蚕蛾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然后再观察各部分是怎样的,有什么器官。明确蚕蛾属于昆虫以及其 身体结构。 (2)怎样观察蚕蛾的行为?具体来说,就是“看看蚕蛾在干什么”。 (教师要启发学生有更多的发现,比如刚羽化的蚕蛾身体湿润,翅下 垂,柔软皱缩,但很快便干燥展开;还有不少蚕蛾在震动翅膀等。另 外也希望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提出问题。) (3)对比观察蚕蛾与蚕蛹的活动。仔细观察能找出蚕蛾是蚕蛹发育 而成的证据。让学生认识蚕蛹、蚕蛾都是蚕发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知道蚕蛾是蛹发育而来的,蚕蛾是蚕的成虫,这些都具有重要意义。

50、(4)如何区别蚕蛾的雌雄?一只雌蛾大约能产多少粒卵?刚产下的 卵是什么颜色?和我们观察过的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5.教师指导学生画出蚕蛾的图像。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比较其他动物与蚕蛾的形态结构。 (1)教师提问:哪些动物的形态结构与蚕蛾相似呢?它们有什么共 同特征呢? (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交流后汇报结果。 (3)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比较其他昆虫与蚕蛾的形态结构的共 同特征。 2.观察蚕蛾的繁殖行为。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蚕蛾的繁殖行为。 (2)学生观察并记录。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观察我们周围的动物,利用昆虫的特征判断哪些动物是昆 虫。 板书设计板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