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方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教材解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 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 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 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崛、范”等 8 个生字,会写本课“肃、晰、振”等 13 个生字,正确理解 “严肃、疑惑不解、清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4.激发学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
2、.学会写本课生字,正确理解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2.激发学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1.导入:请看这个“志”字,上“士”下“心”。在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中,具有一定 身份地位的,或是有一定知识技能的人才能称为“士”。而“志”就是“士”经过用“心” 的思考立下的志向。 2
3、.说说你小时候立下的志向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伟人简介。 二、初读感知,字词学习二、初读感知,字词学习 1.分析记忆字形。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崛、范、魏、晰、效、淮、惑、斥”的读 音。 字音难点:淮,读(hui)不要读成(zhn),“斥”为翘舌音。 出示生字“肃、晰、振、胸、怀、赞、效、疑、惑、凡、顾、训、斥”。指导书写。 3.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4.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使用巧记法记:晰、惑。 5.易写错字:胸、赞。 6.识字游戏我爱记笔记。 7.图文解词:热闹非凡、疑惑不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
4、自由朗读课文,把每一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读书,了解读书情况读自己喜欢的内容。 3.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事?完成填空。 4.根据课文内容,划分段落层次: 5.小组讨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 6.思考:用简短的句子说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7.背景了解。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听写导入,引出新课一、听写导入,引出新课 1.听写词语。 麻烦 胸怀 屈辱 热闹非凡 左顾右盼 疑惑不解 清晰而坚定 2.批改并订正。 3.上节课,我们知道少年周恩来与众不同的志向,当堂向全体师生表明心迹:为中华之 崛起而读书!现在我们走进课文,深入了解周总理为什么会立下这样的志向? 二、研读课文
5、,走进文本研读课文,走进文本 (一)学习(一)学习 1 11010 自然段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部分,想一想周恩来读书的原因和其他人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 2.此时的周恩来在做什么?他是怎么回答的?理解“清晰而坚定”的意思。 3.思考: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其他人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 对比:突出周恩来的伟大抱负。 4.品析设问句,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5.自由读、指名读、体会感情。 (二)学习(二)学习 11111414 自然段自然段 1.默读第二部分,思考什么事让十二岁的周恩来难以忘怀? 2.“租界”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3.结合背景,思考“中华不振”是什么意思? 4.“中华不振”四个
6、字和伯父沉郁的表情让周恩来难以忘怀。想一想少年时期的周恩来 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三)学习(三)学习 15151717 自然段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部分, 周恩来带着疑惑, 背着伯父进了租界。 他看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2.面对女人的哭诉, 中国巡警是怎样做的?围观的中国人是如何做的?为什么会这样? 3.看到这一切,12 岁的周恩来有什么感受?品读体会周恩来的忧国忧民,胸怀天下。 4.再次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体会首尾呼应。 三、拓展迁移,课外语文三、拓展迁移,课外语文 1.学习思维导图。 2.拓展延伸,梁启超作品。 3.课外语文: 同学们,听了周恩来的回答后,请你想一想:自己是为什么而读书?还 有许多像周恩来一样的伟人, 他们也是为了祖国的崛起而努力学习, 为祖国的崛起做出了巨 大的贡献,你想到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