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 1 5.5.地球地球 【课标落实】【课标落实】 一、本课通过一系列阅读、探究、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 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地球的运动特征,知道与地球有关的一些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 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 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
2、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科学态度: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乐于为 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二、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13.4 太阳系是人类已经探测到的宇宙中很小的一部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 14.2 知道地球的板块结构和地形地貌。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地球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3、第 2 单元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第一课。通过 二年级下册第 2 单元天空中的星体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天空中 的星体,会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太阳、月亮、星星的外部特征, 产生了对星体观察与研究的兴 趣。 对于地球学生是比较熟悉的,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但不知道人类在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 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历程。本课要着重带领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 2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阅读与思辨,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 程。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生活在海边的人通过海岸观船认为海面不是平的;我国汉代科 学
4、家张衡的“浑天说”比“盖天说”又进了一步;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球上的地球 影子是弧形来推测地球是球体。就这样, 古人不断通过实证质疑前人的猜想,形成新的假设 继续探究求证。第二部分,安排了两个实验。实验 1,引导学生在球面上模拟帆船回港的情 况并进行观察,验证“大地不是平的”这个猜想。而在人类的探索过程中,麦哲伦的航行, 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他第一次用亲身实践证明了地球是球体。所以教材安排了第 2 个 实验:在地球仪上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让学生动手探究, 论证地球的形状。第三部分,阅 读和交流在太空中观察到的地球,以及小活动,参考地球仪, 将陆地板块贴纸贴在一个蓝色气 球上。学生从中
5、了解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 星,知道地球的板块构造,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经历了由猜想寻找证据形成新的 猜想继续寻找新的证据再次形成新的猜想这一曲折的漫长历程。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通过二年级下册第 2 单元天空中的星体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太阳、月亮、星星都 是天空中的星体,会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太阳、月亮、星星的外部特征, 产生了对星体观察与 研究的兴趣。对于地球学生是比较熟悉的,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但不知道人类在认识地球的 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历程。本课重点是通过两个模拟实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观察、寻求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体会麦哲伦环球航
6、行的收获和意义。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一、 二、三年级的实验教学,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明确关 键点后自己动手实验,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等实验习惯,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要引导学生及时分析并解决问题。 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小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通过二年级下册第 2 单 元天空中的星体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天空中的星体,会通过多 种感官观察太阳、月亮、星星的外部特征, 产生了对星体观察与研究的兴趣。经过前面阶段 的科学学习,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和实验的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
7、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所经历的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通过实验论证地球的形状,知道地球的陆地板块和地形地貌。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 3 科学探究: 1能从海岸观船的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地球不是平的,地球是球体的猜想。能在球 面上模拟帆船回港和在地球仪上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寻找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2能通过阅读资料和参考地球仪将陆地板块贴纸贴到蓝色气球上的活动,了解地球的 板块构造和地形地貌。 3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交流、 反思等。 科学态度: 1在科学探究中,懂得要用实验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猜想。 2在科学探究中,乐于尝
8、试用不同的方法论证地球的形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 知道科技的发展进一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2. 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猜想到实践,再到精细观察的历程。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过程,懂得用实验论证地球的形状。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乐于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论证地球的形状。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 学生材料:模拟球面实验仪、地球仪、小帆船、小红旗、红绳、实验记录单、六大板块 贴纸、蓝色大球。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探究 活动活动 教师活动教师
9、活动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探究意图探究意图 一、激趣导一、激趣导 入入 1创设情境 同学们,咱们先做个小活动。让 我们跟着镜头由近到远看地球: 现在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创创 设情境设情境, ,通过视通过视 频跟着镜头由近频跟着镜头由近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 4 我们离地球很近,我们看到地是? (平的);渐渐地渐渐地地球 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我们在太空中了!我们看到地球是 个? 地球什么形状?你说? 2过渡:地球的形状现在大家 都知道,但古代的人也这么认为吗? 古代的人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 (板书:地球的形状?) (球体) (生:球体) 到远看地球到远看
10、地球, , 激激 发学生探究的兴发学生探究的兴 趣,也为学生更趣,也为学生更 好地理解古代人好地理解古代人 类为什么会把地类为什么会把地 球看成平的作铺球看成平的作铺 垫。垫。 二、阅读与二、阅读与 交流交流 1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人类认识 地球形状的过程。 请同学们先通过阅 读材料了解教师巡视,提示:边看边 想, 你认为这些解释合理吗? 2 结合阅读材料,你认为这些解 释合理吗?(指名两三个学生说) 讨论交流: 古代的人一开始对地 球形状的认识是什么? (生: 天圆地 方地是平的) 多个国家和 地区各种说法都有,但都认为地是平 的,为什么呢?(因为古代的人活动范 围小, 有这样想象和猜测正符
11、合他 们观察到的现象, 在当时没人认为地 球是球体。相机板书:天圆地方、平 的)但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又发现了问 题 1 学生阅读并思 考科学书 P14 2 学生回答, 讨 论交流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通 过阅读材料和引过阅读材料和引 导学生思辨导学生思辨, , 了了 解古人的猜想符解古人的猜想符 合他们当时的认合他们当时的认 知水平知水平, ,但同时但同时 也发现其中的不也发现其中的不 合理,并提供事合理,并提供事 实让学生自主思实让学生自主思 考,寻找证据,考,寻找证据, 形成新的假设。形成新的假设。 三、操作与三、操作与 探究探究 (一)在球(一)在球 1人们在海岸观船中发现了什 么?于是
12、怀疑?假设?你说? 当我们发现问题,有了猜想,接 下来要怎么做? 1(生:当帆船回 港时,总是先看见船 帆,后看见船身。) (生:地球不是平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由由 海岸观船观察到海岸观船观察到 的现象提出问的现象提出问 题,作出假设题,作出假设, ,在在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 5 面 上 模 拟面 上 模 拟 帆 船 回 港帆 船 回 港 的情况的情况 2 集体讨论交流,明确实验目的 和步骤: 引导:这个实验,我们在科学课 堂上可以怎么做? 师: 老师这里准备了蓝色的卡纸 和小船,你看这个实验可以怎么做? 实验时要注意什么? 为什么?其他 同学呢?还有想
13、说的吗? 对,我们可以把卡纸两端往中间 收拢形成拱桥状来模拟球面,然后在 球面上模拟帆船回港;注意观察,帆 船在球面上的航行是否符合现实。 操 作员开船的速度要慢;为了观察得更 准备,所有观察员在操作员的对面, 平视观察。(ppt 出示实验记录单)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 导) 4小组汇报,集体讨论交流 实验时间到!请同学们回到座位 上坐好,面向老师。 同学们,你们在球面上模拟帆船 回港观察到什么现象?符合现实 吗?所以你们的发现是?同学们表 现得真棒!老师给你们点赞!(生鼓 掌) 帆船回港 先看见 后看见 球面 船帆 船身 我的发现:帆船在球面上回港的情 的地球是球 体) (生: 做实验
14、) 2 (生:模拟 模拟帆船在球面上航 行) 3学生分组实验 4小组汇报,集体 讨论交流 5(学生预测:半 球体、椭球体、圆 锥) 学生分组实验前学生分组实验前 作充分的讨论交作充分的讨论交 流,明确实验目流,明确实验目 的与注意事项再的与注意事项再 开展实验验证开展实验验证; ; 引导学生从观察引导学生从观察 帆船在球面上的帆船在球面上的 航行情况中推断航行情况中推断 出地不是平的出地不是平的, , 地球可能是球地球可能是球 体体; ;引导学生思引导学生思 辨,力求用证据辨,力求用证据 将不合理的形状将不合理的形状 推翻推翻, ,认识到地认识到地 球只能是球体。球只能是球体。 苏教版小学科学
15、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 6 况符合现实,地不是平的,地球可能 是球体。 5师:既然大地的表面是不平 的,它可能是什么形状呢?相机板 书。 6提问:还可能有这么多形状, 那么根据事实, 我们可以推翻哪些形 状?师引导学生思辨, 力求用证据将 不合理的形状推翻。 7师:刚才我们讨论了很多, 只有半球体、 椭球体和球体符合现有 的证据。随着时间的推移,亚里士多 德又通过月食来推断大地的形状。 我 们来看看什么是月食?(微课视频: 月食) 8根据月食的形成,同学们对 大地的形状又有什么新的想法呢? 引导学生再次思辨,认识到地球只能 是球体。(相机板书: 地球投射到月 球的弧形阴影)
16、 (二)模拟(二)模拟 麦 哲 伦 环麦 哲 伦 环 球航行球航行 师: 既然很多证据都推测大地是 球体, 那么只要从起点出发必然可以 回到起点。基于这样的想法,1519 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 个方向航行,历经 1082 天又回到了 出发地,用亲身实践证明地球是球 体。这样人们才开始接受地球是球 体。 1请同学们通过阅读材料了解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活动记录 1学生分组活动 2各小组随着老师 的引述,在地球仪上 找出麦哲伦航海路线 的主要停靠点并插上 设计意图:引设计意图:引 导学生通过阅读导学生通过阅读 麦哲伦航行故麦哲伦航行故 事、模拟麦哲伦事、模拟麦哲伦 环球航行环球航行,
17、 ,用亲用亲 身实践证实地球身实践证实地球 是球体是球体, ,能比较能比较 深刻地体会这个深刻地体会这个 有着划时代意义有着划时代意义 的人类首次环球的人类首次环球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 7 P5),并在地球仪上找出麦哲伦航海 路线的主要停靠点。 (学生分组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 2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 师:下面正式开始 (板书:麦哲 伦环球航行)各小组请准备! 准备好 了吗?我宣布,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 之旅启航啦!(PPT帆船鸣笛启航) 师结合学生准备情况作出如下 适当提醒:起点是欧洲的?(西班西班 牙牙),穿过大西洋,到达南美洲的? (巴西巴西) )。 一
18、路南下航行 4 个月发现一 个平静的港湾,命名为(“圣胡利安“圣胡利安 港”港”) )。探险船队沿着南美洲海岸向 南航行, 发现了一条通往太平洋的海 峡“麦哲伦海峡”。穿过海峡, 便到达了南美洲的最南端(合恩角合恩角) ), 前方是一片浩瀚的太平洋。 1521年, 麦哲伦船队横渡太平洋, 抵达菲律宾菲律宾 群岛群岛。在那里,麦哲伦和当地的土著 发生冲突不幸身亡。 船员们继续未完 成的航程,横渡印度洋,绕过非洲的 (好望角好望角) ),于 1522 年 9 月回到西班西班 牙牙,历时 1082 天,完成了人类首次 环球航行! 3 同学们,咱们用红绳按航行的 路线将小旗连起来,有什么发现? 小结:
19、到此,人类对地球形状的 认识历程又进了一大步,证实了(生: 地球是球体;板书:球体、地球是球 一面小旗。 3学生:从起点出 发又回到了起点 地球是球体 航行。针对新的航行。针对新的 假设,教师再次假设,教师再次 提供事实让学生提供事实让学生 自主思考,寻找自主思考,寻找 证据,就这样引证据,就这样引 导学生逐步了解导学生逐步了解 人类探索地球形人类探索地球形 状所经历的漫长状所经历的漫长 而曲折的过程。而曲折的过程。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 8 体) 四、阅读四、阅读 与交流与交流 1师: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进 入太空,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地 球的形状,请看
20、视频( 人类第一艘载 人宇宙飞船中国探索太空的脚 步) 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怎样的?这 是地球卫星照片,确证了地球是球体 (板:确证球体) 师生共同小结:到此,我们了解 到 , 从 地 是 平 的 不 平 ( 弧 形)球体确证球体,人类对 地球形状的探索经历了猜想、 由现象 进行推测、 寻求证据修正认识形成新 的猜想、环球航行亲身实践验证、到 地球卫星照片确证, 人类对地球形 状的认识历程是漫长而曲折的(板 书);是客观求真的过程;无论什么时 代,哪个国家、民族、地区都这样, 这就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 精神。(板:实事求是) 2让我们通过视频了解更多关于 地球的知识 师:关于地球,你知道了
21、什么?请 你说?地球自己会发光吗?(不会) 光从哪里来?(太阳光)对,像地球这 样,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且 质量足够大的天体,被称为行星。地 球是正圆球体吗? 3来看这张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 (生:一颗蓝色 的星球) (生:地球是个两极 稍扁,赤道略鼓的旋 转椭球体。) (生:白色为冰雪或 云层;地球表面的蓝 色是海洋;黄色和绿 色是陆地,其中绿色 是植被。)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阅阅 读和交流环节读和交流环节, , 主要通过观看几主要通过观看几 段小视频人类段小视频人类 第一艘载人宇宙第一艘载人宇宙 飞船中国探飞船中国探 索太空的脚步索太空的脚步 地球地球的小知的小知 识识, ,生动形象
22、地生动形象地 让学生认识到让学生认识到, , 随着科技的进随着科技的进 步步, ,人类进入了人类进入了 太空时代太空时代, ,可以可以 全方位全方位、多角度多角度 地了解地球。从地了解地球。从 师生共同小结中师生共同小结中 进一步了解人类进一步了解人类 认识地球形状的认识地球形状的 漫长而曲折的历漫长而曲折的历 程程, ,从中领悟实从中领悟实 事求是的科学态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和科学精神。度和科学精神。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 9 片,你发现了什么?白色部分可能 是?蓝色呢?咖啡色和绿色部分 呢?比较蓝色、咖啡色、绿色部分的 面积,哪个更大?(海洋) 五、拓展与
23、五、拓展与 总结总结 1拓展小活动:参考地球仪, 将陆地板块贴在蓝色球上。 同学们看,这是地球的六大板块 分布图: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 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美洲板块。 请小组长到讲台拿一张板 块图,在小组内参考地球仪观察和定 位,然后派代表把陆地板块贴到讲台 的蓝色球上。 2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这一课,一定有很多收获吧! 谁来说说? 升华:地球只有一个,我们要? 学生分组活动 生:保护环境, 守护我们共同的家 园。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通 过参考地球仪这过参考地球仪这 个拓展小活动,个拓展小活动, 将陆地板块贴纸将陆地板块贴纸 贴在蓝色球上的贴在蓝色球上的 小活动让学生
24、初小活动让学生初 步了解地球的板步了解地球的板 块构造块构造, , 为今后为今后 的学习打下基的学习打下基 础。最后谈谈收础。最后谈谈收 获这一环节既是获这一环节既是 本课的总结本课的总结, ,同同 时时渗透环保教渗透环保教 育育, ,引导学生引导学生懂懂 得珍爱地球得珍爱地球。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5地球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球体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是漫长而曲折的 天圆地方 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弧形阴影 麦哲伦环球航行 地球卫星照片 平的 不平(弧形) 球体 确证球体 实 事 求 是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 10 6 6. .月球月球 【课标落实】【
25、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 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认识月球的面貌。 知道地球、月球、太阳的一些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对象的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科学态度: 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观察、 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活动,并 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的任务。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
26、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 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13.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 13.1 描述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13.3 月球围绕地球运动,月相每月有规律地变化。 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描述月相变化的规律。 13.4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描述月球表面的概况。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
27、 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对太阳和月球等天体的观察, 学习实地观察和观测的方法,初步 认识一日内太阳在天空中位置变化的规律;通过模拟实验和建构模型等方法,了解由于地球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 11 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产生的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和规律。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以下活动。 (1)观察、记录、描述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认识太阳每天的位置变化规律,学习 观察的方法。(学习内容 13.1) (2)观测、记录一天中不同时段和一段时间内阳光下影子的方向和长短,描述影子变化 的规律(模拟地球自转和围绕太阳公转的运动状态, 并将影子的变化与地球运动联
28、系起来。(学 习内容 13.1,13.2) (3)持续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内!上半月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和月相变化,学习长 期观测的方法(用做游戏等方式,模拟日、地、月三球的运动模式。(学习内容 13.3,13.4)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月球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 2 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的第二课。通过二年 级上册第 2 单元看月亮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月亮有不同的形状及月亮是如何移动的。 对于本课的观察月相有了一个较好的帮助,为记录月相观察日记提供了方便。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这是一个导入活动,让学生知道用近代科学技术 观察月亮,了解到月球上有环形山、高地和“月海”,引发
29、对环形山是如何形成的研究兴趣。 第二部分,研究月球上的环形山。先是实验模拟环形山的形成,分二层进行,一是在不同高 度丢相同大小的石子;二是在同一高度丢不同大小的石子。再是观察“环形山”投影的变化, 用手电筒光直射和斜射沙盘里的石子坑。第三部分,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知道必要的月球 信息。第四部分,连续观察月亮,记录、整理月相观察日记,模拟月球的公转,观察月相变 化。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通过二年级上册第 2 单元看月亮的学习,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了月亮有不同的形状, 初步了解月亮是如何移动的,但对于月亮上究竟有什么和月亮的移动和月相的变化规律没有 形成相应概念。本课教学中通过对月球基本知识的
30、了解,知道月球上的相关信息,并模拟月 球环形山的形成,让学生意识到利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解释某些自然现象。通过长期观察月 亮,记录月相观察日记,培养学生长期观察、及时记录的实验习惯,认识到科学的学习需要 恒心和细心。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推断环形山的形成。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 12 2月球围绕地球运动,月相每月有规律地变化。 3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描述月相变化的规律。 科学探究: 1能利用多种途径或媒体搜集关于月球的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 2能对月相观察日记按要求进行归类。 3能够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科学态度
31、: 1意识到人类对宇宙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 2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 2体会到人类登月工程伟大。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会用建立模型的研究方法,了解月球的基本概况。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描述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台灯、小排球。 学生材料:沙盘、大小相同及大小不同的石子、手电筒、小气球泡 1 个,大头针 1 根。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活动探究活动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探究意图
32、探究意图 一、导入一、导入 新课新课 1谈话:(出示中秋赏月图) 瞧, 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美丽夜景呢? 同学们,你们知道么,月亮是天空中 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天体。 你了解月球 吗?谁愿意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这节 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 月球 。 揭题, 板书。 1学生分享,了解 学生前概念。 设计意图: 利设计意图: 利 用中秋赏月图用中秋赏月图 和学生听说过和学生听说过 的关于月球的的关于月球的 故事导入新课,故事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了解学习兴趣, 了解学 生前概念。 用月生前概念。 用月 球现实图片引球现实图片引 发学生的想象发学生的想象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
33、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 13 2谈话:400 多年前,意大利 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 察到了月球(出示图片), 你发现 了什么?月球跟地球有什么区别 呢? 2学生回答。 冲突, 让学生初冲突, 让学生初 步感知月球概步感知月球概 况。况。 二、模拟二、模拟 环形山的环形山的 形成形成 1提问:指着环形山,你们知 道这是什么吗?我们放大来看看? (出示环形山放大图) 2谈话:这些坑洞深浅不一, 大大小小,遍布月球表面。如果让你 来命名,你会称它为什么? 3谈话:科学家称它为“环形 山”。观察环形山的特点,你能猜猜 它是如何形成的? 4(课件出示陨石坑和环形山 图)谈话:真的如同学们所
34、说环形山 是流星和陨石撞击而成的吗?我们 如何来验证呢?如果是火山爆发所 形成,你又打算如何来验证呢? 5根据不同的假设,师生交流 实验方案。 (需要什么材料?实验步 骤?) 6谈话:老师为大家提供了沙 盘、小石子和小气球泡 1 个,大头针 1 根,结合这些实验材料,实验怎样 设计呢? 7师生完善实验方案。(如何 模拟陨石不同的撞击力?如何利用 小气球泡模拟火山喷发的内部力量) 1学生回答。 2学生命名。 3学生交流、猜测。 (陨石撞击或者火山爆 发) 4学生回答。 5学生交流实验方 案。(需要什么材料?实 验步骤?) 6学生设计实验方 案。 设计意图: 通设计意图: 通 过一系列的小过一系列
35、的小 组讨论和探究组讨论和探究 活动, 师生双方活动, 师生双方 共同确立一个共同确立一个 比较合理的实比较合理的实 验方案。 对于四验方案。 对于四 年级学生来说,年级学生来说, 这种既是模拟这种既是模拟 实验, 又是对比实验, 又是对比 实验, 对于实验实验, 对于实验 条件的控制还条件的控制还 是要稍微引领是要稍微引领 下的, 让学生进下的, 让学生进 一步掌握对比一步掌握对比 实验的条件控实验的条件控 制。制。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 14 8思辨活动:各组出示模拟的 环形山,对比月球环形山图片,说说 环形山形成的最可能的原因是什 么?你为什么这么想?
36、 9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 环形山的形成最有可能是陨石的撞 击。 10教师追问:那么为什么环形 山有大有小呢?说说你们的想法? 11提问:如果要观察月球上的 环形山, 你觉得在什么时候观察效果 最好? 12谈话:我们用手电筒光来模 拟太阳光,请同学们用手电筒照射 (直射、 斜射) 这些大小不一样的坑, 仔细观察影子的变化。 13小结:观察环形山的最佳时 机应该是太阳光斜射月球表面的时 候。 14过渡:什么时间才是太阳光 斜射的时候呢?就需要我们来了解 月球是如何公转的。 (太阳光斜射与 月球公转有关吗?) 7师生完善实验方 案。(如何模拟陨石不同 的撞击力?如何利用小 气球泡模拟火山喷发的
37、内部力量) 8小组领各自需要 的器材,进行分组实验。 9学生回答。 10学生汇报:通过 实验,我们还发现环形山 的大小与深浅不仅取决 于流星和陨石的大小,而 且还取决于它们的撞击 速度。 11学生猜测。 12小组完成实验并 回答。 三、观察三、观察 月亮,记月亮,记 1谈话:月亮是东升西落的, 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形状的月亮。 下面 设计意图: 通设计意图: 通 过回忆二年级过回忆二年级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 15 录月相观录月相观 察日记察日记 我们来模拟月球的公转, 观察 “月相” 的变化。 月相就是对地球上看到的月 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的不同的称呼, 也就是
38、不同形状的月亮。 2提问:你打算如何模拟月球 的公转呢?需要用到什么器材? 3出示实验要求,学生述说观 察要点。 (1)打开的台灯模拟太阳,排 球模拟月球。 (2)手臂伸直,托住的排球比 头稍高。 (3)原地转运身体,让球一直 保持在身体的前方, 观察球面受光的 情形。 4请学生上前模拟实验,教师 从旁手机现场投屏实验影像。在“月 相”变化的显著特征时期,教师讲解 当时月相的名称。 5 回顾交流观察到的月相变化。 6谈话:真实的月相变化是这 样的吗?这就需要我们连续观察月 亮,并做好相应记录。 7出示记录月相观察日记的要 求。 (1)记录当天的日期(公历和 农历)和天气; (2)观察当天的月亮
39、形状并按 样画下来; (3)记录当时观察的时间。 1学生讨论、交流。 2学生述说观察要 点。 3学生上前模拟实 验。 4学生学习。 时学过的月亮时学过的月亮 知识, 进一步深知识, 进一步深 入了解月相变入了解月相变 化的原因。 通过化的原因。 通过 模拟实验和视模拟实验和视 频观看, 让学生频观看, 让学生 描述月相变化,描述月相变化, 了解月相变化了解月相变化 的原因及各种的原因及各种 月相名称。月相名称。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 16 8归纳总结记录月相观察日记 的方法, 并提醒学生注意什么时间才 是太阳光斜射月球表面的时候, 此刻 才是观察环形山最好的
40、时间。 时间是每个月的初七、初八和 二十二、二十三,因为这个时候太阳 刚好斜射月球表面, 感兴趣的同学可 以挑选这样的夜晚去观察观察。 5学生学习。 四、了解四、了解 月球的概月球的概 况况 1谈话:下面一起来自读一段 资料,说说你对月球的了解。 2教师补充讲解月球的相关信 息。 3我们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对 月球有了一定的了解, 那老师有个小 问题想考一考你们: 宇航员阿姆斯特 朗是第一个在月球上留下脚印的人, 他的脚印还在吗? 1学生自读资料并 回答。 2小组讨论并回答。 设计意图: 通设计意图: 通 过自读资料, 提过自读资料, 提 取资料中的有取资料中的有 用信息, 对于培用信息, 对于
41、培 养学生的良好养学生的良好 学习习惯是很学习习惯是很 有帮助的。有帮助的。 五、运用五、运用 与拓展与拓展 1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记录 月相观察日记。 2近日来,我国的“嫦娥五号” 探测器正在进行探月, 请同学们了解 相关资料,下节课一起交流。 1学生记录相关要 求。 设计意图: 通设计意图: 通 过长期观察, 培过长期观察, 培 养学生科学学养学生科学学 习的持之以恒习的持之以恒 的精神。 结合课的精神。 结合课 本, 了解实时航本, 了解实时航 空航天事件, 拓空航天事件, 拓 宽学生视野, 培宽学生视野, 培 养学生的爱国养学生的爱国 精神。精神。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6月球 环
42、形山形成的原因可能是:陨石撞击 (环形山最佳观察时间:太阳斜射时) 月相示意图: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 17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 18 6.6.月球(第二课时)月球(第二课时) 【课标落实】【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 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月球的运动特征,知道与它有关的一些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 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
43、整理信息,陈述 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 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 科学技术发展的
44、关键因素。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和“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13.3 月球围绕地球运动,月相每月有规律地变化。 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描述月相变化的规律。 13.4 描述月球表面的概况。 18.2 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 19 针对一个具体的任务,按照设计的基本步骤来设计一个产品或完成指定的任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月球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 2 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的第二课时。在地面 上观察月球,最直观的现象就是月相的规律变化。在低年级,学生虽然看过月亮,学生通过 二年级上
45、册第 2 单元天空中的星体中看月亮的学习对月相这种现象也有所了解,但 是并没有经历完整的长周期观察月相变化的过程。因此,教材通过指导连续观察月相和整理 月相观察日记,培养学生的坚持性、意志力和责任心。经由长周期的观察,并辅助于模拟实 验,可以让孩子产生一种类似于天文学家的研究行为,让学生体验科学家的工作,让学生在 发现事物运行规律中获得满足感。 这部分内容包括两个活动:一是观察和整理记录一个月的月相;二是月相知识的应用。 月相观测对于小学生来说周期相对较长,所以要提示学生在观察前应先考虑好观察计划,包 括制订步骤、选择时间和考虑安全措施。在观察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天气不好,不能进行观 测的情况,
46、还应注意培养和鼓励学生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的科学精神。考虑到 学生要坚持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课文设计了用摆放月相卡片的方法表示 月相变化过程的活动,这既是对第一个活动的弥补措施,又是引导学生对月相变化现象进行 总结的一个条理化过程。在观察和记录月相变化时,学生可能会发现月球位置的变化。对于 位置变化可安排学生在同一日期的不同时刻和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进行对比观察,发现月球 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通过二年级上册科学二单元天空中的星体中看月亮的学习,学生对月相这种现 象、月相的周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并没有经历完整的长周期观察月相变化的
47、过程, 对月相变化的规律及其产生原因却了解甚少。仅靠教师单纯地讲解,学生会被动地接受这些 知识,但却无法体验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实地观察月相变化, 体验月相变化过程,提炼月相变化规律,同时通过月相变化模拟实验进行验证,使学生对抽 象的天体运动形成初步的推理、想象能力。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 很强的求知欲。由于学生在一、二、三年级已经有了科学课的实验教学,学生也掌握了一定 的观察和记录方法。在月相观察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在明确关键点后让学生自己仔细观察、 及时记录等实验习惯,对观察中出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及时分析并解决
48、问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 20 科学知识: 1从月相变化的记录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 2了解月亮每天同一时间位置变化的规律。 科学探究: 1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2初步具有根据实验现象及其变化,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科学态度: 1通过连续观察月相和整理月相观察日记,培养坚持性、意志力和责任心。 2通过亲自观察月相变化,体会自然的奥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能根据常见的月相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记录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连续
49、观察 1 个月以上的月相变化。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或相关幻灯片、图片,提前一个月布置学生观察月球并记录。 学生准备:月相记录单。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活动探究活动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探究意图探究意图 一、整理一、整理 月相观察月相观察 日记日记 活动一:月相形状变化有什 么规律? 1提问:请看大屏幕,这 样的月球你看到过吗?这样的 呢?(教师 PPT 展示不同的月相 图片),我们通常把月球圆缺的 形状变化叫做什么? 准备: 提前一个月观察月 相, 冬季农历上半月每晚 6 点 对月亮进行定点观察 (农历
50、下 半月每早 6 点对月亮进行定 点观察),并将观察到的月亮 形状和它的位置画在月相记 录单上。 (不同的季节可以根 设计意图: 通设计意图: 通 过真实的连续过真实的连续 性的观察月相,性的观察月相, 对于月球亮面对于月球亮面 变化和位置变变化和位置变 化可安排学生化可安排学生 在同一日期的在同一日期的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 21 ( 生 : 月 亮 的样 子, 月 相) 2小结:我们通常把月球 圆缺的形状变化叫做月相。(板 书:月相) 3过渡:接下来老师就要 考考大家前段时间对月相观察 的结果如何。黑板上老师给同学 们准备了一组月相的小卡片,待 会儿我会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