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密启用前 2013 年 普通高 等 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辽宁 卷 ) 语文 本试卷分第 卷(阅读题)和第 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 注意事项 :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 第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 、现代文 阅读( 9 分 ,每小题 3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
2、和”“融合”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 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
3、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猎的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 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一是接受,二是消融。引进接受是
4、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 。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如中餐“合餐制”的形成。自先秦两汉至唐代,进食采用“分餐”方式。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胡床”即现在的马扎,“貊盘”是一种较大的餐桌,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
5、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而对“合餐制”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事实上也建构在“和”文化的理念之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刻认知与利用,更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可。 (摘编自肖向东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 1. 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 ( ) A. 在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之后,汉
6、族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饮食结构发生了 变化。 B. 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进一步扩大了饮食范围。 C. 任何一个厨师,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 D. 芝麻引入中国后,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后来有了新的含义,被广泛地应用为调味品。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今天我们翻开中国食谱,大多数人已经不易准确地辨认出哪种食物是地道的中国食物。 B. 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中华饮食形成了米面为主食、蔬菜肉鱼为副食的饮食结构,具有鲜明的本土性。 C. 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餐馆,只要是
7、提供“中式餐饮”的,就离不开中国本土化的饮食要素。 D. “胡床”“貊盘”带来了很多便利,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推动了中华饮食进餐形式的发展。 3.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各民族的饮食都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风范,同样,中华饮食也彰显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个性。 B. 中华饮食不断引进外来饮食元素,这一方面丰富了传统饮食文化内涵 ,另一方面促进了自身的革新。 姓名_ 准考证号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C. 饮食的功能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并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紧密相关。 D. 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
8、的文化价值特征,从而被世界各国认可。 二 、 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 ( 19 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7 题。 公讳尧臣,字伯庸。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 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乃请以减死论。 其后遂以 著 令,至今用之。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方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 释 天下之疑。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 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
9、体量安抚使。公视四路山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路贼所不攻,某路宜急为备,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公 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 格 不行。明年,贼入泾原,战定川,杀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施行。 初,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收民房钱十之三以佐国事。下三司,永和 阴 遣人以利动公,公执以为不可。 京师数为
10、飞语,及上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上一切不问,而公为之亦自若也。 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劘 ,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 公为人纯 质,虽贵显不忘俭约。 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 有文集五十卷。将终,口授其弟纯臣遗奏,以宗庙至重、储嗣未立为忧。天子愍然,临其丧,辍视朝一日,赠左仆射,太常谥曰文安。 (节选自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 A. 其后遂以 著 令 著:显著。 B. 以 释 天下之疑 释:消除。 C. 多 格 不行 格:搁置。 D.
11、 永和 阴 遣人以利动公 阴:暗中。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 王尧臣为人正直的一组是 ( 3 分) ( ) 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 不宜以小故置之 尤不可深责主将 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 公执以为不可 公为之亦自若也 A. B. C. D.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 A. 王尧臣军事才能杰出。西北边境因元昊作乱发生战争时,王尧臣通过实地考察,对兵力部署、要塞防卫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B. 王尧臣在陕西体量安抚使任上,当现今的韩丞相因好水之战指挥失当致使任福等人战死而被贬官时,敢于仗义执言。 C. 王尧臣居官任职期间,处理政务遇到意见不一致
12、时,一定与大家反复讨论,直到取得共识为止,从不固执己见。 D. 王尧臣一生历任多职,为国为民,临终仍挂念国事。皇帝亲自参加他的丧礼,并且停止朝政一天以表达哀思。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0 分) ( 1)“ 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 所恤也。 ” 乃请以减死论。 ( 2) 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 9 题。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 开 , 狭 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 注 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 过 ,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13、 注 篆:盘香。 因 盘香 曲 绕如 篆文, 故 称。 8. 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 5 分) 9.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 6 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6 分) ( 1) 总角之宴, 。 ,不思其反。 (诗经 氓) ( 2)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杜牧阿房宫赋) ( 3) 浊酒一杯家万里,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2B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