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 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 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美 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本文语言充满诗情画意, 体味语言的妙处,通感修辞手法 的运用。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濯 清 涟 而 不 妖 近春园(朱自清荷塘月色原址) 朱自清,原名自朱自清,原名自 华,字佩弦,号秋华,字佩弦,号秋 实,实,( ( 18981898- -19481948) 原籍浙江绍兴。他原籍浙江绍兴。他 是诗人、散文家、是诗人、散文家、 学者,又是民主战学者,又是民主战 士、爱国
2、知识分子。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称他“表现毛泽东称他“表现 了我们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民族的英雄 气概气概”。 朱自清朱自清 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救济粮”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 帮助武装日本军国主义。导致物价飞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 线上挣扎。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就运来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 让中国人“感谢”美国。 清华大学的知识分子吴晗等人看透了美国的险恶用心,组织清华学者 一起在一份宣言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的面粉。 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瘦弱,经常呕吐,急需补充营养。拒 领救
3、济粉会让朱自清和八个孩子生活更加困难。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 他坚决拒绝“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我不 应逃避自己的责任。” 两个月后,朱自清因贫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宁肯挨饿而死,也不肯 领带侮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尊严!毛泽东称他“表毛泽东称他“表 现了我们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民族的英雄气概”。 背影背影 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 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 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 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 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 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 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作者用朴 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
4、女的爱,表 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 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 护。 时代背景时代背景 19271927年年4 4月月1212日,蒋介石发动反日,蒋介石发动反 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 使国家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使国家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作者既对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作者既对 现实不满,又无法理解这样复现实不满,又无法理解这样复 杂的斗争形势,做不到投笔从杂的斗争形势,做不到投笔从 戎戎, ,拿起枪来革命拿起枪来革命, ,于是“心里颇于是“心里颇 不宁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宁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忽然想到荷塘去,找一个幽静忽然
5、想到荷塘去,找一个幽静 的环境平息自己心中的不平静。的环境平息自己心中的不平静。 乘凉 蓊蓊郁郁 独处 袅娜 霎时 脉脉 梵婀玲 媛女 ch ng wng ch nionu Sh m f n yu n 弥望 踱步 煤屑 羞涩 倩影 酣眠 纤腰 mm dudu xixi ss qinqin hnhn xinxin 基础字音基础字音 散文鉴赏的步骤散文鉴赏的步骤 朗朗 读读 感感 受受 品品 味味 评评 论论 1 1、荷塘月色荷塘月色解题解题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 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 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 月色:月光。点明了时间,是一个 有月亮的夜晚。月色是文章描绘的 中
6、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 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2、自主阅读,划分层次、自主阅读,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 点明心情,交代 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 第二部分(23):小径漫步,抒发 自由自在的感受。 第三部分(46)荷塘月色的美丽 景色。(主体) 第四部分(78):想起江南采 莲,向往江南。 3 3、思考:本文写了朱自、思考:本文写了朱自 清一次什么经历清一次什么经历? ? 4 4、思考:本文的线索、思考:本文的线索 是什么是什么? ? 月下散步 明线:作者的行踪。 暗线:作者的感情。 5、说说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 走出家门-踏上小路-观赏荷塘 塘上月色-荷塘四周-回家门门 家 小路 荷塘
7、月色 四 周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到了另一世界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6.6.找出能体现作者感情的语句,体会作者情找出能体现作者感情的语句,体会作者情 感的变化过程。感的变化过程。 家 不宁静 得宁静 失宁静 寻宁静 结构之美 7、如果作者的笔触是台摄像机,他是以怎样 的顺序拍下这荷塘的美丽景色的? 荷塘荷塘 荷叶荷叶 荷花荷花 荷香荷香 荷波荷波 荷韵荷韵 静态 动态 由由 自自 远远 上上 及及 而而 近近 下下 荷叶荷叶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
8、是田田的叶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 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的裙 比喻手法比喻手法 荷花荷花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 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 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1 1、拟人:“袅娜”“羞涩”、拟人:“袅娜”“羞涩” 赋赋 予了荷花以灵动的生命力。予了荷花以灵动的生命力。 2 2、博喻:连续用三个比喻写出、博喻:连续用
9、三个比喻写出 了荷花的神韵。了荷花的神韵。 荷香荷香 荷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 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 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修辞,通感修辞,由嗅觉向听觉由嗅觉向听觉 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转移。“缕缕清香”与“渺 茫的歌声”。把“清香”比茫的歌声”。把“清香”比 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 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通感通感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 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
10、。通感就是移觉通感就是移觉。 (1 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 (2 2)人靓歌甜。)人靓歌甜。 (听觉转为味觉)(听觉转为味觉) (3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 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 (4 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转为听觉)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转为听觉) 荷波荷波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 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
11、那边去了。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 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比喻 :突出了速度之快 拟人 : 颤动的情状 动静结合:富有生气的风姿 荷韵荷韵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 能见一些颜色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拟人拟人 脉脉的流水脉脉的流水 田田田田 出水很高出水很高 像像 婷婷舞女的裙婷婷舞女的裙 零星零星 袅娜袅娜 明珠明珠 星星星星 美人美人 缕缕缕缕 渺茫的歌声似的渺茫的歌声似的 凝碧的波痕凝碧的波痕 叶子更见风致叶子更见风致
12、 静静 动动 幽雅宁静幽雅宁静 月 下 的 荷 塘 月 下 的 荷 塘 ( ) ( ) ( ) ( ) ( ) 荷叶荷叶 荷花荷花 荷香荷香 荷波荷波 荷韵荷韵 8、作者是边走边看的,看了又有所想 的,他突然想到了江南旧俗,他为什么会 想到江南旧俗呢,有什么作用呢? 因为心里宁静,但宁 静中又有淡淡的哀愁。 深化主题,作者想回到过 去,说明对现实不满,尤 其是最后不觉到了家更说 明摆脱不了现实,宁静也 只是片刻的。 1、“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 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 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宁静的月夜,这时的 “我”与白
13、天的“我”判若两人。 B在宁静的月夜中,作者可摆脱白天人世的羁绊, 得到自己追求的一时的自由。 C在宁静的月夜下,作者可以任凭自己的性格, 想说就说,想做就做。 D作者用白描手法,描写月夜的美丽,自己也进 入了一个美妙的、神秘的世界。 B 文本理解 2、“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 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 色好了”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白天的应酬太多,交际太多,夜晚终于可以安闲 了,所以就放下心来欣赏荷塘月色。 B在黑暗笼罩下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白 天必须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感到很累;只 有到了夜晚漫步的时候,才觉得轻松了些。
14、 C白天在压抑的心情与环境中工作、生活,在晚上 终于暂得宽余,独自欣赏荷塘月色,从那些令人厌倦 的人与事中解脱出来,感到淡淡的喜悦。 D白天从事地下工作,必须加倍小心地同周围的敌 人周旋,到了晚上才可以放松一下,感到淡淡的喜悦。 C 3与“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中“弥” 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弥留之际 B欲盖弥彰 C弥天大谎 D弥补过失 4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荷叶给人的 感受是 ( ) A翠绿欲滴 B轻盈飘逸 C舒然展放 D高高耸立 C C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月光如流水一般, 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 上。 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 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15、虽 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 的云,所以不能 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 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着树 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 驳的黑影; 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 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 却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名曲。 1文中标有横线的地方都是 叠音词,应依次填入的正确的 一组是 ( ) A轻轻 薄薄 淡淡 弯弯 B静静 淡淡 薄薄 柔柔 C轻轻 淡淡 薄薄 柔柔 D静静 薄薄 淡淡 弯弯 D 2文中加红色的“这”指代的是 ( ) A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 云,所以不能朗照 B不能朗照 C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不能朗 照
16、 D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 A 3“虽然是满月”,却“不能朗 照”,作者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是因为( ) A作者感到生活惬意,别有风 味。 B它使作者摆脱了惆怅与烦恼。 C它与作者淡淡的哀愁和片刻的逍 遥的喜悦感受相合拍。 D它与作者孤寂冷落的感受相一致。 C 4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主要 是 ( ) A月下的荷塘 B月的光和影 C荷塘上的月色 D月下的荷塘及月色 C 5对文中画波浪线的三句话的含义说明正确 的一项是( ) A作者欣赏美妙的月色,内心无限喜悦。 B月光一会儿像流水般清明,一会儿青雾笼 罩,变幻不定。 C月光一会儿明亮一会儿阴暗,作者亦喜悦 亦伤感。 D月光素淡朦胧,作者面对美景内心荡起淡 淡的喜悦和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D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