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百万教育资源文库 】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上海卷 ) 语文答案解析 一 1.【答案】示例:将自己的经历融人哈姆雷特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解析】由画线词语的上文 “ 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 ” 一句,即莎士比亚把自己的经历和哈姆雷特的形象融为一体了,以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 考点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的能力 2.【答案】 B 【解析】 B “ 无意义的功夫 ” 和作者的观点不符,从下文第段开头可知,作者认为 “ 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的知识,可以帮助欣赏 ” ,并不是 “ 无意义 ” 。 【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的能力
2、 3.【答案】示例: “ 法官 ” 式的文学批评预存标准评判作品美丑,用反省的理解,冷静而不杂个人情感。 【解析】主要考查第 段的内容,文章在概括 “ 法官 ” 式文学批评和印象派文学批评态度的不同时,其实就说明了 “ 法官 ” 式文学批评的特点,即 “ 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 ”“ 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 ”“ 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 ” 。 【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 的能力 4.【答案】 C 【解析】 “ 第段分别对第段进行了深入分析 ” 错,第段侧重分析 “ 法官 ” 式的文学批评与印象派的文学批评的区别, 第段侧重分析自己的观点态度。 【 考点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 的能力 5.【答案】 B 【解析】 A“ 不都是学者 ” 错,原文第段是 “ 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 ;C “ 文学批评也是一种考据 ” 错,原文第段中 “ 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 ” ,该项 “ 考据 ” 与 “ 文学批评 ”互换了位置: D原文第段中,举例说明的是 “ 麦可白 “不能做悲剧的主角,并不是说 (麦可白 )不是悲剧,偷換了概念。 【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意思 的能力 6.【答案】示例: 相同之处:文艺作品的欣赏者应通过直觉让自己的情感与作品形象产生交流,由此得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不同之处: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是纯粹个人的,全凭直觉。而作者认为
4、文学批评不是纯粹个人的。还应结合考据;也不能全凭直觉,还应说出美丑好恶的道理。 【 ;百万教育资源文库 】 【解析】考查的主要内容,在文章的第 ?段。相同点,即作者所认可的印象派文学批评的特点。在第段中把它总结出来即可。不同点,在第 ?段有所体现,作者认为 “ 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 欣贯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 ” ,把这些概括出即为答案。 【 考点 】概括文章内容 的能力 7.【答案】示例:第 D 段用 “ 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 来比喻 站在干渭的湖底 ” ,表现出痛感的切身、剧烈;用 “ 骨头 ” 突出湖的干涸;骨头是身体的一部分,隐含湖与人不可分割的意思。这一比喻贴切形
5、象,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解析】重点考查的是比喻,在本句话中,本体为 “ 站在干涸的湖底 ” ,喻体为 “ 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 ” 。“ 骨头 ” 突出湖的 “ 干涸 ” ,而 “ 骨头 ” 又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踩在自己的骨头上,那就有一种切身的痛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 考点 】鉴赏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 的能力 8.【答案】以记忆中艾比湖难以忘怀的美丽来反衬现实中艾比湖的残败,表达痛惜之情 【解析】重点考查文章第回段的内容,第段作者浓墨重笔描写当年的湖水景色,与第段现在的残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 考点 】分析作者写作意图 的能力 9.【答案】示例:在抒
6、情散文中列举数据和年份,能具体确切地表现出湖泊消失数量之多、速度之快、地城之集中,更好地抒发了作者痛苦无奈的情感,也能带给读者触目惊心的感觉。 【解析】在散文中列举一连串的数字,大多数情况下,都会给人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冲击,让人触目惊心,尤 其是在本段中最后一句, “ 这听上去多少有些像宣读阵亡名单 ” ,更体现出了作者的痛苦与无奈。 【 考点 】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的能力 10.【答案】示例:题目中的 “ 湖 ” 不仅指艾比湖,还指向众多境遇相似的湖: “ 殇 ” 为非正常死亡,隐含了作者悲伤、担忧、谴责等复杂情感。 【解析】对文章标题含义的理解,我们首先要弄清它本身的含义,其次是外在含义,最
7、后是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 考点 】分析作者情感和写作意图 的能力 11.【答案】示例:作品善用情绪色彩浓重的词语,如 “ 民灭 ”“ 呐喊 ”“ 挖掘着墓穴 ”“ 悲哀 ” 等,多用整齐的句式,如第 ?段以四个字数一致的 “ 那些。 ” 描绘四幅图画,既有形象的美感,也有形式的美感;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比喻有 “ 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 ”“ 鱼缸里的鱼 ” 等,贴切而富创造性。这些语言运用上的特点,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示例二:作品多用情绪色彩花重的词语。如 “ 泯灭 ”“ 呐或 ”“ 挖掘着基穴 ”“ 悲哀 ” 等;多用整齐的句式,如第 ?段以四个字数
8、一致的 “ 那些? ” 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比喻有 “ 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 ;百万教育资源文库 】 发髻 ”“ 鱼缸里的鱼 ” 等。以上这些与作者的强烈情感是一致的。但我认为写文章不应满足于个人情感的宣泄。本文在遗词造句中情感注人过多过浓,未加沉淀节制,给人泛滥甚至虚假的感觉,降低了作品的感染力。 【解析】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全文运用多种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情感,这是散文语言共同的一个特点。除此之外,本文整散结合,作者善于运用富有情绪化色彩的词语,使得情感更加浓郁。 【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 的能力 12.【答案】( 1)贤者能勿丧耳 ( 2)青海长云暗雪山 ( 3)
9、水随天去秋无际 ( 4)两三航未曾着岸 (5)山河破碎风飘絮 (6)知止不殆 ( 7)疑义相与析 ( 8)夜深千帐灯 13.【答案】 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对仗手法的运用,要求两句内容相对,平仄相对, A、 B、 C 三项均为对仗,只有 D项中 “ 时极目 ” 指的是 “ 时时极目远眺 ” , “ 日萧条 ” 指的是 “ 一天天地萧条 ” ,内容不对仗。 【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的能力 14.【答案】 D 【解析】 A只是写所看到的景象; B“ 海内 ”“ 天涯 ” 均指社会的动荡,与 “ 望 ” 无关; C迟暮 “ 消埃 ”是写自身。 【 考点 】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的能力 1
10、5.【答案】示例:首联以最写情,三城边防堡垒白雪皑皑,传达忧国之情,看到送别之地,流露思家之情。颔联接着第二句,通过写兄弟远隔,自己孤身飘零,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及自己的悲苦之情。颔联暗接全诗第一句,写自己年老多病、无以报国,表达无奈和郁闷之情。尾联下句直接表达对家国之事的优虑。 【解析】首先要明确杜甫的生平和诗歌的主要内容情感,结合本诗。先写出情感。然后结合句子分析,把作者的情感分析全面即可。 【 考点 】分析作者情感 的能力 16.【答案】( 1)连缀,写作 ( 2)安抚 【解析】 “ 属 ” 为动词,结合语境,应解释为 “ 写 作 ” ; “ 安 ” 在句中为使动用法,解释时一定要体现出来。
11、 【 ;百万教育资源文库 】 【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的能力 17.【答案】 ( 1) A ( 2) C 【解析】( 1)结合上下文,他们割谷为军粮, “ 侵 ” 应译为 “ 侵占 ” 。 ( 2)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结合上下文可知, “ 交通 ” 应解释为 “ 往来 ” 。 【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 的能力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 18.【答案】 C 【解析】 C均为 “ 所 +动 ” 结构,译为 “所 ?的 ” 。 A副词,才 /副词,竟然; B代词,代指羊枯的本名 /宾语前置的标志; D连词,就,连词,表转折,却。 【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
12、用法 的能力 19.【答案】示例:每次与吴人交战,约定好日期才出战,不用偷袭的方法。将帅中有想进献诡诈计谋的人,(羊祜 )就拿出美酒让他喝,使他说不出口。 20.【答案】示例:不谋权私 【解析】在 “ 此意 ” 之前,有 “ 人民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 ” 的表述,意思是 “ 做臣子的为了私欲就会背弃公心,这是一大困惑 ” ,从这句中可看出羊祜不以权谋私的特点,他要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 【 考点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的能力 21.【答案】示例:( 1)足智多谋 ( 2)闻过能改 ( 3)宽厚待人 ( 4)坦荡磊落 【解析】要结合文本,首先概括每一件事的大致情节,把故事情节中所反映出的人物的精
13、神品质总结出来即可。 【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22.【答案】示例:世人学习圣人不得要领。 【解析】第一段共分两层,第一层是世人对圣人的态度,第二层是世人距离圣人之道还差几千万里,概括出来,即为世人学习圣人,是不得要领的。 【 考点 】概括文章内容和主旨的能力 23.【答案】 D 【解析】文章第二段,主要通过举例,来说明 “ 四勿 ” 是圣贤道统传授的秘诀,并借此提出自己的观点,懂得至高无尚道统的根本,在于 “ 四勿 ” ,在文中,圣人之道玄妙高远,是以反问的形式而说出的,是作者否定的,故 D 项错误。 【 ;百万教育资源文库 】 【考点】分析作者情感和写作意图 的能力 24.【
14、答案】示例:藤君勿斋的名称来源于 “ 四勿 ” ,这与作者的修身理念十分契合,所以作者初见藤君就答应为他作记。 【解析】藤君 “ 有志于四勿也,以名其斋 ” 和作者所提出的观点正好契合,所以作者愿意给他作记。 【 考点 】概括文章内容和主旨 的能力 25.【答案】 A 【解析】最后一句话,作者用 “ 在夫 ” 来借指自己,用 “ 圣人 ” 借指有学问的人,包括藤君,表现他的谦逊之意。 B “ 感激之情 ” 表述有误; C “ 自己 境界与圣人相距甚远 ” 无中生有; D “ 感到庆幸 ” 表述有误。 【 考点 】分析文章内涵 的能力 26.【答案】示例:修身应注重日常的人情事理,在视听言动之间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