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9 ,大小:368.43KB ,
文档编号:110985      下载积分:4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110985.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阳光灿烂杨老师)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教育学》(王道俊 王汉澜 主编,.doc)为本站会员(阳光灿烂杨老师)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教育学》(王道俊 王汉澜 主编,.doc

1、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 第 1 页 共 99 页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教教教教 育育育育 学学学学 (新编本) 王道俊 王汉澜 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 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 第 2 页 共 99 页 新编本说明新编本说明 本书原是根据教育部 l978 年文科教材编选计划编写的,即华中师大等五院校合编的教 育学。自 1980 年出版以来,经多次印刷并修订再版,累计发行二百余万册,起过一定的积 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内容已显得陈旧。国家教委文科教材办责成我们重新修改,并 纳入 1985 一

2、1990 年新的编选计划。 在国家教委主管部门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督促下, 我们 重新编写了现在的这个本子。 这次编写,我们在以下几方面作了努力。一是注意把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丰富教育学 的专门知识, 突出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力求克服用其他学科的知识简单代替教育学问题探讨 的弊病;二是充实宏观教育的内容,深化微观教育的内容,并注意二者的内在联系,避免只 见微观、不见宏观或只见宏观、不见微观的片面性;三是尊重实践,实事求是,探索教育规 律,在揭示必然性的基础上阐述必要性,摒弃“空想” 、 “空话” ,克服“唯上” 、 “唯书”的 弊病; 四是充分肯定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注重受教育者独

3、立个性的发展和现 代人才素质的培养, 克服把受教育者看作消极对象的机械论观点; 五是积极地有选择地吸取 近几年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使教材有新思路、新论点、新材料、新面貌;六是加强教材的 针对性,重视教育思想的研究,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作必要的讨论,提出自己的 看法, 对所谓传统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不采取非此即彼的态度; 七是在阐明基础理论的 同时,注意加强教材的实用性和可读性,避免忽视理论或忽视实用的编向。在教材定稿时, 适逢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我们学习了这次大会题为 沿着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力争在教材中能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路线的精神。

4、在教材的体系或逻辑结构上,除增删和调整了某些章节外,总的框架没有大动,例如未 把“智育”列为专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原教材的框架是完全合理的,而只是由于我 们对这一问题缺乏深入研究,暂时拿不出经得起推敲的新的体系或逻辑结构。 在教材内容的编选上, 我们仍希图搞得全面一些, 完整一些。 这对于公共课的教学来说, 份量无疑多了一点,但回旋余地却也大了一些;教师在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讲 授。 本书的重新编写, 得到了国家教委袁华同志、 人民教育出版社胡寅生同志的指导和协助, 先后举行了两次审稿讨论会,参考了一些同志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我们水平的限制, 现在的这个本子仍然

5、会有许多缺点和错误, 恳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这次重新编写, 由王道俊、 王汉润同志任主编; 承担执笔任务的是(以章节的先后为序): 王汉澜同志(绪论,第一、二、三章),王道俊同志(第四章),傅资云同志(第五、十七章),赵 天岗同志(第六章),郭文安同志(第七、八、九、十一、十二、十八章),旷习模同志(第七、 八、九章),南国农同志(第十章),明鉴同志(第十三章),张耀先同志(第十四章),姚惜鸣同 志(第十五章),董祥智同志(第十六章),扈中平、陈修同志(第十九章),孙绵涛、陶崇明、许 文杰同志(第二十章)。郭文宏、张耀先同志参加了统稿工作。此外,涂艳国、许邦官、董英 同志承担了部分章节的资料搜

6、集任务。 编编 者者 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 第 3 页 共 99 页 1987 年 12 月 目录目录 新编本说明 2 目录目录 . 3 绪论绪论 . 5 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概念 7 第一节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 7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 . 7 第三节 教育的历史形态 . 8 第二章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 9 第一节 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 . 10 第二节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 13 第三章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 14 第一节 教育与诸社会现象的关系 . 14 第二节 教育与我国社会主

7、义建设 . 15 第四章第四章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 17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 17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 19 第五章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21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 21 第二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 23 第六章第六章 课程课程 24 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理论 . 25 第二节 我国中小学的课程 . 26 第七章第七章 教学教学(上上) . 28 第一节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 28 第二节 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 . 30 第三节 教学过程的规律 . 35 第八章第八章 教学教学(中中) . 38 第四节 教学原则 . 38 第五节 教学方法 . 41 第九章第九

8、章 教学教学(下下) . 44 第六节 教学组织形式 . 44 第七节 教学评价 . 48 第十章第十章 电化教学电化教学 53 第一节 电化教学概述 . 53 第二节 电化教学媒体 . 56 第三节 电化教学的一般模式和方法 . 58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德育德育(上上) . 59 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 第 4 页 共 99 页 第一节 德育概述 . 59 第二节 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 60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德育德育(下下) . 64 第三节 德育的过程 . 64 第四节 德育的原则 . 66 第五节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 69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9、美育美育 72 第一节 美育的意义和任务 . 72 第二节 美育的过程和原则 . 72 第三节 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 73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体育体育 74 第一节 体育 . 74 第二节 卫生 . 76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 77 第一节 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和内容 . 77 第二节 劳动技术教育的过程和原则 . 78 第三节 劳动技术教育和途径和方法 . 79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课外活动课外活动 81 第一节 课外活动的特点和任务 . 81 第二节 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与组织形式 . 82 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学校与家庭学校与家庭 83 第一节 家庭教育的作用 . 83 第

10、二节 家庭教育的任务和良好家庭教育的条件 . 84 第三节 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 84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班主任班主任 85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 . 85 第二节 班集体的培养 . 86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 88 第十九章第十九章 教师教师 89 第一节 教师劳动的特点和价值 . 90 第二节 教师的素养 . 92 第三节 教师的培养和提高 . 92 第二十章第二十章 学校管理学校管理 93 第一节 学校管理体制和管理人员 . 93 第二节 学校管理过程和原则 . 95 第三节 学校管理工作及其方法 . 96 赏析 97 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中小学教师招聘、

11、选调复习资料精编 第 5 页 共 99 页 绪论绪论 一、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 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 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 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的不同点: 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 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 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 它是依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 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订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尽管如此,教育方针政策只是符合 了教育规律,却不能代替教育规律。人们只能认识教育规律而不能制造教育规律。教育规律

12、 与教育方针政策绝不等同的。因此,教育学虽然也要阐明一些教育方针政策的问题,但是, 教育的方针政策并不是教育学研的主要对象和最终依据。 如果把阐发、 论证教育的方针政策 作为教育学的主要任务,就会忽略对教育规律的探讨,舍本逐末,最终导致按主观意志办教 育的错误。 教育学与教育经验汇编的不同点: 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 它们还只是表面的、 局部的、 个别的具体经验, 尚未揭示出教育规律。当然,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之中有规律,我们应当 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以丰富 和发展教育学。 二、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1 教育学的

13、萌芽阶段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2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3 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4 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三、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1. 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 第 6 页 共 99 页 (1) 历史法) 历史法 历史法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查, 以弄清它的实质和 发展规律。 历史法的研究步骤:是史料的搜集对史料的鉴别对史料进行分类 运用历史法研究教育问题时要注意: 要坚持全面分析的方法 。 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应当 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

14、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思想等联系起来,全面地去进行考察与分析。 要把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结合起来 。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 (2)调查法)调查法 调查法的工作步骤: 要确定好调查的目的; 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 拟定调查提纲; 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经常采用的有:观察、谈话、问卷 (3)实验法)实验法 实验法: 一般是自然实验法即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实验, 不是在专门的实验 室里进行的实验, 可以叫教育实验法: 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 创设某种环境, 控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实验法一般分为以下三种: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循

15、环实验法 (4)统计法)统计法 2. 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科学研究方法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科学研究方法 (1) 控制论的基本方法控制论的基本方法 (2) 信息论的基本方法信息论的基本方法 (3) 系统论的基本方法系统论的基本方法 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 第 7 页 共 99 页 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什么?这是教育学中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的 问题。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逐步地说明于下。 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教育就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

16、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 才能与品 德,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成为社会所要求的人。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 续与发展所必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从这意义上说,教育是人类永 恒范畴,与人类共始终。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教育对社会发 展的作用也就越来越显著,教育是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 因为动物活动不管多复杂也只是一种程序化了的动作反射, 动物既不会制造工具、 也不会自 觉地改造自然,更没有用语言来传授经验。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既 要体现社会的要求又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它是一个统

17、一的活动过程。 总之教育是人类所特 有的社会现象,它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其特点就是在于它是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或教育的本质。 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基本要素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一、教育者 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 者。 二、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 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 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缺少这一要素,就无法构成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是

18、使受教育者将一 定的外在的教育内容和活动方式内化为他自己的智慧、才能、思想、观点和品质的过程,如 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 第 8 页 共 99 页 果没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参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育活动是不会获得好的效果的。随着受 教育者的知识和能力的增长, 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活动中表现的更为明显, 起的作 用更大,他们可以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主动地自觉地吸取知识和进行品德修养。 三、教育措施 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它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的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 加工的影响物。人类

19、积累了丰富的各种经验,教育内容是挑选那些符合教育目的、最有价值 和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影响物。 这种影响物主要体现在各种教科书、 教学参考书和 其他形式的信息载体(如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中,也体现在教育者自身所拥有的知识、 经验、言谈举止、思想品质和工作作风中,还体现在经过选择和布置的具有教育作用的环境 (如教室、校院、阅览室等)中。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教育的内容有所不同;对不同的教育 对象,在教育内容上也有所不同。但概括起来,不外体、智、德、美、劳等几方面的教育内 容。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它既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 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式和方法,如

20、讲、读、演示、练习等等,也包括进行教育活动时所 运用的一切物质条件,如教具、实验器材、电化教育器材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凭借着这些 手段,才能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 织者和领导者, 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 采用着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 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 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三节第三节 教育教育的历史形态的历史形态 一、原始的教育形态 二、古代的学校教育形态 1.奴隶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 2.封建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的教育 三、现代的学校教育形态 现代的学校教

21、育与古代的学校教育的主要区别: 现代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发生着密切 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 第 9 页 共 99 页 联系,越来越紧密结合,自然科学的教育内容大为增加,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是培养政治 上所需要的人才, 而且还担负着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 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 断,而是逐渐走上大众化, 具有民主性,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逐渐普及,成人教育日趋发展, 班级授课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被广泛地采 用,学校教育不再受围墙的限制,走向多种形式的办学,并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逐渐成为 一个开放的系统。 1

22、.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 2.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结论: 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 有计划、 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 陶冶思想品德、 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 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2教育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3比较古代学校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异同。 4教育的概念应如何表述? 第二章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因而必须弄清教育对人发

23、展的作用, 正确处理教育与人的发 展的关系,这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 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 第 10 页 共 99 页 第一节第一节 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骼、 肌肉、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 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 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 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紧密相联的, 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 质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生理的发

24、展。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但概括起来,不外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 性四方面。这四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兹将这四方面在 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分别论述于下,从而更好地了解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 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 件。如果没有这些自然条件,人的发展就无法实现。一个人

25、生下来无大脑,也就不会有思维 的机制,无法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正因为人有大脑,才为人的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和生理的 前提条件,人们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可以学习极为复杂的文化科学技术,甚至 作出发明创造,这是其他动物所不能做到的。 但是,遗传素质只是人的发展在生理方面的可能性,它不是现成的知识、才能、思想、 观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质等,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 格、爱好、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 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人们在职业上的不同,在思想意 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不同, 是由于社会分工

26、的不同、 社会生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以及个人努 力的不同而产生的。 在不同的社会生活和教育影响下, 人的遗传素质可以向着肯定或否定的 方向发展; 一个天赋智力素质比较好的儿童未必在将来会成为一个科学家, 一个音乐素质比 较好的儿童也未必一定会成为一个音乐家, 除了遗传给他的可能性外, 还要看他所处的社会 条件,所受的教育和个人的努力如何来决定。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 西金溪有个名叫方仲永的少年,小时比较聪明,5 岁时就能作诗,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条 件和及时的教育培养,1213 岁时写的诗已不如以前的好了,年到 20 岁左右,则“泯然众 人矣” 。这说明了后天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对人发

27、展的重要意义。再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 学教授特尔门对智商在130以上的1528名超常儿童, 进行了历时50年之久(从1921年1972 年)的追踪观察与系统研究,他们的结论是,早年智力测验并不能正确地预测晚年工作的成 就,一个人的成就同智力的高低并无极大的相关,有成就的人并非都是家长、教师认为非常 聪明的人,而是有恒心,做事求好、求精的人。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遗传素质有一个发展过程,它表现在人的身体的各种器官的构造及其机能的发展变化 上,如青少年身高体重的增加,骨路构造的变化,心肺和大脑的发育,性的成熟等

28、。遗传素 质的成熟程度, 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可能与限制, 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 展的年龄特点。例如,人们常说: “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个月会喊大大”这反映了入的 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 如果让 6 个月的婴儿学走路, 不但是徒劳的, 而且也是无益的。 同理, 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 第 11 页 共 99 页 让 4 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是难于成功的。只有当身体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条件,才为学 习一定的知识技能提供可能。据研究,人的思维发展与脑的重量发展是密切相联的,人脑平 均重量发展的趋势是: 新生儿为 390 克, 89 个月的乳儿

29、为 660 克, 23 岁的婴儿为 990 1011 克,67 岁的幼儿为 l280 克,9 岁的儿童为 1350 克,1213 岁的少年儿童大脑平均 重量已和成人差不多了,即达到 1400 克。所以小学入学的年龄定为 6 周岁是比较合适的。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人的遗传素质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体态、感 觉器官方面,也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在医院婴儿室里,你可以看到,出生几天后的婴 儿,就有不同的表现,有的比较安静,容易入睡,有的则手脚乱动,大哭大喊。从一、两岁 的婴儿身上,你也

30、可以看到,他们在对外界事物反应的快慢、情感表现的强弱和是否容易转 移等方面, 存在着差异, 这都与神经活动的类型密切有关。 近年来, 遗传学有了迅速的发展, 关于遗传基因的研究, 证明了遗传基因里存在着的物质有核糖核酸(简称 RNA)和去氧核糖核 酸(简称 DNA),这些物质的排列结构及其活动,与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遗传素质的 差异,对于人的发展是有影响作用的。很明显,一个生来失明的孩子,不可能培养他成为一 个画家;一个生来失聪的孩子,就很难把他培养成为音乐家;一个神经活动灵敏、智力超常 的儿童,就给教育工作减少一些困难,比较容易教育成才;一个在票赋的某些方面比一般人 优异些的人, 如果后

31、天得到适宜的培养和努力, 他就可以在某些方面比一般人发展得快一些、 高一些。一个天生的弱智儿童,就会给教育工作带来困难。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调查 228 万名儿童,发现低能儿约占 3一 4,而低能儿中有 50以上是先天因素造成的(其 中父母低能与近亲配婚而造成遗传缺陷的占相当比例)。所以,遗传素质对于人的发展是具 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的,据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优生优育问题。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随着环境、 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 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 就神经活动来说, 巴甫洛夫曾经指出: “神经活动类型在生活进程中发展、变化着,并且神经活动的类型,不 仅是遗传的结

32、果, 也是环境和有机体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教育能养成儿童生活所必 需的神经活动类型。 ”许多事实证明,一个在遗传素质上神经活动属于强而平衡、灵活的人, 在不良的环境和教育下,也可以变成类似神经活动弱而不平衡、不灵活的人;一个在遗传素 质上神经活动属于强而不平衡、不灵活的人,在良好的教育下,也会变成很有涵养、很守纪 律的人。再就遗传基因来说, “在基因组中的 DNA 决定了个体在生理上的、结构上的和行 为上的潜在性能, 但并非所有的潜在性能都必定可以在那个正在发育着的个体中获得实现。 ” 科学实验还证明, 神经细胞中核糖核酸的含量与人在积极活动中所接受的感觉刺激有直接联 系,刺激的数量和

33、种类可以加速或延缓先天的生长因素。根据形态学的研究证明,视觉输入 的刺激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大脑皮层的厚度、神经元的大小、树突分支的多少、视神经的精 细等。人的生活经验证明,人们由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脑的某一方面反映 能力提高, 如印染技工可以比一般人具有较强的颜色鉴别能力, 酿酒老工人具有较敏锐的鉴 别酒质的能力。人的遗传素质发展的过程,也因人的生活条件的不同,可以提前或推迟,如 今日的青少年比旧中国的青少年, 一般说来, 在身高、 体重上都有所增加, 性成熟期提前了, 智力的发展也有所提前。所有这些,都说明遗传素质是具有可塑性的。由上可知, “生而知 之”的“天才论” , “性

34、也者,与生俱生也;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 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 ”等“先天决定论” ,把人的知识才能和道德品质的好坏,说成是 天生的遗传决定的, 都是非常荒谬的, 是为剥削阶级的统治制造理论根据的。 那种反动的 “血 统论” ,把人的革命或是反革命说成是从父母那里遗传得来的,更是荒谬的。美国心理学家 桑代克认为: “人性有种原本趋向,通过多中择一反应形成一切行为和道德品格,这一切是 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 第 12 页 共 99 页 受精卵的遗传基因决定的。 ”依照这种观点,不论后天的生活条件如何变化,社会制度怎样 不同,教育上采取

35、什么措施,都改变不了遗传基因所决定的方向,培养不出新的个性。这种 观点,否认了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作用,显然也是错误的。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的条件, 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 , 不过人的社 会实践是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离开人的实距, 单纯的客观环境不能决定一个人的 发展和成就。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这是因为 :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

36、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 。 补充的参考资料: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补充的参考资料: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是三种教育力量中的主导力量,它应该而且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因为: (一)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它受国家的委托,对新生一代进行培养和教育。它的任务就是教育人和 培养人。家庭和社会虽然也有教育新生一代的责任,但不具有这种特征,因为它们不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二)学校对学生实施的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教育。从普通教育来说,小

37、学、初中、 高中均有统一的培养目标,有明确的培养任务和要求。它所培养的人,要符合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需要,有严格的规格要求。为实现这种规格要求,有一套完整的措施。例如有统一的教学内容;有科学 的教育方法,有集中的教育时间,有严格的考核办法。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则不具备这些特点,它们的影 响力远不如学校教育。 (三)学校有经过训练的专职人员。学校按编制配备的教师,是专职的教育工作人员。他们经过严格的 师范训练,有符合教学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教育科学知识,懂得教育规律。学校对他们还有岗位职 责要求,不称职的教师要被淘汰。所有这些,都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相比的。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

38、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外因, 况且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也只有 通过学生身心的活动才能起作用。 所以说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 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 和成就主要到决定于他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付出的精力。 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 人的主观能动性将逐渐增强, 人能有目的地去 发展自身。这表现在对周围环境的事物,能作出有选择的反应,能自觉地作出抉择,控制自 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 第 13 页 共 99 页 己的行为,还表现为自身的发展预定出目标,并为实现自定的目标,自觉地进行奋

39、斗,这是 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的发展的高度体现。 总之, 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 力;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 现实; 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 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 素 。 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教育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

40、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 法上应有所不同法上应有所不同 3.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在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中,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他们 在身心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异。有的儿童身心的某些方面在较早的年龄已发展到较高的水 平。有的则在较晚的年龄才出现某些特征,如人们常说,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有 的儿童的身高是早长,有的则是晚长;有的儿童在 8 岁时,抽象思维已有很好的发展,能够 接受中学教育,有的儿童的抽象思维到 14、15 岁时,才有显著的发展。对于早熟者,教育 的措施要跟

41、上成熟的发展,莫要耽误了他们。对于晚熟者,也不能丧失信心和急于求成,放 弃教育的职责。年轻一代在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也都存在着个别差异。教育工 作应该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 “长善救失” ,使每个学生都能迅速地切实 地提高。应该指出的是: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不等于迁就学生身心发展 的现有水平, 而是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 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他们努力能够达到的要 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断地提高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 总之,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不等于迁就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 而是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 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他们

42、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 促进他们 的身心发展,不断地提高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 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 1你认为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起什么作用?为什么? 2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请根据你的经验或你的见闻谈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4教育怎样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 第 14 页 共 99 页 第三章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 在第一章里,我们讲述了教育的历史形态,从中可以看出,教育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 平和政治经济制度是密切相联的,教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在这一章里, 我们

43、将进一步阐明影响教育发展变化的社会因素, 论述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探讨我国 的教育如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等问题。 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与诸社会现象的关系教育与诸社会现象的关系 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 质条件,并要求教育要有相应的发展,为物质生产提供所需要的人才。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 (生产力对 教育的作用,总是受生产关系的影响的,生产力的发展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

44、条件,但它 不能单独地决定教育的发展,生产力是与生产关系同时作用于教育的)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A、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B、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的手段。如果没有教育,前一辈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就无法被后 一代人所掌握, 科学知识也就无从得到继承和发展, 所以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的重要 手段。 C、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

45、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影响作用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影响作用 (1)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中小学教师招聘、选调复习资料精编 第 15 页 共 99 页 (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三、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 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不仅影响着教育思想,而且也构成为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不能离 开政治思想、哲学思想、道德观念、文学、科学、艺术等

46、而架空地存在。而其他社会意识的 传播也必须依靠教育。 四、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 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这是教育所独有的特点。教 育过程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这一转化活动的过程和应采取的步骤, 例如使受教育者从感 知到理解、巩固和运用所学的东西,是不同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它是与人 们的精神活动的规律密切相联的。教育自身的

47、许多规律,是人类长期教育实践认识的结果, 随着人类教育经验的丰富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对教育规律的认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 高级,逐渐丰富,逐渐深化。这种带规律性的认识成果,如启发教学、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以身作则等许多教学、教育的原则和方法,都不会因政治经济制度和 生产力的变化而被否定, 它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是相对独立的。 如果不了 解教育自身的特点,就不能全面地把握教育的规律,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凭空产生。 但它一经产生, 便具有了相对独立性, 有了自己独立的发展道路, 后来的

48、教育要在以前教育的基础上向前发展。 教育的思想、 制度、 内容和方法, 尽管受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 同时又是从以往的教育 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渊源的关系,都带有自己发展历程中的烙印,也就是说, 教育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如尊师爱生,大、中、小学分段,语言、文字、文法、修辞的教 学内容,讲述、谈话的教学方法,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等,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是在 以前的教育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正因为如此, 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 平的国度里,有着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具有不同的传统和特点。 3. 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 这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由于人 们的思想意识往往落后于存在, 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也往往落后于政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