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盼精彩片段难点突破教师出示问题:1.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来写“盼”的。2. 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选出你认为最生动的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学生思考,讨论。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生:我看出了一个地方,就是第三自然段,这段的开头就说“我开始盼着变天。”师:盼着变天,实际上是盼着做什么?生:盼着穿新雨衣。师:这一自然段里面,描写作者心理活动的地方谁来读一读?生: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师:这里用了两个问句,为什么要用问句,直接说天上不长云彩,天不下雨好不好?生:不好,这样说更
2、能表现作者当时的心理活动。师:如果你是小作者,你会怎样埋怨老天呢?生:我也会用问句,老天呀,你怎么就是不下雨呀?师:对,一定是这样的。谁还能看出写“盼”的事例?生:大晴天的穿雨衣也算。师:对,这当然是“盼”,作者说为了穿雨衣,她竟然热了一身汗。“盼 ”的心情可真是急切呀!那还有什么地方能看出作者在“盼”呢?生:有一天,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师:你能说一说从哪几个词语中最能看出作者的兴奋劲儿吗?生:甩打、大步、跑。师:你注意到了,真不错。大家想一想,我们遇到了兴奋的事情会是怎样的表现呢?(跳起来)大家继续说。生:我觉得作者和妈妈对话
3、的那一部分都能看出作者“盼”的心情。师:作者是找种种借口想出去,妈妈看透了她的心思,不想让她出去,于是就有了这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我们请两位同学来表演一下好不好?谁来演妈妈,谁来演蕾蕾?(两名学生练习对话)师:从这一部分我们都看出了蕾蕾一心想穿新雨衣,于是就说想去打酱油、炖肉、爸爸说要炖肉,但是妈妈却说自己把酱油带回来了、不炖肉,最终我也没得到妈妈的允许,只能是看着外面的雨,心里干着急。下面同位同学分角色来读一读这一段。师:大家都很投入,一定体会到蕾蕾当时“盼”着出去的急切心情了。还有表现“盼”的地方吗?生:蕾蕾希望雨先停下,等明天再下,这是不是“盼”?师:同学们说一说,这是“盼”吗?生:“盼
4、”着雨停下,“盼”着明天下,自己就可以穿雨衣了。我觉得这里也是写的“盼”。师:对,太对了,分析得头头是道。生:接下来的地方还是“盼”的一个表现,蕾蕾看见雨后的景色,想象着雨点淋在雨衣上的情景。因为“盼”所以才会这样想。师:我们也有很多的“盼”,很多时候梦里还会出现,你有这样的体验吗?能和大家说一说吗?生:我一直盼着放风筝,好几次都梦见自己在草地上放起了风筝,飞得好高好高,后来我都看不见了。师:你这是“盼”飞心切呀!其他同学还有想说的吗?生:我一直想有一个卡丁车,在外面一看见有人玩卡丁车,我就走不动,总要看上一会儿。师:你这是“盼”驾心切,哈哈!刚才我们先从课文中找到了蕾蕾的“盼”穿新雨衣的几件
5、事,然后有几位同学又讲出了自己心中的“盼”,应该知道:写文章要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事件来写,写最能表现中心的事例,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找一找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地方。心理活动就是心里的想法。大家说一说吧!生:每天在放学的路上我都这样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师:这两句话是心理活动描写。蕾蕾认为老天在和自己作对,故意不让自己有穿雨衣的机会,你们怎么看?生:当然不是作对,只是蕾蕾一心“盼”着穿雨衣,太着急了,就认为是老天不给机会。生:以前“晴”的天气很多,因为没想穿雨衣,所以没在意。师:说得真
6、精彩,比我说的还好,了不起!生: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师:一般人都怕下雨,可蕾蕾说雨点儿打在头上是最美的事。我们从此处可以看出蕾蕾是多么“盼”呀!生: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师:窗外有什么?(下雨了)向窗外看一眼有什么用?(知道外面下雨了。)知道又会怎样呢?(也许会同意让我穿上雨衣去外面玩一会儿。)生: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师:这也是蕾蕾的心理活动,她一心想着穿新雨衣的事情。生:还有一处: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师:虽然我们知道这种担心实在没必要,但这个句子逼真地写出了一个孩子天真的想法,她太想穿新雨衣了。师:这些心理活动描写有什么好处呢?能更好地刻画人物,表达出人物的思想情感。同学们以后在写人或记事的文章中也要学习这种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