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板块 必修部分 单元整合 素养达成 历历 史史 2022 宏观图解宏观图解 知识整合知识整合 一、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革命的比较 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比较项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不 同 点 领导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革命纲领 没有彻底的革命纲领 有彻底的革命纲领 群众基础 缺乏群众基础(主要依靠会党、新军) 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目标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前途 发展资本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 相 同 点 任务、性质 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主要矛盾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2、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比较 比较项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不 同 点 革命对象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 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消灭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整个 资产阶级,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革命动力 工人、农民、小资产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相 同 点 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 所属革命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二、两次国共合作的比较 比较项 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 阶级 构成 革命统一战线是工人、农 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 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广泛性的特征,除工 人、
3、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四 个阶级外,还包括开明地主和亲英美派的大 资产阶级等一切赞同抗日的力量 合作 方式 中国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 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 以统一战线为其组织形式, 有共同的政权和军队 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国共两党实行党外合 作,两党有各自的政权和军队 权力 归属 政权和军队由国民党掌握 国共两党有各自的军队和政权,中国共产党 始终坚持对统一战线政权和军队的领导权 比较项 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 合作纲领 以新三民主义为政治纲领 只有国共合作宣言,没有政治纲领 革命任务 反帝反封建并举 抗日 结果 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 中途破裂,没有完成历史使 命 抗日民
4、族统一战线虽有矛盾和斗争, 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坚持到了 抗战的胜利,并完成了历史使命 影响因素 两党的阶级属性;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际政治势力的态 度与国际环境的变化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 主 要 表 现 从最高纲领到 最低纲领 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 阀统治,统一中国 从以城市为中 心到创建农村 革命根据地 国共十年对立时期,“工农武装割据”,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 革命道路 从反蒋抗日到 联蒋抗日 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从农村再到 城市 人民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战略反攻,到三大战役战略决 战,渡江战役推
5、翻国民党的统治,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 市 成功经验(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链接高考链接高考 视角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深层基础 视角解读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 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有了文化认 同,才会有民族认同,继而有国家认同,甚至世界认同。本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强 烈认同,既是该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是使民族在激烈的国 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源泉。正鉴于此,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当今和未 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秉承中国的文化价值理念,
6、坚持中国的文化立场,立足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现状,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人 关心的文化问题,提出中国的文化方案。 典例感悟 【例题】 (2019全国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 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 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 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 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
7、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 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 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审题视角】【审题视角】 答题限定语评析材料中的观点,得出结论(注意回答“观点”和“结论”两方 面的内容。其中“观点”应从钱穆国史大纲中涉及的四种读书信念来 归纳;“结论”则须从归纳的观点中通过升华到民族、国家、文化等价值观 的角度来总结) 答题提示语任意一点或整体(意即按照钱穆国史大纲中涉及的四种 读书信念任选一种来归纳,也可将四种读书信念整合起来进行归纳);结论 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
8、论证充分,表述清晰(从观点、论证、结论 等要求说明回答本题必须遵循三段论,写成论文的表述方式;同时注意最终 的结论必须是论证基础上的理论升华,从历史价值观的角度来总结) 【信息提取】【信息提取】 设问 材料关键句 提取信息 观 点 显 性 信 息 “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 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国民应该了解本国 的历史 “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 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国民对本国历史的 了解,必附随一种对 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 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 少
9、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 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国民对本国历史存 有敬意,会减少偏激 的虚无主义和自大 心态 “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 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国民史学素养的提 高,是国家再发展的 希望 设 问 材料关键句 提取信息 结 论 隐 性 信 息 “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 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读史可使国民增强民 族自豪感、民族自信 力 “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 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文化认同、民族认同, 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 “所谓对其
10、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 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 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 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正确的民族、国家、 历史观,能增强国民意 识 “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 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 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希 望 参考答案 示例 观点:钱穆认为“国民史学素养的提高,是国家再发展的希望”。此观点正确。 论证:钱穆先生在书中表达了对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的尊敬,希望通过此书 提升国民史学素养继而传承中国的历史与传统。这一思想与当时的时代 背景密不可分。1937年,日军
11、发动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中华民族的 民族危机空前加剧。1940年,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国内形势复杂。尤其 是正面战场的节节失利和国民政府的消极抗战给国内带来了不利影响。 钱穆先生在这种情况下,撰写国史大纲一书,以国家、民族为中心,主 张发掘出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内在的精神力量,激发中华民族 的抗日救国、延续华夏文明的信心。 结论:总之,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以中华民族的历史与传统为武器,利 于国民认识到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既凸显了史学 家的神圣职责,也有利于增强抗战胜利的信心。 素养感悟素养感悟 当代对文化认同问题的认识存在着三大思维误区:一是主张以复兴传统文 化来重建文化认同,二是将文化认同与现代性相对立,三是将文化认同与全 球化相对立。文化与人们特定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当代人绝不可能以古 人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因此复兴传统文化缺乏现实基础,更不可能以此重建 文化认同;理性地权衡历史与现实,只能立足于新文化传统,创造出既有民族 “自性”,又有全人类“共性”的新文化,才能建构起真正的文化认同;在重建文 化认同的过程中,应该理性地、批判地对待现代性与全球化。当今我国提 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的真知灼见。 本课结束本课结束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