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67 ,大小:2.98MB ,
文档编号:1189088      下载积分:7.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1189088.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3讲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3讲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x

1、第一板块 必修部分 第3讲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 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历历 史史 2022 内 容 索 引 知识排查 教材深化 主题探究 能力提升 纵联横合 思维升华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时空坐标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阶段特征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隋唐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继续发 展,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1.民族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现民族交融局面;隋朝时 期结束分裂,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2.区域开发:北民南迁,六朝对江南地区的大力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 础;隋唐时期,由于生产关系的调整,经济繁荣,江南得到进一步开

2、发。 3.制度创新: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雏形出现,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正式确 立并得到发展;选官制度由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赋税制度由魏晋南北朝时 期的租调制发展到唐朝的租庸调制,唐朝中后期的两税法标志着我国古代 赋税制度的重大转折。 4.文化交流: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 地位,出现三教合一趋势;适应统一国家的时代需要,唐朝儒学复兴运动兴 起。科技成就领先世界,文学艺术辉煌灿烂,对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当时和 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课程标准 热词聚焦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 南北朝政权更迭的 历史脉络,隋唐时期 封建社会的高度繁 荣,认识三国两晋南 北朝至隋唐时期的 民族交

3、融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归晋及西晋的灭亡;东 晋南朝的政治和经济;十六国与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2)隋朝和唐朝前期的统治:隋朝的政治、经济;贞观 之治和开元盛世;唐朝的民族政策 (3)唐朝后期的统治:安史之乱、宦官专权和朋党之 争;黄巢起义;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知识排查知识排查 教材深化教材深化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1.三国与西晋 (1)三国鼎立 政权建立: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刘备仍用汉的国号,定都 成都,史称蜀汉。孙权定都建业,国号吴。 三国相争:魏国国力较强,在三国鼎立局面中略占上风。蜀、吴两国则加 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2)西晋

4、统治 建立和统一: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 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西晋的灭亡: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 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且逐渐主导了局势。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 族所灭。 2.东晋与南朝 (1)从东晋到六朝: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420 年,刘裕夺取皇位,建立宋。其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合称 南朝。 (2)士族兴起 成因: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 受政治、经济等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 地位:逃到南方的几家北

5、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 支柱。 (3)江南开发 原因: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 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表现:南方农业、手工业都有明显进步,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 融。 (4)南北对峙:东晋南朝与十六国北朝处于对峙状态,东晋南朝逐渐处于下 风,到陈朝,覆亡大局已定。 3.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北方15个割据政权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这些 政权都采取了汉化政策,但民族隔阂依然广泛存在。 (2)淝水之战:4世纪下半叶,前秦统一北方,随后大举进攻东晋失败,稍微缓 和的民族矛盾又加剧了。 (3)北魏孝文

6、帝改革 背景 北魏于439年统一北方;5世纪后期,孝文帝拓跋宏在位实行改革 内容 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 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 改鲜卑姓为汉姓,皇族拓跋氏改姓元 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影响 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 出现打下了基础 (4)北朝与隋朝的统一 北朝: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 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内政修明,逐

7、渐占据优 势,灭掉北齐。 隋朝的统一: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终于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 据局面。 二、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1.隋朝兴亡 (1)隋朝的统一: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589年,隋文帝派 次子杨广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2)隋朝的建设 广设仓库。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的仓库,既包括供应朝廷粮食 和物资的仓库,又包括备水旱赈济而遍置于乡间的义仓,积储丰富。 隋炀帝兴建的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 开通大运河,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 了重要作用。 (3)隋朝的灭亡:隋炀帝大兴土木,三次大举征伐高丽,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

8、。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情境体验 1.资治通鉴记载:“(晋武)帝惩魏氏孤立之敝,故大封宗室,授 以职任。”上述措施的结局是什么? 提示 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争夺王权的斗争演化为内战,成为西晋灭亡的 重要原因。 概念阐释 士族 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势族、世家、巨室、门阀等。门阀,是门第和阀 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 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其实际影响造成朝廷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世 家大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 专长。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科举制度所取代。 拓展提升 北方人口南迁的影响

9、(1)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技术带到迁入地区,使这些先进的文化、技术 得到迅速传播。 (2)有利于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缩小南北经济水平的差距。 (3)促进了民族交融,对后世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情境体验 2.晋书记载:“(东晋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 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依据所学,指出材料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 提示 东晋时期南方社会相对安定,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思维点拨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 (1)政治: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 (2)经济: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洛阳农业发达,粮食充足。 (3)均势:旧都偏

10、居塞上,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洛阳便于南下,统一南 北。 拓展提升 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1)概念: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指处于奴隶社会或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社会的转化。 (2)表现:经济上,由渔猎、放牧向农耕转化;政治上,采用封建的官制、法律; 文化上,学习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 情境体验 3.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记载:“(北魏)南迁,革夷从夏。于是中朝江 左,南北混淆,华壤边民,虏汉相杂。”上述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什么措 施?你如何评价? 提示 迁都洛阳。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思维点拨 隋朝统一的原因 (1)民族交融的趋势为隋朝统一全国提

11、供了有利条件。 (2)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劳动,使南北方经济得到发展,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 了物质条件。 (3)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人心向往统一,企盼有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 境。 2.唐朝前期的繁盛 (1)唐统一全国: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唐军消灭 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2)盛世局面 “贞观之治”: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 善任,虚怀纳谏。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 观之治”。 武则天时期:武则天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开元盛世”: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 唐

12、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3)民族交融 民族 唐朝民族政策 突厥 贞观初年,唐军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草原各族共同 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 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吐蕃 文成公主嫁给赞普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 文化交流 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 靺鞨 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 为渤海郡王 3.唐朝后期的衰亡及五代十国 (1)安史之乱 背景 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节度使兵力扩大。至统治后期,国家 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 唐玄宗

13、统治后期,朝廷趋于腐败 过程 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与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 结果 唐朝由盛转衰 (2)藩镇割据 过程: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在内地增设藩镇,有些藩镇独立性 很强,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结果: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 力量。 (3)黄巢起义 背景: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 爆发。 过程: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结果:黄巢起义军的将领朱温降唐,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黄巢起义,逐渐 控制政权。 (4)五代十国 “五代”: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此后5

14、0多年间,黄河流 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 “十国”: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 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 趋势:后周时期,柴荣顺应当时形势,清除弊政,实力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 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概念阐释 义仓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由于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人民面对饥荒时的自救能力较 弱。义仓是一种民间出资、民间管理的自救性质的仓储形式,对古代的赈 济救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情境体验 4.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 巨大作用。隋唐大运河的修筑从根本上得益于什么因素? 提示 中央集权制

15、度的优势。 情境体验 5.旧唐书 魏征传记载:“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征入卧 内,访以得失。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 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材料说明魏征成为 有名的谏臣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提示 唐太宗善于纳谏。 概念阐释 朋党之争 唐代朋党之争,又称牛李党争,牛党领袖为牛僧儒,李党领袖为李德裕。牛 党重科举,李党重门第,党争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科举、藩镇等几个大问题上。 朋党之争实质上是统治集团内部不同派别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 情境体验 6.欧阳修新唐书记载:“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 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

16、,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 四。”材料中的“大盗”是指什么?材料反映了唐朝后期的什么局面? 提示 “大盗”是指安史之乱。材料反映了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 情境体验 7.根据以下图表指出五代十国的本质 政权 开国君主 即位前的官职 后梁 朱温 宣武节度使 后唐 李克用 行营节度使 后晋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 刘知远 河东节度使 提示 五代十国本质上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延续。 主题探究主题探究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主题一 主题二 主题一主题一 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探究1唯物史观北方人民的南迁和技术的传入 材料 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 处都

17、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 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 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 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 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 摘编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主题一 主题二 探究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形及其原因。 提示 基本情形:北方少数民族迁到中原地区;中原汉族迁到南方地区。 原因:北方地区寒冷;北方汉人人口增加,南方土地肥沃。 主题一 主题二 探究2史料实证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材料

18、南朝时期的土地开发利用取得重大成就,不仅平原地区的荒田得到 进一步的垦辟,而且偏狭的山间土地以及大量的池泽湖荡也被相继耕垦。 世家大族大力营建田园,把一直沉睡的荒山野岭改变成农业生产基 地。宋孝武帝大明初年颁布“占山格”,规定官吏依品占有山林川泽,第 一品允许占3顷,直至“第九品及百姓一顷”。经过长期的开发,洞庭、鄱阳、 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粮食产区。 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探究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所学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主题一 主题二 提示 经济现象:南方大量土地被开垦,长江中下游成为主要产粮区。 原因:北方人口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还带去了先进 的生产技术与生

19、产工具;南方相对安定;南朝统治者鼓励开发荒田;南方少 数民族与汉族交融;士族拥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为南方经济发展创造了条 件。 主题一 主题二 【认知深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特色 1.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北方经济因战乱频繁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则相对稳定, 使得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制的发展和统治者崇信佛 教,导致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商品经济发展缓 慢。 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由于民族交融的加强,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联 系密切,相互交融。各

20、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为 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主题一 主题二 素养感悟素养感悟 江南经济发展的启示 (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 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 (2)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3)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的发展必须得 到统治者的重视。 (4)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经济重心南移是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 力之间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应注意经济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的辩

21、证统一,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主题一 主题二 主题二主题二 隋朝和唐朝前期的国家治理隋朝和唐朝前期的国家治理 探究1史料实证隋朝初年的统治措施 材料 开皇元年(581年),高颎奉命与郑译、杨素等修订刑律,制定新律,奏请颁 行。开皇二年,隋文帝在苏威、高颎等人的谋议下,决定在龙首原创建新都,以 高颎领新都大监。这为后来唐代长安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其他行政、官制 等,也大都在高颎的主持下,斟酌损益,建立新的制度,巩固了隋朝的统一局面。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探究根据材料,概括隋初改革的内容。 提示 修订刑律,制定新律;创建新都;损益旧制,创立新制。 主题一 主题二 探究2史料实证唐朝前期的

22、治世局面 材料 至如谋于汉者,昔其臣也,公实弃之;兵于汉者,昔其将也,公不庸之。 故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噫! (唐)李观李元宾文编 探究结合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说明“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的观 点。 主题一 主题二 提示 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调整统治政策,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武则天重视人才,任用贤臣,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开元年间,唐玄宗重视官 员的选拔与考核,改革吏治,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唐玄宗统治后期,任 人唯亲,酿成安史之乱。 主题一 主题二 【认知深化】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局面的原因 1.从大乱到大治: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一般出现在封建王朝的初期,经历农

23、 民起义的打击,土地高度集中的局面得到改变,阶级矛盾缓和,这是出现盛 世局面的社会因素。 2.发展经济、稳定政局:处于盛世的封建王朝一般注意发展经济,保证农民 生产的时间,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逐渐进入繁荣时期, 这是出现盛世局面的经济因素。 主题一 主题二 3.发展文化、重视人才:中国古代的盛世时期都是文化的繁荣时期,人才辈 出,教育、思想、文学艺术、科技全面繁荣,这是出现盛世局面的文化因素。 4.重视反腐倡廉:官僚体系的高效、清廉是封建社会良政的基础,中国封建 社会的盛世时期都很重视对官僚的选拔、监察,保证官僚队伍的相对高效 和清廉,这是出现盛世局面的政治因素。 5.开明君

24、主的个人作用:盛世时期的皇帝一般勤政、亲民、自律,具有很高 的个人素养,这是出现盛世局面的个人因素。 主题一 主题二 素养感悟素养感悟 对唐朝“盛世”的辩证认识 (1)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是各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统治者的个人 功劳,当然统治者的政策和措施也是十分重要的。 (2)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所谓的“盛世”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即 都是相对于社会动乱时期而言的。在“盛世”时期,最大的受益者是封建统 治阶级,广大人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艰辛,农民的负担依然沉重,农民与地主阶 级之间的矛盾只是相对有所缓和,并未完全消除。 纵联横合纵联横合 思维升华思维升华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

25、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三大趋势 三国两晋南北朝近四百年中,战乱频繁,国家分裂,但历史在动荡中前进。 1.民族交融的趋势:蜀国诸葛亮发展同南方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吴国当地 居民同汉族开发江南,东汉以来少数民族内迁,以及十六国混战都促进了民 族交融,为隋朝统一提供了条件。 2.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转移的趋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社会 生产屡遭破坏,而江南地区相对稳定。从西晋末年起,直到南北朝,北方大 批农民为躲避战祸,纷纷南迁,为南方的农业生产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 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他们同南方人民一起,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 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江南经济的

26、较大发 展,开始改变我国农业经济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为南北经济 差距的缩小和全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3.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这其中有局部统一的三国鼎立、西晋的短 期统一和前秦、北魏、北周对北方的三次统一。 二、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1.社会经济方面:北魏通过实施均田制、租调制、三长制等制度,把鲜卑劳 动者改造为占有少量土地进行农业生产的封建农民,把占有大量土地的鲜 卑贵族改造为封建地主和官僚。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则进一步促使他们 习惯定居、生产和城市生活。 2.政权建设方面:政权机构的设置、名称的制定、官僚的选用、官僚队伍 的建设均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还修订律令,以适应中原

27、地区的需要。 3.社会风俗方面:迁都洛阳后,通过改汉姓、易汉服、说汉话以及与汉族通 婚等措施使鲜卑人全面认识汉族风俗。通过设孔庙、祭孔子、推儒学以 及恢复礼乐制度规范人们行为方式等措施,进一步使鲜卑人从深层次认同 和接受汉族文化。 4.鲜卑族原来生产生活方面的文化精华,也在汉人中传播,为汉人所学习和 接受,对汉族生产、生活多样化也起了重大作用。 三、隋朝的历史地位 1.隋朝结束了汉末以来的动荡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对唐朝的大统一、大 繁荣、大交融作出了突出贡献。 2.隋朝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经济、巩固统一的措施,如设立三省六部 制、创立科举制、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制等都为隋唐政治制度的建立和

28、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3.隋朝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唐代乃 至以后经济、交通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4.隋朝恢复了因割据纷乱几乎中断的对外关系,积极发展与亚洲各国的交 流,为后世盛唐对外关系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5.隋朝的迅速灭亡给唐朝统治者提供了深刻的教训,促使唐初统治者调整 统治政策,励精图治,从而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繁荣局面。 四、唐朝的民族政策 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周边民族与中原的联系和交融,相对而言, 在中国古代,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比较成功的。 1.设立军事机构,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唐朝对突厥、靺鞨都曾经建立 军事性质的机构进行管

29、理,比如,建立管理西域地区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 护府,管理东北地区的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等。 2.实行册封制度,改善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册封回纥首领骨 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封南诏首领皮 罗阁为云南王等。 3.实行和亲政策,促进中央与地方文化交流。如派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 藏和松赞干布、尺带珠丹联姻,促进了汉藏两族经济、文化的密切联系。 4.实行任用少数民族人才的政策,巩固中央政权。唐朝先后任用了突厥、 匈奴、鲜卑、吐蕃等族群的人士担任中原地方或中央的官职,增强了少数 民族对中原的认同感。 真题实战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模拟演练 真题实战真题实战 1.(

30、2018全国卷,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 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唐朝藩镇割据。唐朝“安史之乱”后,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 面,但从材料图表看,各地区的藩镇情况

31、不尽相同,直接参与“安史之乱”的 河朔地区地方势力明显强大,但在藩镇中所占比例并不大;中央对中原、边 疆和东南地区的藩镇仍有较大控制力,对河朔藩镇形成制约,维护边疆安全, 使唐朝政权得以延续,故D项正确;在经济重心南移的条件下,材料中东南型 藩镇要上供赋税,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边疆型和东南型藩镇的 任务分别是守边疆、防盗贼,由此不能得出彼此攻伐不已的结论,故B项错 误;藩镇割据整体上威胁了中央的权威,故C项错误。 2.(2017全国卷,26)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 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32、 旧唐书 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 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 州,败绩。” 新唐书 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 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 太宗本纪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史料的能力。题干中的四则材料都反映了唐军在泾州 与薛举作战失败的信息,故C项符合题意。根据题干,可知有的材料叙述此 时李世民为秦王,还没有登基称帝,故A项不能被认定为历史事实。根据题

33、 干,可知有的材料叙述此时李世民为“元帅”,故B项不能被认定为历史事实。 题干中的四则材料中只有一则材料叙述了李世民患病导致战役失败的信 息,故D项不能被认定为历史事实。 3.(2017全国卷,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 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与社会习俗变迁。材料信息反映了北朝时北 方人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

34、朝中期北方城市中出现了很多茶铺,饮茶之 人颇多,茶铺的茶叶多来自南方。北方人由嘲笑南方人喝茶到大量饮茶,这 说明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南方的习俗也被北方人接受,故选C项。材 料无法体现南茶开始北运,故排除A项。饮茶习惯只是饮食习惯的一个方 面,南宋时期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排除B、D两项。 模拟演练模拟演练 1.(2021年1月广东适应性测试)西汉中期至西晋,中原王朝先后允许已归附 的匈奴、鲜卑族内迁到陕北、晋北、幽州北等长城一带,羌、氐族内迁到 关中地区聚居。这( ) A.加快了中原王朝的衰落过程 B.使边患危机更加严重 C.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D.推动了北方民族交融 答案 D 解析

35、 根据“中原王朝先后允许已归附的匈奴、鲜卑族内迁到陕北、晋北、 幽州北等长城一带,羌、氐族内迁到关中地区聚居”可知,中原政权的这一 做法有利于少数民族内迁,加强了北方民族间的交融,D项正确;少数民族内 迁到中原一带与中原王朝的衰落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A项;民族间的交融 有利于缓和危机,排除B项;“均衡发展”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 2.(2020福建龙岩二模)西晋末年始,北方人口因动荡大量南迁,南迁人口未 纳入所在郡县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东晋于咸和年间(326334年) 开始实行“土断政策”,即取消客籍户,“不论侨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 可见土断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抑制士族势

36、力膨胀 B.控制人口,扩大赋役来源 C.缓和侨土之间矛盾 D.发展经济,实现重心南移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未纳入所在郡县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可知,没有正式 户籍则不向国家交纳赋役,故东晋时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是为了使 其负担国家调役,故选B项;材料中涉及的“客籍户”主要是指自北方南迁而 来的居民,与抑制士族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北方南迁的客户与本 地人员之间的矛盾,故也不涉及矛盾的缓和,排除C项;收取赋税不利于调动 人民的积极性,不利于发展经济,且当时东晋统治者的主要目的是维护自身 统治而非推动南方经济发展,排除D项。 3.(2020山东威海一模)秦汉时期,中原地区鲜有饮

37、酪者,但齐民要术中 却记载了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乳酪的生产加工技术。出现这一变化的主 要原因是( ) A.中外文化沟通的密切 B.南北经济联系的扩大 C.古代农副牧业的发展 D.北方民族交流的加强 答案 D 解析 齐民要术约成书于北魏时期,此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民族 交融加强,因此导致材料中现象的出现,故选D项;这一变化是我国境内各民 族交融的结果,与中外交流无关,排除A项;中原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都属 于北方,无法体现南北经济联系的扩大,排除B项;古代农副牧业的发展只是 这一变化出现的次要原因,并非主要原因,排除C项。 4.(2020河北唐山三模)“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 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 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这段话反映了( ) A.宗法血缘关系得到强化 B.郡国并行威胁中央集权 C.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 D.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 往往自择将吏”,可知藩镇具有强大独立的军事实力,官吏任免不受中央节 制,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 本课结束本课结束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