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二 部 分 人 文 地 理 第一节 城乡空间结构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地地 理理 内 容 索 引 素养导读 体系构建 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 关键能力 整合突破 核心素养 专项提升 素养导读素养导读 体系构建体系构建 课程标准 1.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 的意义。 2.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3.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核心素养 1.结合区域资料,分析区域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出现的问题及其 解决措施。(区域认知) 2.结合资料,分析世界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及成因、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 的关系。(综合思
2、维) 3.根据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分析城市功能区设置的合理性;调查当地城镇 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地理实践力) 4.合理规划城乡空间结构,力争做到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人地协调 观) 知识构建 必备知识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自主诊断 一、城乡空间结构 1.城乡土地利用 (1)城镇和乡村 项目 概 念 特 点 城镇 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 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 地 与乡村相比,城镇具有人口和 产业活动 、生产效率 和经济效益比较 、各类建 筑聚集、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 相对 的特点 乡村 主要从事 生产、人口分 布较为分散的地方 非农业 农业 密集 高 发达 (2)土地类型 类 型 含
3、义 组 成 利用主体 农用地 直接用于 生 产的土地 、林地、草地、农田 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乡村 建设用地 建造 、 构筑物的土地 城乡住宅和 用 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 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 地等 城镇 未利用地 农用地和建设用地 的土地 农业 耕地 建筑物 公共设施 以外 (3)城乡土地利用 城镇土地利用:反映城镇 和空间功能差异。 乡村土地利用:反映农业 、农村居民点以及相关设施 的分布状况。 布局形态 生产布局 2.城乡空间结构 (1)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功能区 a.主要类型及作用 类型 作 用 居住区 是城市居民 、交往、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工业区 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
4、动力,也是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的 因素 商业区 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特别是 和金融流通的中 枢 生活 主导 商品交易 b.中心商务区(CBD)大城市 区域 特征 林立,公司总部云集 作为城市 枢纽和观光购物区域 业发达 土地利用 ,地价房租甚高 人流汇集, 繁忙 c.特点: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没有 的界线,各种功能区相互联 系、 。 核心 高楼大厦 经济 商贸服务 集约 交通 绝对 相互组合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 a.表现 规 模 空间结构 较小城市 状、扇状和条带状 较大城市 状、棋盘格状 b.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 输状况、政策等。 同心圆 多核心 历史文化 (2)乡村内部空
5、间结构 土地利用方式较为 。 聚落空间形态主要有 、分散型和半聚集型等,受当地地理 环境的影响深刻。 和地方服务功能相对突出。 简单 密集型 集市流通 (3)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 。 节省 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这些设施的运 行效率。 促进城镇与周边地区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 的不利影响。 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居民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和丰富 的 。 利用效率 基础设施 生态环境 文化空间 3.城乡区位分析 (1)城镇 特点: 和非农人口高度集聚的聚落。 地位:一定区域的社会、 和文化中心。 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a.自然地理因素:主要包括 、气候
6、、水文等。 b.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资源、 、政治、军事、宗教和文化等。 c.变化:有些因素如军事、 等对现代城镇区位的影响已经很弱,而 自然资源、 等因素一直对城镇区位产生巨大影响。 (2)乡村:受 和社会、经济、文化等条件影响。 非农产业 经济 地形 交通 宗教 交通 自然条件 二、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1.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 (1)地域文化的内涵 地域文化 内 容 含义 在一定的 中成长起来、独具特色、传承 至今仍发挥作用的 ,是一定地域内自然 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表现形式 多种多样,如 、文化形态、社会习俗、 生产生活方式等 地理环境 文化传统 历史遗存 地域文化 内 容
7、意义 是一个地方独特的 资源,更是文化建设创新的主 要源泉 特点 其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不断 的,但在 一定阶段内又具有相对的 文化 发展变化 稳定性 (2)城乡景观的内涵 城乡景观的含义: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其外部形态和组合类 型与当地的 密切相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 域的文化内涵、价值观、审美观。 城乡景观的地域差异:各大洲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不同 之间,不同海拔之间,城乡景观均存在显著差异。 自然地理环境 纬度 (3)地域文化与城乡建设的关系 2.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1)在民居特色上的体现:世界各地的民居为适应当地的 , 形成了不同的特色,
8、的选用也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2)在城市格局上的体现 城市 布局特点 地域文化特点 我国 古代 都城以 为中心并确定中轴 线,构建城市的基本骨架 体现了 至上的思 想,在功能分区上反映出 严格的等级制度 自然地理环境 建筑材料 宫殿 皇权 城市 布局特点 地域文化特点 欧洲 多围绕 、市政厅、城市广 场布局,中心与四周的建筑物高度 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 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 化的融合 美国 中心多围绕摩天大楼布局,外围建 筑高度逐渐 ,并逐渐形成 连绵的城市带 由于发展历史 ,缺少 体现悠久历史的传统建 筑 教堂 外围 下降 短 (3)在建筑风格上的体现 我国:砖墙木梁架结构广泛流行,
9、斗拱飞檐和 是我国特 有的建筑风格。 西方:柱廊、 、喷泉、雕塑等特点明显。 (4)地域文化的保护途径:将传统的、民族的 特征融入现代建筑之 中,协调好老城区与新城区的发展关系,促成 与现代生活 的和谐。 雕梁画栋 尖塔 文化 历史文化 关键能力关键能力 整合突破整合突破 考向一 考向二 规律规律深化整合深化整合 考向一考向一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和变化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和变化 城镇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区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镇里的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三大功能区 的形成、形态、特征及位置具体如下表所示。 考向一 考向二 形成 功能区 商业区 工业区 居住区 形态 占地面积小,呈点
10、 状或条状 集聚成片 占地面积大,是城镇的最基本 职能,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考向一 考向二 特征 经济活动最繁忙; 人口数量昼夜差 别大;建筑物高大 稠密;内部有明显 的分区 不断向城镇外 缘移动,并趋 向于沿主要交 通干线分布 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居 住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 级居住区背向发展 位置 城镇中心、交通 干线两侧、街角 路口 城镇外缘、交 通干线两侧 中高级居住区 低级居住区 城镇外缘、环 境优美的地方, 与高坡、文化 区相联系 内城、工业 区附近,环境 相对较差,与 低地、工业 区相联系 考向一 考向二 规律总结 “六看法”判断城镇三大功能区 (1)看面积:居住区面积最大
11、,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2)看距城镇中心的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城镇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 区、居住区、工业区。 (3)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居住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 (4)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居住区 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 (5)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密集,居住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 最小。 (6)看分布趋势:居住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区转移;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 通便捷处转移的趋势,但转移规模较小。 考向一 考向二 思路思路典题透析典题透析 【典例1】 (2020全国卷,45)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
12、的效果,我国 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 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下图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 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考向一 考向二 (1)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的是( ) A. B. C. D. 考向一 考向二 (2)相对居住片区,居住片区的建筑布局宜( ) 建筑密度大 建筑密度小 以高层建筑为主 以多层建筑为主 A. B. C. D. (3)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 ) A.春季盛行风 B.夏季盛行风 C.秋季盛行风 D.冬季盛行风 【素养解读】【素养解读】试题以某居住区内的建筑布局
13、作为主要信息载体,以居住区 内建筑布局为切入点,考查区域内部空间结构,体现了对地理实践力的考查。 考向一 考向二 【思路导引】【思路导引】 西南风 东北风 西南部 有效通风 西南风 有效通风 冬季防风 密度大 楼层高 东南 西北 东北风 考向一 考向二 答案 (1)B (2)A (3)D 考向一 考向二 题组题组训练突破训练突破 (2020天津卷,1011)下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交通、金融、 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密度。读图文材料,完成第12题。 考向一 考向二 1.图中虚线圈内区域最可能的城市功能是( ) A.商业和住宅 B.工业和行政 C.旅游和休闲 D.仓储和物流 2
14、.影响该市中心城区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 B.地形 C.气候 D.科技 考向一 考向二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虚线圈内区域交通设施和金融设施的密度较大,交 通便利,金融服务设施完善,最可能为商业区和住宅区,休闲旅游区的可能 性小,A正确,C错;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 分布密度(该图整个区域均为该城市中心城区),工业区和仓储物流区占地 面积较大,位于城市中心城区的可能性较小,B、D错。第2题,根据图示信 息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形态大致呈条带状,最可能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B 正确;根据交通设施的分布密度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西北侧交通密度较
15、低, 说明其形态受交通的影响不大,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错;根据图中比例尺信 息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范围不大,其气候差异不大,C错;科技因素对中心 城区形态的影响较小,D错。 考向一 考向二 规律规律深化整合深化整合 考向二考向二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1.地域文化的地域性 考向一 考向二 2.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地域文化对城镇景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镇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 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 城镇中的建筑,地域文化对城镇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 方面都有影响。 考向一 考向二 城市建筑 表 现 原 因 建 筑 布 局
16、 美国 城市 城镇中心多摩天大楼, 建筑物高度由城镇中 心向郊区递减 美国发展历史短,早期移民大部分 来自欧洲,沿袭了欧洲自由主义精 神的传统,在后来的发展中形成了 有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特征 欧洲 城市 城镇中心有广场、大 教堂等著名历史建筑, 高层建筑大都建在城 镇中心以外的地区 欧洲发展历史悠久,城镇中多著名 建筑,人们不愿意让现代化建筑夺 去其历史建筑的风采 考向一 考向二 城市建筑 表 现 原 因 建 筑 结 构 中国 建筑 建筑有围墙;园林讲究含蓄,显 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 忌宽求窄 中国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 内向性、封闭性 美国 建筑 很少有围墙;园林强调整齐划 一,均衡对称
17、,直率敞朗 西方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 外向性、开放性 考向一 考向二 城市建筑 表 现 原 因 建 筑 风 格 中国 建筑 宫殿建筑的斗拱、仙人走兽、 飞檐、亭、台、楼、阁;中国 民居四合院 东方古代建筑突出皇权的 重要地位 西方 建筑 西方宫廷中的喷泉、雕塑等; 西方花园、洋房、绿篱、草 地等 西方国家城镇建筑表现出 教堂占优势地位 考向一 考向二 思路思路典题透析典题透析 【典例2】 (2020江苏卷,1011)下图为某小镇空间格局演化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考向一 考向二 (1)影响该小镇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产业结构 B.人口素质 C.环境质量 D.交通方式 (
18、2)“现代拓展区”的建立有利于( ) A.减轻自然灾害 B.提高环境容量 C.保护传统地域文化 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考向一 考向二 【素养解读】【素养解读】试题以图文的形式,以某小镇空间格局演化过程示意图为信 息载体,考查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地域文化等知识,体现了对区域认知、综 合思维的考查。 考向一 考向二 【思路导引】【思路导引】第(1)题 沿河 高速公路 交通方式 考向一 考向二 第(2)题 选项 分 析 A 根据图文信息不能判断该小镇的 特征,因此无法 判断“现代拓展区”的建立是否能减轻 ,A错 B 一个区域的环境容量是 的,不会因为“现代拓展区” 的建立而 ,B错 C “现代拓展区”
19、远离老城区,相对 了对明清传统文化的 ,使当地的传统地域文化可以得到更好的 ,C对 D “现代拓展区”远离老城区,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城市 效应, 但是并没有 温室气体排放,D错 自然环境 自然灾害 相对稳定 减少 保护 提高 热岛 减少 考向一 考向二 答案 (1)D (2)C 考向一 考向二 题组题组训练突破训练突破 角度1 根据区域文化景观判断所在的区域以及文化景观的功能等 (2019海南卷,1213)有着“东方好望角”之称的某沿海小镇,迎接了中国大陆 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这里房屋、道路依地势而建。在方圆四、五平方 千米的山坳里,房屋多用石块砌成,屋顶瓦片也多压着石块,形成“屋咬山,山 抱屋
20、”的石砌建筑群(下图)。据此完成第12题。 考向一 考向二 1.该镇位于( ) A.海南省 B.广东省 C.浙江省 D.山东省 2.该镇石砌建筑主要是为了抵御( ) A.寒潮 B.台风 C.泥石流 D.冰雹 考向一 考向二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沿海小镇”“第一缕曙光”“房屋多用石块砌成”“屋咬 山,山抱屋”及图片中的“坡房顶”等信息,比较容易判断出该镇位于浙江省。 第2题,该镇位于浙江省,寒潮和冰雹较少,A、D错误;石砌建筑几乎无法抵 御泥石流,C错误;该镇位于东南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而当地石砌建筑依 地势而建,抵御台风的能力相对较高,B正确。 考向一 考向二 角度
21、2 通过特色城镇这一较新的材料考查城镇景观与地域文化 着力挖掘、营造城镇特色,追求特色之美,是促进城镇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 段。特色城镇的现代化水平均高于一般城镇。塑造城镇特色是对城镇的 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城镇富有特色,就会提升城镇的品位和影响力,增 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创造出良好的商务环境和经济秩序,使资金、人才、技 术等各种资源加速良性循环,从而对城镇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据此完成第35题。 考向一 考向二 3.下列关于世界上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 纽约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 巴黎的城镇建筑一 直秉承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 罗马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 曼谷
22、体 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 A. B. C. D. 4.中华民族雍容恢宏、宽博兼容的文化特色熔铸出风格多样的城市,下列 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安的古朴 B.桂林的灵秀 C.苏州的神秘 D.拉萨的奇逸 考向一 考向二 5.由于自然环境、历史传统、人文景观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世 界上大致形成了政治型城市、经济型城市、文化型城市、宗教型城市、 旅游型城市5种不同类型的特色城市。下列属于文化型城市的是( ) A.苏黎世、香港 B.布鲁塞尔、火奴鲁鲁 C.威尼斯、戛纳 D.威尼斯、日内瓦 考向一 考向二 答案 3.C 4.A 5.C 解析 第3题,罗马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23、的;巴黎的城镇建 筑一直秉承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纽约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曼谷体现着 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第4题,西安风格古朴,苏州风格灵秀,桂林风 格奇逸,拉萨风格神秘。第5题,政治型城市如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瑞士的 日内瓦等;经济型城市如苏黎世、香港等;文化型城市如威尼斯、戛纳等; 宗教型城市如耶路撒冷、麦加等;旅游型城市如火奴鲁鲁、桂林等。 核心素养核心素养 专项提升专项提升 规律规律深化整合深化整合 图形突破地租曲线图的判读 地租曲线图是用来表示城镇内部地租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的图示,一般呈现 从城镇中心向四周随距离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常见的地租曲线图有坐标 图、立体图、等值线图等。 1
24、.坐标图的判读 2.立体图的判读 3.等值线图的判读 思路思路典题透析典题透析 【典例】 (2019北京卷,8)下图示意某地商业和农业地租水平。该图体现 ( ) A.两种用地类型呈交错分布 B.两种地租变化率的差异小 C.商业用地向郊区持续扩展 D.农业用地受到政策的保护 【素养解读】【素养解读】试题以某地商业和农业用地地租水平变化图为载体,主要考 查地租曲线图的判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体现了对综合思维的考查。 【思路导引】【思路导引】 高于 政策 较大 差异大 很小 付租能力 扩展 答案 D 迁移迁移对应训练对应训练 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图a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图b示意该城市地租变化。 读图
25、,完成第12题。 图a 图b 1.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 A.西风;自西向东 B.西北风;自东向西 C.东南风;自东向西 D.东风;自西向东 2.图b中曲线最能反映图a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对河流及大气都有较重污染的化工区位于城 市的东方,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应为西风,河流大致流向为 自西向东。第2题,地租的高低与离城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的便捷程度有 关。图a中甲乙一线依次经过铁路、河流、两条主要公路,郊外铁路远 离市区,交通不便,地租低;河流和两条主要公路两侧地租较高,其中左边公 路贯穿整个城市,交通便捷程度最好,地租最高。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