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88 ,大小:1.57MB ,
文档编号:1223044      下载积分:10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1223044.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届人教版(老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课件: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届人教版(老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课件: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pptx

1、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 集权制度的形成 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夏商周时期创立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及礼乐制度, 带有明显的血缘关系色彩,属于典型的贵族政治。 2.秦汉至明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君主专制:演变趋势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宰相制度被废除。 中央集权:演变趋势为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选官用 官:选官制度主要经历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监察制度在本质 上服务于皇权。 真题 设题情境 学科素养 2020课标,24 以史记关于楚国国君自立为王的记载考查分封制 历史解释 2020课标,26 以宋代殿试制度成为常制考查科举制 历史解释 20

2、20课标,27 以张居正通过劝谏迫使皇帝收回成命的记载考查明代内阁制 史料实证 2020课标,42 通过对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时代特征的概括及论证,考查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家国情怀 2020课标,41(3) 通过史学著作中的记载考查西周政治制度的影响 家国情怀 2019课标,24 通过引用学者对商朝、西周王位世系研究的史料考查王位世袭制 史料实证 2019课标,25 通过西汉朝廷规定诸侯王献礼必须使用皮币来置放礼物这一史实考查汉代中央集权的 加强 史料实证 2019课标,24 以水利工程建设考查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 历史解释 真题 设题情境 学科素养 2019课标,24 以孝经中的记述考查宗法制 史

3、料实证 2019课标,26 以北宋募兵制下兵士的待遇、兵员的数量考查北宋军事制度的影响 历史解释 2019课标,40(2) 以汉代大一统的措施考查汉代国家治理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2018课标,25 通过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藩镇基本情况考查唐朝藩镇割据的影响 历史解释 2018课标,24 以史记中关于商汤“网开一面”的故事考查商朝政治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018课标,26 通过武则天时期中央宰相制度的变化考查唐代中枢结构调整 历史解释 2018课标,25 通过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考查宋代官僚制度 史料实证 2018课标,41(1) 以乡约制度的变化考查古代中国基层治理 历史解释、家国情

4、怀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商朝的政治制度及特点;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的 内容、特点和作用;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的统一;皇帝制度的创立及特点;秦朝中央 官僚机构的构成及特点;郡县制的运作及影响;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一知识点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必备知识微点补遗 一、商朝的政治制度一、商朝的政治制度 1.王位承袭方式:商承袭夏的王位世袭制,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时 , 有时 。 父子相传 兄终弟及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王权特点:具有神秘色彩。 (1)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 (2)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

5、方式来决定。 3.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 部族。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4.行政管理制度 机构 官员 主要职责 中央 相、卿士等 掌管政务 地方 侯、伯 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二、西周的分封制二、西周的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权力分配制度 1.背景:公元前1046年, 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周武王 2.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 3.内容 分封对象 王族、 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分封内容 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 和人民 诸侯义务 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 等级关系 天子诸侯 士 主要封国 齐、鲁、燕、卫

6、、宋、晋等 功臣 土地 卿大夫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4.特点 (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封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居富庶地区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 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的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 横向联系。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5.影响 (1)积极 a.稳定了统治秩序,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b.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c.打破了夏商的部落国家和方国联盟状态,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紧密,是一种 制度

7、创新。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局限: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周王无法对诸侯 势力进行直接干涉和控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势力增强,诸侯争霸战 争不断, 的权威逐渐削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逐渐被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 概念阐释概念阐释 贵族政治 夏、商、西周时期,国家政权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他们依靠血缘和出 身享有世袭的特权,这就是历史上的世卿世禄制度,这一时期的政治被称为“贵 族政治”。 周天子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图解历史图解历史 分封制的实质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链接新教材链接新教材 西周的政体及其特征 西周实行贵族等级分封制。分封制与宗法制

8、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 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商周政体中,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 中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 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三、西周的宗法制三、西周的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权力继承制度 1.目的:加强 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 地继承上的矛盾。 分封制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含义:宗法制是用 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秩序,巩固国 家统治的制度。 父系 3.内容 (1)嫡长子继承制:王位及各种爵位由 继承。 (2)大宗和小宗关系: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

9、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大宗和小 宗具有相对性。 (3)周王的地位: 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嫡长子 周王 4.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 稳定和团结。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5.宗法制度的瓦解 (1)小宗上升,大宗沉沦:王室内部废嫡长子改立庶子,促使西周灭亡;东周时王室 进一步衰落。诸侯国内部大夫专权,他们之间也互相兼并;贵族没落,平民崛起。 (2)人才流动:西周世官制下,人才选用限于宗室子弟,依照身份等级任命。东 周因列国竞争与尚贤思想,不局限于身份等级和宗法传统,出现许多布衣卿 相;用人唯才,不受宗法血缘关系限制。 (3)变法裁抑贵族,以定额

10、谷禄代替土地分封,分封阶层向编户齐民转变等,在 客观上起着瓦解宗法制的作用。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概念阐释概念阐释 “家国同构” (1)“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通性,均以“血亲 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 (2)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庭、家族内,父家 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简而言之,父为“家 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 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项目 宗法制 分封制 关键 信息 “世卿世禄”“凝聚宗族”“血缘亲疏”“家族 祖先”“家庭

11、关系”“嫡庶之辨”“大宗与小宗 ”“家族等级关系” “分封授民”“授民授疆土”“拱卫王室”“随 从作战”“朝觐述职”“交纳贡赋”“等级森严 ”“相对独立性” 实质 与 核心 内容 是家族内部根据血缘的亲疏确立的一套土地、财 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核心内容是嫡 长子继承制 是统治阶级内部根据宗法血缘关系,联合同姓及异 姓贵族在权力和财产方面的再分配制度。核心内 容是规定了周王与诸侯之间的权力和义务 技巧 材料中凡是涉及这方面的,一般要考虑与宗法制相 关的内容 材料中凡是涉及这方面的,一般要考虑与分封制相 关的内容 技巧点拨技巧点拨 巧解分封制与宗法制类题目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图解历史图

12、解历史 1.宗法制与宗法观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关系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探究点一探究点一 分封制的特点及影响分封制的特点及影响 史料实证 史料1 关键能力素养探究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史料2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 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是 “掺砂子”。分封出去的邦国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 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史料1 该图反映了西周分封制的特点,从图中文字信息“周王室贵族”“武王弟”“周公长子 ”等可以看出

13、分封制的主要对象;从封国地理分布上可看出同姓封国地域分布上的特点 史料2 该史料主要说明了西周分封制发展演变的情况。第一句话体现了分封制下诸侯国与原 有邦国的不同;第二句话说明分封制下,诸侯国实行贵族统治,拥有较大独立性 读史引领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1.根据史料1并结合所学,指出图中同姓封国与异姓封国相比,在数量与地域 分布上呈现出什么明显特点。分析这些特点体现出西周统治者怎样的统治 策略? 史料运用 提示提示 特点: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统治策略:以亲制疏,将血缘内聚力转化为政治向心力。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根据史料2,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砂

14、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 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提示 意图: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影响:形成了二元体制。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史论归纳 历史解释分封制对后世的影响 1.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秦统一后,在全国 推行郡县制,分封制消亡。但后世许多封建王朝也实行过分封制,例如西汉、 西晋、明代,大多时候分封制只是郡县制的补充。 2.分封制使被分封的诸侯国将以商周为中心的核心文化传播到各地,将各地 的文化融合统一为中原文化,促进了早期中华文化的形成。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3.分封制使中华文化在整体传统文化格局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 我国各省份的简称有些就源于分封

15、制下的封国名称:如山西简称“晋”,山东 简称“鲁”,等。 4.分封制对中国的风俗文化影响深远。如中国的很多姓氏源于古代的封国 或封地名称,如姓氏中的齐、鲁、赵、燕、晋、秦、楚等;战国时秦国与晋国 曾多次联姻,后世就以两家联姻称为“秦晋之好”。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探究点二探究点二 宗法制的特点及影响宗法制的特点及影响 史料实证 史料1 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适(通 “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 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适(通“嫡”)孽无别则宗族乱。 吕氏春秋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史料2 家族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

16、着天然的联系,与中国国家政 权之间具有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与现代化的主潮流并不处于截然对立的状 态。然而,家族组织又是一柄双刃剑,以它为表现形式的族际冲突(编者注:农 村宗族械斗),以及由于政府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普遍不满,很可能在家族组织 复兴中成为某种破坏性力量。 摘编自杨平湛江农村家族宗法制度调查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史料1 该史料主要强调了宗法等级制度对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其中关键信息“不使诸侯 疑焉”“不使大夫疑焉”“不使庶孽疑焉”体现了推行宗法制的目的和积极作用 史料2 其主要观点是宗族为中性社会组织,其功能具有双重性。宗法制下的亲情具有很强的 亲和力及凝聚力,有利于家庭和睦、宗族团结

17、与社会和谐,但若处置不当,也会成为一 种障碍 读史引领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史料运用 1.依据史料1、2,指出推行宗法制的目的和积极作用。 提示提示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和各级贵族权力的稳定。 积极作用: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有利于社会和谐,等。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时至今日,宗法制早已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依然存在。根据 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例说明。 提示提示 凝聚亲情的传统节日,如中秋节、春节等;寻祖探源、叶落归根的传统 观念;某些家族重修家谱、族谱;等。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史论归纳 一、历史解释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影

18、响了中国的传统社会结构,体现为“家天下”的延续和家国同构,如封 国制度、家族制度等。 (2)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人伦、重视亲情、重视家庭生活的传统,有利于维护 社会的和谐稳定。 (3)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祖先、重视传统、重视统一的民族精神。中国是世 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被中断的国家,其原因与这一制度密不可分。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消极影响 (1)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容易导致任人唯 亲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2)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容易形成盲目服从的性格以及出现 女性地位低下等社会现象,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二、

19、家国情怀二、家国情怀宗法观念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宗法观念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宗法观念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影响很大,当今社会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引领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 1.弘扬宗法文化中的亲亲尊尊、团结互助的思想,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 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团结。 2.宗法文化强调爱国、忠孝,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3.传统的宗族思想与家乡观念,有利于促进海外华人、华侨及港澳台同胞回 乡建设家乡,促进家乡的繁荣富足。 4.建祠堂、修族谱有助于对家乡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对家乡的热情,对延续 和发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真题感悟模拟演练

20、 1.(2020课标,24,4分)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 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 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D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解析解析 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向周天子提出提升爵位等级的要求在遭到 周天子拒绝后怒而自立的史实,这表明当时周朝的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故D项正 确。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但材料无法说明当时周朝礼乐制度不复存在,A项错误; B项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宗法制度

21、“开始”解体,C项错 误。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2019课标,24,4分)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 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B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解析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商朝王位继承方式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 2位王”说明西周王位继承方式以父死子继为主,这反映出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故选B项。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王位世袭制,无法体现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故A项 错误;材料中商周时期王位继承情况与君主寿命长短无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兄

22、终弟及和父死子继体现的都是血缘关系,且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说明血缘纽带关系得到强化而非弱化,故D项错误。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3.(2019课标,24,4分)“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A 解析解析 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敬爱兄长。孝悌观念与血缘亲情有关,因此 材料中思想的制度渊源为宗法制,A项正确。禅让制、郡县制均无法体现“孝” “悌”“乐”“礼”的内涵,B、C两项错误;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形成于材 料所述思想之后,D项错误。 知识

23、点一 知识点二 已考角度 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分封制,从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角度考查宗法制的 影响,从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角度考查早期政治文明 热考角度 立足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角度,考查分封制和宗法制 高考风向标 分封制和宗法制一直是高考命题重点,侧重考查学生史料研读和获取信息能力以及 对知识点的综合理解,今后备考中仍要重视对宗法制、分封制两大核心知识的复习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1.(2021辽宁锦州模拟)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调整分封策略,并采取了新办法 安置旧殷势力。如卫康叔受封于殷都旧地,他领有的七个殷人氏族大多是原 住民;鲁侯伯禽领有的六个殷人氏族,则是随伯禽受封迁过去的。

24、这反映了分 封制( ) A.结合地缘与血缘加强国家管理 B.巩固了贵族的世袭特权 C.实现了天子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重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 A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解析解析 材料中西周采取新办法安置旧殷势力,分封王族成员统治殷商遗 民,把一部分殷人氏族迁出去以便控制,反映了分封制结合地缘与血缘加强国 家管理,故选A项;宗法制巩固了贵族的世袭特权,排除B项;分封制下天子对地 方实行间接控制,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实现了天子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 C项;“殷都旧地”属于中原地区,并非边远地区,排除D项。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2020福建莆田二模)据记载:周武王病,周公请上天代周王病,把祝策藏在

25、金 縢之匮中。周公死,成王葬以人臣之礼。天大雷雨,又刮起大风。成王大惧, 开金縢之匮,知周公代武王事,改用王礼葬周公,灾异平息。这一记载说明 ( ) A.周公权威凌驾于周王 B.西周政治具有神秘色彩 C.天人感应理论被认可 D.分封制度遭到周公破坏 B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解析解析 材料“周公请上天代周王病”和“天大雷雨,又刮起大风。成王 大惧,开金縢之匮,知周公代武王事,改用王礼葬周公,灾异平息”,反映出西周 统治者敬畏天神,遵循上天的意愿维护统治,说明西周政治带有神秘色彩,故 选B项;周公的权威来自周王,排除A项;天人感应学说是汉代董仲舒提出的,排 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西周统治者遵循上天意

26、愿行事,没有涉及西周的分封制 遭到破坏,排除D项。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3.(2021安徽芜湖模拟)公元前6世纪中叶,许多诸侯国内公室衰微、世卿执政, 卿大夫争相兼并土地、占有财货,美其名曰求富。各大卿族以己之“富”在 不同阶层中吸附私属,最终使得上至公子王孙,下至士庶人都有机会求富。这 一现象( ) A.得益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B.表明官僚政治体制逐渐成型 C.根源于周王室的腐败和衰微 D.推动了新型政治关系的形成 D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解析解析 公元前6世纪中叶是春秋时期,据“许多诸侯国内公室衰微、世卿 执政,卿大夫争相兼并土地、占有财货最终使得上至公子王孙,下至士庶 人都有机会求富”

27、可知,这一现象推动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加速了奴隶 制度衰落和封建制度的形成,故选D项;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排除A 项;官僚政治体制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材料中现象产生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 展,排除C项。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4.(2021湖南永州一中月考)据史记记载,战国时期,秦国“宗室非有军功 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表明当时秦国( ) A.宗族嫡庶差别不复存在 B.君主权力不断得到强化 C.世卿世禄制度受到冲击 D.宗法认同观念逐渐消失 C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解析解析 由材料“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

28、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 富无所芬华”可知,当时秦国规定宗室子弟没有军功就不得列入属籍,强调军 功,这对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度形成了冲击,故选C项;当时的秦国仍然存在嫡庶 的差别,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选官制度的变化,没有直接体现君主权力的强 化,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宗法认同观念逐渐消失,排除D项。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二知识点二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必备知识微点补遗 一、秦的统一一、秦的统一 1.诸侯争霸 (1)背景:西周末年,王室衰微,宗法制、 遭到破坏。 (2)表现:各诸侯国为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进行战争。 分封制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秦的统一

29、(1)条件:人民渴望统一;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日益强大。 (2)概况: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 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教材补遗教材补遗 周秦之际政治文明的转型 (1)个人权力由分散到集中:由周天子权力的尚未集中到秦朝专制独裁的“皇 帝制”。 (2)地方权力由分散到集权:由独立性较强的分封制到集权于中央的郡县制。 (3)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由西周时期的贵族世袭到秦朝由皇帝任 命官员。 (4)权力执掌由贵族到官僚:国家权力由西周时期的世袭贵族把持到秦朝官吏 由皇帝任命。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二、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二、

30、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 1.皇帝制度 (1)确立:秦王嬴政自称“ ”。 (2)权力: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 等一切大权。 (3)特征:皇位世袭, 。 始皇帝 军事 皇权至上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中央官制 职责 丞相 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 是副丞相,执掌 ,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 负责管理全国 诸卿 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群臣奏章 军务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3.特点:主要官职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 手中。 皇帝 4.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概念阐释概念阐释 官僚政治 官僚政治是相对于贵族政治

31、而言的,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 的,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 系,包括有关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与官僚的活动及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从 战国末期中央集权制度的逐渐形成,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官僚政治逐 步确立起来,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背景 (1) 时期,一些诸侯国已设郡县。 (2)秦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春秋战国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内容 行政区划 把全国分为36郡,由 直接管辖。 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 地方官制 (1)郡守: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

32、督责所属各县,定期向 汇报工作 (2)县令(或县长):是县的长官 (3)郡守和县令或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中央政府 丞相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3.影响 (1)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2)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郡县制的建立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 重要标志。 (3)基层百姓成为编户齐民,国家因而掌握稳定的赋税、徭役与兵源。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图解历史图解历史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联系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链接新教材链接新教材 秦朝巩固统治的制度 (1)在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文书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官僚机构 以文书推行

33、行政管理。秦朝还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 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达到全国各地。 (2)秦朝大规模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 驰道、直通,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整顿社会风俗,等。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探究点一探究点一 秦朝中央官制的基本特征秦朝中央官制的基本特征 史料实证 史料1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 秦始皇本纪 (皇帝)总揽威柄,权不借下。 太平御览 关键能力素养探究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史料2 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屯卫;太 仆,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

34、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 大事总汇于丞相,或最后请皇帝裁决。 史料3 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 子,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 丞相”,主管监察。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史料1 主要强调了皇帝制度的特点。其中关键信息“传之无穷”体现了皇位世袭,“权不借下” 彰显了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帝制度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也是维护“家天下” 的重要保证 史料2 主要介绍了九卿的职责,其中奉常、郎中令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 史料3 主要介绍了三公的职责,其中丞相“助理万机”、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

35、主管监 察”。据此可知,秦朝中央官制的设置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主要官职分工 严密,各司其职,但都是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的 读史引领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史料运用 1.依据史料1、2,归纳秦朝政权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三公九卿制在处 理国家政务上的特点。 提示提示 “家天下”,家国同治。 分工严密,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分别向皇帝负责。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据史料2、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三公九卿制的特点。 提示提示 官员由皇帝任免,职责明确,组织完备,是一种典型的官僚政治体制。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史论归纳 历史解释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及作用 1.特点 (1)

36、秦朝中央官僚机构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主要官职分工 明确,各司其职,但都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各个官职相互牵 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君 权不致旁落。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诸卿中奉常、郎中令、宗正、少府等官职就 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2.作用 (1)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统治,有利于统一局面的巩固。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 强和完善。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探究点二探究点二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郡

37、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史料实证 史料1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 政治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 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 大变局”。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史料2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 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 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 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 顾炎武 史料3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 者六国耳,非尽灭三

38、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 民上以尽其才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史料1 主要说明分封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史料2 主要观点为分封制下地方权力太大,而郡县制会导致君主权力过于强大,故其主张“寓封建( 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 史料3 主要观点为强调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解读时,以第二个省略号为界分为两层: 第一层是原因的阐释,第二层是观点的陈述。通过分层找到观点,抓住原因,史料信息便一目 了然 读史引领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

39、治制度。分析说明周 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提示提示 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差别: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 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 族政治。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料2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分别指什么。 史料2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提示提示 地方权力过大;君主专制。 提出“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主张限制君主权力。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3.根据史料3,概括王夫之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 国历史发展中

40、的积极作用。 提示提示 看法:从国家的角度考虑,郡县制不如分封制害处多。 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这一制 度被后世所沿用。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史论归纳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分封制 郡县制 不 同 点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系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建立基础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政区 传承制度 世袭制 官吏由皇帝任免,官位概不世袭 地方权力 诸侯爵位可以世袭;拥有封地;在封地 内有行政权和土地管理权 官吏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只有俸禄,无封地;行使 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与中央的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

41、央 特点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相同点 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在维护 国家统一等方面起过积极作用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015天津文综,2,4分)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 “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 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真题感悟模拟演练 D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秦汉朝议制度。依据材料可知朝议制度有利于皇帝决 策时集思广益,故D正确。“必须经皇

42、帝裁决,方能施行”说明A、C错误;朝 议制度未反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B不正确。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已考角度 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郡县制,从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角度考查秦朝中枢制度 热考角度 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角度,考查秦朝统一全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的意义 高考风向标 近几年课标全国卷没有考查,属高考微冷点,复习备考中应加强对秦朝统一及制度建 设的复习,命题会侧重对家国情怀素养的考查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1.(2021河北衡水中学第一次联考)明朝张居正评价秦朝时说:“其创制立法, 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这里强调的是秦朝( ) A.延续了先秦历史传统 B.开创了

43、影响深远的制度 C.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D.实现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B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解析解析 根据“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结合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 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可知,这 里强调的是秦朝开创了影响深远的制度,故选B项;材料并未强调秦朝对先秦 历史传统的延续,排除A项;秦朝虽然通过焚书坑儒等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但 后世没有“守之以为利”,排除C项;秦朝虽然初步实现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但与材料中“创制立法”不符,排除D项。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2020山西太原一模)湖北睡虎地出土秦简中有当地郡守发布的告示,其内 容包括:法律命令就是

44、要教导百姓,去掉淫恶的行为,清除坏的习俗,使他们能 够行善。这反映了( ) A.秦朝秉承儒家的民本思想 B.儒法结合巩固了秦朝统治 C.秦朝重视社会秩序的构建 D.秦始皇希望成为仁王圣主 C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解析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秦代通过法律教导民众“去掉淫恶的行为,清 除坏的习俗”“使他们能够行善”,主要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这反映 了秦朝重视社会秩序的构建,故选C项。秦代治国以法家思想为指导,且秦朝 二世而亡,故A、B两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秦律具有教导民众、稳定社会秩序 的作用,不能得出秦始皇希望成为仁王圣主,故D项错误。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3.(2020甘肃张掖二中高三模拟

4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到了秦汉 统一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只有一个家却变成了国家。”据此推断,秦汉 “化家成国”主要得益于( ) A.推行郡县制 B.思想上独尊儒术 C.采用严刑酷法 D.推行科举制 A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解析解析 根据材料“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只有一个家却变成了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废除贵族政治(即分封制),代之以郡县制,有力地推动 了秦汉“化家成国”,A项正确;西汉时期思想上独尊儒术,排除B项;采用严刑 酷法不会使“贵族家庭都倒下了”,排除C项;科举制是从隋唐时期开始实施 的,排除D项。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记知识纲要记知识纲要 背史论术语背史论术语 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实行,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维护了西周政治的稳 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我 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3.秦朝中央官制和地方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4.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