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47.42KB ,
文档编号:1293108      下载积分:2.49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1293108.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高中 通史 历史)第七单元 第19讲.docx)为本站会员(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高中 通史 历史)第七单元 第19讲.docx

1、第第 19 讲讲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与新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传播与新三民主义 一、新文化运动 1背景 物质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思想基础 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进一步传播,资产阶级要 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 直接原因 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社会环境 从 1912 年中华民国建立,到国民党 1927 年开始训政,中国社会言论空 前自由 2.兴起 标志 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宣传民主与科学,揭开了新文化 运动的序幕 旗手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 阵地 新青年

2、(主要阵地)、北京大学(主要活动基地) 3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4影响 (1)积极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性质),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基础(最大功绩),形成了百 家争鸣的局面。 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促进了民众的觉醒。 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 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2)局限性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 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

3、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从后来的中国历史来看,新文化运动并未根除中国根深蒂固的专制极权制度。 5新文化运动时期是一个新旧交替时期 新文化运动前期,资产阶级激进派以民权、平等为指导思想,以民主、科学为旗号,开展思 想启蒙运动,所以前期仍然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可以说是对辛亥革命的补充;但在俄 国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新民主主义的曙光开始显现。因此,新文化 运动既是中国人学习西方失败的终点,也是中国人学习俄国的起点,呈现出新旧交替的突出 特点。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原因 (1)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2)十月革命的胜利

4、,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3)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部分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 2过程 (1)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 1918 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 旗。 1919 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2)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创立社团 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 思想转变 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先进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面向工人 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出版劳动界 劳动者等刊物 3.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

5、思想基础,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三、新三民主义 1背景 (1)孙中山多次斗争失败的教训。 (2)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精神。 (3)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 (4)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帮助。 2提出标志:1924 年 1 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3内容 (1)民族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 由及权利。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4评价

6、(1)进步性: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 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2)局限性: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不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图示明史 孙中山三民主义 考点一 近代中国的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 1民主与科学 民主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包括人权平等、个性解放、独立人格、共和政体等。科学 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包括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反对封建迷信愚昧盲从和偶像 崇拜等。 2问题与主义之争 问题与主义之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第一次论战,是社会革命论与社会 改良主义的论战, 它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内部马克思主

7、义者与改良主义者分裂的开始。 在这次斗争以后,马克思主义者继续同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思想进行论战,逐步开拓自己 前进的道路。 1新文化运动的特点 (1)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批判封建正统思想,实质是实现民主政治。 (2)有思想战线和文学战线两条战线,其目的是为实现民主政治而营造新文化氛围。 (3)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对东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 (4)以五四运动为界, 分为两个阶段。 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 针对练 1 (2018 全国大联考二)1919 年胡适在发表的谈新诗中指出:中国文学的革命 运动,先要语言文体的解放,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

8、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 锁镣铐。据此,胡适认为( ) A文学革命也是思想革命 B思想变革应从文学开始 C新文化运动迎合了时势 D文学革命需要变革儒学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胡适认为,若要文学革命,需要语言文体的解放,需要破除旧的精神 枷锁,也就是说,文学革命也是思想革命,故选 A 项。 2新文化运动“新”的表现 新领导 前期领导者为资产阶级激进派,后期为马克思主义者 新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经济基础 新思想 前期的指导思想是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后期则是马克思主 义思想 新内容 前期以宣传民主与科学为突破口,以提倡新文学、新道德为手段,以建立资 产阶级共和国

9、为目的;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提出走俄国十月 革命的道路 新成果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推动了中国自然科 学的发展 考点二 “天下为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五权宪法 五权宪法是孙中山提倡的实行“五权制度”的宪法原则。五权制度即“五权分立”的国家机 构的组织原则,将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这五种治权分别由立法、行政、司 法、考试、监察五个机关独立行使,以防止政府之专权;而同时将选举、罢免、创制、复决 四种“政权”由人民掌握,实行所谓“权能划分”。 1多视角认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从时代背景看,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

10、于汇流。 (2)从纲领内容看,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要求推翻清朝统治。 (3)从民生意识看,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 (4)从民主政治看,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三权分立 式的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5)从时代发展看,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 进程。 2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名称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发展 民族 反对民族压迫, 反对满 洲贵族统治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 各民族一律平等 由不明确反

11、帝到明确反 帝;由反满到各民族平 等(联俄、联共) 民权 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资 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封 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 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到 平民共有;明确提出反 帝反封建的主张(联共) 民生 平均地权 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 更加关注工农的利益(扶 助农工) 针对练 2 (2018 黄冈 3 月模拟)孙中山在 大总统宣言书 中宣布了合五族共建民国的思路, 但 1920 年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中说中国不止五族,应该合各族成为一大民 族。 1921 年, 他认为“不能笼统讲五族, 应该讲汉族的民族主义, 使其他各民

12、族同化为汉族”。 1924 年,他又指出,中国应通过联合各民族,而成为一个民族。这一变化( ) A表明孙中山仍然坚持大汉族主义的狭隘观念 B适应了中国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时代要求 C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D明确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立场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孙中山的民族观念不断调整,从“五族共和”到认为应该联合各民 族而成为一个民族,这一变化适应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时代 要求,故选 B 项。 家国情怀孙中山的家国精神 孙中山有着深厚的为民情怀,一生坚持以“天下为公”为最高思想境界,致力于“除去人民 的那些忧愁,替人民谋幸福”的情怀

13、。这是他追求真理,矢志革命的力量源泉,是他奋斗不 息,永不言弃的深厚基础。 材料一 “中国数千年来立国的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伦理、社会风俗,无一非 先圣学说发皇流衍。”“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日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 守。”1914 年袁世凯祭孔令 要求:从材料中找出袁世凯颁布祭孔令的核心内容及其目的。 信息:_ 答案 袁世凯颁布祭孔令的核心内容是尊孔复古,目的是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 材料二 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陈独秀是要把欧洲发展起来的 自由、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旧伦理、旧道 德、旧政治、旧思想,建立起

14、人民本来就是主人地位的新伦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 要求: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找出“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的更加彻底的革命”的 理由。 信息:_ 答案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思想领域里的反封建不彻底;陈 独秀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极大地促进了思想解放。 材料 新文化运动的“反孔”斗士们虽然对孔教批评多于肯定,但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对孔 子本人和孔教的价值评判实际上大都能够采取一种历史的、一分为二的评判态度和立场,而 并非如一般人印象中误解的那样,是不加区别分析地一概全盘予以否定或简单地予以蔑弃。 因此,就新文化运动的“反孔”斗士们对孔子本人的

15、真实态度而言,可一言以蔽之,即坚决 反对膜拜孔子的偶像,而对作为一代哲人或伟人的孔子本人又是崇敬的。 林存光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孔子观念的根本转折 发现问题:材料表明作者区别对待孔子及儒家思想,并非全盘否定。 思考:材料中作者是如何看待孔子及儒家思想的? 试答:_ 答案 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的“反孔”斗士们反对对孔子偶像崇拜和儒家伦理纲常,但是却 尊重和崇敬孔子,辩证地看待孔子本人和孔教的价值。 材料 孙中山的反满民族主义有六点“革新”:一是“把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统一民族 国家的思想灌注到原有的华夏民族意识中去,从而改造了适合地主阶级需要的内中国而外 四夷的传统观念”;二是“主张改君主政体为共和

16、政体,从而扬弃了尊周攘夷和反 清复明这类有浓厚的宗法色彩和帝制思想的传统观念”;三是“主张师夷,从而否定 了盲目排外和闭关锁国的传统观念”;四是“对内主张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从而基本上排 除了贵华夏而贱夷狄的传统观念”;五是“寓联满于排满之中”,“这就破除了非我 族类, 其心必异的传统观念”; 六是“主张在革命胜利后实行民族同化”“从而扫荡了明 夷夏之辨和严夷夏之防这类传统观念”。史学家张正明 要求:传统观点认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就是反满兴汉,分析材料,论证作者观点的合理性。 论证:_ 答案 作者认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合乎资产阶级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需要,扬弃、否定、 排除、破除、扫荡了传统狭隘的

17、民族观,为近代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统一,实现民族平 等与团结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作者从民族主义角度肯定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思 想,其观点是值得肯定的。 全国卷考题统计 年份 考题 2018 年 卷,29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卷,29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影响 2017 年 卷,41(2) 新三民主义的内涵 卷,29 民国时期的思想解放 1(2018 课标全国,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 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 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18、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答案 C 解析 C 对:题干反映的是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通过这些争 论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一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 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A 错: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发生在关于社会主义的争论之后。B 错:材料说的是社会主义是否适合 中国国情,与欧美社会制度没有关系。D 错:“消除”一词说法错误。 概念理解 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是从五四运动时期开始的,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19、道路却 是从 1927 年之后开辟的,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2(2018 课标全国,29)1920 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 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 表明当时( )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答案 C 解析 C 对: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20 年”及材料中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结合所 学可知是反对胡适提出的改良主义,主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说明俄国十月革命后,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且其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增强。 3(2017

20、课标全国,29)1913 年, 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 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 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 )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产品广告与“国之进步”“人民精神”等新思想相联系,取得巨大成功,体现 出当时民众对新思想的推崇与追求,故 B 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开始于 1915 年,A 项与材料 时间“1913 年”不符;C 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材

21、料仅提及广告对产品销售的影响,无法 得出 D 项。 4(2016 海南单科,18)1919 年 7 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 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 同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这表明当 时( ) A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 B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 C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 答案 C 解析 由“进步报刊每周评论”可以看出,只有极少数前卫的知识分子,不代表整个知 识分子阶层,故 A 项错误;民众拥有决定国家政策

22、的权力与史实不符,故 B 项错误;从“靠 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可以看出知识分子已开始认识 到推翻反动势力的重要性,故 C 项正确;由此看出,对社会主义运动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 的认识还处在开始阶段,没有进入深入传播的阶段,故 D 项错误。 1(2019 太原模拟)1919 年 2 月,保守复古的林纾对陈独秀、蔡元培诸人进行批判,捍卫文 言文与孔孟之道,蔡元培回信辩驳。这一论战使得新青年声名大振,“最高印数达到一 万五六千份”。这反映出当时( ) A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 B文化平民化成为趋势 C传统文化被新文化否定 D追求新思想成为主流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可

23、知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促进文化平民化,故 B 项正确。 2(2019 宜宾模拟)1924 年 8 月,孙中山指出:“现在一般青年学者信仰马克思主义,一讲 到社会主义,便主张用马克思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社会经济问题,但是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 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这反映出当时国民党( ) A注重借鉴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 B丧失了领导国民革命的主导地位 C试图消除与中国共产党的分歧 D逃避现实希求在革命中得到认可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得出注重借鉴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故 A 项正确。 3(2017 莱芜二模,28)1924 年 1 月孙中山说:“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我等当

24、共同奋斗, 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 ”又提出民族主义主张: “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二 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 ) A推翻以满洲贵族为主的清朝统治 B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弱小民族 C处理好国内民族关系,体现民族平等思想 D反对帝国主义,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 我等当共同奋斗, 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 又提出民族主义主张“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可以知道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反对帝国主义,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故 D 项正确。 4(2018 齐鲁名校冲刺模拟卷四,29)1

25、922 年 10 月陈独秀发表文章批评议员林宗孟和学者胡 适等到美国前公使芮恩施家中谈宪法,告戒他们“不要上美国帝国主义的当,”“不要于不 知不觉中引导一部分人民或青年学子去亲美国帝国主义才好”。据此可见,与新青年的 宗旨相比,此时的陈独秀( ) A成为了当时中国最主要的反美国代表 B成功的领导了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 C实现了从思想启蒙到政治斗争的转变 D成为了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袖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1922 年,不要上美国帝国主义的当,不要于不知不觉中引导一部分人民或青 年学子去亲美国帝国主义才好”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1921 年中共一 大陈独秀当选为中共书记,1

26、922 年中共二大确立了反帝反封建的目标,因此实现了从思想启 蒙到政治斗争的转变,故 C 项正确。 课时作业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 资阳一模,29)“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 治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 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之觉悟。”陈 独秀以上论述,意在( ) A指出救亡图存具有阶段性 B说明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强调改造传统道德的重要性 D论证以前的探索不符合国情 答案 C 解析 陈独秀阐释的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层次为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同时指出思想层

27、次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觉悟,故 A 项错误;题意并非单独指出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故 B 项 错误;根据题目中“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之觉悟”,故 C 项正确;根据题 意,陈独秀肯定了以前探索的层次,同时指出探索的层次应深入到思想层次,故 D 项错误。 2陈独秀指出:“宪政实施有二要素,一曰庶政公诸舆论,一曰人民尊重自由,否则虽由优 秀政党掌握政权, 号称政党政治则可, 号曰称立宪政治则犹未可, 以其与多数国民无交涉。 ” 这表明陈独秀主张( ) A政党政治 B国民政治 C立宪政治 D社会主义 答案 B 解析 陈独秀认为优秀政党掌握政权可以称为政党政治,但材料并未表明陈独秀支持政党政 治

28、,故 A 项错误;陈独秀认为优秀政党掌握政权可以称为政党政治,不可称为立宪政治,并 未表明陈独秀支持立宪政治,故 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社会主义,故 D 项错误。 3 “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 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 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结性的理性批判。”据此判断,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A它指的是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 B它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C它是在推翻了封建制度后出现的 D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辛亥革命后”“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批判”等信息,可以判断是指 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故

29、 B 项正确。 4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极力提倡西方的“个性自由”和“理性主义”,同时又在中国哲学 史大纲一书中对墨家“非命”思想推崇备至。据此可推测胡适( ) A主张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B认为东西方价值理念有相通之处 C以墨家思想来否定儒家思想 D肯定了墨家学派的个人自由思想 答案 B 解析 “非命”的观点认为不存在宿命,一切都是人自作的,必然且合理,材料中“胡适极 力提倡西方的”“同时又对墨家非命思想推崇备至”表明东西方价值理念有相 通之处,故 B 项正确。 5(2019 泉州高考适应性练习一,29)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须做“言之有物”,即 有“情感”“思想”的文章;而对于当时青年“不思

30、奋发有为”,但只知“发牢骚之音”的 “暮气”给予了严厉的批评。这说明当时( ) A民族危机严重 B出现尊孔复古逆流 C强调文学应自由讨论 D社会急需思想变革 答案 D 解析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其著作文学改良刍议主张“言之有物”,要有情 感和思想,反对青年“发牢骚之音”的“暮气”,文字是思想的载体,当时的社会思想界仍 然充斥着三纲五常的封建思想文化,胡适的倡议表达了进行思想变革的愿望和要求,故 D 项 正确。 6(2019 渭南韩城教学质量检测,29)“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都是不惊于前驱的勇士,但是他 们是那个时代的孤独者,他们很少可以找到附和之声。”材料说明新文化运动( ) A具有急功

31、近利的倾向 B遭到人民群众的反对 C批判封建思想不彻底 D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 答案 D 解析 “孤独者” “很少可以找到附和之声”表明新文化运动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故 D 项正确。 7(2018 湖北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测评,29)新文化运动认为反对专制争取民主,必须从“奴 性逻辑”中解放出来, 不盲从一切权威的、 被人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东西, 其强调的是( ) A推翻儒学传统地位 B批判封建礼教本质 C树立科学思维方法 D倡导西方普世价值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必须从奴性逻辑中解放出来,不盲从一切权威的、被人们认为是天经地 义的东西”可知树立科学思维方法,故 C 项正确。 8(2019 长治

32、模拟)1919 年继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之后,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尝试用 马克思主义说明中国伦理问题,称赞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天才”,称马克思是“近代经济学 的大家”“近代社会运动的先觉”,由此可见( ) A戴季陶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持怀疑态度 B以俄为师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一种追求 C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D国共合作的实现使戴季陶思想发生改变 答案 C 解析 三民主义是国民党的指导思想, 戴季陶只是“尝试用马克思主义说明中国伦理问题”, 故 A 项错误; 以俄为师是当时马克思主义者的一种追求, 并非所有的知识分子, 故 B 项错误;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成为主流思想,对国民党

33、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故 C 项 正确;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标志为 1924 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与材料所提及的时间不吻合, 故 D 项错误。 9(2018 全国 100 所名校高考冲刺三,28)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中国报刊和书籍中,有人 把马克思译为“马客偲”“麦喀”等,把马克思主义称为“讲求安民新学”等。这表明当时 ( ) A马克思主义占据思想界主流 B向西方学习的发展态势减弱 C国人对马克思主义有所接触 D各种新思想在中国同时存在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刚刚传入中国,并未占据主导,故 A 项错误;题目中只是说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出现,并未

34、说明西学的势力减弱,故 B 项错误; 题目中仅提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未提到其他思想并存,故 D 项错误。 10(2018 兰州一模,30)1924 年,孙中山先生说:“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是 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中国共产党中国 土地法大纲指出:“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 制度。”前后“耕者有其田”( ) A其目的与内容相同 B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C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 D都没能真正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 答案 B 解析 前者是通过土地国有逐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后者是直接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内容 不同,

35、故 A 项错误;两者都主张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但后者较前者更加彻底,是前者的发展, 故 B 项正确;后者通过土地革命得以实现,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故 C 项错误;后者通过土 地革命得以实现,能真正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故 D 项错误。 11(2019 长郡中学考前保温卷一,29)1894 年成立的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 合众政府”为誓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指出“国家之本,在与人民。即合汉、满、 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一转变说明孙中山( ) A深入剖析了民主共和制的实质 B近代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 C提倡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 D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目标

36、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民族思想的演变,并没有涉及民主共和的实质,故 A 项错误;南 京临时政府成立时清政府已被推翻,故 C 项错误;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目标是在新三民 主义中,故 D 项错误。 12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中提到:“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 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此说是( ) A孙中山节制资本思想的体现 B为国家干预经济制造舆论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D形成四大家族的理论根据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得知孙中山主张使私有资本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体现的是节制资本,促进社 会公平,故 A 项正确;材料

37、反映的是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故 B 项错误;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材料只是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 故 C 项错误; 四大家族形成是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不是孙中山时期,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8 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一,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后,儒家经典从政治、教育领域全面退出,带来了人们对新社会秩序的怀 疑和迷茫,也导致了空前未有的信仰危机。为了应对这种危机,朝野上下的守旧势力在“尊 孔”的旗帜下力图重建新的信仰和道德秩序。康有为、陈焕章等人组织孔教会,发起了国教 运动;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公开命令尊孔

38、读经,企图在“保存国粹”的幌子下强化对民 众的思想控制。尽管袁世凯尊孔未必与其帝制活动有内在的联系,但他在尊孔的旗号下公开 进行帝制复辟活动,则是不争的事实;至于孔教会与张勋复辟帝制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样也 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尊孔思潮引起中国先进分子的猛烈批判,孔子及儒学的独尊地位亦随之 瓦解。摘编自左玉河民国初年的信仰危机与尊孔思潮 材料二 1718 世纪,欧洲在工业革命奠定的基础上走向了空前的繁荣,与此同时,科学理 性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虽然在理论舞台上唯理论和经验论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但 是它们的目的却是一样的为自然科学寻找可靠的基础。自然科学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 会的进步,但是它也

39、导致人类心灵的堕落和生存价值的缺失。对工业文明中出现的道德沦丧 和自我迷惘等种种社会危机,德国的浪漫主义者忧心忡忡。他们认为,一切后果都是和理性 主义的研究方法分不开的,并由此对理性主义进行了深刻反思。 摘编自王晶亮德国浪漫主义的精神特质及其时代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辛亥革命后中国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出现信仰危机的异同。 答案 (1)原因:新旧政权交替;儒学独尊地位消失,新思想尚未确立;西方思想传入。 影响:出现了尊孔复古的思潮;出现了复辟帝制活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产生。 (2)同:出现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发展进步

40、的产物;推动了新事物产生。 异:产生原因不同:中国受政治影响大;西方受经济和科学发展的影响大。 解决危机的手段不同:中国强调复古,西方强调反思。 解析 (1)第一小问原因,内部原因从政局、儒学独尊地位的变化上分析,外部原因从西方思 想的冲击上分析;第二小问影响,一方面从袁世凯在政治、思想方面的倒退上总结,另一方 面从激进派的探索方面总结。(2)相同点从社会转型、社会进步等角度总结;不同点则从二者 的产生原因、解决手段上去比较。 14(2018 百校联盟全国卷 4 月联考,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他(杜亚泉)认为,近代以来,由于达尔文、斯宾塞进化论等所谓西方唯物主义学说的 输入,引

41、起了中国社会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急剧变化,而这个变化总的趋向不是积极的而是 消极的。他认为,近代国人学习西方的一大缺陷,就是完全模仿西方文明而缺乏以固有 的“国性”进行必要的整合。也即如何从中国“国性”出发,对外来文化进行必要的整 合,以建立中国“独立之文明”的问题。 摘编自新文化运动时期杜亚泉、陈独秀关于中西文化的论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 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 示例一 论题:杜亚泉的中西文化观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的珍视。 阐述: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激进民主主义者,为批判尊孔复古,提出了全盘否定中国 传统文化而照搬

42、西方文明的主张;杜亚泉针对此文化倾向,提出了西方文明对中国文化的消 极影响和学习西方文化的不足,提出要以中国文化为基础,对外来文化进行一定融合;杜亚 泉的观点尽管不利于彻底地摧毁封建传统文化,但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的珍视,也有利于促进 中国文明的新发展。 示例二 论题:杜亚泉的中西文化整合观更适合当时中国的需要。 阐述:任何文化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中西方文明都有各自的优点,因而西方近代文明也不 可能照搬于中国而替代中国文化;杜亚泉正是针对新文化运动者极力全盘否定中国文化而照 搬西方文明的现象,提出了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观;此观点将中国文化的优点与西方文 明的长处相结合,不仅能弥补中西文化的不足,也能促进中国文化的新发展,因而更适合中 国的发展需要。 (注:示例仅供参考,如有其他观点,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有理即可。)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