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浮力重难点创新教学方法浮力重难点创新教学方法 教材版本教材版本 人教版八年级下 章节内容章节内容 第十章第一节 授课对象授课对象 初二学生 一、教学设计思想一、教学设计思想 在传统教学中, 浮力一整章知识是学生比较难突破的内容,特别是综合 性练习,有部分学生根本无从下手。本人认为主要是学生在浮力这一节并没 有完全突破,特别是浮力的产生原因和浮力的影响因素理解不够到位。所以本人 尝试利用实验创新和教学方法创新,以实现对浮力一节的有效突破。本教学方法 也进行了教学实践, 从反馈效果来看, 效果是比较理想的。 本文将从浮力的方向、 浮力的产生原因和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三个知识点进行创新设计。
2、二、教学设计二、教学设计 教学教学 内容内容 传统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 效果分析效果分析 一、 浮力 的方 向 通过对浮在水 面的小球进行受力 分析,知道浮力与 重力是一对平衡 力,因为重力方向 竖直向下,所以浮 力方向竖直向上。 如甲图所示,用细线将乒 乓球固定在烧杯的底部, 接着向 烧杯中注水, 要求观察细线的方 向。再接着让学生猜想,如果将 烧杯倾斜一定的角度, 细线的方 向会不会改变?在学生思维和 观点的碰撞之后, 用最直接的实 验现象来证明。 在将烧杯倾斜几 次不同角度之后(如乙图) ,发 现细线的方向始终是处于竖直 的方向。从而,证明了浮力的方 向总是竖直
3、向上。 再从受力分析的角度去分 析,相信学生的理解会更深。 传统方法固 然可以解释浮力 的方向,但是学 生的印象不够深 刻。而如果结合 创新性实验,那 么将更加直观、 趣味性更强,也 体现物理的实验 性,最为重要的 是学生印象深 刻,也让学生意 识到生活处处是 物理,提升学习 物理的兴趣。 gv )h-g(h gh-gh )-( - 12 12 S S SPP FFF )( 下上 下上浮 二、 浮力 的产 生原 因 如图,利用一 个在液体中的物 块,对其进行受力 分析,前后左右四 个面由于所处深度 相同, 固压强相同, 即产生的压力相互 抵消。而上下两面 由于深度不同,固 产生一个向上的压 力
4、差, 这就是浮力。 如乙图所示,加入水乒乓 球并不会上浮。 此时乒乓球的上 表受到了水的压力, 但是此时水 从乒乓球与瓶口之间的缝隙流 出,乒乓球的下方并没有水,故 下表面基本没有受到水的压力, 也就不会不会产生一个向上的 压力差,所以球不会上浮。 如丙图所示,此时乒乓球 上浮。 虽然乒乓球上表面受到水 的压力, 但是此时从缝隙流出的 水会全部堆积在乒乓球的下方, 故下表面也会受到水的压力, 最 终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 所以 球上浮。 在传统理论分析 之后,加上创新 性实验。这个实 验在一定程度颠 覆学生以往的认 知,很多学生都 以为乙图中乒乓 球会上浮的,而 这种对认知的冲 击会让学生对该
5、 知识记忆更深 刻,也让学生对 浮力产生原因的 认识更深刻。 三、 探究 浮力 的大 小跟 哪些 因素 有关 先是学生根据生活 中的经验,作出合 适的猜想,再由教 师引导学生讨论, 从而得出最有可能 的影响因素,最后 再用实验去验证这 些因素是否真的会 影响浮力。 先是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作 出合适的猜想, 但并不做合理解 释, 教师可以先引领学生根据浮 力产生的原因作理论推导 根据理推导可知, 浮力的影 响因素应该是液体密度和浸入 液体的体积,再用实验去验证。 学生的探究就更有针对性。 一些不合理的猜 想会给一些学生 的理解带来困 扰,也给以后的 记忆带来混淆。 而经过推导得出 可能的影响因 素,一方面锻炼 了逻辑分析能 力,加深对该知 识点的记忆,同 时也有助于加深 对浮力产生原因 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