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2-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学业质量要求 核心要点提炼 1.识记同一律的公式,理解其意 思,并进一步明确同一律的要求。 2.识记矛盾律的公式,理解其意 思,并进一步明确矛盾律的要求。 3.识记排中律的公式,理解其意 思,并进一步明确排中律的要求。 1.三大规律:同一律、矛盾律 和排中律。 2.两大辨别:逻辑矛盾与客观 矛盾的辨别、矛盾律与排中 律的辨别。 -3-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前篇自主预习 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1.公式 (1)公式表达:“A是A”。 (2)公式意
2、思: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 断“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 2.要求 同一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 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 犯的逻辑错误叫作“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 -4-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前篇自主预习 3.条件性 (1)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 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 (2)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和发展。它所 反对的,只限于时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任意变更概念或判断。
3、-5-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前篇自主预习 理解分析违反了同一律,对思维的表达必定是错误的;但遵守了同 一律,对思维的表达也未必一定是正确的。 提示:遵守同一律是正确地表达思维的必要条件,是说违反了同一 律,对思维的表达必定是错误的,但遵守了同一律,对思维的表达也 未必一定是正确的。例如,在“教育是有阶级性的,教育是社会现象, 所以,社会现象是有阶级性的”这一推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 活动,检查其使用的词项和命题,一般来说被认为是遵守了同一律 的,但这个推理活动仍然是错误的。因此,我们应当恰如其分地而 不是夸大地把握同一律的认识作用。 -6- 第二框
4、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前篇自主预习 二、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1.公式 (1)公式表达:“A不是非A”。 (2)公式意思: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 断“A”和它的否定论断“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 2.要求 矛盾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 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 错误叫作“自相矛盾”。 -7-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前篇自主预习 3.逻辑矛盾与客观矛盾 思维中出现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辩证法所讲的事物的客观矛盾。 矛盾律及其要求
5、是就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作的论断 而言的,自相矛盾的论断是对客观实际的错误反映。 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此事物可以变成彼事物。从不同时间、不 同方面对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论断,并不是自相矛盾的。 -8-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前篇自主预习 三、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 1.公式 (1)公式表达:“A或者非A”。 (2)公式意思: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 断“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 2.要求 排中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形成的论 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也就是说,不能同时否
6、认 “A”,又否认“非A”,对“是”与“非”各打五十大板。违反排中律要求 的逻辑错误叫作“两不可”。 -9-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前篇自主预习 3.矛盾律与排中律的区别 矛盾律表明,论断“A”和“非A”必有一假;排中律进一步表明,“A”和 “非A”必有一真。识别与把握“A”和“非A”这种不能同真也不能同 假的矛盾关系,对于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有重要意义。 -10-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前篇自主预习 判断说明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是逻辑学家头脑中固有的。 提示:错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 认识客
7、观事物的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它们不是逻辑学家头脑中 固有的,也不是哪个权威规定的。人们通过无数次的社会实践,既 认识到了客观事物的规律,也认识到了思维自身的规律。 -11-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情境导引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茂盛,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 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 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 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 曰:“昨
8、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 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分析材料中庄子的观点违背了什么逻辑规律。 -12-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提示:庄子面对学生的提问,只能无可奈何地回答道:“周将处乎材与 不材之间。”因为不管他选择“材”也好,选择“不材”也好,都会遇到 无法自圆其说的尴尬,故只得选择“材与不材之间”,走中间道路。可 是,在实践中这是根本做不到的,因为在客观上并不存在“是与 非”“材与不材”之间的第三者,这个幻想中的中间道路是行不通的。 从逻辑上说,肯
9、定事实上不存在的第三者,是违反排中律的一种表 现。 -13-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关键能力 形式逻辑三大基本规律的异同 项目 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 必要 性 要正确地反映客观 事物的事实与规律, 必须让思维确定下 来,该是什么就是什 么,不能游移不定 要避免思维 出现不融贯 一致的逻辑 错误 逻辑思维既要排除自相 矛盾的逻辑错误,也要 反对在“是”与“非”之间 骑墙居中,在矛盾关系 的论断之间持“两不可” 的态度 -14-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
10、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项目 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 公式 通常用公式“A是 A”来表示同一律 的内容。这个公式 的意思是:在同一 时间、从同一方面、 对同一对象所形成 的论断“A”,如果是 真的,就是真的:如 果是假的,就是假 的 通常用公式“A不是 非A”来表示矛盾律 的内容。这个公式 的意思是:在同一时 间、从同一方面、 对同一对象所形成 的论断“A”和它的 否定论断“非A”不 能同真,其中必有一 假 通常用公式“A 或者非A”来表 示排中律的内容。 这个公式的意思 是:在同一时间、 从同一方面、对 同一对象所形成 的论断“A”和“非 A”不能同假,其 中必有一真 -15- 第
11、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项目 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 要求 在同一思维 过程中,每一 思想必须保 持自身同一 性。不能混 淆概念,也不 能转移论题 在同一时间、 从同一方面、 对同一对象所 形成的论断 “A”和“非A”, 不能断定它们 都成立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 方面、对同一对象形 成的论断“A”和“非A”, 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 立。也就是说,不能同 时否认“A”,又否认“非 A”,对“是”与“非”各打 五十大板 违反此规 律所犯的 逻辑错误 “偷换概念” 或“偷换论 题” “自相矛盾” “两不可” -16-
12、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项目 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 作用 遵 守 同 一 律 是 人 们 正 确 认 识 事 物 的 必要条件 是思维得以正确表 达的必要条件。换 言之,只有遵守了矛 盾律的要求,思维在 由逻辑形式的表述 过程中才能首尾一 贯,前后一致,表达 准确 排中律的作用在于保 证思维表述的明确性。 只有遵守排中律的要 求,才能正确地进行思 维表述,才能正确地进 行思维。因此,排中律 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 件 共性 (1)都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2)都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 实践中,对认识客观事物的正
13、确思维活动的总结。(3)都是 形成科学思维的必要条件 -17-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典例剖析 例题1在韩非子中有这样一则故事:郑县有一位姓卜的人,常常 在外鬼混。一天他的裤子弄出了一个洞。他买了新布,回家让妻子 为他做一条新的裤子。妻子问他如何做,他说“照原样”。于是他妻 子把裤子照原来的样式做好后,照样在裤子原来的地方剪了一个洞。 妻子违反了( ) A.同一律 B.矛盾律 C.排中律 D.对立统一律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思维规律的理解。 答案:A 思路解读:从逻辑的角度来说,他的妻子是有意或无意地违反同
14、一 律。“原样”在丈夫那里指的是原来的样式、尺寸,绝不是有破洞的 原样,A项正确。 -18-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方法技巧 比较混淆词项和混淆论题的逻辑错误 (1)混淆词项,又叫作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 语词具有多义性,一个语词一般来说同含义、对象之间并无一一对 应关系。同一语词往往可以表达多种不同的含义,指称多种不同的 对象,这就是语词的多义性与歧义性,它导致了语词相同但表达的 词项不同的现象,使混淆词项、混淆概念等逻辑错误的产生成为可 能。 我们把那些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加说明、定义地用同一个语词项 表
15、达不同的含义,指称不同的对象所犯的逻辑错误称为混淆词项、 混淆概念。以同一字眼或同一语词表达不同的词项,或者赋予同一 语词以不同的含义是这种逻辑错误的典型表现。 -19-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在使用语词表达词项或指称对象时,如果是无意地违反了同一律的 要求,所犯的错误就称为“混淆词项”或者“混淆概念”。如果是故意 违反同一律要求以达到某种目的,就称为“偷换词项”或者“偷换概 念”。两者的区别只在违反同一律的动机上而并不在形式上。 (2)混淆论题的逻辑错误 在没有语境限制的情况下,同一语句可以陈述不同的内
16、容,即它表 达的含义有可能是不相同的,这就是语句的歧义性。这就使“混淆 论题”逻辑错误的产生成为可能。我们把那些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用一个似是而非的论题来代替原来的论题的现象称作“混淆论题” 的逻辑错误。 -20-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例如,鲁迅在其杂文里曾经谈论到一位不懂逻辑的排长。他写 道:“这排长的天真他以为不抵抗将军下台,不抵抗就一定跟 着下台了。这是不懂逻辑:将军是一个人,而不抵抗是一种主义,人 可以下台,主义却可以仍旧留在台上的。”鲁迅提到的这位天真的 排长所犯的错误,就在于他把“不抵抗将军下
17、台”和“不抵抗主义下 台”混为一谈,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混淆论题”的逻辑错误。 不自觉地或者无意地以一个似是而非的论题来代替原论题的,称为 混淆论题。但如果别有所图而故意违反同一律要求混淆论题的称 为“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21-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思维规律与客观事物思维规律与客观事物 情境导引 自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死亡定义审查特别委员会提出脑死亡诊断 指标以来,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陆续建立了死亡标准,一 些国家制定了相应的脑死亡法,但也有国家采用的是脑死亡和呼吸 死亡标准并存方
18、式。目前我国采用脑死亡和心死亡并存的双重标 准。脑死亡是指以脑干或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地丧失功 能为参照系而宣布死亡的标准。脑死亡有别于“植物人”,“植物人” 的脑干功能是正常的,昏迷只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 突然抑制状态,病人可以有自主呼吸、心跳和脑干反应,而脑死亡 则无自主呼吸,是永久、不可逆性的。不少国家一直把“心跳停 止”“呼吸消失”和“血压为零”作为死亡的标准。但随着医学科技的 -22-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发展,病人的心跳、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都可以通过一系列药物 和先进设备
19、加以逆转或长期维持。但是如果脑干发生结构性损伤 破坏,无论采取何种医疗手段,最终都会发展为心脏死亡。因此,与 心脏死亡相比,脑死亡显得更为科学,标准更可靠。 人们对死亡标准的不同定义,是不是违背“同一律”? 提示:不违背。同一律并不否认客观事物及人的思想认识的发展变 化,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正确认识并不违反同一律。随着医学科技 的发展,人们对“死亡”的认知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是在相同的认知 条件下,对死亡的定义是同一的、确定的。 -23-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关键能力 逻辑规律是对认识客观事物的正确思维活动
20、的总结 (1)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 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 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和发展。它所反对的,只限于时间、条件不变 的情况下,任意变更概念或判断。 (2)思维中出现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辩证法所讲的事物的客观矛 盾。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作的 论断而言的,自相矛盾的论断是对客观实际的错误反映。客观事物 本身是包含矛盾的。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此事物可以变成彼事物。 从不同时间、不同方面对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论断,并不是自相矛 盾的。遵守矛盾律的要求是正确把握客观矛盾的必要条件。 -24- 第二框 逻辑
21、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3)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这些基本规 律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认识客观事物的正确思维活动的 总结。它们不是逻辑学家头脑中固有的,也不是哪个权威规定的。 人们通过无数次的社会实践,既认识到了客观事物的规律,也认识 到了思维自身的规律。实践证明,只有遵循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 维,才有可能成为科学的思维,而违背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不 可能是科学的思维。 -25-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
22、训练 典例剖析 例题2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这些基 本规律( ) 是逻辑学家们头脑中固有的 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 是规定思维内容的决定因素 是形成科学思维的必要条件 A. B. C. 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与实践的关系。 -26-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答案:D 思路解读:这些基本规律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认识客观 事物的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它们不是逻辑学家头脑中固有的,也 不是哪个权威规定的,故错误,正确;思维内容由客观事物决定, 故错误;只有遵循形式逻辑
23、基本规律的思维,才有可能成为科学 的思维,而违背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不可能是科学的思维,这 说明思维规律是形成科学思维的必要条件,故正确。 -27-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28-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1.“小孙去年还是学生,现在已是教师了。”该说法( ) A.正确,符合同一律的要求 B.正确,符合排中律的要求 C.错误,违背了同一律的要求 D.错误,违背了排中律的要求 答案:A 解析:同一律的思维规范:在同一
24、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自身必须保 持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 排中律告诉人们,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可能同时都是假的,其中 必有一真。题中的说法是在不同条件下作出的判断,所以符合同一 律的要求,A项正确。 -29-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2.某教师:“小红是什么时候转学到你们班的?”某学生:“小红刚刚来 我们班不到两个学期。”这个学生回答的错误在于他( ) 自相矛盾 违背了矛盾律 违背了排中律 违背了同一 律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刚刚”表示时间不长,一个
25、学期至少五个月,“不到两个学期” 就是半年以上、一年以内,说明时间不短了。“时间不短”与“刚刚” 是矛盾的。可见,该同学自相矛盾,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 故选B项。 -30-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3.下列没有违反矛盾律的是( ) A.不等速的等速运动 B.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接近和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C.在他们当中,有些人是学生,有些人则不是学生 D.可以计算的无限序列 答案:C 解析: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不能既是自身,又是对自身的否 定。A项中的“不等速”与“等速”、B项中的“接近”
26、与“达到”、D项 中的“可以计算”与“无限”都构成了矛盾,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均与 题意不符;“有些人是学生”与“有些人则不是学生”未构成矛盾,C项 正确。 -31-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4.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都无分别,是非真假相混,落入如此境地的 人便绝不能说出使人明白的道理。”他实质上是强调了( ) A.要避免思维中的自相矛盾 B.遵守矛盾律 C.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 D.要遵循排中律的要求 答案:D 解析:引言强调了要遵循排中律,反对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D 项正确;A、B、C
27、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32-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5.在班会上讨论“买饭该不该排队”时,有的同学说“排队不好,不排 队也不好”。 该同学违背了形式逻辑的什么规律?犯了什么错误? 答案:违反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错误。题中把“排队”和“不排 队”都否定了,违反了排中律。 解析:本题考查对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的理解能力。材料中该同学 既否定了“排队”,又否定了“不排队”。排中律要求“A或者非A”即矛 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遵循排中律的要求,避免犯“两 不可”的错误,是保证思维明确性的基本条件。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