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9 ,大小:415.77KB ,
文档编号:1339071      下载积分:4.9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1339071.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中精品资料)中国古代史易错易混概念辨析与点拨.pdf)为本站会员(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精品资料)中国古代史易错易混概念辨析与点拨.pdf

1、中中国国古古代代史史易易错错易易混混概概念念辨辨析析与与点点拨拨 一一、中中国国古古代代的的政政治治 1 1关关于于商商朝朝都都城城 辨辨析析:商朝曾多次迁都,其各个时期的都城是不同的,容易搞错,学生主要 应注意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都城的位置。商建立时(前 1600 年)定都毫 (今河南郑州),商朝中期盘庚迁都至殷后基本稳定下来,故又称殷朝,商灭亡 前的都城在朝歌(今河南淇县)。武王伐纣时交战双方在牧野展开激战,就是在 朝歌郊外。 2 2西西周周的的分分封封制制 辨辨析析:分封制是高考的常考点,必须熟练掌握。易错点:对概念的内涵和外 延不能作出准确的理解和判断。第一,商朝已有分封,西周分封

2、制始于周武王时 期, 西周将这一制度完善。 第二, 不仅分封王族, 还分封功臣和先代贵族的后代。 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第三,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命令、交纳贡 赋、朝觐述职等。第四,西周分封制是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推动西周王 朝走向繁荣,巩固了其统治,传播了周文化,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文化基础。 第五,诸侯国随着其势力的膨胀,逐渐演变成割据势力,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诸侯 争霸,表明分封制开始走向瓦解。 3 3春春秋秋争争霸霸与与战战国国争争霸霸 辨辨析析:从影响看,春秋争霸与战国争霸有一致的地方,都削弱了奴隶主贵族 的力量,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和发展;表明分封制走向崩溃;加快了

3、全国 统一的步伐;促进了民族融合。 易易混混点点:易将两个概念张冠李戴。春秋争霸的实质是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掠夺 战争;重大事件:葵丘会盟、城濮之战、楚王问鼎。战国争霸的实质是新兴地主 阶级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重大事件: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4 4商商鞅鞅变变法法的的影影响响 辨辨析析: 商鞅变法是一次成功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 要全面分析其影响。 第一, 变法改变了土地所有制, 实现了社会性质的根本转变。 变法中, 废井田、 开阡陌、 承认土地私有等,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制度得到确立。第二,变法取消贵 族特权,遭到旧贵族的反对,商鞅也因此被贵族处死。但其实施的新制度顺应了 好学熊资料

4、库 历史发展潮流,取得了明显成就,因此新法得以保留。第三,变法以法律形式废 除了奴隶主贵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特权,促进了经济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 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为统一 六国打下了基础。 第四, 变法全面贯彻了以法治国的主张, 带有明显的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的特征, 也体现了严刑峻法的治国理念。 第五, 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但不利于中国商品 经济的发展。 5 5西西汉汉封封国国制制 辨辨析析:易错点:对其内容及含义容易忽视。西汉封国分为王国和侯国两级, 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实际上与割据

5、无异。侯国相当于县,封侯享用租税,无 治民权,受所在郡县监督。 6 6分分封封制制与与郡郡县县制制 辨辨析析:分封制与郡县制是古代史上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在历史上产生了 重要影响。二者虽有一定的联系,但郡县制并不是对分封制的继承与发展,而是 对它的否定。从实行条件看,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条 件下实行的;从基础看,前者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后者按地域划分;从传承方式 看,诸侯王位是世袭的,而郡县制下的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从官吏 权力看,诸侯王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而上述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与中央 的关系方面,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

6、从 中央;从官员职责看,前者在封地内有行政权、土地管理权,而后者只行使行政 管理权,无土地管理权;从影响、作用看,分封制巩固了统治政权,拓展了疆域, 但也容易形成割据势力,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7 7专专制制主主义义中中央央集集权权制制度度 辨辨析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形成于秦朝,奠定 了中国此后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 得到加强和完善。其包括两个方面: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指皇帝 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与地方分权相对立,地方 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权的命令,中央对地方拥有统率权。

7、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 好学熊资料库 封建社会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的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 是主要方面;到了封建社会的后期,消极作用越来越明显。 8 8三三省省六六部部制制 辨辨析析:易错点:不能准确把握其内涵。隋文帝创立,综合魏晋以来的官制, 在中央确立三省六部制。首先,三省为最高政权机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完善 于唐太宗统治时期,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它们之间既分工、合作,又相互牵制 和监督, 提高了行政效率。 其次, 三省的设置是加强皇权、 分割相权的重要措施, 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也是为分割相权。注意:明朝实行三司分权, 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

8、分别管理地方民政财政、监察司法 和军政,不是分割相权,而是地方分权。 易易混混点点:易与相关(或相似)的概念发生混淆。相关的概念有秦汉时期的三 公九卿制,在三公九卿制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 和行政权,但在三省六部制下,丞相权力大为削弱(一分为三),从而有效削弱 相权,加强了皇权。从这个角度讲,三省六部制是对三公九卿制的发展,使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制趋向完善。相似的概念有西方的三权分立制,二者看似相似,其 实有着本质的差别。西方的三权分立是以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为核心,能有效 防止腐败,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而三省六部制的三省,虽能相互牵制 和监督,但都必须听命于皇

9、帝,三省没有最终裁决权,所以不能从根本上防止统 治腐败和中央政令的失误。 9 9西西汉汉刺刺史史制制度度 辨辨析析:易错点: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容易出现偏差。刺史制是汉武帝时的监察 制度,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后来演变为地方行政制度。西汉时剌史级 别不高,但权力大,可以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剌史的监察 权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易易混混点点:与相关概念发生混淆。宋朝在地方设通判监督知州,明朝在地方设 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监察,但通判和提刑按察使司都是地方机构,不能代表中 央,且与地方长官互相牵制,不像西汉刺史那样专职从事监察职能。 好学熊

10、资料库 1 10 0科科举举制制 辨辨析析: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史上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选官制度,是高考 常考点。 易易错错点点:不能准确理解其发展历程。科举制创立于隋朝,隋炀帝设进士科, 标志着科举制的形成;完善于唐朝,贞观时增设考试科目,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 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发展于宋朝,考试分三 级,殿试成为定制,减少考试科目,实行糊名法;明朝走向极端,考试仅从儒家 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文体必须是“八股文”。 易易混混点点:易与相关概念混淆。科举制产生之前的选官制度有汉朝的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是“才”和

11、“德”,但缺乏客 观的量化标准。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是“门第声望”,使世家大族长期把持从 中央到地方的要职。从对比中可以看出,科举制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客观 的原则,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的素质,促进教育与文化的发展。 1 11 1元元朝朝行行省省制制度度 辨辨析析:元朝行省制是中国古代行政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这一制度影响 至今, 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行政区划的基础,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特别是边疆地区 的管理。 易易错错点点:对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理解不够准确。行省制度包含中央与地方的管 理体制,中央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其中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 构,行使宰相职权。地方设行中书

12、省或称行省(省),其中河北、山西和山东由 中书省直辖。 易易混混点点:易与类似概念及机构发生混淆。与宋朝地方机构相比,行省拥有经 济、 军事大权, 从而保证了地方行政职能的履行, 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与分封制、郡县制相比,分封制下的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权之外,权力和地 位可以世袭;郡县制是中央政权管辖下的地方行政体制,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 接任免;行省制是元朝的地方行政体制,其行政长官直属中书省。此外,明朝的 “省” 并不等同于元朝的 “省” , 元朝的 “省” 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明朝的 “省” 指地方分权后的承宣布政使司,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 好学熊资料库 1 12 2府府兵

13、兵制制与与募募兵兵制制 辨辨析析:府兵制和募兵制是隋唐时期的军事制度,二者易被混淆。府兵制源于 西魏,发展于隋唐,崩溃于唐开元年间。募兵制在唐玄宗时实行。隋唐时的府兵 制与均田制结合,其特点是“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兵将分离,其服役期 间免征赋役,但出征时要自备武器。募兵制的实行是因均田制遭到破坏,作为职 业兵,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此外,在古代史上,具有“兵农合一”性质的制 度除隋唐时的府兵制外, 还有阿骨打推行的 “猛安谋克制” , 努尔哈赤建立的 “八 旗制度”。 1 13 3王王安安石石变变法法与与庆庆历历新新政政 辨辨析析:(1)相同点:目的相同,都是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14、性质 相同,都是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最终结果相同,都因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 对而失败。 (2)不同点:侧重点不同,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王安石变法以理 财为中心;改革程度不同,庆历新政是局部改革,王安石变法是全面改革。作用 及影响不同,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一些成效,国家收入大为增加,军事实力有所增 强,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扭转了积贫、积弱局面,其影响更大。 (3)内在联系:庆历新政失败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教训,为王安石全面改 革奠定了基础。 1 14 4秦秦、唐唐、清清时时期期的的疆疆界界 辨辨析析:秦、唐、清是三个重要王朝,秦第一个完成多民族封建国家统一,奠 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唐将封建

15、王朝推向高峰,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清是最 后一个封建王朝,虽与时代潮流相违背,但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方面起了 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对照地图掌握其疆界。(图略)秦,东到大海,西到陇西 (今甘肃临洮),北抵长城,南濒南海。唐,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中亚内湖, 在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东北至外兴安岭,南到南海。清,西跨 好学熊资料库 葱岭(新疆帕米尔高原),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 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南包括南海诸岛。 1 15 5清清朝朝的的行行政政区区域域 辨辨析析:清共有 25 个省级行政区划,其中 18 个省,5 个将军辖区和两个办事 大臣。5 个将军

16、辖区指盛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伊犁、乌里雅苏台。两 个办事大臣指西藏和青海。但要注意的是,清在蒙古仿照八旗制度实行特殊的盟 旗制,并没有包含在 25 个省级行政区域内。乌里雅苏台在今天的外蒙古。 二二、中中国国古古代代的的经经济济 1 16 6西西周周井井田田制制 辨辨析析: 易错点: 对概念的内涵领会不准确。 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一切土地属周王所有(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国”有着本质的区别),周天子把土 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封的诸侯只有世代使用权,而无权转让与买卖。奴隶主强 迫奴隶集体耕种。它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也是分封制的基础。 易易混混点点:首先,井田制走向瓦解的标志是春

17、秋时期大量私田的出现,因私田 出现导致公田(井田)无人耕种;春秋时的诸侯争霸是分封制走向瓦解的标志。 其次,春秋时的私田不是归国王所有,而是由私田主人控制,因为税制改革承认 了土地的私有权。 1 17 7青青铜铜时时代代 辨辨析析:青铜铸造是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由此夏、商、周称为“青铜 时代”。易混点:青铜技术的发展历程,商朝青铜产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西周 产品趋向生活化。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金银错新技术和雕铸艺术的发展,使青铜器 皿更为精致美观。装饰也从过去的花纹图案发展为完整的画面。如成都出土的嵌 好学熊资料库 错赏功宴乐铜壶,上面刻画有宴乐、采桑、狩猎、攻战等多种场面,表现出精湛 的艺

18、术技巧。 1 18 8隋隋唐唐商商业业的的繁繁荣荣 辨辨析析:隋唐商业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局面,其表现在众多方面。易混点:第一, 唐前期出现新的货币开元通宝。 该钱币在唐朝建立不久就开始铸造, 故 “开元” 有“开国奠基”之意(非唐玄宗“开元”年号);同时,开元通宝的铸制与流通, 在我国钱币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所以 “开元” 又有开辟货币新纪元之意。 唐以后的历代货币都以它为范式。此外,古代史上的货币还有,秦始皇统一货币 方孔圆形半两钱,其形制成为古代中国货币的基本形式,影响长达两千多年, 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 汉武帝时发行的五铢钱, 一直沿用到唐前期开元通宝出现, 长达 700 多年,是

19、我国历史上“最长寿”的货币。第二,唐朝出现了商业服务机 构邸店和柜坊。 邸店兼营旅店、 货栈和交易场所,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 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早六七百年。第三,隋唐市场发达,城市里有固 定的交易场所市,唐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在广大农村有定期 举行的草市。第四,商业性城市增多,最主要的有北方的长安、洛阳,南方的扬 州和成都。长安城里有专门的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宋朝商业更加发达, 打破了“市”“坊”界限。 1 19 9春春秋秋战战国国时时期期重重要要的的水水利利工工程程 辨辨析析:重大水利工程名称、位置及影响: 重大工程位置影响 芍陂淮河流域灌溉田地,使淮

20、河流域的粮食产量大增,并很快成为楚 国的经济要地。(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 都江堰 成都 岷江流域 起防洪、灌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是迄 今为止,全世界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 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 郑国渠关中地区灌溉田地,使关中平原成为沃野,在中国和世界水利史 上具有重要地位。(春秋时韩国水工郑国所建) 好学熊资料库 邗沟连接江淮它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为隋朝大运 河的开凿奠定了基础。(春秋时吴王夫差开凿) 2 20 0古古代代的的灌灌溉溉工工具具 辨辨析析: 灌溉工具的进步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中

21、原地区已普遍用桔槔来灌溉农田。中国古代的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翻 车由曹魏时马钧改进而成,以人力为动力。筒车是隋唐时创制的新的灌溉工具, 以水为动力,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近似概念有“水排”,“水排”是东汉南阳 太守杜诗发明的,它是一种冶铁用的水力鼓风装置。 2 21 1隋隋唐唐造造船船业业 辨辨析析:隋唐时造船业相当发达,当时制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海船,其到达波斯 湾时必须换成小船, 有 “海上霸王” 之称。 当时造船的地方主要有: 洪州 (南昌) 、 扬州。当时还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 2 22 2隋隋朝朝大大运运河河 辨辨析析: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成为历代史学

22、家、政治家及诗人们的热门话题, 对此褒贬不一。 好学熊资料库 易易错错点点:一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为便于记忆和理解,对必须掌握的基础知 识可概括为“123456”。“1”指一个中心,即洛阳;“2”指两个终点余杭和涿 郡;“3”指三大作用,即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促使运河两岸城市经 济的繁荣;“4”指四段,即从北到南的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5” 指沟通五大水系,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6”指经过六省,即 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二是对开凿运河的目的和动机的理解不 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动机和目的不是单一的,既有贪恋江南美景的动机,又 有搜刮江南财富的目的;

23、既有耀兵江南的动机,又有攻打高丽的目的(方便运输 军粮)。三是对运河与隋朝灭亡的关系的理解出现偏差。隋朝灭亡的原因是隋炀 帝的暴政,而不是大运河的开通,运河的开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当然,修 筑大运河能从一个侧面反映隋炀帝的暴政。 四是将运河的开通错误地理解为经济 重心在南方,要知道,此时的经济重心仍然在北方。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说明此时的洛阳不仅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经济中心。元朝时的运河由江南直达 北京,不再经过洛阳,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见证。 2 23 3古古代代经经济济重重心心南南移移 辨辨析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有了较大发展,促使南北经 济趋于平衡,为后来经济重心

24、南移打下了基础。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唐安史之乱之 后。 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经济因素:唐朝晚期以来,大量中 原人口南迁,既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又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自然因素:南方的气候条件更适宜发展农业。政治因素:统治者重视经济的 发展,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也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社会环 境: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两宋时期,中原人民反对北 方少数民族掠夺的斗争阻止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使南方免遭战祸。 2 24 4古古代代赋赋役役制制度度的的演演变变 好学熊资料库 辨辨析析:我国古代的赋税制度中,初税亩、编户制、租调制、租庸调制的共同

25、点是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而两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的共同点是以土地财 产为征税标准。 从西汉到清代,赋税制度沿革的规律是: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 亩为主过渡,人头税所占比例越来越小。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 农民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 展为可以代役。税种逐渐减少。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这种 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用银两收 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的反映。 2 25 5自自给给自自足足与与闭闭关关锁锁国国 辨辨析析: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其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满 足

26、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闭关锁国” 是严格限制 海外贸易,但不是绝对禁止海外贸易,广州“十三行”就是清朝特许的对外贸易 机构。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 这一政策的消极影响: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 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逐渐落在世界潮流后面;使封 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助长了封建统治者故步自封、夜郎自大的思想。 2 26 6中中国国古古代代重重农农抑抑商商政政策策 辨辨析析:重农抑商政策形成于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多数统治者所推行 的一项基本政策,其目的是保护封建地主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其主张重视

27、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注意:并不是所有封建统治者都推行重农 抑商政策,如唐宋时期的统治者大多比较开明,很难找到其“抑商”的证据。 好学熊资料库 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 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如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 策,促进了经济发展,壮大了秦国的实力,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但是,随着 历史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弊端日益暴露,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由于生产力 的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这种形势下,统治者依 然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极力压制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 地,在一定

28、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商业资本积累,不利于资本主义 萌芽的成长和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是 导致近代中国落伍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 三三、中中国国传传统统文文化化主主流流思思想想的的演演变变 2 27 7“道道家家”与与“道道教教” 辨辨析析:道家学派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老子,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是民 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的结合,兴起于东汉时的民间,其主要经典是太 平经,不要误认为是道德经。东晋葛洪利用儒家思想对道教进行改造,使 之成为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宗教,南朝陶弘景吸收佛教和封建等级观念,建立起 道教的神仙体系。 2 28 8“仁仁”与与“

29、仁仁政政” 辨辨析析:“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基本精神就是“爱人”,主张以德治民, 爱惜民力。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为包括思想、政治、 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民本思想, 认为人民、国家比国君更重要,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 29 9儒儒、法法、道道家家治治国国理理念念的的综综合合认认识识 好学熊资料库 辨辨析析:(1)儒家、法家和道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 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且三者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 儒家提倡德治、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孔子的“为政以德”、孟子的 “民贵君轻”、荀子提出“君舟民水”

30、等,体现着朴素的民本思想。注意:春秋 时的孔子代表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而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则代表地 主阶级的利益。 法家提倡法治,强调暴力统治,即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 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注意:古代法家的“法治”思想与今天的法治有着本质 的区别:古代“法治”指用严酷的法律来管理人民,是为了强化君主的权力,是 维护专制王权的手段;今天的法治体现人民的意志,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保 证国家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实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道家提倡顺应自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 要顺应时势和民心。 (2)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

31、动荡的年代,军阀 割据,难以用儒家思想实现全国大一统,而采用法家思想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 在动荡年代结束之初, 人口凋敝, 生产遭到破坏, 应该采用道家无为而治的主张, 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 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采用儒家思想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的 趋势。 (3)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法家思想为辅助,兼 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 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政治权术为手段,成为封建 统治者的基本治国模式。 好学熊资料库 提醒:墨家是代表小生产者的利

32、益,所以不为统治者所重视。 3 30 0儒儒学学、新新儒儒学学、理理学学 辨辨析析:儒学:其创立者是春秋时的孔子,战国时孟子、荀子对儒学加以总结 和改造,使儒学成为初具规模的学术体系,但在当时备受冷遇。后经历代学者的 发扬、改造和统治者的提倡,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 新儒学:西汉时的董仲舒,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对儒学进行 改造和发挥,在继承儒家民本思想的同时,大力宣扬“君权神授”主张,同时还 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学说,将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 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 推崇的正统思想。

33、 理学:理学是宋代的哲学思想,其代表人物朱熹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 教和道教的有益内容,使之更理论化、系统化。特别是其用纲常名教为封建统治 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进行辩护, 为维护君主专制和封建统治秩序提供了 理论依据。 3 31 1明明末末清清初初的的民民主主启启蒙蒙思思想想 辨辨析析:易混点:易将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或主张)张冠李戴。李贽:挑战孔 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揭露道家的虚伪;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 之大害”,提倡“法治”,主张“工商皆本”;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王夫之: 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历史发展有规律,政治要 “趋时更新”。 好学熊资

34、料库 易易错错点点:民主思想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而不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与西方民主启蒙思想相比较,其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所以不像西方启蒙思想那 样成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四四、中中国国古古代代的的民民族族关关系系与与对对外外关关系系 3 32 2张张骞骞、班班超超与与西西域域 辨辨析析:易错点:对部分概念的准确理解方面。西域在历史上是个地域概念, 而不是民族的名称或总称,这一地域大体上指今天新疆天山南北。西域都护是中 央政权在新疆境内设置的最高军政首脑。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是在公元前 60 年,以西域都护的设置为标志,张骞通西域只是奠定了基础。 易易混混点点:张骞、班超出使西域的目

35、的。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与西域建立友 好关系 (注: 应该没有问题, 从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具体目的和结果可概括出来) , 第一次是联络大月氏反抗匈奴,第二次是加强双方的联系,此时西域并不属于中 央政权管辖。班超出使西域的目的是加强对西域的管理(经营西域),他是中央 政权派往西域的最高军政首脑,从事对西域的管辖。班超经营西域长达 30 年, 与西域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使西域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了。从历史作用 看,二者有着共同点:为中华民族开疆拓土、定位版图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把 先进的文化远播到周边各民族,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加深了汉族人民与各 少数民族人民的友谊, 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

36、系, 加强了民族大团结; 开拓了 “丝 绸之路”,既发展了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又使古老的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3 33 3中中国国古古代代与与欧欧洲洲的的往往来来 辨辨析析: 中国古代与欧洲的往来始于汉武帝之后, 通过 “丝绸之路” 和海上 “丝 绸之路”,与欧洲进行贸易往来,其主要是安息通过“丝绸之路”在汉朝与大秦 好学熊资料库 之间进行转手贸易。注意:汉代“丝绸之路”特指由长安向西直通欧洲的商路, 而不包括向东的商路。中国与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是 166 年汉桓帝时,大秦 安敦王朝派出的使者到达东汉,将象牙、犀角等礼物赠给东汉皇帝。公元 97 年 甘英出使大秦,但只到达波斯湾。 3 34 4

37、唐唐朝朝的的对对外外交交往往 辨辨析析:唐朝对外交往频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1)特点:交往范围广泛,以亚洲为主,分布在东亚、西亚、南亚、欧洲 和非洲等,且从未中断;交往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渠道 众多,涉及官方、民间、公派、宗教等;内容明显差异,从中国传出的主要是制 度、文化、生产技术,而传到唐朝的主要是土特产、物种、艺术等;以和平交往 为主,在交往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文化圈,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原因:第一,唐朝经济繁荣,制度、文化先进,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 都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第二,唐朝对外交通发达,为交往提供了条件;第三, 唐朝统治者较为开明,

38、对外国人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比较尊重;第四,唐朝辽 阔的疆域,和睦的民族关系,有利于对外交往的发展。 (3)作用:一方面,唐朝对外关系的发展,使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在世 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通过对外交 往,进一步促使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也丰富了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4)启示:唐朝对外关系发达,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的繁荣,因此,今天 我们应大力发展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睦的民族关系为对外交往提供了必 要条件,因此,今天我们应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 则;统治者开明的政策,是对外交往繁荣的重要因素,因此,今天我们应坚定不 移地实行对

39、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 好学熊资料库 3 35 5两两宋宋时时的的民民族族关关系系 辨辨析析:宋朝是局部统一的王朝,民族政权并立,民族政策以软弱性为主要特 征,但其经济、科技文化都相当发达。这引起了史学界的重视,近年来高考试题 多有涉及。 易易混混点点:一是与两宋并立的主要民族政权及其建立者:北方契丹族建立辽, 建立者是阿保机;西北党项族建立西夏,建立者是元昊;东北女真族建立金,建 立者是阿骨打。二是议和后的关系: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结为兄弟之国,各守边 界;与西夏和议后,夏对宋称臣,并接受北宋册封;宋金“绍兴和议”后,南宋 向金称臣。三是唐宋处理民族关系的区别:唐采取和亲、会盟、册封、设立行政

40、 机构及战争等多种方式灵活处理,在民族关系中居于主要地位;宋多采用战争、 和议、贸易等手段,在民族关系中处于劣势,受少数民族政权的制约。 易易错错点点:对民族间斗争的评价问题:金对宋的战争是女真贵族为了满足自己 的私欲而发动的, 是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岳飞抗金, 客观上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但同时也应看到,岳飞抗金的目的在于“精忠报国”,具有狭隘性;民族政权的 历史地位是平等的,彼此之间虽然经历了激烈的战争,但议和后出现相对安定的 局面, 客观上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各民族人民的友好交流,这符合历史发展的趋 势。 3 36 6历历代代封封建建王王朝朝与与西西藏藏的的关关系系 辨辨析析:西藏在唐朝时

41、称吐蕃,但唐朝时吐蕃与中央政权是平等关系,其正式 归属中央政权是在元朝。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明清加强对西藏的管 理,明朝时称西藏地区为乌思藏,设立卫所,任用藏人担当各级官吏,还建立僧 官制度,对各教派首领酌情封赐。清朝与西藏的关系更为密切,顺治帝时赐予五 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时赐予另一黄教首领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 德尼”的封号,雍正帝时派驻藏大臣,乾隆帝建立金瓶掣签制度。 好学熊资料库 3 37 7历历代代封封建建王王朝朝对对新新疆疆的的管管辖辖 辨辨析析:公元前 60 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唐 朝设安西都护府(太宗)和北庭都护府(武则天)管辖新

42、疆地区。清朝乾隆帝粉 碎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 统一天山北路; 平定天山南路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 重新统一新疆地区。1762 年清朝设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3 38 8汉汉朝朝与与唐唐朝朝对对外外关关系系的的比比较较 辨辨析析:(1)范围:汉朝时,往东,与朝鲜、日本交往比较频繁,往西与中 亚、西亚、南亚交往比较频繁;与欧洲的大秦开始往来。唐朝时,除原有地方外, 还与非洲有了直接往来。 (2)内容:汉朝时,对外交流主要是经济上的往来,朝鲜、日本、越南等 地的土特产传入中国,而中国将先进技术传入这些地区。唐朝时,对外进行全面 交往,涉及经济、政治(互派使节)、思想文化等,从中国传入朝鲜、

43、日本的主 要是先进的制度,与中亚、南亚、欧洲等互派使节,进行文化交往。 (3)方式:汉朝虽已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但主要以陆路为主;而唐 朝时则是水陆并进。 汉朝的对外交往以单向为主, 往往是中国输出商品、 文化等; 唐朝则是双向交往,既有向外输出,也广泛吸收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成果。 3 39 9唐唐朝朝的的民民族族关关系系 辨辨析析: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比较灵活,学生在学习中容易混淆,要注意 区别。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设机构管理: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在 西突厥地区分别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8 世纪前期唐朝建黑水都督府。 (2)册封:唐玄宗先后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44、,东北粟末部首领大 好学熊资料库 祚荣为渤海郡王,南诏(彝族和白族的祖先)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等。(3)战 争: 唐朝初年, 唐太宗大败东突厥, 俘获颉利可汗, 维护了北部边境的安定局面。 (4)和亲: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分别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和尺带珠丹; 从唐肃宗开始,几次与回纥可汗和亲。(5)会盟:唐蕃“长庆会盟”。 4 40 0唐唐朝朝时时中中外外交交流流中中的的杰杰出出人人物物 辨辨析析:唐朝时,对外交流主要是中日、中印之间的交流。为中日交流作出杰 出贡献的是日本的吉备真备和中国的高僧鉴真; 为中印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高 僧玄奘和义净。 五五、中中国国古古代代的的科科技技和和文文化

45、化 4 41 1大大衍衍历历与与授授时时历历 辨辨析析:易混点:容易将二者张冠李戴。大衍历是唐朝杰出天文学家僧一 行制订的,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授时历是元朝 杰出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编写的,一年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 早 300 多年。此外,还有反映古代天文、历法成就的相关知识。如世界上公认的 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是在我国春秋时期,公元前 613 年,春秋记 载“有星孛入于北斗”;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是汉武帝时制订的; 西汉有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对

46、月食最早作出科学解释的是东 汉科学家张衡。 4 42 2关关于于造造纸纸术术 辨辨析析: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他不是纸的发明者,纸在西汉前期就有了。 在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即为西汉时期的纸。 魏晋南北朝时纸的产 好学熊资料库 量大增,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南北朝时最有名的造纸中心有北方的洛阳、长 安,南方的建业、扬州。(注意其在地图上的位置) 4 43 3祖祖冲冲之之与与圆圆周周率率 辨析: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的是魏晋时的数学家刘徽,而不是南朝的 祖冲之。祖冲之是第一个将圆周率精确地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的科学家,比外 国早近 1000 年。 4 44 4古古代代中中国国文文学学艺艺术术具具有有鲜鲜明明的的时时代代特特征征 辨辨析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 局面;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气势恢宏的时代;魏 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华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 其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发展,促成 了唐诗的繁荣; 唐朝以来, 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 使传奇小说、 词、 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 芽的产生,使反封建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 好学熊资料库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