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识地球的形状识地球的形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行星。 2.通过模拟实验、 查阅资料等活动,尝试多角度、 多方式了解关于地球形状的信息,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3.不轻易相信权威或书本,知道只有通过足够的证据才能作出判断,得出结论。 4.能依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结果调整自己的观点,并在交流中分享自己的观点。 5.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大致历程,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发展与科学技术发 展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行星。 2.通过模拟实验、 查阅资料等活动,尝试多角度、 多方式了解关于地球形状的
2、信息,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三、教学难点: 1.不轻易相信权威或书本,知道只有通过足够的证据才能作出判断,得出结论。 2.能依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结果调整自己的观点,并在交流中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关于大海上船由远及近驶入海港、航海家麦哲伦环球航行、宇航员从太空中看 地球的图片或视频等资料。 2.模拟实验所用的材料:雨伞、帆船模型(带有红旗)等,每组 1 份。 (二)学生准备: 1.查阅关于地球的资料。 2.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 五、安全注意事项: 在学生用雨伞做模拟实验时,要提醒学生在撑开和收起雨伞时不要对着他人,防止 发生意外。 六、教学过程:
3、(一)提出和聚焦问题 1.谈话,创设问题情境:我们的家在哪里? 2.出示地球图片,提出问题: 关于地球,你知道些什么? 你还想知道关于地球的什么知识? 3.全班交流。 4.进一步提出问题: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的形状到底是什么样的? 你是怎么知道地球的形状的? 你能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吗? 5.全班交流。 6.根据学生提出的观点,聚焦本课的研究主题。 (二)科学实践活动: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1.观察船入港的情景,推测海平面的形状。 (1)出示大海上的船扬帆驶入海港的情景图,提出问题: 你有过站在海边向远处眺望的经历吗? 在海边观察从大海的远方驶来的船,会有什么发现? (2)学生
4、交流。 (3)谈话:观察从大海的远方驶来的船时,总是先看到船的上部,然后逐渐看到整个 船身;而观察向远方驶去的船时刚好相反,总是先看不见船身,然后看不见船的上 部,直至船消失在海面的尽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4)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什么情况下可以导致人们看到这样的现象? 2.对地球的形状提出假设,再做模拟实验进行研究。 (1)引导学生提出假设:海面的形状是曲面,地球的表面和海面一样,也是曲面。 (2)设计模拟实验,证明只有在海面是曲面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船只入港时所看到 的现象。模拟实验的基本方法:用桌面和伞面分别模拟平面的海面和曲面的海面, 让小船模型分别在桌面和伞面上由远及近驶向观察
5、者,观察现象。 (3)学生实验,观察现象。 (4)围绕下述问题,交流讨论: 在模拟实验中,分别看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不同? 桌面是一个平面,用桌面模拟海面,船在桌面上由远及近驶入时,自始至终都能看 到整个船身。根据这个现象可以对海面的形状作出怎样的判断?(海面应当不是和 桌面一样的,也就是海面不是平面的。) 伞面是一个弧面,用伞面模拟海面,船在伞面上由远及近驶入时,先看见船的上面, 然后看到船的其他部分。根据这个现象可以对海面的形状作出怎样的判断? (5)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现象说明地球的形状可能是什么样的? 小结:只有在海面的形状是曲面的情况下, 才会出现船驶入海港时我们所看
6、到的现象。因此,地球的表面形状应当是曲面。 3.找出更多的证据,证明地球的形状。 (1)谈话,引导学生思考:在前面的研究中,我们只能知道地球的表面可能是曲面,还 有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形的呢? (2)了解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历史。 出示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资料,布置任务: 先阅读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资料,然后在地球仪上按照顺序将麦哲伦航行的路线标 注出来,看一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资料,并在地球仪上标注麦哲伦航行的路线。 引导学生讨论: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能够为我们认识地球的形状提供什么证据? 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追问:麦哲伦环球航行能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吗?能不能举出反例? (如果
7、地球是圆柱体、圆锥体等封闭的形状,也可以回到原点。) (3)从太空中“看”地球。 谈话:地球可能是一个球体,那么,还有哪些证据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认识地球 的形状呢? 简要介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中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杨利伟等航天员的资料(可 以出示地球的卫星图片、视频等)。 提问: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 通过观看图片或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认识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确实是一 个球体。 4.对地球的形状进行总结。 航天探测的发展让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和精准。目前,经过精密测 量,人们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正圆的球体,而是一个近似球体。 5.查阅资料,交流关于地球的更多认
8、识。 (1)学生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交流所了解的关于地球的知识。 (2)教师出示地球的赤道周长、半径等数据以及不同运动方式的速度等资料,提出 任务:计算用不同方式绕地球赤道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3)学生小组活动,计算用各种方式绕地球赤道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4)全班交流用各种方式绕地球赤道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感受地球的“大小” 。的现 象 6.小结。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近似球形的较大天体,是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运转的一 颗行星,运转一周为一年。 (三)拓展与应用么 1.谈话:地球是一个球体,这在今天看来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认识,但是人类对地球 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在古代,地球的形状一直是一个 难解的谜。 2.提出任务:, 空宙阅读教科书拓展与应用中的图文资料,了解古人对地球的形状曾经有过哪些 认识。 边阅读边思考:在古代,人们是根据什么认识地球形状的? 3.总结。 从古至今,在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经历了猜想推测(船只入港现象)验证 (麦哲伦环球航行)探测(地球卫星照片、航天探测等)等几个阶段,这是一个十分 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还会不断地发 展。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