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西桂林广西桂林 2019 年中考化学试卷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写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写 在答题卡上在答题卡上 1.垃圾分类回收是绿色新时尚,矿泉水瓶可归为( ) A. 厨余垃圾 B. 有害垃圾 C. 其他垃圾 D. 可回收垃圾 【答案】D 【解析】 【详解】矿泉水瓶主要成分是塑料,回收塑料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可归为可回收垃圾。 故选:D。 2.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存在化学变化的是( ) A. 木条折断 B. 木条燃烧 C. 玻璃破碎 D. 石蜡融化 【答案
2、】B 【解析】 详解】A、木条折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木条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玻璃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石蜡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3.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是( ) A. 量筒 B. 试管 C. 集气瓶 D. 锥形瓶 【答案】A 【解析】 【详解】A、量简用于准确一定量量取液体的体积,故选项正确; B、试管不能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故选项错误; C、集气瓶没有
3、刻度,不能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故选项错误; D、锥形瓶不能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A。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取固体药品 C. 点燃酒精灯 D.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取用液体时: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 蚀标签;瓶塞没有倒放桌面上,可能会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 A 错误; B、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摄子夹取块状固体放到管口,再把试管慢慢竖起,故 B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故 C 错误
4、; D、向试管内滴加药品时,应将胶头滴管垂悬在试管的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更不能接触试管内壁,防止 污染试剂,故 D正确。 故选:D。 5.导致人“煤气中毒”的物质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详解】一氧化碳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 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故选:C。 6.元素“Al”的名称是( ) A. 氯 B. 铝 C. 硅 D. 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元素周期表前 20 号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可知,元素“Al”的名称是铝, 故选:B。 7.已知 K
5、2O中 O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 K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1 B. 0 C. +1 D. +2 【答案】C 【解析】 【详解】氧元素显-2价,设钾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 =0,则 x=+1价。 故选:C。 8.下列物质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是( ) A. 铁丝 B. 红磷 C. 氢气 D. 蜡烛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错误;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错误; D、蜡烛在氧气中
6、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错误。 故选:A。 9.下列物质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是( ) A. KMnO4 B. KClO3 C. KCl D. H2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实验室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得到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 A 能; B.实验室可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 反应原理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 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 B能; C.氯化钾中没有氧元素,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故 C不能;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实验室可以用过氧化氢分解生成物水和氧气的方法制 取氧气,故 D 能。 故选:C。 【点睛
7、】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必须用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制取氧气。 10.下列物品不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 金戒指 B. 塑料桶 C. 人造羊毛毯 D. 合成橡胶管 【答案】A 【解析】 【详解】人造羊毛毯属于人造纤维。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而金戒指是金属材 料。 故选:A。 11.俗称“纯碱”的物质是( ) A. H2SO4 B. HCl C. Na2CO3 D. Cu(OH)2 【答案】C 【解析】 【详解】碳酸钠俗称“纯碱”,其化学式是 Na2CO3。 故选:C。 12.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铜 B. 氧气 C. 金刚石 D.
8、氯化钠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金属和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气态非金属单质等, 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 A错误;B、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 分子构成的,故 B 错误;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 C错误;D、氯化钠 是由钠离子(阳离子)和氯离子(阴离子)构成的,故 D 正确。故选 D。 13.下列方法可将海水转化为淡水的是( ) A. 蒸馏 B. 静置 C. 过滤 D. 消毒 【答案】A 【解析】 【详解】海水淡化是除掉海水
9、的可溶性物质。 A、将海水蒸馏,能将水从海水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海水淡化,故选项正确; B、静置,只能使大颗粒的不溶性杂质,不能使海水淡化,故选项错误; C、将海水过滤,只能除去海水的不溶性杂质,不能使海水淡化,故选项错误; D、消毒,能杀灭细菌,不能使海水淡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4.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加油站内严禁烟火 B. 电器起火应立即用水灭火 C. 炒菜时油锅起火可盖上锅盖灭火 D. 发现火情应及时拨打 119 【答案】B 【解析】 【详解】A.加油站附近的空气中弥漫着燃油蒸汽,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故正确; B.电器起火应先切断电源, 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10、不能用水灭火, 因为水具有导电性, 可能会造成触电, 故错误; C.炒菜时油锅起火可盖上锅盖隔绝了氧气而灭火,故正确; D.发现火情应及时拨打 119,故正确。 故选:B。 15.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工业酒精可用于配制饮用酒 B. 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 C. 氮气可用于制氮肥 D. 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答案】A 【解析】 【详解】A、工业酒精中含有有毒的甲醇,不能用于配制饮用酒,故选项说法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可用于防毒面具,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氮肥是含有氮元素的肥料,氮气可用于制氮肥,故选项说法正确; D、食盐有咸味可用作调味品,故选项说
11、法正确。 故选:A。 16.如图所示的四种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 ) A. 陈醋 B. 橙汁 C. 纯净水 D. 肥皂水 【答案】D 【解析】 【详解】溶液的 pH小于 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 pH大于 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 性越强;pH等于 7,溶液呈中性。陈醋和橙汁的 pH7, 显碱性。 故选:D。 17.吕氏春秋记载“金(即铜单质)柔锡(即锡单质)柔,合两柔则刚(即坚硬)”。这句话说明合金 具有的特性是( ) A.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组分低 B.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组分大 C. 合金的抗腐蚀性一般比其组分强 D. 合金的耐磨性一般比其组分好 【答案】B 【解析】
12、 【详解】合金与其组分相比:硬度大、熔点低、抗腐蚀性增强,“金(即铜单质)柔锡(即锡单质)柔,合 两柔则刚(即坚硬)”这里说的是合金的硬度大。 故选:B。 1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8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4:5 B. 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可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大量的乙 C. 分别将 60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至 80,此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 60时,向 140g甲饱和溶液中先加 50g 水,再加 20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仍为饱和状态 【答案】C 【解析】 【详解】A、8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80g,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
13、与溶剂的比 80g:100g=4:5,故 A 正 确: B、由图可知,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可采用蒸发结晶提纯,故 B正确: C、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都是上升型的,所以升温,溶质没有析出,因为在 60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两者 都是饱和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升温到 80,溶质质量分数还是相等的,故 C错误: D、60时,甲的溶解度是 40g,所以 140g甲饱和溶液中正好是 100g 水和 40g 溶质甲饱和了,50g 水,再 加 20g 甲,正好饱和,故 D正确。 故选:C。 19.某混合气中可能有 CO、水蒸气、CO2和 N2中的两种或多种。为测定其组成,现将混合气依次通过浓硫 酸、
14、灼热的 Fe2O3、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浓硫酸质量增加,Fe2O3固体由红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且有剩余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 CO、水蒸气和 N2,可能有 CO2 B. 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CO和 CO2,可能有 N2 C. 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 CO2和 N2,可能有 CO或水蒸气 D. 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和 CO,可能有 CO2或 N2 【答案】D 【解析】 【详解】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浓硫酸有吸水性;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 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将混合气依次通过浓硫酸、灼热的 Fe2O3
15、、澄清石灰 水。一段时间后,浓硫酸质量增加,说明有水蒸气;Fe2O3固体由红变黑,说明有 CO;石灰水变浑浊,二 氧化碳可能是生成的,也可能是原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有剩余气体可能是通过澄清石灰水时带出了水 蒸气或者是没有反应完的 CO2或者是原混合气体中含有 N2。 故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和 CO,可能有 CO2或 N2。 故选:D。 【点睛】根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浓硫酸的性质解答。 20.我国科学家在水煤气变换中引入了高效催化体系,使该反应可在 120时进行,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 反应每消耗 28g 甲,可生成 44g丙 C.
16、该过程体现了催化剂吸附微粒的选择性 D. 反应过程中,每消耗 1个甲分子,同时消耗 1个乙分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在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 CO和 H2O在 120下发生反应,反应方 程式为: CO+ H2O 120 催化剂 CO2 + H2;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 2个分子变成了 2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故正确; B、由方程式可知,甲与丙的质量比是 28:44,所以反应每消耗 28g 甲,可生成 44g 丙,故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过程不能体现了催化剂吸附微粒的选择性,故错误; 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过程中,每消耗 1个甲分子,同
17、时消耗 1 个乙分子,故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5 小题,共小题,共 25 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1)磷元素_。 (2)3 个氮原子_。 (3)钠离子_。 (4)二氧化硫分子_。 【答案】 (1). P (2). 3N (3). Na+ (4). SO2 【解析】 【详解】 (1)元素符号的书写:一个字母大写,两个字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磷元素可以 表示为:P; (2)元素符号的前边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3 个氮原子可以表示为:3N; (3)离子符号书写:元素(或根)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
18、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 电荷数为 1 时,1不写,钠离子可以表示为:Na+; (4)化学式可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二氧化硫分子可以表示为:SO2。 22.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现 150 周年,该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钪是一种稀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如图,由此可知钪是一种_(填“金 属”或“非金属”)元素,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 (2)如图是一些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请用字母序号填空。 表示阳离子的是_,表示原子的是_。 以上微粒对应的元素有_种。 【答案】 (1). 金属 (2). 44.96 (3). A (4). B (5). 2 【解析】 【详解】
19、(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的序数,右上角是该元素的符号。名称下边 的数值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由题中信息可知,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44.96; (2)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 为该层上的电子数。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在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 电子;在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表示阳离子的是 A,A是带 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表示原子的 是 B,B 是氯原子; 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以上微粒对应的元素有 2种,即铝元素和氯元素。 23.某品牌饼干的配料中含有小麦粉、食用植物油、食用盐
20、、碳酸氢钠等物质。请回答问题: (1)配料中富含糖类的是_,食用植物油主要含有的营养素是_(填“油脂”、“蛋白质”或“维生 素”) 。 (2)配料中可用于面点发酵的物质是_。 (3)配料中的食用盐一般为加碘食盐,食盐加碘可预防_(填字母序号) 。 a骨质疏松 b大脖子病 c贫血病 【答案】 (1). 小麦粉 (2). 油脂 (3). 碳酸氢钠 (4). b 【解析】 【详解】 (1)小麦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植物油提供的营养素是油脂; (2)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面点发酵剂; (3)人体缺乏碘元素易患甲状腺肿大,所以食盐加碘可预防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缺钙元素易
21、患骨 质疏松症,缺铁元素易患缺铁性贫血。故选 b。 24.金属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用金属的下列特性填空(填字母序号) : a导热性、b导电性、c延展性 黄金经反复捶打可制成金箔,利用了金有良好的_。 铁锅常用于烹饪,利用了铁有良好的_。 (2) 淮南万毕术记载有“曾青(指硫酸铜溶液)得铁化为铜”,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反应说 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_(填“强”或“弱”) 。 (3)下列钢铁制品最容易生锈的是_(填字母序号) 。 a不锈钢杯子 b涂油的自行车链条 c切酸菜后没有洗干净的菜刀 【答案】 (1). c (2). a (3). Fe+CuSO4=FeSO4+Cu
22、(4). 强 (5). c 【解析】 【详解】 (1)黄金经反复捶打可制成金箔,利用了金有良好的延展性; 铁锅常用于烹饪,利用了铁有良好的导热性; (2) 淮南万毕术记载有“曾青(指硫酸铜溶液)得铁化为铜”,是因为铁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 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FeSO4+Cu,该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3)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盐的溶液会加速铁的锈蚀,下列钢铁制品最容易生锈的是切 酸菜后没有洗干净的菜刀。不锈钢,是铁的合金,改变了铁的组成和结构,化学性质改变,不易锈蚀;涂 油的自行车链条,因隔绝氧气和水,不锈蚀。 【点睛】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
23、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 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5.含碳物质种类繁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C6H12O6)中 C、H、O原子的数目之比是_。 (2)石墨烯和金刚石均为碳单质,但导电性差异很大,原因是_(填字母序号) 。 a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原子在不断运动 c原子的体积很小 (3)乙醇(C2H5OH)是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完成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 该反应中,化学能转变为_能。 【答案】 (1). 1:2:1 (2). a (3). 可再生 (4). C2H5O
24、H+3O2 点燃 2CO2+3H2O (5). 热 【解析】 【详解】 (1)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 ,葡萄糖(C6H1206)中 C、H、O 原子的数目之比是 6:12:6=1:2:1; (2)决定物质性质的是组成和结构,石墨烯和金刚石均为碳单质,但是构成二者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烯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3)乙醇可以通过粮食发酵的方法获取,属于可再生能源;乙醇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和水,此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2H5OH+ 3O2 点燃 CO2 + 2H2O。酒精燃烧时放出大量热,该反应中, 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三、简答
25、题(共三、简答题(共 2 小题,共小题,共 13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6.常温下,一锥形瓶中盛有 2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4%的氢氧化钠溶液,先向其中滴加 2滴酚酞试液,再逐滴 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6.3%的稀硝酸,用 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 pH与加入稀硝酸的关系曲线如图。请回答问 题: (1)本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2)pH=7 时,锥形瓶中的溶液呈_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结果精确到 0.01%) 。 (3)图中 a 点对应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 (4)若改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12.6%的稀硝酸进行本实验,pH 传感器测得的曲线可能经过_(填
26、 “甲”“乙”或“丙”)点。 【答案】 (1). NaOH+HNO3=NaNO3+H2O (2). 无 (3). 4.25% (4). HNO3、NaNO3 (5). 甲 【解析】 【详解】 (1)氢氧化钠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HNO3=NaNO3+H2O; (2)pH=7 时,锥形瓶中的溶液显中性,呈无色;设反应生成硝酸钠质量为 x, 332 NaOHHNONaNO 4 H O 20 085 g4%x 4085 204%gx x=1.7g,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7g 100%4.25% 20g20g ; (3)图中 a 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过量的硝
27、酸和反应生成的硝酸钠,化学式是 HNO3、NaNO3; (4)若改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12.6%的稀硝酸进行本实验,恰好完全反应时需要硝酸质量减小,pH传感器测 得的曲线可能经过甲点。 【点睛】分析反应后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剩余的反应物。 27.甲、乙、丙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三者之间的转化也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如图是它们的转化 关系(“”表示某一物质可转化为另外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问题: (1)若甲是一种红色单质,则甲的化学式是_,乙丙的现象是_。 (2)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小 18,则甲乙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丙的物质类别是_(填“酸”
28、、 “碱”、“盐”或“氧化物”) 。 (3)若甲乙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则甲乙的化学方程式是_,检验乙中阴离子需要的试剂是_ (填化学式) 。 【答案】 (1). Cu (2). 黑色国体溶解,溶液的颜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3). 化合反应 (4). 盐 (5). NH3+HCI=NH4CI (6). HNO3和 AgNO3溶液 【解析】 【详解】解: (1)红色的单质学习过铜和红磷,但是红磷目前只学习了与氧气的反应,得不到乙转化丙, 所以甲是单质铜,乙为氧化铜,丙是氯化铜或硫酸铜,丙转化甲,可用比铜活泼的金属铁置换出铜;故答 案为:Cu;黑色固体溶解,溶液的颜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2)
29、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小 18,假设甲和乙相差一个水分子,这时甲是 CaO,乙是 Ca(OH)2,丙可以为 CaCO3,这没有矛盾,假设成立;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CaCO3属于盐;故答案为: 化合反应;盐; (3)甲乙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假设甲是氨气,乙为氯化铵,检验氯离子用到了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丙可以是硝酸铵,硝酸较转化氨气,可以加可溶性碱,没有矛盾。 【点睛】推断题的解题方法是找题眼,物质颜色、用途等,然后结合转化关系,利用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 进行推断,最后再将推断的结果检查,看是否符合题中物质间的关系。 四、实验探究题(共四、实验探究题(共 2小题,共小题,共
30、 16 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28.请帮助小红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制备并研究 CO2的性质 (1)仪器的名称是_,装入药品之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_。 (2)实验室里制取一瓶 CO2气体,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填“A”或“B”) 。按气体从左到右流 动,导管口的连接顺序是 a_(填接口小写字母) 。检验本实验中 CO2已经收集满的操作是_。 (3)将收集到的 CO2气体按图 D进行实验,可观察到蜡烛熄灭。通过该实验可知 CO2具有的性质是_ (填字母序号) 。 a密度比空气大 b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答案】 (1). 铁架台 (2).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 B
31、 (4). c (5). b (6). 把燃着的木条放 在 b导管口处,如果木条熄灭,则集满 (7). ab 【解析】 【详解】 (1)仪器的名称是:铁架台;加药品前应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实验室制取 CO2用的是稀盐酸和石灰石或大理石,采用的是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应选 B;CO2密度 比空气重,收集 CO2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所以导管口的连接顺序是 acb;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能 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检验本实验中 CO2已经收集满的操作是:把燃着的木条放在 b 导管口处,如果木条熄 灭,则集满; (3)实验中可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逐渐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具有一个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二个
32、化学 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 ab 都选。 【点睛】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需考虑气体的密度,是否 与空气的成分反应,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29.实验课上,老师知道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邀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粗盐的提纯 【查阅资料】 (1)粗盐中含有泥沙及少量可溶性 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 (2)Ba(OH)2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强碱。 【主要玻璃仪器】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胶头滴管、酒精灯 【主要试剂】粗盐样品、稀盐酸、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蒸馏水 【实验过程】
33、 步骤及目的 过程及说明 一、去除粗盐 中的泥沙 1称取粗盐样品 10.0g,用蒸馏水充分溶解 2过滤去除泥沙的溶液 I 以上两步操作中均需要使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溶解时:_; 过滤时:_。 二、去除可溶 性杂质 将溶液 I按如图流程图进行处理: 1、加入“过量 NaOH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2、过滤后,所得的滤渣成分有_种。 3、判断“稀盐酸适量”的方法是_。 三、获得产品 将溶液注入_(填仪器名称)中,蒸发结晶,观察到_,停止加热,利用余热 蒸干。装置完全冷却后,获得干燥的产品 9.4g。 四、数据处理 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94% 【结果与反思】 (
34、1)实验操作、试剂和装置均不存在问题,老师却指出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是 94%,原因是_。 (2)小明提出,如果步骤二中只调换“过量的 NaOH溶液”与“过量的 BaCl2溶液”的加入顺序,对除杂 结果也不会产生影响,你_(填“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 【答案】 (1). 加速溶解 (2). 引流 (3). 2NaOH+MgCl2=Mg (OH)2+2NaC1 (4). 4 (5). 盐 酸逐滴加入至刚好不再产生气泡 (6). 蒸发皿 (7). 有大量晶体析出(或有少量液体剩余) (8). 提 纯过程中反应生成了氯化钠 (9). 同意 【解析】 【详解】实验过程 一、以上两步操作
35、中均需要使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溶解时:加快溶解速率;过滤时:引流; 二、1、加入“过量 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2NaOH+MgCl2=Mg(OH)2+2NaC1; 2、过滤后,所得的滤渣成分有 4 种,即氢氧化钠和氯化镁生成的氢氧化镁、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 钡、碳酸钠和氯化钙生成的碳酸钙、碳酸钠和过量的氯化钡生成的碳酸钡; 3、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加入盐酸时,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后与碳酸钠反应生 成二氧化碳,产生气泡,判断“稀盐酸适量”的方法是:盐酸逐滴加入至刚好不再产生气泡; 三、获蒸
36、发结晶时,将溶液注入蒸发皿中,蒸发结晶,观察到有大量晶体析出(或有少量液体剩余)时, 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装置完全冷却后,获得干燥的产品 9.4g。 结果与反思 1.实验操作、试剂和装置均不存在问题,老师却指出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是 94%,原因是提纯过程 中反应生成了氯化钠; 2.如果步骤二中只调换“过量的 NaOH溶液”与“过量的 BaCl2溶液”的加入顺序, 对除杂结果也不会产生影响, 同意小明的观点,这是因为只要碳酸钠溶液的加入顺序在氯化钡溶液之后就不影响实验结果。 【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 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7、。 五、计算题(共五、计算题(共 6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0.为测定某过氧化钠样品的纯度,将 2g 该样品与足量水发生如下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 : 2Na2O2+2H2O=4NaOH+O2生成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g。 (2)列式计算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 【答案】 (1). 0.32 (2). 78% 【解析】 【详解】由图中信息可知可知,刚好完全反应生成氧气质量为 0.32g; 设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为 x 2222 2Na O + 2H O= 4 15632 x NaOH g +O 0.32 15632 = x0.32g x=1.56g 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10 1.5 0% 6g =78% 2g 。 【点睛】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 变进行列比例计算,易错点是,由方程式求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