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有答案)五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有答案) 一、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空城计 这一天,诸葛亮正在和部下商量怎样抵抗魏兵的事,忽然探子飞马传来消息,说司 马懿带领十五万人马朝西城这边打来。 这时候,诸葛亮身边并没有大将,只有一些 文官,他所带的五千兵马有一半是运送粮草的,不能打仗。诸葛亮上城楼一看,果 然尘土冲天,魏兵正分两路杀来。诸葛亮对手下的人说:“你们都可以放心,魏兵 不敢进城!”于是连忙传令下去,叫人藏起所有的旗帜,禁止人们随便出入及大声 说话,把四面城门打开,每一个城门,用二十个老兵装作老百姓,洒扫街道,倘若魏 兵来到,不要惊慌失措。诸葛亮自己则披上鹤
2、毛大氅,戴了丝织头巾,带领两个小 童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不久,魏军来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都不敢前进,连忙报告司马懿。 司马懿在马上 远远观望,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笑容满面,悠闲地弹琴。左面的小童手捧 宝剑,右面的小童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来个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 马懿看了,心中大疑。回到军中,连忙传下命令,叫后军充当前锋,前军改做后军, 向北面山路退去。司马昭说:“莫非诸葛亮没兵,故意做出这样子,父亲为什么要 退兵?”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不冒险。如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如 果进兵,就要中他的计策。你等怎能知道!”于是,将两路兵马全部退去。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
3、情的前因后果。(3 分) (1)起因: _ (2)经过: _ (3)结果: _ 2.用“”画出诸葛亮实施空城计的句子。(3 分) 3.用“”画出点明司马懿退兵原因的句子。(3 分) 4.如果领兵人变成了司马昭,诸葛亮的空城计还能成功吗?(4 分) _ _ 参考答案:1.(1)司马懿率兵来攻城,城内没有足够的人马。 (2)诸葛亮临危不乱,设出空城计。 (3)吓退司马懿的大军。 2.于是连忙传令下去,叫人藏起所有的旗帜,禁止人们随便出入及大声说话,把四 面城门打开,每一个城门,用二十个老兵装作老百姓,洒扫街道,倘若魏兵来到,不 要惊慌失措。 诸葛亮自己则披上鹤毛大氅,戴了丝织头巾,带领两个小童坐在
4、城楼 上焚香弹琴。 3.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不冒险。如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如果进兵,就要中他 的计策。你等怎能知道! 4.示例:不能。 因为诸葛亮知道司马懿生性多疑,才会设下此计,如果换成司马昭, 司马昭就会攻城,空城计也就会失败。 二、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12 分) 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节选) 住处附近有一家卖野蜂蜜的小店,夏日里,我常常到那里饮蜜茶。我常觉得,在 炎炎夏日喝一杯冰镇(zhnzhn)蜜茶,甘凉沁脾,是人生一乐。 今年我路过小店, 冬蜜已经上市, 喝了一杯蜜茶, 付钱的时候才知道价格涨 (zhng zhng)了一倍有余。我说: “怎么这样贵?比去年涨了一倍。 ”照顾店面
5、的是个 眉目清秀的小女孩,讲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马上应答道: “不贵,不贵,一杯 蜜是炼过几只蜂的。 ” 这句话令我大惑不解,惊问其故。 小女生说: “蜜蜂酿一滴蜜,要飞很远的地方,要探过很多花,有时候摘蜜,要 飞遍一整座山头哩!还有,飞得那么远,说不定会迷路,说不定给小孩子捉了, 说不定飞得疲倦(junjun)累死了。 ” 听了这一番话,我欣然付钱,离开小店。走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那位可爱的 小女生说的话,一任想象力奔飞。 也许真是这样的,一杯在我们手中看起来不怎么样的蜜茶,是许多蜜蜂历经千辛 万苦才采集来的,我们一口饮进一杯蜜茶,正如饮下了几只蜜蜂的精魂。 蜜蜂是一种奇怪的动物,飞来飞去
6、,历遍整座山头、整个草原,搜集花的精华, 一丝一丝酝酿(lingning) ,很可能一只蜜蜂一生只能酿成一杯我们一口喝 完的蜜茶吧。 蜜蜂虽不澡身,但是它每天啖蜜,让人们在夏季还能享受甘凉香醇的蜜茶。在啖 蜜的过程中, 有许多蜜蜂要死去, 未死的蜜蜂也要经过许多生命的熬炼, 熬呀熬, 才炼出一杯蜜茶。光是这样想,就够浪漫了,够令人心动了。 在实际人生中也是如此。 生命的过程原是 () 的, 情感的追寻则是 () 的,如何在平凡的生命中酿出一滴滴的花蜜,这花蜜还能让人分享,还能流传, 才算不枉此生。虽然炼蜜的过程一定是痛苦的,一定要飞过高山平野,一定要在 好大的花中摘好少的蜜,或许会疲累,或许会
7、死亡。 可是痛苦算什么呢?每一杯蜜都是炼过几只蜂的。 1.给选文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 (2 分) 2.短文中画横线的语段运用了()等描写方法。 (多选) (2 分) A.外貌B.神态C.语言D.动作 3.在()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2 分) A.平淡无奇B.雪上加霜C.波涛万险D.出奇制胜 4.画波浪线的句子,与诗句()描写的意境是一致的。 (2 分) A.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 B.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C.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D.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 “一杯在我们手中看起来不怎么样的蜜茶,是许多蜜蜂历经千辛
8、万苦才采集来 的”一句中的“千辛万苦”具体指什么?请在文中用虚线画出相关的语句。 (2 分) 6.“光是这样想,就够浪漫,够令人心动了。 ”此时的作者,对蜜蜂产生了怎样 的情感?(2 分) 参考答案:1.zhnzhngjunning 2.A C3.AC4.A 5. 蜜蜂是一种奇怪的动物,飞来飞去,历遍整座山头、整个草原,搜集花的精 华,一丝一丝酝酿,很可能一只蜜蜂一生只能酿成一杯我们一口喝完的蜜茶。 6.对蜜蜂的敬佩和喜爱之情。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深山含笑 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 种水果般的甜沁。含笑不(以已)艳丽著称,妙的是一缕沁香。
9、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花(佩折)服!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 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 多么突兀的秀色啊!她简直像一个绝世独立的北方佳人, (竟竞)然在大山深 处隐藏了如此潇洒、如此豪放的春光。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向)是临风挺 立的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那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似乎天上的白云都 是从她的胸中笑出来的。 从小路那边走过来两个拎着简单行李的年轻人。他们是那个边远的、还没通车的 村子里的老师、跟着他们,我们也进了村。目睹孩子们围着老师的亲切嬉闹,我 忽然感觉另有一株高大的深山含笑在我心中晃动起来 (1)选择文中括号里合适的字。 含笑不_(以已)(佩
10、折)_服 (竟竞)_然倒(像向)_是 (2)庭院中的含笑与野生的含笑有什么不同? (3)在文中用曲线画出两个比喻句。 (4)注意划线词语,结合题目写出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答案】 (1)以;折;竟;像 (2)庭院中的含笑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野生的含笑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 野生含笑与庭院含笑相比,倒像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3)深山含笑散发着弥天的清香气息,像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4)深山含笑像一个绝世佳人,像一个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令我赞叹,但我更 敬仰和佩服在边远山区默默作贡献的知识青年。 【解析】 【分析】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音同,形、意不 同,组词不同。解
11、答时要依据字义注意比较。 (2) 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 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 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 一类事物。 (4)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 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 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 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
12、 故答案为: (1)以、折、竟、像 (2)庭院中的含笑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野生 的含笑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野生含笑与庭院含笑相比,倒像是临风挺立的巾 帼英雄。 (3)深山含笑散发着弥天的清香气息,像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4) 深山含笑像一个绝世佳人,像一个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令我赞叹,但我更敬仰和 佩服在边远山区默默作贡献的知识青年。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 后再选词填空。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 力。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 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体
13、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四、意外赔偿 那年初春,我在房前的小院里种了一些蔬来。悉心栽培了数月,到仲夏时院子 里已是满眼油绿,让人看着心醉。每天我都在这里盘算着能有多少收获。 那天天气极好,阳光柔和,没有一丝风。看着蔬莱大多已经成熟,我兴奋地给 朋友们打电话,邀请他们来与我分享劳动成果。打完电话,我便骑着单车到附近 超市购买烹调所需的调味品。 两个小时后,我提着沉重的购物袋推开栅栏门,发现院子的地上凌乱地散落着 一些嫩绿的菜叶。天啊!我的蔬菜转眼间已是叶落茎断。这是谁跑进来践踏了我 的劳动成果? 突然,一个黄白相间、圆鼓鼓的家伙在蔬莱间蹒跚挪动,不时抖动着翅膀发出 “嘎嘎”的叫声。
14、我站在那里,气得一时说不出话来,真不敢相信这么一个小东 西会把我的莱园糟蹋成这个样子。 和鸭子是讲不通道理的。但是,我决定要为自己讨个说法。我想起住在隔壁的 那个老妇人养了几只鸭子。甚至听人谈论过,那老妇人几十年守寡,性格古怪, 与周围的邻居很少讲话,她唯一的喜好就是饲养一些小家禽。 我按捺着心中的恼怒,用力敲开了她的房门: “请问夫人,您养的鸣子都在您 的院子里吗?” 她没有支声,默默地从我身边走过去,弓着腰用她那干瘪的手指指点着地上的 鸭子。她反复数了几遍,然后转过头呆滞地打量着我。看得出,她的目光中带着 许多疑问。“如果少了一只的话,那么它现在正在我院子里美餐呢! ”我直截 了当地说。老
15、妇人愣了一下,一言不发地跟着我到莱园子里去找鸭子。 此时,那鸭子依然不停地啃着我的蔬莱。老妇人快步跑过去抱起鸭子,然后站 在那儿静静地等待我的发落。 10“夫人,让我说您什么好!请看好您的鸭子,这样的事我不想再看到厖”我气 愤地说,但不失礼貌。 11 老妇人颤巍巍地点点头,一言不发,而后抱着那只鸭子蹒珊地走了。 12 几个月后,老妇人搬走了。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她,而那场莱园“风波” 也被时间渐渐淹没了。 13 圣诞节到了,轻柔的雪花把快乐的夜晚点缀得宛如仙境。晚上,我邀请了数 位挚友到我家共度圣诞之夜。我们正开怀畅饮,门铃突然响了,邮递员给我送来 了一个邮包。 邮包上没有寄出的地址, 邮包外
16、面夹着一封信, 上写: 亲爱的孩子, 你好吗?我曾住在你的隔壁。半年前,我养的鸭子损坏了你的菜,给你带来了极 大的不快,我一直很内疚。今天是圣诞节,我要送给你一样特殊的礼物,请一定 收下,因为这代表着我的深深歉意。 14 我拆开包裹,轻轻剪开深色的密封塑料袋,一只焦黄流油、香气四溢的硕大 的烤鸭赫然出现在我的面前。烤鸭的脖子上挂着一张塑料纸片,上面歪歪斜斜地 写着: “小姐,因为品尝了你种的菜。所以我才长得如此肥硕。 ”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文章第段画横线句属插叙,请你说说其作用。 3.文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你说说下面两处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第一处:那天天气
17、极好,阳光柔和,没有一丝风。 第二处:圣诞节到了,轻柔的雪花把快乐的夜晚点缀得宛如仙境。 4.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老妇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5.仔细品味文未最后一句话, 发挥你的想象力, 你认为老妇人送的烤鸭是吃 “我” 家菜的那只吗?说说理由。 参考答案:1.老妇人养的鸭子毁坏了“我”的菜园,几个月后的圣诞节赔给“我” 一只大烤鸭。 2.结构上推动情节发展,内容上与下文老人的表现构成对比,丰富了人物形象。 3.烘托人物愉悦的心情。 4.老妇人宽容、善良而又幽默。 (一定要联系原文,要具体分析) 5.示例一:是。老妇人因为对“我”怀有歉意,所以特意将那只偷吃鸭养得肥硕 来送给“我” 。示例二:
18、不是。那句话只是老妇人幽默的一种表达,善良的老妇 人不一定舍得宰杀她养的鸭子,那只烤鸭可能是她从别处挑选来的。 五、痴心石 许多年前, 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 着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 很心疼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地看。树太大了,不好整棵地运走,于是 工地的人拿出了锯子, 把树分解。 就在那个时候, 我鼓足勇气, 很不好意思地问, 可不可以把那个剩下的树根送给我。那个人笑着看了我一眼,说: “只要你拿得 动,就拿去好了。 ”我说我拿不动,可是拖得动。 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提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和责备,反 而帮忙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以后的很多
19、年,我检过许多 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嫌烦,反而特别看重那批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 的东面。我和父母,其实很少一同欣赏同样的事情。他们有他们的天地,我,埋 首在中国书籍里。 我的父母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那些怪瓣,可是他们能包涵。我也并不想父母 能够了解我对于“美”这种主观事物的看法,只要他们不干涉,我就心安。 有一次,我答应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去海边。结果前一天晚上又去看书,看到 天亮才睡去。 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点, 母亲不得已叫醒我, 又怕我不跟去会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丧失睡眠,总之,她很为难。半醒了,我 只挥一下手,说: “不去。 ”醒来发现父亲留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
20、也得吃饭。 中午起床,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再 回父母家中去。 妈妈迎了上来, 责问我怎么不吃中饭, 我问爸爸在哪里, 妈妈说: “嗳,在阳台水池里替你洗东西呢。 ”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 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的。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 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的,他要我去客厅等着。 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两老手中各捧着一块石头。 爸爸说: “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 红,你觉得怎么样?”妈妈说: “我挑挑拣拣,才得了一个石球,你看它有多圆! ” 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
21、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 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看着比我还要瘦的父母,看着这两块没有任何颜色可以配上的、世间最朴素的 石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 父母的爱一生一世的爱,都藏在这两块不说话的石头里给了我。 1.本文第段写了“我”少年时拖树根回家的事,有人认为这件事与标题“痴 心石”无关,应该删去,你认为呢? 2.作者为什么用“痴心石“作为文章题目? 3.“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 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文中“我”的父母理解、尊重孩子的“怪癖” ,对此,你肯定很有
22、感受,请结 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1.不应删去,理由:通过对拖树根后父母的一系列动作描写,表达 了父母对“我”的包容和理解;引出“我”后来的种种怪癖,表现了父母对“我” 的包涵。为下文父母在海边为“我”寻找“痴心石”打下伏笔。 2.“石头”是文中传递情感、表达爱意的物品。用“痴心”修饰石头,表达了父 母对“我”的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切中文章主旨。 3.作者描写 “我” 的心理活动 (或: 通过 “我” 的联想与想象) 细腻地表达了“我” 对父母“痴心之爱”的醒悟、感动和自责。 4.提示:肯定或否定这种做法均可以,但必须写出充足的理由。 六、一双脚上的修养 每逢双休日,我都会
23、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每次来这里, 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 难能可贵的。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北方冬天的雪大,雪一下,许多麻烦就随之而来了。走在街上,鞋上会粘满脏 雪,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进入室内,脏雪马上就会化作污水。人走过的地方,往往 会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正是一个雪天,我走进阅览室时发现了异样。屋子里 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竟紧张地盯着我,手操抹布,如临大敌。我 故作视而不见,可感觉告诉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后,猛回头,把她吓了一跳,自 己也吓了跳。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在淡黄的地板上,
24、显得如此扎眼。而 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 坐到座位上,想着刚才的脚印,愧怍油然而生,再也无心看书了。阅览室是一 个开放的公共场所,来往进出的人很多。我注意到,每个进来的人都在犯着同我 一样的毛病,浑然不觉自己 双脚正在恶作剧式地涂鸦着刚刚被擦干净的地板。 于是,那个女工就要不停要跟在进进出出的人后面,擦了再擦。不断地踩踏与不 断地擦抹,似一场破坏与复原的拉锯战,在阅览室 里上演着,让人心惊。渐渐 地,那个疲于擦地的女工,已是额头见汗。 忽然有种感觉,每一双进出的脚都充满着罪恶,因为,它们是在不断践踏着别 人辛苦取得的劳动成果,是在破坏着一种美好与和谐。 不知过了多久,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
25、。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了看,似乎想 进来,但又把头缩了回去。不一会儿,两扇门被推开了。还是刚才那个男人,这 次,他是肩扛一桶纯净水进来的。突然,一阵“沙、沙”的响声,伴着送水男人 走路的旋律,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开始从上向下打量他,老旧的棉帽子、绿 大衣厖最后我终于看到了他的双脚,然后是惊异万分。男人的每只脚上,竟然都 套着一个塑料袋。他一走动,塑料袋就会发出“沙,沙”的响声。因为套了塑料 袋,所以他超过的地方没有一点污迹,还是那样干干净净的。我注意到,那个擦 地的女工,站在那里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到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 室。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我发现她眼里竟有泪水涌现。 这个下雪
26、的周日里,我没有读书,但我想到了“修养”这个词。我想,修养工 不是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 些字,多读了几本书;或是一个人了解红楼梦的 情节、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 就像那个送水工,懂得在雪天里,进入室内之前用塑料袋把两只脚都套上。 1、第自然段中, “我” “愧怍”的原因是什么? 2、下列描写人物的语句很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1)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竟紧张地盯着我,手操抹布, 如临大敌。 (2)不知过了多久,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了看,似 乎想进来,但又把头缩了回去。 3、文中第自然段说“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我
27、发现她眼里竟有泪光涌现” ,你认 为“她”是为什么而流泪?4、口味文中两个画线句,你认为作者再次对“修养” 一词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1.“我”的脚印弄脏了地板; “我”对女工的劳动故作视而不见。 2.(1) “紧张地盯着” “如临大敌”等神态和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擦地女工 见到“我”进来唯恐弄脏地板又要再次擦地的担忧与紧张心理, (2) “悄悄推开” “伸头” “缩”等动作描写,传神地写出了送水工怕影响图书馆安静的氛围,推 门时小心翼翼的情景,突出了送水工对他人的尊重,体现了他的修养。 3.为送水工的细心体贴而感动,为自己的劳动终于得到他人的尊重而激动。 4.第自然段中“修养”指有
28、文化或学问;第 6 自然段中修养之养成正确的待 人出事的态度。 七、梦想背后的故事 王列 王老师没想到一向很听话的燕红,突然变得这么倔强。 进入高二,学校对学生进行分流。所谓分流,就是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以及文化 课基础,把爱好相同的学生分到同一个教学班,这样便于管理与教学,也有利于 学生发展。 燕红的文化课基础很好,老师希望燕红专心学习文化课,想不到燕红坚持学习美 术。实事求是地说,学美术的学生文化课基础多数较差,文化课基础这样好的一 个学生,学习了美术,王老师觉得非常可惜。 王老师做了很多工作,想不到燕红却毫不动摇,他异常生气。他想跟燕红的父母 交流一下情况, 让她的父母劝说她, 偏偏他们都
29、在外地打工, 通过电话联系上后, 他们都表示孩子学什么由她自己决定。既然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阻止她,干脆先让 她学习一段时间,如果她觉得不合适,再让她回到普通班级学习也未尝不可,王 老师有些无可奈何地想。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过去了。期末考试,燕红的文化课考得很好。让王老师想不 到的是,她的绘画也几乎是最优秀的。王老师询问美术老师燕红今后发展潜力如 何,老师赞扬燕红说,她对色彩和线条非常敏感。王老师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有 些莫名的失望。 高三下学期,市电视台组织一次以“我的梦”为主题的中学生绘画大赛。大赛分 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初赛,学生自由创作。第二个阶段是决赛,学生现 场作画。学校很多学生都
30、参加了比赛,但是进入决赛阶段的只有燕红一个人。 这次比赛除了看学生的绘画基础,还委比学生的想象力。不用说,凡是参加比赛 的,绘画基础都不错,谁的想象力更强,谁肯定会胜出。 通过前几轮的比赛来看,燕红的想象力非常强;几乎每一张画都有让人眼前一亮 的东西。最后一次比赛的题目是梦中的家乡 ,只要胜出,燕红就会获得冠军, 大家对燕红也非常期待。 然而那幅画燕红却画得非常普通甚至连一点想象的成分 都没有:弯曲的柏油马路、低矮的远山、清清的小溪、几块石板搭成的小桥,还 有低低的石头房子 当然,燕红与冠军失之交臂了,大家都为燕红感到惋惜。 “自从参加比赛以来,你的每一幅画都是充满想象力的,为什么最关键时候的
31、这 幅画却这么普通?”主持人问她。 “我梦中的家乡就是这样的! ” 燕红说这话时,眼里已经充满了泪水。 “为什么不是更美好一些的呢?”主持人感到奇怪。 “我梦中的家乡就是这样的! ” 燕红再次强调说。 “作为这太比赛的亚军,电视台会帮你实现一个梦想,您的梦想是什么呢?”主 持人问。 “我想找到一个和我画上一模一样的地方,哪怕哪怕十几年前曾经这样也行。 ” 燕红说。 “能告诉大家为什么吗?”主持人问。 燕红说这是她的一个秘密,她非常希望找到这样一个地方,主持人只得答应想尽 一切办法帮她寻找。 也视台通过多种方式, 最终还是找到了那个地方。 那是几千里路外的一个小山村, 而燕红的秘密也随之揭开,原
32、来她是一个被拐卖的孩子。被拐卖的时候,因为年 龄太小,根本不知道家乡是哪里,只是隐约记得自己家乡是这样的,而家乡的样 子也曾一次次闯进她的梦乡, 于是她发誓学习绘画, 画出家乡的样子并找到家乡。 这个秘密,此前,她没告诉过任何人。 知道实情后,王老师感慨无限,他不禁暗暗告诚自己,今后一定要尽量尊重学生 的选择。因为,有时,你不可能知道学生有怎样的梦想,也不知道这个梦想背后 有怎样的故事。 (选自当代青年 ,有改动) 1.文题为“梦想背后的故事”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仔细品味文中画”句,王老师因为什么而高兴?又为什么有些莫名的失 望? 3.文章主要写了王老师和燕红
33、两个人物。请分析一下这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4.文中画横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5.最后一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1.小时候被拐来的孩子燕红,为了找到家乡,毅然放弃基础很好的文 化课坚持学习美术,并最终凭借一幅美术画,在电视台的帮助下,找到了家乡。 2.因为燕红文化课考得很好,绘画也几乎是最优秀的,而且美术老师说她对色彩 和线条非常敏感,所以王老师高兴。而因为燕红在绘顺方面的发展潜力很好,所 以分流后她不会专攻文化课了,所以王老师觉得可惜和失望。 3.王老师:关爱学生,为学生的长远负责,尊重学生的选择;燕红:学习成绩优 异,性格倔强,思念家乡。 4.这句话运用了神态描写,表
34、达了燕红内心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已经极度汹涌,她 非常渴望能够找到家乡。刻画了燕红倔强执着的人物性格和对家乡的殷切思念。 5.结构上:总结全文,服应题目。内容上:这一段写出了王老师不禁暗暗告诚自 己的原因,也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大家尊重学生的选择这一思想和理念,揭示了文 章的题目,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八、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汪微微 小学二年级时的班主任,是个不怒自威的退伍军人。平日里话不多,习惯用眼 神制止并解决纷争与事端。 对男生,他实行军事化管理。课间十分钟,其他班的男生疯得东倒西歪,我们 班的男生则挺拔地站立着,有序地排队,轮流着立定跳远,玩得像上课一样规规 矩矩又铿锵有力。 对女生,他力
35、推淑女教育。说话要不疾不徐,微笑要张弛有度;裙子要过膝, 不许撩起下摆擦汗,不能光脚穿凉鞋;坐不能弯腰驼背,站不能含胸低头;课外 少看电视多读书,每天练习毛笔字 乡村的孩子平时散养惯了,一个个野得像泼洒一地的阳光,哪里收得住?一学 期过去,没几个能真正坚持下来的。做得最好的,是和我们同班的他的女儿。我 们既同情她的别无选择,又钦羡她的与众不同。她不是班上最漂亮的女孩?却自 有一种说不出的美,眼中闪烁着看得见摸得着的柔软和善意。连最捣蛋的男生路 过她身边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屏声敛气。 多年后,在家乡的街头,她穿一袭蓝底白花的连衣裙,绾(wn)着低低的发 髻,静静地站在那里。嘈杂如水,流到她身边,却
36、自觉地绕道而行。有人和她打 招呼,她轻轻地点头,微笑致意,温婉得既优雅高贵又接地气。 原来,她被打磨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美,过去叫教养,现在叫气质。 初一时的语文老师,是个有着慢条斯理智慧的老头儿,他惩戒我们的惯用伎俩 是写检讨。检讨的内容直接照搬作文要求:文笔要好,感情要真,题材不限,风 格却要自成一家,字数不能少于 800 字。最可怕的是,要一式 54 份班上共 54 个人,人手一份。字迹要沿用书法课上的工整与气势。 有一回上课,他迟到了几分钟。不待他道歉并解释原因,台下一片亢奋的叫喊 声,大家一起喊:54,54,54!他也不恼,乐呵呵地看着我们,眼里的宠溺能湮 (yn)没掉每个人。 从此,他
37、再也没有让我们写过检讨,却要求大家记日记。算算,一天不过就一 篇,我们胜者为王居高临下地同意了。 毕业后和一干人去看望他,说起这段往事,他笑:小小少年是一块块璞玉,但 雕琢要讲究方式和技巧。 写检讨是假, 练笔练字才是真。 然后他转过头, 对我说: “你的字,有蝇头小楷的功底;你的日记,也最好看。 ” 原来,我们最终学会的,是不要错过自己。 高二时的语文老师,是个忧郁的诗人。他为人低调又不羁,平时见他背影的 机会比正面还要多。有一次上课讲诗歌的结构与特点,他找来了几本自己以前写 的诗集。讲台上的他,眼神干净明亮,有一种未经世事的洁白,像正在做梦的少 年。他一字字念,一句句写,一段段讲其饱满的感
38、情、丰富的想象、和谐的音韵, 以及写诗的心境和曾经沉睡的梦想。讲到动情处,他会停下来,一言不发地看向 窗外,眼神比远方还远。 课后很久,我心里仍蓬勃得静不下来。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它 干净清洁,美好亲切,散发着梦想的味道。最难得的是,它离我这样近,一声轻 唤便足以叫醒我,而不只是远远地隔空感动我。 后来,我开始偷偷写诗,不在乎写得好不好,不去想有没有用,也不在意是 否有人懂,愿意写下去并能很好地写出来,对自己而言已经足够。原来,梦 想是一种让你觉得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 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谢谢你,盛装莅
39、临我的成长 1.查字典填空。 “临”字的音序是_,音节是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部,再查 _画。字典里有三种解释:到,来;换着,靠近;照着字、画模仿。 文中“莅临”的“临”取第_种解释。 2.照样子,写词语。 (1)乐呵呵(ABB 式)_ (2)东倒西歪(含反义词)_ (3)规规矩矩(AABB 式)_ 3.文章叙写了三位老师的不同特点和对 “我” 的影响, 根据文章内容, 完成下表。 人物 特点 对“我”的影响 小学时的班主任 不怒自威的军人 (1) 初一时的语文老师 (2) 让“我们”学会不要错过自己 高二时的语文老师 忧郁的诗人 (3) 4.文中第段描绘老师女儿,并没有写老师,有人说多余了,
40、应该删掉,你认为 应不应该删掉?为什么? 5.结合语境,品读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 “他也不恼,乐呵呵地看着我们,眼里的宠溺能湮没掉每个人。 ”这句话是 什么描写?这样的描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2) “他一字字念,一句句写,一段段讲其饱满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和谐的音 韵,以及写诗的心境和曾经沉睡的梦想。 ”加点词语在本句中有什么作用? 6.“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 个灵魂。 ”这句话是在解读师生之间的关系,根据你平时的经历及本文的讲述, 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1.LlinL8 2.(1)黑乎乎 绿油油 金灿灿(2)异口同声 左顾
41、右盼 里应外合(3)慌慌张 张 干干净净认认真真(答案不唯一) 3.(1)让“我”懂得了气质(教养)的美(2)慢条斯理的老头(3)让“我” 明白梦想是一种让你觉得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4.不应该删掉。老师女儿的风采气质是老师独特教育要求的结果,描写老师的女 儿其实就是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老师的教育对“我”成长的巨大影响。 5.(1)运用神态描写,写出了老师的宽容,表现了老师对我们的宠爱与教育的 智慧。 (2)连用三个叠词,强调了老师讲课的投入,突出了老师对诗歌的深刻理 解和喜爱及留给“我”的深刻印象。 6.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引领,文中的三位老师在“我”成长中起着重大的作 用,小学老师让“我”领
42、略了气质的美,初中老师让“我”学会不要错过自己, 高中老师让“我”对生活有了坚持和梦想,三位老师唤醒了“我”的灵魂,走进 了“我”的内心世界,促进了“我”的成长。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唤醒,老师是 我们成长的引路人。 九、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绿色首都莫斯科(节选)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中心。 玉带似的莫斯科河, 自西向东, 蜿蜒地经过列宁山下,向北绕过克里姆林宫南侧,然后折向南方流去。莫斯科也 因河流而得名。 仅次于巴黎的欧洲第二大城市莫斯科,是一座有 800 多年历史的名城。它 _在 7 个高低起伏的山丘上,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蜘蛛网。莫斯科的街道 呈环形和放射形,一条条林荫
43、大道,一环环自市中心向外延伸。繁华的大街两旁 和新建的住宅区内,_着式样各异、装饰多样的建筑。 克里姆林宫和红场是全市中心。这所举世闻名的宫殿始建于 1156 年,它是历代 沙皇的皇宫。宫殿中央,_着三座有名的天主教堂。光洁的白墙,协调的 比例,俨如古代骑士头盔的圆顶,使这些建筑物显得雄浑大方。 红场在克里姆林宫的东面。在俄语中,红场是“美丽的广场”的意思。它辟于 15 世纪末,本是个贸易市场。后来,沙皇政府经常在此发布政令,召集群众。 莫斯科气温较低,以前树木很少,曾被称为“沙漠城市” 。自 1928 年开始进行大 规模绿化,建立了从市中心向郊外辐射的 8 条绿色林带。市内有很多大小公园和
44、街心花园,还在市郊建立了 11 个自然森林区,过去曾一度绝迹的野鹿已繁殖到 几万头。如今市区绿地面积已占总面积的 40%,平均每个莫斯科人拥有绿地 44 平方米。生态环境的改善,美化了市容,调节了气候,使莫斯科摘掉了“沙漠城 市”的帽子,成为绿色首都。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建立林立矗立 它_在 7 个高低起伏的山丘上,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蜘蛛网。 繁华的大街两旁和新建的住宅区内,_着式样各异、装饰多样的建筑。 宫殿中央,_着三座有名的天主教堂。 (2) “举世闻名”的意思是_。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_、 _等。 (3)为什么说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蜘蛛网? (4)
45、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莫斯科过去被称为“_”是因为那里_;现在平均每个莫斯科人拥 有绿地_,莫斯科已经成了“_” 。 (5)俄罗斯是怎样摘掉“沙漠城市”的帽子,成为全世界羡慕的绿色首都的? (6)绿化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请你写两句关于植树的宣 传标语。 【答案】 (1)建立;林立;矗立 (2)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形容非常著名;闻名遐迩;驰名中外 (3)因为莫斯科建立在 7 个高低起伏的山丘上,街道呈环形和放射形,一条条 林荫大道,一环环自市中心向外延伸。 (4)沙漠城市;气温较低,以前树木很少;44 平方米;绿色首都 (5)自 1928 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绿化,建立了 8 条绿色
46、林带。市内有很多大小公 园和街心花园,还建立了 11 个自然森林区,市区绿地面积已占总面积的 40%, 平均每个莫斯科人拥有绿地 44 平方米。 (6)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今天,播撒下一颗种子;来日,收成起一 片绿色。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 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建立:开始成立或产生。林立: 像树林一 样矗立着。矗立:高耸直立。 (2)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 容,就能在第二自然段找到答案。 (4)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
47、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 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在最后一个自然段找 到答案。 (6)此类试题常常给定一个主题,让考生根据这一主题拟写标语,或者相关的 诗句或者名言。考生答题时首先要了解标语(或口号)的特点,即简洁,有号召 力。可引用名言,也可以自拟,只要符合活动主题即可。 故答案为: (1)建立林立矗立 (2)1、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形容非常 著名 2、闻名遐迩 3、驰名中外 (3)因为莫斯科建立在 7 个高低起伏的山丘上,街道呈环形和放射形,一条条 林荫大道,一环环自市中心向外延伸。 (4)沙漠城市;
48、气温较低,以前树木很少;44 平方米;绿色首都 (5) 自 1928 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绿化,建立了 8 条绿色林带。市内有很多大小 公园和街心花园,还建立了 11 个自然森林区,市区绿地面积已占总面积的 40%, 平均每个莫斯科人拥有绿地 44 平方米。 (6) 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今天,播撒下一颗种子;来日,收成起一 片绿色。 【点评】 (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 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可 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 、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 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 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6)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拟写标语的能 力。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