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下语文课外名著阅读专项训练二之三国演义 一、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诸葛亮在五丈原死去。蜀军根据诸葛亮生前的安排,有秩序地撤退人马。司 马懿(字仲达)听到这个消息后,在后边紧追不舍。追到一座山后,忽然听到一 声炮响,喊声大震,只见蜀军回过头来,拉开了反攻的阵势。树影中飘出一面中 军的大旗,上面写了一行字:“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司马懿大惊失色,定睛 一看,只见军中数十名上将拥出一辆四轮车,车上坐的正是诸葛亮。司马懿大惊 道:“诸葛亮原来没有死啊!我轻率地进入了重地,中了他的计了!”于是急忙 往回走。蜀军大将姜维喊道:“贼别走,你中了我丞相的计了!”
2、 魏军一听,各个丢盔弃甲,只顾逃命。司马懿逃了五十里,有两员魏将在后 边喊:“都督不可惊慌!”司马懿摸着自己的头说:“我的脑袋还在吗?”两员 魏将说:“都督别害怕,蜀兵已经走远了!” 过了两天,有人向司马懿报告:“前天车上坐的诸葛亮,原来是个木头人。 这是诸葛亮死前就安排好的。”司马懿听后,叹息道:“怨我只能料其生,不能 料其死啊!”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前进()慎重()镇定() 2.司马懿听说诸葛亮死后,对蜀军紧追不舍的原因是:_。 3.“贼别走,你中了我丞相的计了!”文中蜀军大将姜维说这句话的目的是 () A让司马懿更加坚信自己中了计。 B阻止司马懿往回走。 4.文中描写树影
3、中飘出写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的大旗后, 司马懿有哪些表 现?这说明了什么? _ _ 二、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空城计(节选)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 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 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手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 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 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这平生 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
4、?宜 速退。”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 明曰: “司马懿乃魏之名将, 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 见了丞相, 便速退去, 何也?” 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 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 在彼等候。” 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 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1.这个片段出自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_,这本书的作者是 _。 2.解释下列加点
5、的字。 (1)旁若 无人_(2)若 某等之见_ (3)必弃城而走 _(4)吾兵止 有二千五百_ 3.文中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分析这三次“笑”的 不同内涵。 (1)“笑容可掬”:_ (2)“抚掌而笑”:_ (3)“拍手大笑”:_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司马懿之所以退兵,是因为他怕诸葛亮在城中设埋伏。 B诸葛亮之所以敢用空城计,是因为他知道司马懿生性多疑。 C关于诸葛亮摆空城计的歇后语是:诸葛亮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D诸葛亮是吴国的军师。 5.读了这个故事,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诸葛亮和司马懿的人物形象。 诸葛亮:_ 司马懿:_ 6.诸葛亮的许多故事家喻户晓。请再写出一个诸葛亮的故事。 故事的名称:_ 参考答案 一、1. 撤退轻率惊慌2.他想打败蜀军 3.A4.司马懿见后大惊, 以为自己中计急忙往回走。 这说明了司马懿十分害怕诸葛亮。 二、1. 三国演义罗贯中2.好像如果跑只 3. 故作坦 然轻松,以诱司马中计,这是紧张的笑。见魏军远去,暗自庆幸,如释重负, 这是轻松的笑,侥幸的笑。胜利之后的开怀大笑,这是自豪的笑,也是嘲弄 司马懿的笑。 (意对即可)4.D 5.沉着冷静足智多谋谨慎多疑6. 草船借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