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渠问渠只为您每天多读一点只为您每天多读一点 诗圣故居诗圣故居杜甫草堂杜甫草堂,那是公元那是公元 761761 年春天年春天 公元 759 年冬天, 北方战乱, 也就是大家也比较熟悉的安史之乱, 在北方待不下去了,杜甫为了躲避 “安史之乱”,携家带口由陇右 (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 来到成都需要找个地方住下来呀,于是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 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 公元 761 年春天,茅屋落成,称 “成都草堂”。他的诗“万里 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中提到的便是成都草堂。不料到了八 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杜甫由自 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
2、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于是写下 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八月里秋深,狂风怒 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 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 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南村的一群熊孩子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 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气得 我嘴唇干燥的,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虽然自己的遭遇并不顺 利,但是杜甫的心中装着的是整个天下,于是最后发出千古感慨:安 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 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身处逆境的的杜甫更是胸怀 天下、
3、忧国忧民,不愧是诗圣杜甫。 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 因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 衔,而又被称做杜工部。 765 年, 严武病逝, 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携家带口告别成都, 两年后经三峡流落荆、湘等地。杜甫自己的生活也是不易呀。 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倾毁不存。 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意在“思其人 而成其处”,使之得以保存。 宋代又重建,并绘杜甫像于壁间,始成祠宇。明清两代均对成都 草堂进行了重建和修缮。 然而,民国后期,地方军阀混战,杜甫草堂成为军队马厩和伤病 者医疗的病院,这段时期对杜甫草堂的破坏很大,祠宇门窗、亭台水 榭均被拆毁,所悬挂楹联匾额损失殆尽,多被官
4、兵取下当柴禾烧了; 工部祠内的杜甫塑像遭到风吹雨淋,不得已,草堂寺的僧人便给杜甫 雕像戴上斗笠。世事变迁,谁能想到当面诗圣生活过的地方竟然变成 了马厩,不禁叹惋呀。 最终,1952 年,杜甫草堂又经全面整修后,正式对外开放。1955 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58 年 3 月 7 日,毛泽东在参加成都会议的 闲暇时间,还参观了杜甫草堂。诗圣杜甫的魅力总是无穷的。2008 年 5 月,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如今,在杜甫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似乎还能看到他心系苍生,胸 怀国事的背影。他在逆境中的顽强精神将一直激励着后人。 欢迎您加入公益群全国卷语文资源共享 7 QQ543794315 分享更多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