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历史地理学 第页 共 5 页1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1、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 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 一定的空间内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地理环境就是人类环静,起着类似舞台、 布景乃至道具的作用。人类社会, 包括的内容有政治、 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是怎样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呢 2、简述进一万年来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大势 对于中国气候变迁史的研究,最早的学
2、者是竺可桢(绍兴人,1890-1974 ) 。 课本 34 页,概括起来可以说是四暖四冷,即划分为四个温暖时期与四个寒冷时期: 温暖期: 1、第一个温暖期是距今8000 年前 11 世纪全新世大暖期,又称大西洋期(8000-5000 )因为距今5000 年左右有一个 由温暖逐渐转向相对寒冷时期。2、前 770 年公元初年,春秋战国秦汉3、公元 600 1000 年,隋唐时代4、公元 1200 1300 年,元朝初期寒冷期:1、公元前 1000 年前 850 年,周代初期 2 、公元初年到公元600 年 3 、公元 1000 1200 年,南宋时代 4 、 公元 1400 1900 年,明清宇宙
3、期从第四纪冰后期(也称间冰期)以来的全新世的这一万多年来,相对于冰川期,地球上气候总的来 看是温暖的。具体在这个一万年中,气候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方面,(或者说可通过温度、湿度等 的变化表现出来)即幅度的波动现象。一方面,温暖期愈来愈短,(另外,研究还表明)温暖程度也愈来愈低;从气象的另一要素湿度 上,这一万年来的主要表现为降水日趋减少,气候的干燥性加强。 3、简述 4000 年来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变迁的大势 一)是中国的森林植被不管从总量上讲还是从分布范围上讲,是递减趋势。尤其是与人类自身的发展相比较而言,可以说是人 进林退,再具体说是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生存地域,一
4、是人的生产能力或生活水平,由于种种原因,在不同时期表现在不同地域或不同的 速度而已,(二)是从植被类型的变迁来看,总趋势是栽培植被不断扩展,天然植被逐渐缩小(或植被覆盖率大为缩小, 生态平衡受 到严重威胁。 各个植被带的分布界限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一定的南移,这种变化在温带和暖温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天然植被逐渐缩减, 栽培植被不断扩展。 (主要是经济植被的扩展,生态植被的扩展是20 世纪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的现代意识加强才开始受到重视的)天然植 被- 栽培植被 - 次生天然植被 - 栽培植被的反复出现) 4 举例说明历史时期森林资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们对森林的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的森林面
5、积在逐年变小,这引起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 例如:干旱少雨、气候变暖、动植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沙尘暴、沙漠化和空气污染加重等。 破坏森林的后果:水土流失、流沙淤积,堵塞水库河道、环境恶化,灾情频繁、降雨分布变化、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气候异 常、洪涝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 5 简述一下历史时期我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的大势 : 趋势:一方面 是野生动物分布范围在逐渐缩小,一般从纬度上讲简单说是 人进动物退甚至是人增加动物减少甚至是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退缩,那么北半球的中国当然是逐步南退。如大象、犀牛、扬子鳄、大熊猫 等,另有特殊情况下是西退,人将其逼近彼处,如野驴、野骆驼。另一方面 是野生动物种群和数
6、量都大大减少,一些已经灭绝,而且就 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灭绝的速度呈现加速度进行着。 原因有三:首先是由于历史气候变化,影响了动物的自然繁殖(所谓适者生存,不适者、不能应变者被自然淘汰。如猛犸);其次 是由于历史时期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植被变化,使动物失去了生存的空间(过去的气候异变导致某些猿类从树上来到了地面,诞生了 人类, 而今天人们的不当行为正将动物从森林中赶出因乱砍滥伐导致作为动物栖息地的森林植被减少,灭绝其家园、 进而灭绝动物本 身。 6 用历史上两种野生珍稀动物变迁说明野生动植物变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传统农业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要影响到野生动物的分布,一方面人口增长、 膨胀都会相
7、应的缩小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社会 的发展往往又是以依赖一些野生动物资源为背景的。如今,随着环境恶化带来的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危机。是人们发现主义生态平衡,维 护生物多样性,最终应该是有利于自己的。具体分一下两个方面:A一方面历史时期生物群落间本来存在现实上的生物链,这种生物链 有高低层次之分,高层次的生态平衡是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的。生态平衡被打破,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生态链向简单化的发展,使生 态处于低层次的平衡,这本身不利于社会的发展。B一方面历史时期中国野生动物绝大多数是资粮性动物,因此形成的一些产业,对区 域经济的影响是明显的。 社会发展与野生动物兴衰往往是一对矛盾体,一把双刃剑。要
8、把保护野生动物与发展社会经济统一起来。 7、简述近 5000 年中国水文变化的大势 一、分两方面来讲:量和质。即量的减少(自然和社会因素)和质的恶化(多为人为因素所致)二、 1. 江河径流量普遍减小,水位变 中国历史地理学 第页 共 5 页2 幅增大,内陆河流程缩短,河道不断摆动以至断流,湖泊也多缩小而干涸。2、江河的径流量普遍减小,水位变幅(年变差和年内季节 差)增大,而在北方黄河流域河流表现得特别明显。不仅黄河主流的断流时间越来越长,而支流的径流量更是大减,许多河流完全干涸, 遂成为历史名词。 8、举例说明历史水文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黄河的问题: 水患之一 是决溢改道引起的之二 是黄
9、河水量减少,断流引起的;之三 是黄河的污染问题(干流及支流沿途的小造纸、小 炼铁、小化工及生活污水等带来的) 长江:水土流失加剧,水环境的污染问题。 9. 简述历史时期中国沙漠化演变的趋势 我国历史时期的沙漠化趋势总的来看是越来越严重,其趋势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草原地区的荒漠化加快;荒漠地区的沙漠扩大。1. 草原地区的沙漠(又称历史时期形成的沙漠)主要是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乌兰布和沙漠等,这些沙漠或沙地多是 在历史时期形成,也就是说,它们大多是由于人为的因素导致了草原地区的沙漠化在不断加快。2、荒漠地区的沙漠(又称地质时期形 成的沙漠)主要是指塔克拉玛干沙漠、河西走廊沙漠、
10、腾格里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库姆塔格沙漠。这里的沙漠大多 形成于地质时期,多由于自然因素所致,因为它们所在地区大多为干旱,至少是半干旱地区,降雨量少,而蒸发量多。 10 从自然和社会角度分析沙漠化对中国农业社会发展的影响 历史时期沙漠化趋势越加严重,不仅直接带来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生态的急剧恶化,带来草原退化及农业减产,影响生活资料 的获取,而且影响当地的交通运输发展,如西北丝绸之路的衰落。继而不断向南、向东推移,对东南地区农业文明始终构成威胁,直接 或间接造成了政治、 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东移南迁。现在北方地区的沙漠化使沙尘暴对北方地区的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影响人们的生活、 居住
11、,特别是对北京、西安等大城市的影响较大。具体来说: 一方面, 使西北绿洲文明衰退,另一方面, 沙漠化推进, 使农耕区退缩, 农牧业分界线随之南北推移,生态环境愈加脆弱。危害表现在: (1) 破坏土地资源,使可利用土地减少、质量下降,造成农牧业生产减产甚至绝收。(2) 破坏交通、水利等生产基础设施,制约经济 腾飞。 (3) 加剧农牧民的贫困程度,影响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4) 使生物质量变劣,物种丰度降低,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 11 简述历史时期中国海岸演变的趋势 中国的基岩海岸有变化,但总的看来变化并不太大,变化大的主要是低(平原)海岸。低海岸的变化与河流的来沙有十分密切的 关系,它使中
12、国几千年来低海岸发生了大量变化,而且我们也可结合天津、上海的成陆以及珠江三角洲的演变讲述其变化。 珠江三角洲 :原为一浅海湾,成陆已有1 万多年历史,而广州正处在这三角洲上,距今5000 年左右,珠江溺谷型海湾已经形成。 渤海湾 :主要是受黄河,滦河口的影响,过去黄河在此流入渤海,一般入海口往往发育成三角洲,海岸线外伸为泥质海岸,而黄河改道 后,往往又演变为侵蚀性海岸。 12 从自然和社会角度分析海岸变化对中国社会变化发展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西沙东去才造就了中国低海岸的扩展,进而才有了天津、上海成陆,使类似于津沪的东南地区经济繁荣成 长为经济发展中心成为可能。 江泽民讲致富思源、富而思
13、进应有两层含义。 13、简述历史时期中国边疆演变的趋势 (1)从小到大的疆域拓展时期(上升时期) 从时间上讲,主要是从华夏文明诞生开始,结束于清后期乾隆,道光年间,基本上截止于鸦战之前。 (2)从大到小的损疆失地时期(沉沦、下降时期) 从时间上讲,开始于鸦片战争,结束于新中国成立之前(应为之初)。 (3)巩固时期或中兴时期,即(实现)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时期。 从新中国建立开始至今。 14 简述历史时期中国行政区划演变的趋势 1、先秦时期的地方和周边控制 2、秦汉两晋南北朝时期州郡时期 3、隋唐五代两宋时期道路时期(道(路)州县三级制) 4、元明清民国时期行省时期(省州县三级制) 从先秦萌芽到秦
14、汉的确立及到后期的发展演变。从郡县二级制发展到后期道路制,行省制三个阶段。现在是省县乡三级制。总 的来看,历代行政区划主要是第一级政区的变化很大 15、举例分析中国行政区划演变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历史地理学 第页 共 5 页3 1、对政治制度的影响:如元代之前及之后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央与地方一级政区之间的关系,或紧张或缓和,中央集权化日益 加强。大一统思想得到发展。 2、政区演变对经济发展的关系:政区划分考虑经济因素也影响其发展,如一体化形成体系,便于管理,促进发展等。正确的划分促进 经济发展,决策失误则会干扰或影响经济发展,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经济发展也影响着政区的划分,大小范围
15、及级别的高低等(如深圳 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城市地位的提高、邯郸之成为“较大城市”、省会城市的副省级级别) 。3 与文化发展的关系。4、与历史地名的关系。 16. 试分析中国古代战争分布演变趋势及原因 战争分布的多寡及发生的频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经济发展的重心地区。由于利益关系集中“利”。 政治中心区,人口稠密区。权利(力)欲“名”。一为名二为利,所谓“争权夺利”是也。 不同经济生产方式的边界线上。生产方式的冲突,如农牧之间。 不同民族及文化区的交界地带。价值观的区别,宗教及文化间的冲突 17、简述中国历代长城修筑及其与中国社会的关系 (1) 、有效性,它在特定时代(指冷兵器时代,甚
16、至到火器或热兵器时代初期)都是非常有效的,因为战争的前提或第一位就是保护自 己,其次才是消灭敌人,严格地讲(或一定意义上),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是不划算的,如抗战初期,中共115 师的平型关之战 , (2) 、 时代性或局限性,时代性即它只是在特定时代成效显著,到了后来就逐渐失去功用了(如现代甚或于当代)。局限性表现为,它对于战 争来讲,毕竟只是守,而且是被动的守,这就限制了其功用,再者,即便是在冷兵器时代,城防关隘也并不一定管用,至少从战略上讲 是如此,否则便没有以后的北部游牧民族犯边,乃至于入主中原了,伏尔泰就说, 恐惧,信心不足的表现。 18、简述近 2000 年来中国经济区域重心变化的基本
17、走势 从“天府”之变迁及都城的变迁看经济重心的变迁。 (1) 、天府:三国之前是指关中渭河平原。自周以来,水利大兴,郑国渠的开凿更加, 史记称:“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 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三国之后,成都平原(当然与都江堰有关,但还有更深层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演变的大 背景,因为李冰父子修此水利工程是在秦国时期战国时期,自此以后便“水旱从人”了。) 从渭河平原到成都平原,表现为位置变化上的自北而南。 (2) 、最初先秦时关东、关西、山东、山西,基本并行发展。 由于是秦的统一,才致使西部成发展之重点区域,再加上当时气候及自然条件的允许,故秦都咸阳,西汉都长安,连丝绸之路,也向西
18、 北发展,扩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在西域,东汉都于洛阳,是一个明显的东移征兆和迹象。到唐时一面都于长安(有历史原因),一面设 东都于洛阳,就食于洛阳(东部)(当时有两京驿道的存在使其成为可能),就因为东部经济发展快之故。 这里表现为位置变化上的自西而东。以下又是表现为位置变化上的自北而南:北宋都于开封,南宋都于杭州,虽主要缘于政治因素,但 至少南方已为建都提供可能条件,乃至于明初都于应天府,亦有此方面的原因,表明南方经济发展之速快于北方,经济重心发展明显向 南倾斜,南重北轻。 “扬一益二”; “苏湖熟,天下足” ; “湖广熟,天下足”等,更是表明了东南财赋地之格局已告形成。另一方面是农 业,手工业
19、,商业格局也大致如此。 由此历史时期便形成了东移南迁之趋势。 时间,唐宋之际,尤其是宋朝,是一分水岭,是正式形成之际。唐为准备阶段。 19、简述近 2000 年来中国重要农业作物嬗变的大势 (1)从农作物的发展源头看可分为两类:当地或本地原生植物;境外引进的植物。 这两类植物(农作物)一般是社会发展初期多为原生植物,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对外交流频繁期则外来引入的植物发展,扩展,推广快 速。 这中间有几次高潮期,如A 汉代(通西域)如胡瓜,草棉(印度)B宋代(通东南亚,南洋)如占城水稻,C明清(通东南亚及美洲) (2)嬗变过程,可分两个阶段,以宋元为界,以唐代为过渡期。 从先秦到唐代:基本上是北粟
20、南稻,但以粟等旱地作物为主。尤其是北方的“五谷”,应不包含水稻(而应包括菽豆类),因为这期 间的经济政治中心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而唐代可谓一个过渡期,水稻和小麦地位上升(且农业种植立足于平坝、浅丘坡地)。 从宋元开始以后为第二阶段,中国农业种植结构有较大改变,这也同中国在唐宋以后的经济政治中心东移南迁有关: a、粮食生产上形成南稻北麦格局。其中作为适宜南方多水环境下生产的水稻所占比重更趋扩大,类似于第一阶段的粟的地位。b、开始 大批量引进新的作物品种,且推广迅速,影响颇大,引发农业发展史上的(或粮食生产的)两次革命。 c、经济作物发展越来越快。包括原生的和引进的,如棉花、油菜、烟草、花生、
21、茶、婴粟等。 中国历史地理学 第页 共 5 页4 20、试分析中国农业作物嬗变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气候变化与人口南迁对南方水稻种植的扩大,在粮食结构中地位的上升。中国蚕桑业有一个从石器时代的多中心(南北均有,南 方如河姆渡文化)走向夏商周的黄河中心过程。 (2)气候及人口南迁与种桑养蚕织丝业南移,(丝织业中心南北大易位) ,规模及影响扩大。如鱼得水,得天之利。丝绸之国,之 路,对世界,人类之贡献。 (3)棉的引入与麻的退出,麻衣棉衣(草棉木棉),棉之前为丝麻,葛类纺织品。 (4)茶叶:原生地在长江上游地区长江下游地区。原因在于中国经济中心的南移(宋代)自此之后,茶叶,瓷器等成为中国对外
22、 出口的大宗。 (5)外来植物的引入,婴粟,烟草,番茄,茄子,辣椒,花生,棉花以及占城稻(稻麦复种制成为可能),美洲高产旱地作物(影响见 P232234 A 对农业生产生态 B 对粮食结构 C 对人口增加 D 对生态环境之破坏从宋元以后尤其是明代,高产旱地作物将种植范围扩 大到山地,才有山地垦殖运动)。 21、分析 4000 年来中国古代都城分布演变的趋势及原因 都城演变分布趋势表现为:逐步从西向东南迁移又北移的过程。这一点可从中国古代“七大古都”位置区位的变化表现出来(或者说是 一个缩影)安阳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 究其原因大致可分为天时,地利,人和。 (1)经济条件:经济发达或接近富庶之
23、地,维持统治集团的物资供应。 (2)地理条件:地势险要之地,防御外来攻击,保卫王朝安全;交通发达之地,便于政令下达,聚集财富。 (3)政治因素: A、强盛的王朝将都城建在开拓发展的前线附近或外来威胁来自的方向,有利于及时有效地处理军政事务(如明迁都北 京) B、衰弱的王朝或政权,建都在远离威胁之地(如南宋临安),可苟安一时。C、统治者为摆脱旧势力的牵制而迁都,可巩固统治, 如孝文帝迁都洛阳。 23、简述近 2000 年来中国水陆交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形成原因: (1)水路交通发展早于陆路交通发展(发达),因此先秦时期水路(水上交通)比陆路交通更发达,原因在于早期生产力条件之限制, 开辟陆上交通不
24、利,只好较多地利用自然水道来便利交通。 (2)历史时期:东西方向上水路交通较发达,而陆路交通则欠发达(甚至可以说是很不发达);而南北方向上则是陆路交通方面发达, 水路交通欠发达或不发达(即便有也是人工的大运河),原因就在于长江大河多是东西流向的(便利水运交通,有自然之便),东西地势 海拔高度落差较大(西高东低),山脉也多为东北西南走向或大致南北走向较多,因此东西陆路交通开辟十分困难,这也导致形成了我 国一直关注南北陆路交通道路的修筑的历史惯性,造成了我们今天相对来讲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小于东西部之间的差距。 24、历史时期中国人口分布的变迁 (1)演变趋势: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人口的空间分布变
25、化较大,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体现为南与北的不同变迁,东与西的不断推移, 具体讲: 南与北的关系,历史时期的人口分布表现为由北多南少(北重南轻)到北少南多(北轻南重)的转变。东与西的关系,历史时期 人口分在东西方向性,虽然表现为东西互动,但更主要表现为自西向东的转移,这里,西与东的概念中,东部是指受海洋影响较大的东 部季风区,其它称为西 (2)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当然,决定人口密度分布的社会或人文因素很多,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都有,但这里更重要的,或者具有决定作用的 是经济发展因素。政治因素,对于人口密度分布的作用,在社会发展初期作用明显(甚至明迁都北京时仍能看到)但是愈到后期作用便 日
26、趋淡化了,影响与作用日趋减弱。 25、历史时期中国的重要移民与社会发展 葛剑雄认为人口迁移有七种类型: (1)自北向南的离心型迁移。永嘉之乱(西晋)安史之乱后的再次移民、靖康之乱。 (2)政府强制型的内聚型移民,如把富户迁至首都,现代的城市居民下放,知识青年之上山下乡或前期的移民。 (3)东西向的渗透型移民。如: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 (4)由内地向边疆地区的开发型迁移(如屯田戌边、秦代向河套地区的移民等,再如现代的新疆建设兵团,东北北大荒) (5)东南沿海地区对海外移民,尤其改革开放以后,合法移民与非法偷渡。(福建人讲的所谓:海水不干,偷渡不止) (6)北方少数民族的内徒与西迁。 (7)南方非汉族的退却性迁移。 中国历史地理学 第页 共 5 页5 如南方少数民族夷、蛮、僚、越等民族,受中原汉族挤压,呈现向西南方向和从平原向山区退却迁移的趋势。 上述所列,其中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1)和( 6)两类,它们是造成中华文明东移南迁的重要因素。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