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秋节主题班会中秋节主题班会 班会主题:班会主题: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主题班会 班会目的:班会目的: 1.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 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 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 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会前准备:会前准备: 1. 学生学习水调歌头的歌唱版本; 2. 老师准备班会课件。 3. 学生收集与中秋节相关的信息,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以及传说等。 班会过程:班会过程: (一)(一)导入环节导入环节 1. 诗歌演唱开场:全部演唱诗歌水调歌头(苏轼),并
2、播放中秋宣传视频。 2. 中秋节介绍: 中秋来历: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国仅次于春 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 “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 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 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 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习俗:团圆、赏月、吃月饼、赏桂花 中秋相关的传说 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 干涸,老百姓
3、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 昆仑山顶, 运足神力, 拉开神弓, 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汗马功劳, 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 蒙也混了进来。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 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一天,后羿到昆 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王母娘娘赐给他两颗仙丹,吃一颗可 以长生不老,吃两颗可以上天为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 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 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
4、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轻而易举 的骗过了后羿。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 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 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 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抱着月兔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 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 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 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 动的身影酷似嫦娥。每天都到月亮前观望着丈夫。后羿急
5、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 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和月饼,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 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 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吴刚伐桂: 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这便是传说的吴刚在伐桂。吴刚砍桂的 神话据说是在唐代演绎而成,在民间流传中也有不同版本。 传说吴刚是天庭中的一位粗鲁的天将,被嫦娥的美丽深深吸引。也不顾对方 的拒绝,一次又一次地跑到月宫纠缠。嫦娥不堪其扰,于是指向月中桂树说,它 枝条太长了,今夜你若能将它砍断,便答应你的追求。吴刚心花怒放,心想这算 什么难题,抡起斧头就砍。可每次
6、拔出斧头,桂树的树身便恢复如初。于是他一 斧又一斧地砍,桂树总是不断。一至砍到今天。 也有传说中吴刚是位凡人: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后成仙。因吴 刚常常打破天规,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株五百丈的桂树, 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 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 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地砍下去。 (二)(二)活动环节活动环节 1. 小组活动:竞猜中秋灯谜。 十五的月亮(打成语)正大光明 中秋菊开(打一成语)花好月圆 举杯邀明月(打一礼貌用语)赏光 得月楼前先得月棚 重逢猜一字观 月到中秋猜一数字0 (三)(三)总结环节总结环节 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解了很多中秋节的习俗,也做了猜灯谜的游戏,当然 每到中秋,我们心中最大的理想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我们班级也是一 个大集体,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感谢同学们的参与,班会结束! 知识补充: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 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 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