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98.40KB ,
文档编号:1544837      下载积分:5.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1544837.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luzy369)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古诗词》资料汇总(原文、译文、赏析、主题、写法和常见考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luzy369)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古诗词》资料汇总(原文、译文、赏析、主题、写法和常见考题及答案).docx

1、1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资料汇总资料汇总 0101观沧海(曹操)观沧海(曹操) 【原文】【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大海。海水多么壮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 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 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来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 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赏析】【赏

2、析】 观沧海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从诗的体 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 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 雄浑的特点。 诗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 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 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

3、以得到印证。 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这首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 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读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 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 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写景部分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 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 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 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

4、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 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主题】【主题】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借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 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写法】【写法】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歌句句写景,句句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与自己的雄心壮志巧 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虚写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气势宏伟, 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 2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常见考题】【常见考题】 一、理解性默写 2 1诗人在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

5、是: ,。 2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是: ,。 3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 ,; ,。 4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 5观沧海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 ,。 ,。 6观沧海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 ,。 二、阅读理解 1本诗作者,不仅是建安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封建社会一位杰出 的、军事家。 2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 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 3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 写的是动景, 写的是静景。 4请你展开合

6、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 来。 5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诗句中的“若” 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7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 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0202 闻

7、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李白) 【原文】【原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译文】 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溪。让我把为 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3 【赏析】【赏析】 王昌龄和李白都是唐时著名的诗人,两人是很要好的朋友。李白写这首诗的缘由,从诗题可 以直接知道:李白听到好朋友王昌龄被贬谪(左迁)到荒远的龙标去的消息,遥对着朋友所在的 方向,写下这首诗寄给他。 一二句写景叙事。在扬花落尽、子规悲啼的暮春时节,忽然听到好友远贬龙标的

8、消息,这于 作者无异晴天霹雳。在这时节,作者眼前飘舞的只是零落的扬花,耳边听到的只是子规的悲啼。 “扬花”,含飘零之感,唤起读者对王昌龄流落远方的担忧;“子规”,有离别之恨,触发宦游 异乡的人们的心头的凄情; “五溪” , 本已是极偏远的地区; 而 “龙标” , 却还在更荒僻的远方 这种种的愁情离绪叠加在作者心头,更加以悲景衬托离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 远的深切同情。 三四句借景抒情。“我”要将自己的这一片忧愁之心托寄给明月,让它陪伴着好友一直跟随 到夜郎西。在这里,作者大胆想象,直接袒露自己听到朋友远谪后的内心情感。有道是“明月千 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

9、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 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所有这些,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得知友 人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 全诗就事写景,借景抒情,特别是运用奇特的想象直抒胸臆,十分恰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 的不幸遭遇的急切关照和安慰之情,从而使这首诗成为友情诗中的名篇。 【主题】【主题】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借明月来表达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 对友人的关切、安慰之情。 【写法】【写法】 1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写景,独取漂泊不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含有 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切合当时情境,虽不着悲痛之语,而

10、悲痛之意自现。 2丰富的想象,变抽象为形象。 3想象奇特,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这体现了李白浪漫主 义风格,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常见考题】【常见考题】 一、复习要点 1、前两句:写景兼点明时令、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融情入景、写景和叙事相结合、迁 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2、后两句:借月抒怀、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浪漫主义诗风的表现、表现愁的诗句。 二、常见考题 (一)理解性默写(一)理解性默写 1诗中与苏轼的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境相似,借月来表达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2本诗中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意境相近的

11、诗句 是: 3本诗中以景写哀,衬托作者听到友人贬迁的消息后伤感的诗句是: 4本诗中借月抒怀,表达对即将远去的友人的关怀惦念之情的诗句是: 5诗中融情于景,突出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写出贬谪之地偏远的诗句是: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诗人对友人强烈思念的诗句是: 4 (二)阅读理解(二)阅读理解 1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 2第二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4首句点出,第二句传达出。 5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6这首诗的作者是:。 7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

12、8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内 容分析拟人手法的作用。 9首句中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10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 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11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2诗歌后两句语言凝练,内涵丰富,你从中读出了哪几层意思? 13诗人通过描写景物,表达了。 14请从修辞的角度对诗歌的后两句进行赏析。 0303次北固山下(王湾)次北固山下(王湾) 【原文】【原文】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13、归雁洛阳边。 【译文】【译文】 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外,小船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走。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 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寄出去的家信 不知该怎样寄回家乡,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赏析】【赏析】 这是一首五律诗,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 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海日 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 古”。时序匆匆交替,这怎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 诗中“生”“入”用了拟人手法。

14、是人物一说理。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海日生于残夜 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这首诗抒写诗人泛舟东行,停船北固山下,见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而引发的怀乡情思,熔写 景、抒情、说理于一炉。全诗和谐优美,妙趣横生。堪称千古名篇。 该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 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 “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小景是难 得出现

15、的。 这首五律虽然以第三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但并不是只有两个佳句而已;从整体看,也是 相当和谐优美的。 5 【主题】【主题】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 途中的思乡之情。 【写法】【写法】 寓情于景,景中含理。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的“春意”闯入旧年,表现 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常见考题】【常见考题】 一、理解性默写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以小景与大景相互映 衬,写出江面开阔景象)的句子是: 2现在可用来表示客观形势大好,事业发展势头正旺的诗句是: 3次

16、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4 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未来必定更加美好的哲理句(表现时序变迁, 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昼夜更替、新春早到的喜悦)是 二、阅读理解 1“次北固山下”的“次”意思是。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3首联中的、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 情。 4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_。 5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展现的画面。 6首联中总写北固山秀丽景色的两个词语是、。 7颈联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任意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8“潮平两岸阔”的“阔”字,用得极妙,请简析。 9对这首诗

17、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 B诗的颔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全诗写景逼真,虚实结合,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10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1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18、一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 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6 0404天净沙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秋思(马致远) 【原文】【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译文】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夕阳

19、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 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赏析】【赏析】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悲秋的作品,秋木的凋零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衰老和终结,难免让人 感到悲伤。整首小令只有五句,但是却描绘出了一副凄凉动人的场景,表达出旅人远在他乡的凄 苦心境。这首小令的前三句都是名词和形容词,作者根据意向将它们排列起来,表达出了自己丰 富的情感,抒发了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 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 誉为“秋思之祖”。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

20、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 的社会意义。 总之,天净沙秋思属于中国古典诗歌之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尽管它属于曲体,但 实际上,在诸多方面体现着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主题】【主题】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苍茫萧瑟的夕照秋景图,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 【写法】【写法】 1对比映衬。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 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 2情景交融。 【常见考题】【常见考题】 一、理解性默写

21、1散曲家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秋天农村晚景的句子是: 2天净沙秋思中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 乡、羁旅漂泊的人的句子是: 3天净沙秋思中点名主旨,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 4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5该曲的主旨句是: 6天净沙秋思中将不同景物组接在一起,从正反两反面拱托出羁旅游子内心的凄楚与 悲怆(用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旅图)的句子是: 7 7用一幅清雅、安适的画面反衬出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二、阅读理解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人名),号,元代戏曲作家、散 文家。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描写自然景物的不

22、朽之作,被誉为“”,为历代所 传诵。抒发了诗人的情绪。 2曲中的“昏鸦”是指。 3这首小令描写了九种景象,渲染了的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的异乡 人的悲伤惆怅之情,表现全曲中心的句子是。 4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下列各句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 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 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断肠人”今夜宿谁家?在“小桥流水人家” 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

23、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 6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萧条暗淡的气氛。 B“古道西风瘦马”,描绘出一幅冬风萧瑟、苍凉凄苦的画面。 C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 D这首诗句法别致,前三行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义丰。 7下列对“夕阳西下”一句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点明流浪旅人思秋的特定时间。 B渲染既温情又悲凉的特殊氛围。 C使得全曲情境交融,浑然一体。 D烘托抒情主体怅惘若失的心绪。 8以下对该曲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秋思”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所发的情思。 B曲中凄凉与温馨的景象交织,催发了

24、游子的感触。 C曲中“古道西风瘦马”与“断肠人”等词句表明了游子漂泊之感。 D前三句用九个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营造出悲凉的氛围。 9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10用简要的语言欣赏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1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 1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被穿插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13赏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5积累句子。 (1)积累两句有关“秋”的诗句或词句。 (2)中国古代关于清明、七夕、重阳的诗词很多,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节日,写出相关的诗句

25、或词句。 (3)积累两句以“思乡”为主题的诗句。 8 0505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歌(李白) 【原文】【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译文】 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 奔向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赏析】【赏析】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在途中写的一首依恋家 乡山水的诗。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 羌江水中,月影总是随江流。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 山

26、遮住看不见了。全诗用了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通过山月 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意境清朗秀美。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 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 【主题】【主题】 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写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峨眉山上 空高悬着半轮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动着月亮映影。首句是仰望,写静态之景;次句是俯视,写动 态之景。第三句写出发和前往的地点,第四句写思念友人之情。 【写法】【写法】 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 语言流转自然。 【常见考题】【常见考题】 一、理

27、解性默写 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 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 2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 二、阅读理解 1“半轮秋”“ 影”分别是什么意思? 2 诗歌首句点出了诗人远游季节的是 “” 字, 第一、 二两句分别以仰望和的 不同视角,写出动静之景。诗歌三、四两句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3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 样写的作用。 4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 5说一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处。(写出了峨眉山

28、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 景?) 6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7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9 0606江南逢李龟年(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原文】【原文】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译文】 岐王府邸里时常相见,崔九堂前您的音乐多次听闻。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风景,在落花时节 又重逢李君。 【赏析】【赏析】 这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 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 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

29、有一笔正面涉及时世身世,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 喟,读者却不难感受到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大动乱的阻影,以及它给 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确实可以说“世运之治乱,华年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 在其中”(孙洙评)。正像旧戏舞台上不用布景,观众通过演员的歌唱表演,可以想象出极广阔 的空间背景和事件过程;又像小说里往往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反映一个时代一样。这首诗的成功 创作似乎可以告诉我们:在具有高度艺术概括力和丰富生活体验的大诗人那里,绝句这样短小的 体裁究竟可以具有多大的容量,而在表现如此丰富的内容时,又能达到怎样一种举重若轻、浑然 无迹的艺术境界。 【主题】【主题】 前二

30、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着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之情;后两句是对国 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写法】【写法】 全诗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表达了时世凋零丧乱与 人生凄凉飘零之感。 【常见考题】【常见考题】 一、理解性默写 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 眷念的两句是:,。 2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隐写“风景不殊,江河有异”的乱世时难的景况,表达出 “同是天涯沦落人” 的感慨的句子是:,。 3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 是:,。 二、阅读理解 1解释下列词语。

31、寻常:。 闻:。 正是:。 好风景:。 2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 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0 4“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5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 思想感情:。 070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行军九

32、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原文】【原文】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译文】【译文】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 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赏析】【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作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 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 情佳作。 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早结束战乱的渴望。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 酒的习俗,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劈头一个“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战 乱

33、中的凄清景况。 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 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这里反用其意,是 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 此句衔接自然,明白如话,巧用典故,写出了诗人旅途的寂寞和凄凉,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 定环境。 第三句写诗人在佳节之际想到了长安故园。开头一个“遥”字,渲染了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 之远,烘托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接着诗人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浓缩到了“故园菊”上,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 “怜菊”再次呼应了题目中的“九日”,又点出了“

34、长安故园”。 最后一句是想象,紧扣诗题中的“行军”二字,词句虚实结合,将惜花、思乡、感时伤怀的 情感交融在一起,寄寓着诗人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国事的忧虑,对早日平定“安史 之乱”的强烈愿望。 【主题】【主题】 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表达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 的深深关切。 【写法】【写法】 从行文思路上看,这首诗由欲登高而引出无人送酒的联想,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又由 无人送酒遥想故园之菊,复由故园之菊而慨叹故园为战场,蝉联而下,犹如弹丸脱手,圆美流转。 全诗语言朴实,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常见考题】【常见考题】

35、 一、理解性默写 1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等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等渴望的诗句是: 2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也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 中“行军”的特定环境的句子: 11 二、阅读理解 1这首诗写到了哪个传统节日?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2这首诗写了这一中国传统节日, 从、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 析。 4“遥怜”二字别有韵味,请从艺术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思想情感这两方面加以简析。 5诗人在诗中提到了与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有关的哪些风俗? 6怎样理解“强欲登高去”中的“强”字? 7作者特

36、别强调思念、怜惜长安故园的菊花,你能说出菊花的深层含义吗?这样写的好处是 什么? 8从本诗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 9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 关切。 B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劈头一个“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 的凄清境况。 C第三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 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 D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寓意深长,耐人咀嚼,使全诗的思想和 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 10这首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

37、都有“菊”这个意象,它们有什么不同? 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 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0808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原文】【原文】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译文】【译文】 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 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 【赏析】【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浓烈的思乡情愫的诗作。全诗把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 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

38、具有 含蕴不尽的特点。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触发了征人乡 思的情愫。“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一夜”和“尽望”写出了征人 深重而急切的思乡之情,不尽的乡愁溢于言表。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 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 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末句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夏 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 【主题】【主题】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 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浓

39、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12 【写法】【写法】 这首诗语言优美,节奏平缓,寓情于景,以景写情,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 肺腑。 【常见考题】【常见考题】 一、理解性默写 1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 2夜上受降城闻笛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二、阅读理解 1这是一首边塞诗,说说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 3前两句用“沙似雪”、“月如霜”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气氛? 4请简要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情感?) 5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

40、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 6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描绘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 0909秋词(刘禹锡)秋词(刘禹锡) 【原文】【原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译文】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 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赏析】【赏析】 刘禹锡,字梦得,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诗篇。其作品陋室铭为人们 所熟知。一生经历坎坷。因王叔文案被贬为连州刺史,又接连被贬为朗州刺史、和州通判。 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

41、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 反映出诗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首句,从自古诗家词人逢秋而悲落笔,道出了诗人们对秋天的悲凉心绪,倾诉悲凉寂寞之感。 一个“悲”字写尽历代诗人逢秋之心境,为下文诗人写出与众不同之笔尽其所能。 第二句,诗人直率坦言,喻“秋日似春朝”,一个“春”字点出富有朝气,充满生机与活页 纸力,恰与前句的“寂寥”形成鲜明比照,一下子放射出诗人乐观向上的心态,不因秋景之衰而 气竭,也不因仕途的不顺而自馁。 第三句,借景抒情,以秋日晴空为背景,用“一鹤”正振翅冲破云层,翱翔天空来托物言志, 借鹤而写离开“樊笼”复返自然,摆脱羁绊的欣喜跃然纸上。写景开阔明丽,令人精神爽朗,耳 目为之一新,这

42、是一只多么洒脱自在,奋发向上的鹤啊! 尾句,“引”字不仅有独树一帜,标新立新之效,还具有矢志不移的傲骨,更有“鲲鹏展翅 九万里”的远大志向。 全诗落笔恢弘,从遥远的时空下笔,一幅“秋日晴空”既给悲秋者以肯定,又不落俗套地点 化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写景为言志作铺陈,在一片开阔美丽的景色之中吐露自己的意图,这种大 开大阖之作在唐诗之中也不多见。 13 【主题】【主题】 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 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写法】【写法】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秋日胜 春朝”,用对比手法,热

43、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 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常见考题】【常见考题】 一、理解性默写 1诗中能够表现诗人昂扬奋发的创作精神的句子: 2诗中体现诗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独创新视角的句子: 3诗中运用鲜明的对比来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 4诗中描写秋天美景的诗句: 5白居易有诗云:“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断肠是秋天。”极言秋之悲凉,本诗中与之情调 相反的句子: 6诗中热情歌颂秋天的句子: 7诗中能够表现作者推陈出新,赋予秋天新内涵的句子: 二、阅读理解 1 诗歌的一、 二两句用到了的写作手法, 表达作者的 心情。 2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

44、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3本诗作者表达了对秋的什么迥异态度? 4你是如何理解第一首诗中的“鹤”的? 5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用的是什么手法? 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7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句。 8赏析“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句。 9“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10你认为这首诗最可贵的是什么? 11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12结合具体形象简要说说最后两句诗对你人生态度的影响。 1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秋词描绘了

45、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这首诗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C这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写,体现了萧瑟空虚、冷落荒凉的感伤情调。 D这首诗抓住一鹤凌云这一事物进行描绘,展现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翾浮的开阔景 象,体现了越向上,积极乐观人生态度。 14 1010夜雨寄北(李商隐)夜雨寄北(李商隐) 【原文】【原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秋涨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 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说说,今

46、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我 是多么思念你! 【赏析】【赏析】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 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 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很有意境。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作者孤寂的情 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的思想感情。后两句通过设想来日重逢畅谈昔日相思的情境,反衬今夜的 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以典雅华丽、深隐曲折取胜,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 内,“内”就是“内人”,指妻子。诗

47、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诗 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 致。 【主题】【主题】 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后两句 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 【写法】【写法】 三、四句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 【常见考题】【常见考题】 一、理解性默写 1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 2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诗句是: 3设想未来相逢景象,表达深沉离情的句子是: 4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的欢快快场景的语句是: 5超越时空,想

48、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 6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 景色之中的诗句是: 7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 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15 二、阅读理解 1 文学常识填空: 李白、 杜甫在文学史上有 “大李杜” 之称, 而本诗的作者和 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 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 却话巴山夜雨时却话: 3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 绵夜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 4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5“秋”在诗中起到了

49、什么作用?两个“期”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6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7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8从写法的角度赏析“君问归期未有期”的表达效果。 9想象一下,“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所描绘的场景,并写下来。 10结合诗境体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一虚写的妙处。 11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复的,这首诗却有意打破常规,“期”的两次出现,特别是 “巴山夜雨”的重复使用,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12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

50、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13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 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 D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 “君”的深情。 14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临近时无法抑制的激动 心情。 B“巴山夜雨涨秋池。”写夜雨交织,绵绵密密,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