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布式电力系统分布式电力系统生产线建设项目生产线建设项目 可可 行行 性性 研研 究究 报报 告告 中咨国联出品 二二一年七月二二一年七月 第 1 页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1 1 1.1 项目概要项目概要.1 1 1.1.1 项目名称.1 1.1.2 项目建设单位.1 1.1.3 项目建设性质.1 1.1.4 项目建设地点.1 1.1.5 项目负责人.1 1.1.6 项目投资规模.1 1.1.7 项目建设规模.2 1.1.8 项目资金来源.2 1.1.9 项目建设期限.2 1.2 项目建设单位介绍项目建设单位介绍.3 3 1.3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3 3 1.4 编制原则编制
2、原则.4 4 1.5 研究范围研究范围.4 4 1.6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5 5 第第二二章章 项目市场分析项目市场分析.6 6 2.1 建设地经济发展概况建设地经济发展概况.6 6 2.2 我国我国分布式电力系统分布式电力系统行业发展状况分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6 6 2.3 我国我国分布式电力系统分布式电力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7 7 2.4 市场小结市场小结.8 8 第三章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9 9 3.1 项目提出背景项目提出背景.9 9 3.2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1010 3.2.1 有利于促进我国分
3、布式电力系统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10 3.2.2 提升技术进步,满足分布式电力系统行业生产高品质产品的需要.11 3.2.4 符合中国制造 2025 “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12 3.2.5 提升我国分布式电力系统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水平的需要.12 3.2.6 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12 3.2.7 增加当地就业带动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13 3.3 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1313 3.3.1 政策可行性.13 3.3.2 技术可行性.14 3.3.3 管理可行性.15 3.4 分析结论分析结论.1515 第第四四章章 项目建设条件项目建设条件
4、.1616 第 2 页 4.1 地理位置选择地理位置选择.1616 4.2 区域投资环境区域投资环境.1616 4.2.1 区域地理位置.16 4.2.2 区域地形地貌条件.16 4.2.3 区域气候条件.17 4.2.4 区域交通区位条件.17 4.2.5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18 第五章第五章 总体建设方案总体建设方案.1919 5.1 总图布置原则总图布置原则.1919 5.2 土建方案土建方案.1919 5.2.1 总体规划方案.19 5.2.2 土建工程方案.20 5.3 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建设内容.2121 5.4 工程管线布置方案工程管线布置方案.2121 5.4.1 给排水.21
5、5.4.2 供电.23 5.5 道路设计道路设计.2525 5.6 总图运输方案总图运输方案.2626 5.7 土地利用情况土地利用情况.2626 5.7.1 项目用地规划选址.26 5.7.2 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26 第六章第六章 产品方案及技术方案产品方案及技术方案.2828 6.1 主要产品方案主要产品方案.2828 6.2 产品质量指标产品质量指标.2828 6.3 产品价格制定原则产品价格制定原则.2828 6.4 产品生产规模确定产品生产规模确定.2828 6.5 项目生产工艺简述项目生产工艺简述.2929 6.5.1 产品工艺方案选择.29 6.5.2 工艺技术流程及简述.29
6、 第七章第七章 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3030 7.1 主要原材料供应主要原材料供应.3030 7.2 主要设备选型主要设备选型.3030 7.2.1 设备选型原则.30 7.2.2 主要设备明细.31 第八章第八章 节约能源方案节约能源方案.3232 8.1 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3232 8.2 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3232 第 3 页 8.2.1 能源消耗种类.32 8.2.2 能源消耗数量分析.32 8.3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3333
7、 8.4 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3333 8.5 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3434 8.5.1 工业节能.34 8.5.2 节水措施.35 8.5.3 建筑节能.35 8.5.4 企业节能管理.36 8.6 结论结论.3737 第九章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3838 9.1 设计依据及原则设计依据及原则.3838 9.1.1 环境保护设计依据.38 9.1.2 设计原则.38 9.2 建设地环境条件建设地环境条件.3838 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3939 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39
8、 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40 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环境保护措施方案.4040 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40 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41 9.5 绿化方案绿化方案.4242 9.6 消防措施消防措施.4242 9.6.1 设计依据.42 9.6.2 防范措施.43 9.6.3 消防管理.44 9.6.4 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44 第十章第十章 劳动安全劳动安全卫生卫生.4646 10.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4646 10.2 概况概况.4646 10.3 劳动安全劳动安全.4646 10.3.1 工程消防.46 10.3.2 防火防爆设计.47 10.3.3
9、 电力.47 10.3.4 防静电防雷措施.47 10.4 劳动卫生劳动卫生.4848 10.4.1 防暑降温.48 10.4.2 卫生.48 10.4.3 噪声.48 10.4.4 照明.48 10.4.5 个人防护.48 第 4 页 10.4.6 安全教育及防护.48 第第十一十一章章 企业企业组织机构组织机构与与劳动定员劳动定员.5050 11.1 组织机构组织机构.5050 11.2 劳动定员劳动定员.5050 11.3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5050 11.4 福利待遇福利待遇.5151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规划项目实施规划. 5252 12.1 建设工期的规划建设工期的规
10、划.5252 12.2 建设建设工期工期.5252 12.3 实施进度安排实施进度安排.5252 第十第十三三章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353 13.1 投资估算依据投资估算依据.5353 13.2 项目建设投资项目建设投资估算估算.5353 13.3 流动资金估算流动资金估算.5454 13.4 资金筹措资金筹措.5454 13.5 项目投资总额项目投资总额.5454 13.6 资金使用和管理资金使用和管理.5757 第十第十四四章章 财务及经济评价财务及经济评价. 5858 14.1 销售收入及销售收入及成本费用估算成本费用估算.5858 14.1.1 基本数据的确立.
11、58 15.1.2 产品成本.59 14.1.3 平均产品利润.60 14.2 财务评价财务评价.6060 14.2.1 项目投资回收期.60 14.2.2 项目投资利润率.60 14.2.3 不确定性分析.60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风险分析及规避风险分析及规避. 6262 15.1 项目风险因素项目风险因素.6262 15.1.1 不可抗力因素风险.62 15.1.2 市场风险.62 15.1.3 资金管理风险.62 15.2 风险规避对策风险规避对策.6262 15.2.1 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63 15.2.2 市场风险规避对策.63 15.2.3 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63 第 5
12、 页 第十第十六六章章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6464 16.1 结论结论.6464 16.2 建议建议.6464 分布式电力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版仅供参考或编写过程中 格式借鉴使用,不作为实际项目投资使用。本报告中所发表的观点和 结论仅供报告持有者参考使用; 报告编制人员对本报告披露的信息不 作承诺性保证,也不对各级政府部门(客户或潜在投资者)因参考报 告内容而产生的相关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因此,报告的持有者和审阅 者应当完全拥有自主采纳权和取舍权, 敬请本报告的所有读者给予谅 解 第 1 页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 1.1 项目概要项目概要 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分布式电力系统
13、生产线建设项目 1.1.2 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单位 湖北省荆门市 XX 有限公司 1.1.3 项目建设性质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 1.1.4 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址是湖北省荆门市 1.1.5 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 穆九州 1.1.6 项目投资规模项目投资规模 项目的总投资为 46507.68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 41507.68 万元(土 建工程为 8703.10 万元, 设备及安装投资 25080.00 万元, 土地费用 6089.00 万元,其他费用为 426.61 万元,预备费 1208.96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 5000.00 万元。 项目建成达产后,达产年
14、可实现年产值 202650.00 万元,计算期内年 第 2 页 均销售收入 160277.73 万元,年均利润总额 16442.92 万元,年均净利润 12332.19 万元,年均上缴税金及附加为 523.09 万元,年均上缴增值税 5230.86 万元,投资利润率 35.36%,投资利税率 47.73%,税后投资回收期 (含建设期)4.86 年。 1.1.7 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主要为:分布式电力系统。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为 121.78 亩,总建设面积 46084.00 平方米,详细 内容见下表: 主要建筑物、构筑物一览表主要建筑物、构筑物一览表 工程类别工程类别工段名称工段名称
15、 建筑层数建筑层数 (层)(层) 占地面积占地面积 (m2) 建筑面积建筑面积 (m2) 1、主要建筑工程 生产车间119027.0019027.00 预留车间112465.0012465.00 成品及原料库房16642.006642.00 研发中心51500.007500.00 其他附属设施1450.00450.00 合计合计40084.0046084.00 2、公共设施 道路硬化及停车场128000.0028000.00 绿化景观工程112000.0012000.00 1.1.8 项目资金来源项目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资金人民币 46507.68 万元,资金来源为项目企业自筹。 1.1.9
16、 项目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从 2019 年 3 月2021 年 3 月,建设工期共计 24 个月。 第 3 页 1.2 项目建设单位介绍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公司以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在地质勘查、湿法冶金、 低品位难处理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大规模工程化开发等方面具有非常丰富 的实践经验和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公司将安全环保视作企业生存和发展 的生命线,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和生态文明建设,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能耗 指标居行业领先地位。公司践行“和谐创造财富,企业、员工、社会协调 发展”的企业价值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先后三次荣获“中华慈善奖”。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坚持走
17、创新发展之路,坚持国 际化、项目大型化、资产证券化,致力于打造高技术效益型特大国际矿业 集团,以优质矿物原料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助力。 1.3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2.湖北省荆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3.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 4.分布式电力系统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 5.中国制造 2025; 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 7.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 8.现代财务会计; 9.工业投资项目评价与决策; 10. 项目公司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
18、资料及相关数据; 第 4 页 11. 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 1.4 编制原则编制原则 (1)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将该企业现有条件(设备、 场地等)均纳入到设计方案,合理调整,以减少重复投资。 (2)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 确保工程质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 (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执 行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 (4)设计中尽一切努力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提高能源的重复利用 率。 (5)注重环境保护,设计中注重建设垃圾处理方案,在建设过程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6)注重劳动安全和卫生,
19、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 动卫生及消防等标准和规范要求。 1.5 研究范围研究范围 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 了调查、 分析和论证; 对产品的行业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 确定了本项目的经营纲领;对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 措施、意见和建议;对工程投资,经营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 作出总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出现风险因素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规 避对策。 第 5 页 1.6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汇总表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汇总表 序号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单位单位数
20、据和指标数据和指标 一一主要指标主要指标 1总用地面积亩121.78 2总建筑面积46084.00 3达产年设计产能X/年X.00 4总投资资金,其中:万元46507.68 4.1建筑工程费用万元8703.10 4.2设备及安装费用万元25080.00 4.3土地费用万元6089.00 4.4其他费用万元426.61 4.5预备费用万元1208.96 4.6铺底流动资金万元5000.00 二二主要数据主要数据 1达产年年产值万元202650.00 2年均销售收入万元160277.73 3年平均利润总额万元16442.92 4年均净利润万元12332.19 5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523.09 6
21、年均增值税万元5230.86 7年均所得税万元4110.73 8项目定员人995 9建设期年2 三三主要评价指标主要评价指标 1项目投资利润率%35.36% 2项目投资利税率%47.73% 3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5.18% 4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32.95% 5税后财务净现值(ic=8%)万元54,577.93 6税前财务净现值(ic=8%)万元81,278.01 7投资回收期(税后)含建设期年4.86 8投资回收期(税前)含建设期年4.09 9盈亏平衡点%44.49% 第 6 页 第第二二章章 项目市场分析项目市场分析 2.1 建设地经济发展概况建设地经济发展概况 2017 年,面对复杂多
22、变的外部环境,全市上下砥砺奋进、合力共为, 聚焦湖北区域性增长极奋斗目标,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稳增长、促 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64.17 亿元,比上年增长 7.5%。其 中, 第一、 二、 三产业分别增长 3.3%、 6.7%、 10.3%。 三次产业结构为 13.4: 51.1:35.5,第一、二产业比重分别比上年下降 0.6 个、0.8 个百分点,第 三产业上升 1.4 个百分点。 2.2 我国我国分布式电力系统分布式电力系统行业发展状况分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作为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
23、势明显产 业的分布式电力系统工业,在繁荣市场、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 城镇化进程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尽管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中国分布式电力系统工业当前在国民经济中 仍保持着稳定地位,并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全球分布式电力系 统产业格局的进一步调整,我国分布式电力系统工业发展正面临发达国家 “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双重挤压”。中国分 布式电力系统工业正处于由大而强的关键转型期。 当然随着“中国制造 2025”的落地实施,作为中国传统支柱产业的中 国分布式电力系统行业在传统分布式电力系统技术与新技术之间的差距 不断拉大的情况下也在进行着一场变
24、革。随着分布式电力系统工业“十 三五”发展规划的发布,中国分布式电力系统行业正式迈进智能化、数 第 7 页 字化的转型当中。 分布式电力系统分布式电力系统行业发展空间行业发展空间 从产业发展层面看,分布式电力系统工业与信息技术、互联网深度融 合对传统生产经营方式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 空间。“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推动信息技术在分布式电力系统行 业设计、生产、营销、物流等环节的深入应用,将推动生产模式向柔性化、 智能化、精细化转变,由传统生产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数据、云平 台、云制造、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发展将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大环
25、境、消费者需求、成本等多重因素变 化影响下,中国分布式电力系统行业也在逐渐发生新变化,主要分为“创 新速度加快”、“消费需求多元”、“智能深度融入”三点: 面对我国分布式电力系统工业发展环境和形势的深刻变化,相关企业 须积极把握需求增长与消费升级的趋势,利用好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 战略机遇,推动我国分布式电力系统工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 2.3 我国我国分布式电力系统分布式电力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成为促进产业升级和提升产品档次的主要动力。 分布式电力系统行业将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 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分布式电力系统先进生产力建设
26、。主要包括 “三大创新”:科技创新、经营管理创新、产业链整合创新。以及新材料、 新工艺的应用,将会有力地推进我国分布式电力系统行业的结构调整,大 大提高我国分布式电力系统工艺技术水平,提高我国分布式电力系统的技 术含量和产品档次。ERP 企业资源计划、PDM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及信息 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加快分布式电力系统企业商品的购、销、存等流 转过程,进一步规范企业运作流程,加速企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企业的 第 8 页 市场应变能力。分布式电力系统行业将逐步适应国际消费趋势的主流,由 生产低档次产品向高品质、高档次及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变,逐步完善上下 游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2.4 市
27、场小结市场小结 综上可以看出,我国分布式电力系统业及分布式电力系统产品发展前 景十分可观。市场需求十分旺盛。随着国内外消费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必 将带动分布式电力系统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拉大。因此,项目正是适应市场 需求而产生的,产品市场需求潜力较大,前景可观。 第 9 页 第三章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3.1 项目提出背景项目提出背景 说明国家有关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分析项目是否符合这些宏观经济要 求。 “十三五”期间,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分布式电力系统行业着力 推进转型升级,依靠技术创新、管理提升和产品升级,全行业经济运行总 体平稳,规模以上企业主要运行指标保持
28、增长。为应对国内外分布式电力 系统市场的变化,政府大力推动并加快分布式电力系统工业转型升级,分 布式电力系统产业产品结构逐步由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转移,目前高端 市场需求激增,分布式电力系统市场需求上升,供不应求。 项目方结合我国分布式电力系统行业发展较好的行业背景、分布式电 力系统等相关产品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以及当前项目公司及项目实施地具 备多方资源优势的情况下,提出的“分布式电力系统生产线建设项目”。 项目企业将充分利用建设地资源、 能源、 人力成本优势以及产业基础优势, 将该项目打造成当地颇具规模的分布式电力系统开发生产基地。本次项目 的建设对于加快湖北省荆门市分布式电力系统行业结构优化升
29、级,大力推 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带动当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该项目建设具备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项目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价 值,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其推广应用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项目采用的技术成熟,环境零影响,运行费用少,抗风险能力强,符合国 家的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具有明显的投资优势和非常广阔的市场前 景。因此,本次项目的提出恰合时宜且意义重大,项目建设具备一定的市 场发展空间,项目实施将为项目方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第 10 页 3.2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般从企业本身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及项目对宏观经济、对社会发展所 产生
30、的影响两方面来说明投资的必要性。包括下面这些内容。 企业获得的利润情况。 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市场竞争力。 扩大生产能力,改变产品结构。 采用新工艺,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 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优越条件和竞争力。 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包括增加税收、提高就业率、提 高科技水平等。 3.2.1 有利于促进我国有利于促进我国分布式电力系统分布式电力系统工业快速发展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的需要 分布式电力系统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 化新优势的产业,是科技和时尚融合、生活消费与产业用并举的产业,在 美化人民生活、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生态文明、带动相关产
31、业发展、拉动 内需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国内经济环境看,国 内需求将成为行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 民收入的稳定提升,将拉动内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现代分布式电力系统工业的快速发展,自动化、连续化和高效化 已成为现代分布式电力系统业生产的主要方向,以减少中国分布式电力系 统品生产设备和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从而加大力度引进先进的分 布式电力系统设备和技术, 注重消化与吸收, 尤其要注重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 11 页 使分布式电力系统品生产向创新之路发展。本次项目建设将大力引进国内 外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建设设施完善的现代化车间,通过先进的分布
32、式电 力系统加工技术和装备,促进我国分布式电力系统工业在新时期继续快速 健康发展,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是加快我国经济繁荣发展 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次项目的提出适时且必要。 3.2.2 提升技术进步,满足提升技术进步,满足分布式电力系统分布式电力系统行业生产高品质产品的需要行业生产高品质产品的需要 搞好分布式电力系统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对于分布式电力系统全行 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面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并发挥优势要素,做大 做强。湖北省荆门市分布式电力系统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分布式 电力系统分布式电力系统的生产,技术已相当成熟,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探 索,已取得很大的成绩,项目的建设不
33、仅可以弥补我国分布式电力系统尖 端技术的空白,还可有效满足分布式电力系统行业生产高品质产品的需 要。 从分布式电力系统企业来说,生产高端分布式电力系统既是企业实力 的象征,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也是分布式电力系统企 业“做精”的战略选择。随着分布式电力系统行业产品的创新开发和培育 新的增长点,从而加快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开发高档次、高品位、高附加 值产品,为行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产品质量和品质,注重从加工 生产向前端设计研发、后端市场终端控制延伸,引导并创造市场需求,以 市场为导向,加强高品质产品开发,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面 对一个变化迅速、日新月异、多元化、流行周
34、期短的市场,项目企业将提 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在充分了解市场的情况下,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 生产效率来生产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快速生产出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 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取得先机,从而满足当前市场对分布式电力系统的市场 需求。 第 12 页 3.2.4 符合中国制造符合中国制造 2025 “三步走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 中国制造 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明确了 9 项战略 任务和重点:其中特别提出支持战略性重大项目和高端装备实施技术改造 的政策方向,稳定中央技术改造引导资金规模,通过贴息等方式,建立支 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35、,大力推动重点领 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 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 重点领域。 生产制造业是国家实施新能源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因 此,项目实施符合中国制造 2025发展部署。 3.2.5 提升我国提升我国分布式电力系统分布式电力系统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水平的需要水平的需要 本次项目以节能减排和提升品质为导向,实施多品种、系列化分布式 电力系统研发生产,是与国家产业政策密切相关的高端、高附加值、具有 很好市场前景的产品研发制
36、造,公司坚持以产品创新为动力,加快研发高 端分布式电力系统,在产品定位上,本项目将主要向低排放、低能耗、高 智能化控制、多功能综合使用、先进制造工艺、人机工程化设计等方向发 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对推进湖北省荆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 经济转型升级,夯实全省分布式电力系统产业、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根基, 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2.6 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随着近年来国内分布式电力系统行业的蓬勃发展,项目企业依托当地 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发优势资源,深挖潜力提升项目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 本次“分布式电力系统项目
37、”将充分发挥技术领先优势与人才优势,通过 第 13 页 企业技术改造提升技术水平, 购置先进的技术装备, 采用规模化生产经营, 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全力对分布式电力系统进行研 发及生产,以促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有助于企业做大分布式电力系统的 生产主业,延伸企业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实现突破。 本次项目建设将大力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建设设施完善的 现代化车间,此举是项目公司长远战略规划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关系着企 业未来的发展能量,因此本次项目的提出适时且必要。 3.2.7 增加增加当地就业当地就业带动产业链发展带动产业链发展的需要的需要 本项目除少数的管理人员和
38、关键岗位技术人员由项目公司解决外,新 增员工均由当地招工解决,项目建成后,将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吸 收下岗职工与闲置人口再就业,将有力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 定;此外,项目的实施可带动我国分布式电力系统及相关行业上下游产业 的发展,为提高中国综合国力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对于搞活国民经济、 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3 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3.3.1 政策可行性政策可行性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 2025中提出: 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明确支持战略性重大项目和高端装备实施技 术改造的政策方向,稳定中央技术改造引导资金规模,通过贴息等方式,
39、建立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推动技术改造相关立法,强化激励约 束机制,完善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体系。支持重点行业、高端产品、 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全 第 14 页 面提升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促进钢铁、石化、工程机械、轻工、 分布式电力系统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研究制定重点产业技术改造投 资指南和重点项目导向计划,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优化工业投资结构。围 绕两化融合、节能降耗、质量提升、安全生产等传统领域改造,推广应用 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益。 分布式电力系统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提出:
40、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 并贯彻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的发展理念, 落实 中国制造 2025 , 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品 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为重点,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优化产 业结构,推进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形成发展新动能,创造竞争新优势, 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初步建成分布式电力系统强国。 在国家及项目当地政策的倾斜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科技、资本、土 地、人才等资源将得到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中介平台、融资体系建设、 创新机制、人才引进等方面将有新突破,从而为该项目创造了良好的政策 环境。因此
41、,本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支持发展项目,符合国家大力发展产业 链的战略部署,项目建设具备政策可行性。 3.3.2 技术可行性技术可行性 本项目拥有专业研究机构和国际一流技术团队,从理论基础研究到应 用研究形成多种技术路线研究应用体系。本项目产品生产技术已经达到了 成熟应用阶段,该工艺适合我国的国情。本项目建设在技术上可行。项目 公司已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同时拥有国内一流的技术队伍,资金实力 及人才优势较强。项目建成后将紧跟国内国际先进技术发展步伐,不断缩 短技术更新周期,对生产各环节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确保本项目技术水平 第 15 页 的先进地位。 3.3.3 管理可行性管理可行性 本项目将根据项目
42、建设的实际需要,专门组建机构及经营队伍,负责 项目规划、立项、设计、组织和实施。在经营管理方面将制定行之有效的 各种企业管理制度和人才激励制度,确保本项目按照现代化方式运作。 3.4 分析结论分析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的相关产业政策,从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建设 可行性分析,本项目属于国家鼓励类的建设项目,有当地政府、各相关部 门的支持,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实施,项目符合当地产业规划的工业 产业布局建设要求,项目设计可靠合理,是一项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 济效益的项目,可见,本项目的社会及经济评价可行。 综合以上因素,本项目建设可行,且十分必要。 第 16 页 第第四四章章 项目建设条件项目
43、建设条件 4.1 地理位置选择地理位置选择 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荆门市东宝区东宝工业园长岗村 项目项目区域地理位置示意区域地理位置示意图图 4.2 区域投资环境区域投资环境 4.2.1 区域区域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荆门,湖北省地级市,鄂中区域性中心城市,素有“荆楚门户”之称, 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中下游,北接襄阳市和随州市,西靠宜昌市,东临 孝感市,南分别与荆州市、潜江市、天门市接壤,荆门市版图总面积 1.24 万平方千米,截至 2016 年末,下辖 2 个市辖区、1 个县,代管 2 个县级 市,全市总人口 340 万人。 4.2.2 区域区域地形地貌条件地形地貌条件 荆门市东、西、北三面高,中、
44、南部低,呈向南敞开形,兼有低山坳 第 17 页 谷区、丘岗冲沟区和平原湖区。东北部的钟祥、京山大部分地域地处大洪 山南麓,地质特征为褶皱断块山地,主要由古生界、中生界碳酸盐岩、碎 屑岩以及元古界变质岩构成, 形成低山或丘陵。 最高点为钟祥市客店镇的 斋公岩,海拔 1050 米;西北部的东宝区地域是由大巴山东延至保康、南 漳的荆山,海拔降至 1000 米以下,山文线由东西转为北西至东南,蜿延 形成荆山余脉。主要由二叠三叠纪石灰岩组成,形成坳谷、冲沟分割起伏 和缓的低山、丘陵或岗地。中、南部汉江两岸的钟祥市、京山县部分和沙 洋县大部分地域, 主要分布于新生代沉降盆地之中, 由于江河冲积和湖泊 淤积
45、, 形成平原湖区。 最低点为沙洋县境内的长湖湖底和京山县永隆镇潘 家湾河床,海拔 27 米。 4.2.3 区域区域气候条件气候条件 荆门市地处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带,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无霜 期长,具有春季温湿、夏季炎热、秋季干凉、冬季寒冷的特征。年平均气 温 15.6-16.3,年平均降水量 804-1067 毫米。 4.2.4 区域交通区位条件区域交通区位条件 铁路 荆门市境内有焦柳铁路、 长荆铁路和荆沙铁路在城区汇集, 主要火车 站有荆门站、钟祥站、京山站。 公路 截至 2013 年,荆门形成了四纵连三横,一环绕荆门的公路主骨架, 四纵即襄荆高速公路、207 国道、寺沙公路、安京公路和
46、京天公路,三横 即皂当公路、汉宜公路、荆潜公路和荆南公路,一环即荆门城区钟祥 京山沙洋掇刀环绕公路。 截至 2014 年末,荆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13046.022 千米,等级公 第 18 页 路达到 12484.013 千米,其中:一级公路达到 183.28 千米,二级公路达到 1244.035 千米,三级公路达到 1137.042 千米,四级公路达到 9919.656 千 米,等级公路比重达 95.7%,等外公路 562.009 千米。 水路 荆门市临长江、踞汉江,南水北调中线的江汉运河贯穿境内。截至 2014 年 9 月,荆门市境内级以上水运航道达到 188 千米,形成汉江-江 汉运河
47、“一纵一横”的骨干航道通道。 4.2.5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条件 2017 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全市上下砥砺奋进、合力共为, 聚焦湖北区域性增长极奋斗目标,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稳增长、促 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64.17 亿元,比上年增长 7.5%。其中, 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 3.3%、6.7%、10.3%。三次产业结构为 13.4: 51.1:35.5,第一、二产业比重分别比上年下降 0.6 个、0.8 个百分点,第 三产业上升 1.4 个百分点。 第 19 页 第五章第五章 总体建设方案总
48、体建设方案 5.1 总图布置原则总图布置原则 1、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 与交通、 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 道路、 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创造一个宜于生产的环境空间。 2、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用地结构,配套建设各项目设施。 3、工程内容、建筑面积和建筑结构应适应工艺布置要求,满足生产 使用功能要求。 4、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合理改造利用地形,减少土 石方工程量,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增强景观效果。 5、工程方案在满足使用功能、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力求降低造价, 节约建设资金。 6、建筑风格与区域建筑风格吻合,与周边各建筑色
49、彩协调一致。 7、贯彻环保、安全、卫生、绿化、消防、节能、节约用地的设计原 则。 5.2 土建方案土建方案 5.2.1 总体规划方案总体规划方案 总平面布置的指导原则是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适当预留发展余地。 厂区布置工艺物料流向顺畅,道路、管网连接顺畅。建筑物布局按建筑设 计防火规范进行,满足生产、交通、防火的各种要求。 本项目总图布置按功能分区,分为生产区、动力区和办公生活区。既 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又能美化环境。 第 20 页 按照厂区整体规划,厂区围墙采用铁艺围墙。全厂设计两个出入口, 厂区道路为环形,主干道宽度为 9m,次干道宽度为 6m,联系各出入口形 成顺畅的运输和消防通道。 本项目
50、在厂区内道路两旁,建(构)筑物周围充分进行绿化,并在厂 区空地及入口处重点绿化, 种植适宜生长的树木和花卉, 创造文明生产环 境。 5.2.2 土建工程方案土建工程方案 本项目建构筑物完全按照现代化企业建设要求进行设计, 采用轻钢结 构、框架结构建设,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 定及当地有关文件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整个厂房设计充分利用自然环 境,强调丰富的空间关系,力求设计新颖、优美舒适。 主要建筑物的围 护结构及屋面, 符合建筑节能和防渗漏的要求; 车间厂房设有天窗进行采 光和自然通风,应选用气密性和防水性良好的产品。 生产车间的建筑采用轻钢框架结构。 在符合国家现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