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次月考达标检测卷(第五、六单元) 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6 分) 1根据语境写字词。(4 分) 一只 yu nio()di di()地站在地上, w k ni h()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 上长着绒毛, 分明是刚出生不久, 从 cho()里掉下来的。 2易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顽 皮(wn)嗅 觉 (xi)B.嘶 哑(s)恐怖 (b) C挑衅 (xn)拯 救 (zhn)D笨拙 (zhu)莲藕 (u) 3易错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 A猛烈掩护B质量风资 C表演危机D惊呼顽强 4句中加点字
2、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 分) 我们在天都 峰上拍了很多相 片。 AdxinB.duxin CdxinDduxin 5形声字“璜(hun)”的意思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项?()(2 分) A玉石B大王C颜色D黄土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风猛烈 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B我和陈明发生了热烈 的争吵,友谊从此破裂了。 C我强烈 地感受到,只要努力去做,即使失败了也不后悔。 D老麻雀用身躯掩护着小麻雀,可是因为紧张,它的身子剧烈 地抖动着。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我和陈明成了形影不离 的好朋友。 B落叶从树上飘下来,在风中
3、翩翩起舞 。 C看到一个花盆从天而降,我吓得手舞足蹈 。 D老师严厉地批评了我,我羞愧无比,无地自容 。 8疑难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金奎叔说:“鹅有什么可怕的!” B“真的吗?”我不禁睁大了眼睛:“你确定吗?” C“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落在那儿呢。”大家说。 D说起当年的校园生活,他忽然说:“你的名字也在我的名册 里” 9 麻雀 中, 对于“一种强大的力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母爱的力量。B拼命保护孩子的欲望。 C保护弱小的强大力量。 D.保护孩子的本能。 10不同的动作描写可以表现人物不同的心情,下列描写和心情不对 应的一项是()。
4、(2 分) A老婆婆摔倒在地,我见了,一把扶起了她。(兴奋) B一只狗猛地向我扑来,我吓得心儿发颤,腿都软了。(害怕) C外面风雨交加,可是爸爸还没回家,我急得在客厅里团团转。 (担心) D一听说自己的作文得了一等奖,我一下子从座位上跳了起来。 (惊喜) 11读下面的句子,选择最恰当的短语填在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树是水土的卫士,让它绿化大地山川;水是生命的源泉, _;鸟是人类的伙伴,让它自由飞翔蓝天。 A它把世间万物湿润B它滋润了世间万物 C让它湿润世间万物D让它滋润世间万物 12疑难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4 分) (1)写事情要按照一定的顺
5、序写,这样才能写得有条理。() (2)当我遇到挫折或困难时,可以用“碰钉子”来形容。() (3)麻雀一文中,作者把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生动地展现 了“我”和麻雀、猎狗相遇的情形。() (4)“我屏住了呼吸,停下了脚步,不敢发出一点儿声音。”这句话 体现了“我”害怕的心情。() 13根据所学知识填空。(每题 2 分,共 8 分) (1)病从口入,_。 (2)“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读了这个句子,我感 受到了_。 (3)事物第一次出现可以用“_”一词来形容。从旁帮人说话 可以用“_”一词来形容。 (4)爸爸答应周日带我去看望住在乡下的爷爷,但他爽约了。我对 他说:“爸爸,俗话说_,
6、_,你作 为一家之主,答应了我的事就要做到。” 第二部分阅读与欣赏(34 分) (一)麻雀(12 分) 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几乎到处都有麻雀的踪迹。麻雀常被人们 认为是害鸟,甚至被骂为“老家贼”,其实,这是人们对它的误解。 麻雀虽然在播种时或农作物成熟时糟蹋粮食,但在其他季节,则 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特别是在育雏期,麻雀更是大量捕捉害虫 来哺养幼雀。这里有两个例子很能说明麻雀的功过:十八世纪,普鲁 士国王曾因麻雀啄食他喜欢吃的桃子,悬赏在全国消灭麻雀。由于麻 雀被捕得所剩无几,结果毛虫成灾。十九世纪时,美国波士顿的毛虫 给庄稼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人们为了消灭毛虫,从欧洲引进麻雀专门 对付毛虫
7、,使庄稼摆脱了虫患。为此,人们在当地建起了一座“麻雀 纪念碑”。 14麻雀一般在什么时候糟蹋粮食?()(2 分) A育雏期。B一年四季。 C.其他季节。D播种时或农作物成熟时。 15短文列举了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2 分) A人们喜欢麻雀。B麻雀喜欢糟蹋粮食。 C麻雀能捕捉害虫。D人们建“麻雀纪念碑”的原因。 16“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几乎到处都有麻雀的踪迹。”句中的“几 乎”能去掉吗?为什么?(4 分) _ _ 17如果你看到有人在捕杀麻雀,你会如何劝说?(4 分) _ _ (二)小学时的故事(22 分) 我上小学时,老师教我们学新课文匆匆。 讲完后,老师照例让我们背诵课文。我一遍又一遍
8、地大声念着: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我还对这两句特别感兴趣:“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 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一面读着,一 面看着屋里方砖地上的阳光,觉得作者写得真好。 可是,我只顾欣赏课文,并没有用心去背。等妈妈来检查时,我 只能背下来开头的一段,下面的就结结巴巴地背不出了。我神情沮丧 地低着头。 妈妈拿着课本,很平静地说:“你学的都是白话文,念起来就像 说话,不难背啊!” 我仍低着头,不吭声。 妈妈接着说:“我小时候,学的是古文。还不懂哪,就让背。” 说着,她就背起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我听着很新鲜,
9、看看妈妈,她容光焕发地背着。我很受鼓舞。我 很佩服妈妈,她连那么难懂的古文都能背下来,而这篇有趣的课文, 我为什么背不下来呢? 自从那次以后,每逢我遇到难背的课文,就用妈妈的话来激励自 己。 有一天,课堂上,老师发给每人一篇桃花源记,这是一篇古 文。 老师像讲故事似的,先把文章内容简单讲了一下,大家听得津津 有味,催老师快点详细地讲。 老师却没有那样做,她带领大家一遍又一遍地朗读文章: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 林”渐渐地,那些字句不再生疏,变得铿锵悦耳了。再读几遍, 不仅声音好听,文中的内容也从迷茫之中显现出来。我们的脑海中渐 渐地浮现出那个捕鱼人有趣的经历
10、我们几乎都能背下这篇文章了。 老师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我们对老师的这句话似懂非懂。 以后,课文越学越多,背诵的课文也越来越长。老师让我们背的 都是名篇。 渐渐地,我们体会到,多背一些名篇,储存在记忆里,在一次次 的重温中,不断地加深着理解,就好像牛儿吃下草,经过反刍,慢慢 地消化,慢慢地吸收。 现在,我还能背诵小时候学过的课文,这些课文能瞬间把我带回 到小学的语文课堂上。 18背匆匆时,“我”为什么背不出来?()(2 分) A“我”很愚钝。B.课文太长了。 C.课文很难懂。D.“我”没有用心去背。 19桃花源记写了什么内容?()(2 分) A捕鱼人有趣的经历。B.武陵人捕鱼的过程。
11、C捕鱼人迷路的事情。D桃花盛开的美丽场景。 20“我听着很新鲜”中“新鲜”的意思是()。(2 分) A刚出现的。B.新奇的。C未曾变质的。D刚生产出来的。 21“自从那次以后,每逢我遇到难背的课文,就用妈妈的话来激励 自己。”猜想“我”会怎么激励自己?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只要“我”平时多下功夫,就会背课文。 B不管多难背的课文,只要在妈妈身边,“我”就会背。 C妈妈能把难懂的古文背下来,“我”只要用心也会背。 D背课文没什么了不起的,多读几遍,不就会背了吗? 22对文中“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强调了多读书的好处。 B.说明了精读可以促
12、进独立思考。 C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含义。 D书只要读一百遍,就一定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23你喜欢文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吗?为什么?(4 分) _ _ 24文中的“我”觉得匆匆的作者写得真好,你认为呢?请写出你 的看法。(4 分) _ 25.你认为文章的结尾写得好吗?好在哪里?(4 分) _ _ 第三部分表达与交流(30 分) 26在家庭生活中,你与爸爸、妈妈之间肯定发生了很多事情,请选 择一件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 结果写清楚,注意不写错别字。 第三次月考达标检测卷(第五、六单元)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1幼鸟呆呆无可奈何巢 2C3.B4.C5.A6.B7.C
13、8.B9.C10.A11.D 12(1)(2)(3)(4) 13(1)祸从口出 (2)老麻雀的紧张、害怕 (3)破天荒敲边鼓 (4)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第二部分:阅读与欣赏 (一)14.D15.C 16示例:不能去掉。因为“几乎”在句中表示麻雀的踪迹在大部分的 乡村、城镇都有,说明麻雀的活动范围广,去掉了就太绝对,与 实际不符。 “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科学性和严谨性。 17示例:请不要捕杀麻雀了,虽然你有时会看到麻雀糟蹋粮食,但 在其他季节,它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它能轻松对付毛虫, 使庄稼摆脱虫患呢! (二)18.D19.A20.B21.C22.D 23示例:喜欢。因为老师让孩子积累名篇,让孩子在不断地背诵中 加深理解,消化吸收更多的知识,不断地提高学习能力。 24示例:我认为写得好。因为我们能从作者生动形象的描写中充分 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能引起共鸣。 25 示例: 写得好。 总结全文, 点明中心。 升华主题, 写出了“我” 对小时候背课文的怀念。照应前文,增强感染力。 第三部分:表达与交流 26思路点拨:选择与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按事情发展的 顺序写。 例文略。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