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21学科小学科学年级五学期第一学期 课题电与通信 教科书 书名: 科学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日期: 2020年 7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知道人类发现了“电” (电流、电磁波)可以作为信息的载体。知道电报和 电话都是用“电”来传递信息的。 科学探究:通过类比和模拟的方式,理解信息编码、传送、解码的过程,推断电报对于 信息的传送方式。 科学态度:理解科学发现“电” ,导致电报、电话的技术发明。电话、电话在突破空间 距离和实时性方面具有巨大优势。体会科学发展对技术进步的革命性作用,体会人类为信息 传递的发展所作出的努力。通过对电报的理解,知道电话的优势,
2、电话取代了电报,理解技 术进步存在优胜劣汰。 教学重点:了解电报与电话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感受电报与电话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并学会电报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 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 12 一、 复习 导入 提出 问题 二、 探究 如何 使用 同学们,大家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当两地离的很 远时,可以将文字以书信的形式传递给对方,但是书信实在是太慢 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希望长途通信更快,更准确,成本更低。 当人类发现“电”以后,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1837 年美国人 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电报机。 你知道电报是如何发送和接收的吗? 有的同学可能在电视
3、剧中看到过发电报, 有的同学还知道发电 报时会发出滴滴滴的声音。 其实你听到的滴滴滴的声音就是电 码符号,电报通信的语言就是由一个个的电码符号组成的。它们通 2 电报 传递 信息 三、 总结 电报 的特 点并 引出 电话 四、 过电流或电磁波来传递, 那么电码符号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 来看一看 最早用的电码符号是莫尔斯电码,它是由莫尔斯于 1844 年设 计的。他把 26 个字母和 10 个数字都用不同的电码符号表示出来, 电码符号由两种基本信号和间隔时间组成,两种基本信号分为:短 促的点信号,读滴,长信号横线读哒,时间约为滴的三倍。例如字 母 s 就是由三个点信号组成读作滴滴滴, 字母
4、o 就是由三个长信号 组成读哒哒哒, 那么他们在电报中的真实声音是什么样子的呢?我 们一起来听一听,每一个字母播放三遍,请认真听。首先是字母 s, 然后是字母 o。了解了电码符号,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看一看如何 运用它来发电报吧。 通过活动我们发现发电报的过程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编码、 发送、接收和解码。而这个过程至少需要四名成员共同完成。 这时候有同学就会有疑问: 我们所学的汉字怎么用电码符号表 示呢?如果要传递汉字,不光要认识莫尔斯电码,收发电报的双方 还需要自己编写一个译码本 这是一个编写好的简易译码本,用两个数字表示一个汉字,而 真正的译码本由四个数字表示一个汉字。 结合译码本我们就可以
5、发 送汉字了,例如我要发送“爱科学”三个字需要怎么做呢?我们通 过一个活动来看一看。 看来发送汉字与发送字母要经历同样的过程,只是在编码、和 解码步骤中要增加使用一个译码本。 通过了解发电报的过程, 我们发现电报的确满足了人们远距离 快速传递信息的需求,但是它有没有缺点呢?同学们会发现,由于 发电报需要编码、解码这样复杂的过程,当我要想发送很长的内容 时就会费时费力,因此,在 1876 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贝尔发 明了电话并沿用至今。电话是如何发展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876 年贝尔在自己的工作室发明了第一部电话机,然后电话 机开始被少数人们使用,这是早期的电话,此时还需要接线员来接
6、1 了解 电话 的发 展历 史 五、 总结 本课 线才可以通话,直到 1879 年底,电话号码的出现让电话由人工接 线发展为机器操控。紧接着拨号电话机在快速的更新换代与发展, 直到第一部按键电话机被发明,它比拨号机更加准确和可靠,并且 不断发展、沿用至今。 而我们现实生活中,座机电话的应用已经不是那么频繁,更多 的是移动电话的应用。它是如何发展的呢?我们继续来看一看。 1973 年 4 月 3 日,纽约街头一名男子打通了史上第一部移动 电话,这位就是马丁库伯,他被称为手机之父。 10 年后,世界上第一款商用手机被推出了,又过了四年大哥 大进入了中国市场,之后手机开始不断的更新功能,相继出现了 GSM 手机,翻盖手机,内置游戏的手机、内置天线的手机,紧接着 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上网、手写输入、听歌等需求不断被满足, 直到 2001 年,彩屏手机出现了,在这之后手机又多了一个强大的 功能拍照。到了 2007 年,智能手机开始盛行与普及并发展至 今。 通过以上资料我们发现电话在这 100 年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 变化,从人工控制到程序控制,从有线到无线,随着人们需求的增 多,而不断发展。 回顾本节课,我们了解了电报、电话的发展过程。它们的发明 满足了人们长途通信更快、更准确、成本更低的需求,而他们的使 用也意味着以电为载体传递信息的时代到来了。 好,今天的科学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