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 1111 课课认识物体认识物体(1 1 课时)课时) 一、教材简析: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物质科学领域的起始课。教材中设计了“观察物体”这个探究活动, 通过这个活动继续训练学生利用感官观察物体的方法,利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 征。通过比较、分析,知道物体在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方面 的不同。 二、教学背景:二、教学背景: 在前 3 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能熟练地运 用感官感知物体的特征。物体无处不在,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常见 和熟悉的。但由于是物质领域的起始课,学生对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 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利用比
2、较法认识物体还没有进行过专 门的训练。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特征,比较物体的不同,为下课学 习“给物体分类”打下基础。 三、教学设计:三、教学设计: 教教 学学 目目 标标 (一)科学知识 1、能说出物体的基本特征 2、能比较出物体在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方面的不同 (二)科学探究 1、能用简单的词语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 2、能观察、比较物体的不同 3、能简要描述探究过程、陈述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与交流 4、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三)科学态度 1、 能对常见物体的观察表现出探究兴趣。 2、 能如实的描述观察到的物体。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
3、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 进行合作学习。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基于对物体外部特征的初步认识,了解物体的不同特征对人类有不同的用途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感官能如实描述观察的物体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表现出探究兴趣。 教学教学 准备准备 教具铅笔盒、作业本、词典、橡皮、铅笔、乒 乓球、网球、香蕉、苹果等 教教学学流流程程 一、导入一、导入 “通过之前的学习, 我们知道感官能帮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 比 如看眼睛看东西、耳朵听声音、鼻子闻气味、舌头尝味道、皮肤能触 摸。今天我们就利用感官的这些作用来认识一下物体。” 接下来为 学生展示苹果引导学生观察并用规范的语言描述物体: 用眼睛
4、观察到 物体的颜色是形状是等等。 通过引导总结出物体在形状、 颜 色、粗糙与光滑、轻重、薄厚等方面有所不同。 二、科学探究二、科学探究 活动活动 观察物体观察物体 教师为学生准备教材上出示的物品 ,让学生说说这些物品是什 么,让学生说出词典、铅笔盒、乒乓球、橡皮、网球、作业本、苹果、 香蕉这些物体。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 体,这些物体有什么特征呢?” 1、明确任务:上面的物体不同的地方有很多,今天我们先从外 部形态上找找它们的不同。让学生明确任务,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 2、掌握方法(比较法)利用感官对物体的形状,薄厚、轻重、 表面粗糙程度等进行观察, 观察过程中要尽量
5、细致, 最后提示学生将 观察结果记录在观察纸上。 3、汇报交流组织学生对观察到的物体进行比较描述 4、得出结论:物体在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 等很多方面不同。 三、三、应用与拓展应用与拓展 比较海绵与筷子的不同: 海绵与筷子不同的地方有很多, 如软硬 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用途不同等等。 游戏环节 盒子里面有什么要求: 一个学生把手伸进盒子里, 通过皮肤触 摸感知物体, 然后用语言描述物体外部特征, 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这个 物体是什么。本环节将采用小组竞答形式,抢答,答对一题给本组加 一分,得分最多的小组将获得奖励。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 认识物体 物体的特征:轻重、颜色、形状、薄厚、粗糙与光滑 教教学学反反思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让学生用感官来认识物体,但是怎样有顺序的的描 述观察到的物体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所以我通过这堂教学我应该加强语 言引导,尽量使他们的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