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 1 课课 位位 置置 和和 运运 动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能举例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需要依靠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来确定。 2能说出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需要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和 距离。 科学探究 1能从生活中各种运动与静止的现象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 2能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获取有关物体位置与运动状态的科学事实。 3能运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记录整理信息。 4能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活动结论。 5能对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评价。 科学态度 1能对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2能与他人合作完成探究任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能说出确定运动
2、物体的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孩子荡秋千、人们乘坐热气球观光的图片或视频,公共汽车行驶、飞机在空中加 油、地球同步卫星、航天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等视频。 学生准备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笔。 课时安排:建议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 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 2 及 “应 用与拓展” 。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孩子荡秋千、人们乘坐热气球观光的图片或视频。 2引导:荡秋千和乘坐热气球的情景大家可能都体验或见到过,你能判断 坐在秋千或热气球上的人是静止还是运动的吗? 3提问: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二)观察比较,获取事实 1出示:操场上学生
3、们踢足球的两幅图片。 2引导:观察图片,判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说一说判断 的理由。 3讲解:判断一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时,总要选取另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如果 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那么它就是运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 比如,我们以球门作为参照物,房屋和树木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我们说它们是 静止的;同学们和足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说这些物体是运动的。 4判断:学生观察判断图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并将判断结果记录在科学学 生活动手册第 1 页中。 (三)汇报交流,形成知识 1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判断结果,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小结:以球门为参照物,学生、足球与球门的位置
4、发生了改变,我们说这些 物体是运动的。房屋、树木与球门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我们说它们是静止的。 3引导:刚才我们是以球门为参照物来判断学生、足球、房屋和树木的运动状 态,如果我们换一个参照物,它们的运动状态还一样吗? 学生分组交流。 4总结:判断一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时,总要选取另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物体 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随时间发生改变时,物体是运动的;位置随时间没有发生改 变时,物体是静止的;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相对的。 (四)运用知识,拓展延伸 1引导:教室内有很多物体,吊扇、黑板、桌椅等,判断它们中哪些是运动的, 哪些是静止的,说说判断的理由。 学生分组讨论。 2播放: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腾云
5、驾雾的视频。 3讨论:孙悟空腾云驾雾的视频是如何拍摄出来的? 4小结:物体的运动状态具有相对性。我们坐在教室里,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 转,我们也是在运动的。世界是运动的,静止是相对的。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提出问题 1引导:我们在二年级的学习中,知道了描述静止物体的位置需要参照物、方 向和距离三要素。如果我们要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也需要这三要素吗? 2提问:如何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 (二)描述位置 1引导: (出示小明发课本的图片)小明在发课本的时候,他是运动的。 我们该如何描述他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呢?描述他的位置需要哪些条件呢?如果 小明从讲台出发给同学们发课本,讲台距离第 1 排课桌约 3
6、米, 每排课桌之间的 距离约 2 米,选取讲台或课桌等物体做参照物,请你用参照物、方向和距离描述 小明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2判断:以小组的形式,模拟发作业本的活动。 判断不同时刻发作业本同学的位置,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1 页中。 3汇报:指定学生汇报 活动结果。 (可以用文字描述、数据描述、绘图描述等方法。 ) 4小结: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需要用参照物、方向和距离来确定。 (三)运用知识 1引导:在公共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汽车里乘客的 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乘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对于汽车司机来说,乘客的 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乘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判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判断,将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1 页中。 3讲述: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运动是绝对的。我们 平常说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 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请你根据本课所学的知识,课下通过查阅资料或询问家长 和老师等方式,解释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腾云驾雾的视频是如何拍摄出来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