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课 声音的传播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能说出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空气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2. 能举例说明不同材质的物体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 科学探究 1. 能从传声现象中提出探究性问题,并对问题作出假设。 2.能根据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能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3.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4.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 科学态度 1. 能对声音的传播产生探究兴趣。 2.能尝试利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3.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探究学习,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能举例说明人类的需求促
2、进了人工传声物品的发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玻璃钟罩、抽气筒、闹钟(或空气传声实验视频)、音叉、橡皮锤、水, 槽、石块、铁棍、细绳、气球、尼龙线、棉线、软管、牙签等。 学生准备 纸杯、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笔等。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建议安排 1 课时。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引导:(播放两个人分别在山上和山下对唱山歌的视频或课件)同学 们,为什么人在山上唱歌,山下的人能听到呢 2. 提问: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二) 探究发现,形成知识 1. 探究空气能否传声。 (1) 掌握方法。 把小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听一听闹钟的声音 用抽气筒慢慢抽岀玻璃罩内的空气,听一听闹钟声音有什么变化;
3、 取下抽气筒,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观察闹钟声音有什么变化。 (2) 实验观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然后把实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 动手册第 8 页中。 (3)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引导:实验中,随着玻璃罩内空气越来越少,闹钟的声音也越来越小, 最后就几乎听不到了;当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时,声音又逐渐变大。这 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小结:声音可以依靠空气向各个方向传播。 2. 探究固体、液体能否传声。 (1) 提出问题。 引导:声音能够通过空气传播,那声音能不能通过固体或液体传播呢? (2) 掌握方法。 讲解:固体、液体传声的实验方法及注
4、意事项。 固体传声的实验。 A. 把音叉立在桌子中央,用橡皮锤敲击音叉使其发出声音,把耳朵贴 在,桌面边缘,听一听是否能听到音叉的声音。 B. 在音叉的叉股上系上一根细绳,另一端系在铁棍的一端,把细绳拉 直,把耳朵贴在铁棍另外一端。轻轻敲击音叉,听一听,看看是否能听到 音叉的声音。 注意事项:轻轻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出的声音小一些,尽量使旁边的人 听不到声音。 液体传声的实验。 ,A.把两个石块放在水中,互相轻轻敲击。听一听, 看看是否能听到声音。 C. 把长气球装满水放在桌面上,把连接音叉的细绳系在气球一端,把 细绳拉直,把耳朵贴在气球另外一端。轻轻敲击音叉,听一听,看看是否 能听到音叉的声音
5、 注意事项:轻轻敲击石块,尽量不溅出水花,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3) 实验观察。 学生分组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8 页 中。 (4) 得出结论。 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讨论:以上四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中向不同方向传播。 3. 综合概括,形成结论。 引导:通过活动 1 和活动 2 的探究,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呢? 总结:声音可以在空气、固体和液体中向不同的方向传播。 (三) 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1. 制作土电话。 引导:我们利用声音传播的知识可以设计制作一些传声小装置,比如土 电话。 (1) 掌握制作方法。 讲解:准备两
6、个纸杯,将纸杯底各打一个小孔,分别将棉线两端塞入 杯中,在棉线两端绑上牙签,用来固定。试着用这个土电话和其他同学 通话。 注意事项:棉线要拉直,要与杯底垂直;说话的学生声音要小,避免其 他学生通过外界直接听到声音。 (2) 制作土电话。 学生分组制作土电话,并尝试进行通话。 (3) 探究土电话。 引导:如果我们把棉线换成其他的材料,比如尼龙线、 塑料软管等等, 听一听,通话效果是否有变化? 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探究。 (4) 得出结论。 小结:声音可以通过棉线、尼龙线、软管里的空气传播,不同物体传播 声音的能力不同。 2. 月球上的交流方式。 (1) 引导:月球表面没有空气,航天员怎样互相传递信息呢? (2) 播放:航天员在月球表面利用无线电装置交流的视频或图片。 (3)小结: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航天员要借助于电子通信 设备,将声音转换成无线电波进行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