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法、修辞基础知识课 微 课 1 一一 辨析单句6大成分 理清句子结构 二二 明了复句8大类型 理解句间关系 这个句子有三套可以独立存在的结这个句子有三套可以独立存在的结 构。第一个分句的主、谓、宾分别是构。第一个分句的主、谓、宾分别是 “科研组科研组”“”“研制研制”“”“劣质煤稳燃器劣质煤稳燃器”, 第二个分句的主、谓、宾分别是第二个分句的主、谓、宾分别是 “它它”“”“燃用燃用”“”“劣质煤劣质煤”,第三个分,第三个分 句的主、谓、宾分别是句的主、谓、宾分别是“它它”(承前省略承前省略 了了,分析的时候应补出来,分析的时候应补出来)“具有具有”“”“作作 用用”。这三个分句是相对独立的,
2、彼此。这三个分句是相对独立的,彼此 间并不充当对方的句子成分,所以该句间并不充当对方的句子成分,所以该句 是由三个分句组成的复句。是由三个分句组成的复句。 马教授领马教授领 导的科研组研导的科研组研 制出了劣质煤制出了劣质煤 稳燃器稳燃器,它能它能 燃用各种劣质燃用各种劣质 煤煤,并具有节并具有节 煤作用。煤作用。 复句复句 主语是主语是“科研组科研组”,谓语是,谓语是“研研 制制”,宾语是,宾语是“劣质煤稳燃器劣质煤稳燃器”,定语,定语 是是“马教授领导马教授领导”和和“能燃用各种劣质能燃用各种劣质 煤并具有节煤作用煤并具有节煤作用”,补语是,补语是“出出”, 没有状语。句子的主干是没有状语
3、。句子的主干是“科研组研制科研组研制 劣质煤稳燃器劣质煤稳燃器”,整个句子只有一套可,整个句子只有一套可 以独立存在的结构,所以是单句。以独立存在的结构,所以是单句。 马教授领马教授领 导的科研组研导的科研组研 制出能燃用各制出能燃用各 种劣质煤并具种劣质煤并具 有节煤作用的有节煤作用的 劣质煤稳燃器。劣质煤稳燃器。 单句单句 分析分析示例示例句子类型句子类型 穿过一个干穿过一个干 涸的砂石河涸的砂石河, 又爬上一面又爬上一面 土坡土坡,就看就看 见了那个村见了那个村 子。子。 首 先首 先 然然 后后,又、便、,又、便、 于是于是 各分句间按时间顺各分句间按时间顺 序说出连续发生的序说出连续
4、发生的 动作或事件动作或事件 承接承接 复句复句 我们写对联我们写对联 不是装文雅不是装文雅, 而是学知识。而是学知识。 既既又又, 一方面一方面(另另) 一方面一方面,不,不 是是而是而是 各分句平等地排列各分句平等地排列 在一起,分别说明在一起,分别说明 或描写几件事情、或描写几件事情、 几种情况或同一事几种情况或同一事 物的几个方面物的几个方面 并列并列 复句复句 示例示例常用的关联词语常用的关联词语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名称名称 我们不但我们不但 要有为人民要有为人民 服务的愿望服务的愿望, 还要掌握为还要掌握为 人民服务的人民服务的 本领。本领。 这本书我这本书我 看过看过
5、,而且而且 看了不止一看了不止一 遍。遍。 不但不但(不仅、不光不仅、不光)而而 且且(还、并还、并),或只在,或只在 后一分句用后一分句用“而且而且”“”“并并 且且”“”“更更”等,有时还用等,有时还用 “不但不不但不反而反而” 表示。含有反诘语气的递表示。含有反诘语气的递 进 关 系 , 还 常 用进 关 系 , 还 常 用 “ 尚尚 且且何况何况”来表示来表示 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后一分句比前一分 句有更进一层的意句有更进一层的意 思思 递进递进 复句复句 通宝通宝,你你 是卖茧子呢是卖茧子呢, 还是自家做还是自家做 丝?丝? 宁可站着宁可站着 死死,决不跪决不跪 着生!着生! 或 者或
6、者 或 者或 者 , 是是 还 是还 是 , 不, 不 是是 就 是就 是 , 要, 要 么么 要 么要 么 , 宁, 宁 可可也也(决决)不不,与,与 其其不如不如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分句分别说出几件分句分别说出几件 事情,表示要在这事情,表示要在这 几件事情中选择一几件事情中选择一 件件 选择选择 复句复句 示例示例常用的关联词语常用的关联词语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名称名称 如果不在战略如果不在战略 上藐视敌人上藐视敌人, 我们就要犯机我们就要犯机 会主义的错误。会主义的错误。 如 果如 果 ( 假 如 、 要假 如 、 要 是是)那么那么(就就), 即使即使(即
7、便、纵然、即便、纵然、 就 算 、 就 是 、 哪就 算 、 就 是 、 哪 怕怕)也也 前一分句提出前一分句提出 假设,后一分假设,后一分 句推论结果句推论结果 假设假设 复句复句 文章虽短文章虽短, 内容却很丰富。内容却很丰富。 这就是白杨这就是白杨 树树,西北极普西北极普 通的一种树通的一种树, 然而决不是平然而决不是平 凡的树。凡的树。 虽虽(虽然、尽管虽然、尽管) 但是但是(可是、却可是、却), 或只在后一分句用或只在后一分句用 “但但”“”“然而然而”“”“只只 是是”“”“不过不过”“”“却却” 等等 在语意上,后在语意上,后 一分句同前一一分句同前一 分句相反或相分句相反或相
8、对对 转折转折 复句复句 示例示例常用的关联词语常用的关联词语 分句间的逻辑分句间的逻辑 关系关系 名称名称 由于革命力量由于革命力量 代表历史发展代表历史发展 的方向的方向,因此因此, 它在本质上是它在本质上是 不可战胜的。不可战胜的。 因为因为所以所以, 由于由于因此因此, 之 所 以之 所 以 是 因是 因 为为,既然,既然 就就 一分句提出原一分句提出原 因,另一分句因,另一分句 说明结果说明结果 因果因果 复句复句 只有先做群众只有先做群众 的学生的学生,才能,才能 做群众的先生。做群众的先生。 只要只要就就,只,只 有有才才,除,除 非非才才,无论,无论 ( 不 管 、 不 论 、
9、 任不 管 、 不 论 、 任 凭凭 ) 也也 ( 都 、都 、 还还) 前一分句提出前一分句提出 条件,后一分条件,后一分 句推论结果句推论结果 条件条件 复句复句 示例示例常用的关联词语常用的关联词语 分句间的逻辑分句间的逻辑 关系关系 名称名称 微 课 2 一一 熟悉9大修辞手法,明了 其特征作用 (1)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被比喻的事物) 比喻词比喻词(表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表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喻体喻体(比喻成比喻成 的事物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 构成比喻。构成比喻。
10、 (3)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要有相似点。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要有相似点。 特点特点 比喻就是比喻就是“打比方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 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 种修辞手法。种修辞手法。 概念概念 化平淡为生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抽象为具体。 作作 用用 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山上有了小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山上有了小 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漂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漂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 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
11、一点灵动的色彩,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 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博博 喻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甲代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甲代 乙。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乙。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借借 喻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是”“”“成成 了了”“”“变成变成”等连接,有时不用比喻词。暗喻的典型等连接,有时不用比喻词。暗喻的典型 形式:甲是乙。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形式:甲是乙。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
12、层峦 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暗暗 喻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像”“”“似似”“”“仿仿 佛佛”“”“犹如犹如”等连接,有时后面还有等连接,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似的”“”“一样一样” 等词语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甲像乙一样。例如:等词语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甲像乙一样。例如: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明明 喻喻 分分 类类 比拟的主要效果是使表达形象生动,增加语言的生动性,让人对所比拟的主要效果是使表达形象生动,增加语言的生动性,让人对所 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爱憎之
13、情,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爱憎之情, 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作用作用 比拟是以人的联想为基础,通过人和物、物和物之间的不同属性转比拟是以人的联想为基础,通过人和物、物和物之间的不同属性转 嫁的关系而构成的修辞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嫁的关系而构成的修辞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感情性格的转嫁,把人的感情性格转用于物上。如:井冈山上的感情性格的转嫁,把人的感情性格转用于物上。如:井冈山上的 毛竹,同井冈山人一样坚贞不屈。毛竹,同井冈山人一样坚贞不屈。 动作行为的转嫁。如:到处招惹是非的川普夹着尾巴下台了。动作行为的转嫁。如:到处招惹是非的川普夹着尾巴下台
14、了。 称谓的转嫁,把用于人或物的称谓转用于物或人上。如:英雄的称谓的转嫁,把用于人或物的称谓转用于物或人上。如:英雄的 纪念碑啊,你可曾看见,此刻,在北京,在全国,在全世界,为失纪念碑啊,你可曾看见,此刻,在北京,在全国,在全世界,为失 去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在哭泣,在沉思,在焦灼不宁。去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在哭泣,在沉思,在焦灼不宁。 抽象转嫁于具体,使抽象事物具体化。如:他们挥动竹枝扫把,抽象转嫁于具体,使抽象事物具体化。如:他们挥动竹枝扫把, 在默默地扫着,默默地扫着,好像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都是在默默地扫着,默默地扫着,好像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都是 在他们的竹枝扫帚下,一个接一
15、个地被扫走了,又被扫来了。在他们的竹枝扫帚下,一个接一个地被扫走了,又被扫来了。 分类分类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为乙事物来描写的修辞手法,分拟人和拟物两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为乙事物来描写的修辞手法,分拟人和拟物两 种。种。 概念概念 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凝练,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凝练, 语言富有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语言富有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 明、具体生动的效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作用作用 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如: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如:然
16、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鲁迅鲁迅 故乡故乡)借细脚伶仃的借细脚伶仃的“圆规圆规”来代替身形极瘦的杨二嫂。来代替身形极瘦的杨二嫂。 具体代抽象。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具体代抽象。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陈毅陈毅梅梅 岭三章岭三章)借烽烟代指战火。借烽烟代指战火。 专名代泛称。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专名代泛称。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 起来!起来!(闻一多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最后一次讲演)例中第二个例中第二个“李公朴李
17、公朴”,代指不,代指不 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部分代整体。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部分代整体。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李白望望 天门山天门山)用船的用船的“帆帆”代指船。代指船。 材料、工具代本体。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材料、工具代本体。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 亮了囤底,揭不开锅亮了囤底,揭不开锅。(刘绍棠刘绍棠榆钱饭榆钱饭)例中的例中的“囤囤”是装粮食是装粮食 的工具,用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代指缺了粮;“锅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是做饭的工具,用“ 揭不
18、开锅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代指没饭吃。 分类分类 借代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借代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 称去代替本体的修辞手法,也叫作称去代替本体的修辞手法,也叫作“换名换名”。 概念概念 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 强联想,以创造意境;表明态度,语言生动。强联想,以创造意境;表明态度,语言生动。 作用作用 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 深,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深,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缩小夸张
19、。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 浅,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浅,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 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 张形式,如:农民们都说:张形式,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 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分类分类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故意对事物的形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故意对事物的形 象、特征、作用、程度
20、等方面加以扩大、缩小或超前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加以扩大、缩小或超前 描述的修辞方法。描述的修辞方法。 概念概念 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达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达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 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 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事物间对比强烈,褒贬分明;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事物间对比强烈,褒贬分明; 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 作作 用用 正对。上下句在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正对。上下句在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21、的 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 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反对。上下句在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反对。上下句在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串对串对(流水对流水对)。上下句在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上下句在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 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才饮长沙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才饮长沙 水,又食武昌鱼。水,又食武昌鱼。 分分 类类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对偶是用字数
22、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 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 概概 念念 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 长于抒情。长于抒情。 作作 用用 成分排比。如: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成分排比。如: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 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 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此句是定语的排比。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此句是定语的排比。 单句或复句的排比。如:第一个月来
23、,咱们娘娘有说单句或复句的排比。如:第一个月来,咱们娘娘有说 有笑;第二个月来,咱们娘娘不苟言笑;第三个月来,有笑;第二个月来,咱们娘娘不苟言笑;第三个月来, 咱们娘娘不言不笑。这是三个分句的排比。咱们娘娘不言不笑。这是三个分句的排比。 分分 类类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 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 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手法。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手法。 概概 念念 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结构上有承上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结构上有
24、承上 启下的作用。启下的作用。 作用作用 自问自答。如: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自问自答。如: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 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问而不答。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问而不答。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分类分类 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紧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紧 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有时不说出看法有时不说出看法)的一种修辞的一种修辞 手法。手法。 概念概念 设设 问问 加强肯定语气,增强气势和感情。加强肯定语气,增强气势和感情。作用作用 问而无答。如:如果说贪污和浪
25、费是极大的问而无答。如:如果说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 犯罪,浪费和摧残人才不是更大的犯罪吗?犯罪,浪费和摧残人才不是更大的犯罪吗? 问而有答。如:难道不是这样吗?我认为是问而有答。如:难道不是这样吗?我认为是 的,非常是!的,非常是! 分类分类 反问也叫反诘,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反问也叫反诘,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 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 概念概念 反反 问问 用于说理性文章,起强调作用;抒情写景,感染用于说理性文章,起强调作用;抒情写景,感染 力强;承上启下,划分层次。力强;承上启下,划分层次。 作用作用 词语反复。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
26、续词语反复。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 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如: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如: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 灭亡。灭亡。 词组或句子的反复。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词组或句子的反复。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 构安排的需要,要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个词组构安排的需要,要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个词组 或句子。如: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或句子。如: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 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 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一次
27、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 语段反复。在诗歌和小说中最为常见。如鲁迅语段反复。在诗歌和小说中最为常见。如鲁迅 在小说在小说祝福祝福中,不惜笔墨,连续两次重复以中,不惜笔墨,连续两次重复以 “我真傻,真的我真傻,真的”开头的段落。开头的段落。 分类分类 反复是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反复是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 词语、句子或句群的修辞手法。词语、句子或句群的修辞手法。 概念概念 反反 复复 二二 明辨5大易混修辞,提 升精准判断能力 比喻是比喻是“以此喻彼以此喻彼”,往往体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往往体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 语上。语上。 比拟是比拟是“拟此为彼拟此为彼”,其修辞特
28、点往往体现在动词,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动词 上。上。 不同不同 点点3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 而喻体必须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比拟的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比拟的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 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 不同不同 点点2 比喻是用喻体比喻本体,重点在比喻是用喻体比喻本体,重点在“喻喻”。 比拟是仿照拟体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的特征摹写本体, 重点在重点在“拟拟”。 不同不同 点点1 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借喻可改为明
29、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不同不同 点点3 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 有某种关系。有某种关系。 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 在某些方面有相似性。在某些方面有相似性。 不同不同 点点2 借代的作用是借代的作用是“称代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只,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只 代不喻。代不喻。 借喻的作用是借喻的作用是“比喻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 是喻中有代。是喻中有代。 不同不同 点点1 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
30、,字数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 相等。相等。 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思相反或相近,而不管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思相反或相近,而不管 结构形式如何。结构形式如何。 不同不同 点点2 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对称”。 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立”。 不同不同 点点1 答案:答案:B 对偶讲究上下联同一位置的字词的平仄相反,排比对偶讲究上下联同一位置的字词的平仄相反,排比 则无此要求。则无此要求。 不同不同 点点3 严格的对偶,上下两联不能有重复字,宽泛的对偶严格的对偶,上下两联不能有重复字,宽泛的对偶 可以有重复字。可以有重复字。
31、排比经常以同一句式作为彼此的提示语,使语句互排比经常以同一句式作为彼此的提示语,使语句互 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 不同不同 点点2 对偶有两个语言单位,上下联必须结构对称,字数对偶有两个语言单位,上下联必须结构对称,字数 相同,词性一样。相同,词性一样。 排比有三个及三个以上的语言单位,要求结构大致排比有三个及三个以上的语言单位,要求结构大致 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不同不同 点点1 设问主要是提醒注意,引人思考,有针对性和启设问主要是提醒注意,引人思考,有针对性和启 发性。发性。 反问则主要是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反问则
32、主要是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 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不同不同 点点3 设问本身不表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一般是紧设问本身不表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一般是紧 接着问句摆出答案。接着问句摆出答案。 反问则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什么,不是用肯定句反问则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什么,不是用肯定句 表示否定内容,就是用否定句表示肯定内容。表示否定内容,就是用否定句表示肯定内容。 不同不同 点点2 设问多是自问自答,答案就在问句的后面。设问多是自问自答,答案就在问句的后面。 反问多是问而不答,人们可以从问句本身找出答反问多是问而不答,人们可以从问句本身找出答 案来。案来。 不同不同 点点1 感感 谢谢 观观 看看 !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