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写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意识,明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增强用语言文字 表达思想感情的信心。 3.引导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捕捉美好、有趣、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发现自然之美、人情之美。 2.学会从身边的事写起,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生活需要我们细心观
2、察,才能发现它的有趣。下面这些场景或细节, 你是否注意过呢?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妈妈是如何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一天的? 2.爸爸每天到家后第一件事做什么? 3.校园里最安静的角落在哪里? 4.你哪个朋友的名字比较有特点? 5.你的同学进教室时,开门、关门的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6.你的语文老师最喜欢穿什么颜色、什么样式的衣服? (师指名作答,并对学生的回答简要点评) 师:由此看来,有不少同学对生活观察得还不够细致。进入中学阶段,老师希望大 家都成为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帮 助。 刚才给大家的几个小测试来自教材 P17 的知识短文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3、,大家可 以打开教材阅读这页的知识短文,总结这个知识短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预设 (1)写作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 (2)写作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话说好了,写作也就不是 什么难事了。 (3)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学会观察、积累,勤于思考。 (4)应该写有趣的、有意义的或印象深刻的事情、人、物。 (5)写作还能训练人的思维。 师小结:这也就是说,我们要热爱生活,因为写作的源泉就是生活;我们还要热爱 写作,因为写作是很重要的语文素养。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用几个小问题测试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是为了警示学生观察生活 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阅读知识短文,是
4、为了让学生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并明确写作与 生活的关系。 二、热爱生活,积累素材二、热爱生活,积累素材 师:有的同学,提到作文就头痛,望着题目就发蒙,主要是因为无话可说;而有的 同学,总有写不完的新鲜事,生动有趣的文章还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我想,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有一双慧眼,是否有一颗敏感的心,是否善于观察和感悟生 活,并从中选择贴切的素材,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的作文素材是通过什么方式积累来的? (生发言后,师归纳) 预设 留心观察生活,多读多记,摘抄,有灵感时随身记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留心细心,观察生活。 (2)用心思考,感
5、悟生活。 (3)广泛阅读,丰富生活。 (4)多记多写,美化生活。 师:大家的发言,让老师想起了李贺“锦囊”的故事、梅尧臣“诗袋”的故事及陶 宗仪“瓦罐”的故事,让我们看看这些名人大家是怎样积累素材的呢?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锦 囊 唐代诗人李贺,为了把诗写好,每天起得很早,带上仆人、锦囊,骑上一匹瘦马, 到处漫游。 一路上,他细心观察和了解自然风物,即景吟诗,每逢想出佳句就写在纸条上,放 入锦囊之中。就这样从早到晚坚持积累生活素材,勤奋地进行诗歌创作。 正因为李贺不辞辛劳,精雕细琢,才使得他的诗篇千年传诵。 诗 袋 宋代著名的诗人梅尧臣,凡外出游玩或访亲会友时,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号称“诗袋”
6、的布袋。看到什么新鲜的事或美丽的风景,有时成句,有时成诗,立即用笔在纸上记下, 把它投入袋中。长此以往,梅尧臣的诗作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瓦 罐 元末明初的文学家陶宗仪,他积累资料的办法既不是“锦囊”和“诗袋” ,也不是现 代的“卡片箱” ,而是一只奇妙的“瓦罐” 。 他曾在松江隐居过,那时,他一边参加农业劳动,一边利用休息时间在树荫下捋摘 树叶,记录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然后将这些树叶放入家中的瓦罐里。日积月累, 年复一年,十年竟积累下十几大罐。后来,他就用这些积累的资料写成了一部共有三十 卷的巨著南村辍耕录 。 师小结:同学们,中学时代是人生路途中一个新的时期,我们的情感在丰富,心智 在成
7、熟,认知能力在提高,我们的生活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丰富多彩的生活,既简单 又复杂,既平凡又伟大!家庭让我们感受亲情的温馨与美好,校园让我们体验成长的快 乐与烦恼,而社会生活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磨砺自己的舞台。让我们热爱生 活,在生活中发现自然之美、人情之美;让我们热爱写作,在写作中提升能力,进一步 完善自我吧。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涓涓不 息。此环节的交流与讨论,旨在帮助学生打通生活与作文素材的通道,认识生活与写作 的关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三、写作指导三、写作指导 1.技巧归纳 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
8、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最近,你留心观察生活了吗?你发现你周围的生活有什么变化了吗? (生讨论后回答) 预设 (1)植物大多都出现了落叶现象,一些植物的叶子由绿色变成了黄色; (2)桂花飘香,菊花争艳,一串红、鸡冠花等花儿也开放了; (3)果园和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 (4)天气转凉,空气变干燥,气温冷热交替频繁; (5)白天逐渐变短; 师:现在已经步入秋天了,这是一个多彩的季节,秋高气爽,黄叶翻飞,大自然向 我们展示了另一番多彩的景致。你能把这些变化写下来吗?写作之前,我们先回顾本单 元课文里的写景精彩片段,总结概括写景的技巧。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写景的技巧
9、 1.抓住景物特点。如济南的冬天就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来写。观察 家乡九月份的气候和景物特点,可以从景物本身的色、状、形、味等方面来描写,也可 以从自己的感受(如穿戴)等方面来描写。 2.合理选择写作手法。在具体描写中,还应根据事物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描 写方法,并抓住事物的特点,恰当地运用词语,贴切地采用修辞手法及叙述、描写、抒 情等表达方式,具体描绘出事物的特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合理安排写作顺序。按一定次序写景状物,可以让文章更有条理。如春中 “春花图”按照由高到低的空间顺序写花, 济南的冬天中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时 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写山, 雨的四季按照四季变化的
10、时间顺序写不同季节雨的不同特 点。 1.范文展示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秋天的花 秋天是花的季节。你瞧,尽管许多花都凋谢了,但月季花仍然在露出笑脸,耐寒傲 霜的菊花才刚刚开放。菊花虽然没有牡丹那么富贵高雅,也没有玫瑰那么芬芳,但是它 是秋天的象征。瞧,那黄的赛金、白的如雪、粉的似霞的菊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 开着,有的像扁盘,有的像无数条龙在空中飞舞,还有的一下子开放出千千万万朵小菊 花,好似满天的星星降落于地面。它总是以自己纯洁、朴实的高尚品质装点着秋天这个 美丽的季节。 秋天来了 秋天来啦,枫树戴上红色的手套,菊花姑娘穿上五彩的裙子,银杏扇着风,正等着 迎接丰收的到来。秋天来啦,大雁排成
11、“人”字往南飞,它扇动翅膀,好像在和大家告 别。秋天来啦,大树写了秋天的信找秋风姐姐帮忙寄信,寄给松鼠,松鼠看了,赶快准 备好松果过冬;寄给小燕子,燕子看了,赶快把窝用草盖得严严实实的,准备过冬;寄 给小蛇,小蛇看了,赶快回洞冬眠;寄给小鱼,小鱼看了,马上游向热带取暖;寄给小 朋友,小朋友看了,马上跑回家,穿上毛衣,跑到花园里面玩耍。秋天来啦,葡萄挂满 了枝藤,红的、紫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苹果一个个咧开 嘴笑,正等着让人去采摘呢;玉米戴上金灿灿的帽子,告诉大家收获的季节到了。 初 秋 俗话说:一叶知秋。 早晨,门前的老槐树上,几片枯黄的树叶被风吹落,在空中旋转飘舞,打
12、了几个滚 儿,缓缓落地。 奶奶说:“天气转凉,快立秋了吧!”我翻开了日历,发现今天正是立秋。望着蔚 蓝色的天空,是那么的干净,我想这就是秋天的样子吧。 秋,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凉爽的风,还给我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原野上的小草,不 再像春天那样娇嫩,夏天那么翠绿,草尖上泛起了一片片淡黄;牧童悠闲地赶着牛群在 放牧。田野里秋实累累,生机盎然:沉甸甸的棉桃压弯了枝头,好像一个个铜铃铛;火 红的高粱低下了头,好像在向我敬礼;成熟了的水稻也怀揣着丰收的喜悦;就连田埂上 的狗尾巴草也着实垂下了脑袋;芝麻却追着花儿直往上蹿。我不禁感叹,秋天真美! 3.写作实践 学生现场完成写作实践一的片段写作。 4.教师点评
13、师检查并点评学生的习作。 点评标准:(1)特征突出;(2)层次清晰;(3)描写细致;(4)语言优美。 师小结:生活就像五彩的万花筒,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正如朱熹所 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积累,做 生活的有心人,用在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技巧把生活中自己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记载下 来,有了“源头活水” ,我们的写作必定越来越轻松,越来越享受。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在谈话交流中搜集整理素材,从课文、范文中学习写作技巧,在具体 点评要求里明确写作方向,只为一层层搭设台阶,帮助学生降低写作难度,引导学生一 步步深入,观察生活,热爱写作。 四、学以
14、致用四、学以致用 师:这个秋天对大家来说是新鲜的,认识了新的老师,新的同学,融入了新的集体。 此时此刻,一定有许多见闻、感受、想法令你印象深刻,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生自由交 流)同学们的见闻、感受和想法的确很丰富,老师建议大家围绕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一点 来说。例如,我们可以参考以下话题: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参考话题 1.新的校园,新的环境 2.我是中学生了,感觉真棒 3.我的新同桌真幽默 4.校园里有这么一个有趣的地方 (生选择一个话题互相讨论并讲述,教师点评) 提示:可从人、事、景、情、理五个方面简要评议。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那么,让我们根据刚才在写作实践一中学到的方法、经 验,课
15、下完成写作实践二,把你的所见所想写下来吧。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这是教材中三道写作实践里最容易写的一道题,因为它贴近学生生活, 学生有话可说,所以安排为课后写作训练。为预防选择素材的面撒得太广,造成重点不 突出,此环节设计了必要的限定与帮助,用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和自信心,积极参与 作文实践。 五、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 课后完成教材 P18 写作实践二。 要求:(1)明确写作中心;(2)写出真情实感。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通过析读例文,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和体验生活,发现生活之美。 2.学习写记人叙事的文章,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过程
16、教学过程】 一、展示交流一、展示交流 师:上节课课后,我让大家写写进入初中后新的见闻、感受和想法。这节课,我们 首先一起来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诊断,方法如下: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诊断方法 1.是否有错别字、语病或标点符号误用? 2.作文是否扣住了“新”字?中心是否明确? 3.材料是否典型,是否有真情实感? 4.条理是否清晰? 5.语言是否流畅?表述是否精确? 1.师指名学生谈谈自己的诊断结果和写作体会。 2.小组推荐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由同学互评或教师点评。 二、例文析读二、例文析读 1.回顾经历,积累素材 师:从第一个写作实践中,我们明白,仔细观察生活,保持敏感和好奇心,可以积 累丰富的
17、写作素材;从第二个写作实践中,我们明白,深情凝望生活,用心感悟生活, 敏锐地捕捉生活中动情的瞬间也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除此之外,我们每个人身上 还自带着一个个素材大宝库,你们发现了吗?(明确:我们丰富多彩的记忆)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一书的“小引”中说:“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 ” 鲁迅先生从自己记忆的宝库中撷取了十个篇章联珠缀玉,写成了著名的散文集朝花夕 拾 ,请大家也从自己记忆的宝库里寻找一件让你最难忘的事,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生自由发言,师点评总结)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到自身,回忆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学会感悟被自己忽视的 真情,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提取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18、 2.赏析例文 师:现实生活中,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抓住它,叙 述出前因后果,描绘出它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让自己感动了,也一定能打动别人,引 起别人的共鸣,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美的享受。有位小作者以“手”为线索,为我们 串起了两代人的幸福回忆。我们一起来欣赏她的作文奶奶的手 。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奶奶的手奶奶的手 记得小时候,曾经偎在奶奶的怀里,听她讲故事。忽然,我发现,自己的手是又红 又圆,奶奶的手却是又瘦又皱。天真的我,禁不住问出声来。 奶奶笑了,没有回答。晚上,爸爸对我说 以前家里很穷,一大家子的生活只靠奶奶一个人打理,但奶奶凭着那双热爱劳动的 手,把家里大
19、大小小的事安排得井井有条。奶奶在园子里种了许多的菜。松土、施肥、 浇水都要奶奶一人操办。肥料需要到几里外的县城去买,水也要到村外的河里去打,但 奶奶从没有一句怨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回来,那双手都沾着厚厚一层泥。 每逢秋天,园子里的果实都成熟了,这也是爸爸和叔叔他们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他 们终于可以吃上一顿好的饭菜了。放学归来的他们,还没到家,就闻到一阵饭菜的香味。 奶奶做的饭可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好吃,她那双勤劳的手总能把普通的饭菜做出不一样 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日月如梭,在那个贫穷却又最真最切的年代,在奶奶的劳作中,爸爸和弟兄们度过 了一个美好而又快乐的童年,他们长大了,一个个相继离
20、开了家。 离家的时候,奶奶每次都会用那双已不再细腻的手,连夜缝制一床又松软又舒适的 棉被。可以想象,那床一针一线,用一个母亲的爱缝制出的棉被,一定很舒适,一定有 种“家”的味道。那时,也许奶奶在抱着棉被泣不成声,也许奶奶会笑着抚摩棉被,但 她一定是幸福的。 奶奶老了,本该尽享天伦之乐,可一个个孙子孙女的出生,使她再一次忙碌起来。 我是奶奶看大的,我的童年是快乐的,身上穿的是奶奶为我缝制的小花袄,脚上穿的是 奶奶缝的老虎鞋,顶着奶奶扎的羊角辫,快活地奔跑在奶奶的园子里。 奶奶就是用那双劳动的手,托起她的子女,把他们托出这穷乡僻壤,托向美好的未 来。 那晚之后,直到今天,我一直相信奶奶的手是神奇的
21、,就是那双劳动的手,带给我 们刻骨铭心的爱,无法割舍的情。每当回想起奶奶那双劳动了一生的手,我就感到,这 一双手一直在身后托着我,很轻很柔 思考下列问题: (1)这篇习作撷取的是谁的回忆? 预设爸爸和“我” ,两代人的回忆。 (2)本文有哪些优秀之处可供借鉴? 预设 小作者用含情的目光凝视奶奶的“手” ,并以此为线索,串起两代人的幸福 回忆,让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小作者选材视野开阔,既有爸爸的回忆,又有自 己的感受,文章内容丰富。文章素材丰富,如奶奶做让人回味无穷的饭菜,奶奶连夜 缝制松软舒适的棉被,奶奶用双手为孙辈创造幸福童年。 (3)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 文章通过两代人的回忆,
22、写出了小作者珍贵的人生感悟,表达出了一种时代 变迁、亲情不变的厚重感。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一来可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进一步明确写作源于生活,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二来用例文引路,唤醒学生潜意识里的写作欲望和灵感。 三、实战演练三、实战演练 1.明确题干要求 师:阅读教材 P18 的写作实践三,读读题干和“提示” ,然后集中讨论一下,你是如 何理解这个写作实践暗含的要求的。 预设 (1)这个题目可以简单概括为成长中的事件,范围比较宽广,类似于经常碰到的 难忘的一件事一类的作文题。 (2)一定要注意“成长”这个关键词,在描述这个事件时,一定要写出自己人生体 悟的变化。 (3)要选择一
23、件有意义的、使“我”成长的事来写,在文末还应升华主题,写出自 己在经历这件事后得到的人生启示。 2.补充写作提示 师:为了帮助大家完成好这次习作,老师在教材的基础上,还另外补充了三条“提 示” 。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提示: 1.选材要小。选取生活中的一两个片段来刻画人物、表达感情。从小事入手,于细 微处见精神,以小见大,突出“难忘” “印象深刻” 。 2.叙事要详略得当。叙事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把最能体现事件意义、最能展示 人物形象的言行、心理描写得真实而详细。同时,要讲究剪裁,选取典型的、能揭示事 物本质的、有说服力的材料表达中心思想,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3.写好感人的细节。选择
24、展示的细节必须真实,要有生活实感,这就要靠我们平时 在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 3.课后完成写作实践三 结束语:宋朝大诗人陆游说,写诗“工夫在诗外” ,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积累生活 素材,不仅要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同学们,希望你们热 爱生活、热爱写作,拿起手中的笔,搜寻过往的时光,记录令人感动的瞬间,写下喜怒 哀乐,道出所思所想,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写下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 华!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看似容易,实则有难度的习作训练。在上个环节引导学生回 顾自己的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在此要让学生搜寻一些特殊的记忆印象。设计里的分析题 目暗含的要求及补充的
25、写作提示,可以带领学生有效地突破写作障碍。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设计亮点设计亮点】 此次的写作实践是初中语文学习的第一次写作课,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留心身 边发生的事,勤于思考,并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写 作的热情,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信心。 为了帮助学生在初中写作之旅的初始阶段克服写作的“畏难”心理,本设计基于教 材上的三道写作实践题目,从观察感受自然、摄取生活瞬间和选取提炼素材三个角度设 计写作训练。第一次片段训练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习得方法,热爱写作;第二次自 由训练旨在引导学生凝视生活瞬间,思考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和自信心; 第三次全文写作旨在帮助学生提升理解、筛选和提炼有意义、有启发性的生活素材的能 力,抒写最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三次训练,循序渐进。由于设置了一系列学生活动,课 堂整体推进较为轻松;在一个个写作训练环节中,采用不同形式,为学生搭建了能力攀 升的台阶,指导性强。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