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3 课古代印度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古代印度发展的基本线索;知道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并了解它对印度社 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了解佛教的创立及传播;通过对种姓制度的分析,提高 对历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识读地图古代印度 ,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了解古代印度文明的主要成就,欣赏古代印度人民的创造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 教学难点:印度的种姓制度的影响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河南洛阳白马寺 据史书记载,公元 64 年,东汉明帝夜梦金人飞入殿中,大臣解释说是西天的佛。明帝于是 派人西行求佛。使者遇到两位印度僧人,求得佛经、佛
2、像,一同回到洛阳。明帝下令修建寺庙, 让僧人译经。因当时用白马驮载经书和佛像,故该寺名为白马寺。这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佛 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 6 世纪的古印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古代印度文明。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一)自然环境 1教师提问: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古代印度,找出古代印度文明的大致位置,结合前面 所学知识说一说其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提示: 古代印度在地理位置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这里位于北回归线附近, 终年气温偏高。 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 河水一部分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一部分来自季风降雨,水量丰
3、沛。良好的农耕自然条件,保障了人们稳定的衣食之源,从而创造 了古代印度文明。 2活动与探究:阅读教材 P14 课后活动 2 关于公元前 2500 年左右的亚非文明的地图,结 合地图回答: (1)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写出古代文明的名称,并写出它们产生的大致时间。 (2)这些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为什么? 提示:(1)古埃及文明,约公元前 3500 年;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约公元前 3500 年;古印度 文明,约公元前 2300 年;中国文明,约公元前 3000 年。 (2)大河流域。北纬 20北纬 40。原因: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 人类生存;有充沛的水源和肥
4、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文明历程 1学生自学:阅读教材“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一目,了解古代印度的基本历史沿革。 提示:以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为代表的早期文明;雅利安人建立的奴隶制小国;孔 雀王朝和孔雀王朝之后的古印度。 2教师提问:说说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早期代表是谁?印度历史上第一次完成统一的王 朝是哪个王朝? 提示: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早期代表是哈拉帕文化。 孔雀王朝是印度历史上第一次完成基 本统一的王朝,其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指导学生搜集摩亨佐达罗遗址的资料,结合图片感受古代印度早期城市的繁华,在课堂上分享 交流。 目标导学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图片展示:
5、 有关种姓制度的漫画 结合上述漫画,指导学生阅读“森严的种姓制度”一目,说说种姓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其内 容是什么? 提示:雅利安人的入侵。随着雅利安人内部的贫富分化日益加剧,等级的差别以制度的形式 确定下来,逐渐形成了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把社会群体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婆罗门;第二等级是刹帝利;第三等级是吠 舍;第四等级是首陀罗,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材料: 婆罗门法典中,印度人被分为四级:一曰祭司,即婆罗门;二曰武士,即刹帝利;三曰 工人阶级,即吠舍,包括农民、工人及商人;四曰贱民阶级或奴隶阶级,即戍达罗(首陀罗)。换 言之,这四级的人,即祈祷者、打仗者、生产
6、及买卖者、供他人驱使者是也。婆罗门法典规定这 四级人的本务及其相互之关系,约略如下: 婆罗门的任务为讲授吠陀,研究吠陀,为自己及为他人主持祭祀,发给施舍之物及接收施舍 之物。 刹帝利的任务为保护人民,办理施舍,提供祭品,研究吠陀,并严防自己接近物欲。 吠舍的任务为照顾牛羊,办理施舍,提供祭品,研究吠陀,经营买卖,以款贷人,耕种土地。 戍达罗的任务则为规规矩矩侍候上举三阶级的人。世界通史 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 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 个等级服务 贱民在这四个等级之
7、外,是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 种姓制度是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以职业世袭、内部通婚为特征。种姓制度在印度社会一直 延续下来,渗透到印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3.教师补充:种姓制度的影响:种姓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种姓成员内部提供了保护,有利于 维护统治及社会安定。但是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它制造种姓隔离,维护社会不平等,使下层劳 动群众备受压迫和歧视,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 过渡:正是因为森严的种姓制度,社会矛盾愈演愈烈,从而推动了佛教的产生。 目标导学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学生自学:阅读教材“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一目,了解佛教创立的基本信息。 提示:创立时间:公元前 6 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佛教
8、基本教义:众生平等、忍 耐顺从。 2问题思考:结合教材回答,佛教为什么宣扬“众生平等”?国王为什么大力扶持佛教? 提示: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同时,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3问题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佛教外传的时间及两条传播路线。 提示:时间:公元前 3 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北传:中亚中国朝鲜日本越南(传至东亚地区)(公元前 1 世纪,由中亚传入中国) 南传: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三、课堂总结 古代印度是亚洲南部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 2500 年左右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
9、后来在 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后,印度半岛除南端以外一度统一。在印度奴隶制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形成 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体现了鲜明的阶级性,成为印度奴隶社会的重要特点。随着印度 社会经济的发展,婆罗门和其他等级的矛盾激化,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佛教,逐渐发展成为世界 三大宗教之一。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通过对古代印度的教学, 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印度是世界四大 文明古国之一。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 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和其他劳动人民进 行统治的社会制度。 佛教的教义因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某种需要, 受到统治者特别是刹帝利的保护。 根据特定情感目标创设情境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共同体验、共同感受, 让学生在相互尊重、信任的气氛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