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ZIP , 页数:0 ,大小:57.57MB ,
文档编号:1640871      下载积分:6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1640871.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新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第四册 教学课件(全册打包).zip)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新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第四册 教学课件(全册打包).zip

1、9. 2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 第九章 解三角形 重点:掌握解测量问题的一般方法. 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1.了解实际问题中所涉及的名词和一些术语. 2.会建立实际问题的三角形模型,并能运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 解决有关距离、高度、角度等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知识梳理 一一 、 与测量有关的角的术语与测量有关的角的术语 一一 、 与测量有关的角的术语与测量有关的角的术语 二二 、 正、余弦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正、余弦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常考题型 1-1 解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弄清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已知与未知,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画出示意图

2、. 2.建模:将实际问题抽象成解三角形问题的模型. 3.解模:选择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 4.还原:将三角形问题还原为实际问题. 测量距离问题的基本模型及解法 1.距离问题的解题思路: 在航海、航空和日常生活中,少不了比较距离的远近或距离大小的测量等问题,这 些问题的解决,首先是要利用特定工具测出所构造三角形的有关的边和角,再利用 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求相应的距离来实现. 测量距离问题的基本模型及解法 2.三个基本模型及解法: 测量距离问题的基本模型及解法 2.三个基本模型及解法: 测量距离问题的基本模型及解法 2.三个基本模型及解法: 1-2 1-3 2-1 小结 两个知识两个知识点点:

3、1.测量中一些常用术语;2.应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两两种种题型题型: 1.正、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问题; 2.方案设计问题; 11.2平面的基本事实与推论平面的基本事实与推论 第十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学习目标 1.会用平面的基本事实证明点共线、线共点、点线共面三个典型问题会用平面的基本事实证明点共线、线共点、点线共面三个典型问题. 2.熟悉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形语言之间的转换熟悉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形语言之间的转换. 重点重点:平面的基本事实平面的基本事实. 难点:难点: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之间的转换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之间的转换. 知识梳理 基本事实1经过不在一条

4、直线上的3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一、平面的基本事实一、平面的基本事实 基本事实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 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基本事实2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 这个平面内. 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与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二、平面基本事实的推论二、平面基本事实的推论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例1 一点、线确定平面问题点、线确定平面问题 常考题型 空间中的五个点,其中有四个点在同一平面内,但没有任何三点 共线,这样的五个点确定的平面最多有个. 【解析】【解析】 空间中

5、有五个点,其中有四个点在同一平面内,但 没有任何三点共线, 同一平面的四个点一定能两两连线,最多 可连6条线,任意一条线与第五个点都会形成一个面,因此有6个 面,再加上同一平面内四点确定的面,总共是7个面. 【答案】【答案】7 2019安徽全椒中学安徽全椒中学高一月考高一月考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可确定的平面 个数是() A.1 B.1或3 C.1或2 D.3 B 例2 二证明点、线共面证明点、线共面问题问题 如图,l1l2A, l2l3B,l1l3C.求证:直线l1,l2,l3在同一平面内. 证明点线共面问题的方法证明点线共面问题的方法 (1)纳入平面法,先由部分元素确定一个平面,再证其他元素也

6、在该平面内; (2)辅助平面法(平面重合法),先由有关的点、线确定平面,再由其余元素 确定平面,最后证明平面,重合; (3)反证法. 2019山东临沂高一检测山东临沂高一检测已知a,b,c,d是两两相交且不共点的四条直线. 求证:a,b,c,d共面. 点线共面解题点线共面解题流程流程 三三点共线、线共点问题点共线、线共点问题 三点共线问题 例3 如图所示,已知ABC在平面外,ABP,ACR,BCQ.求 证:P,Q,R三点共线. 【解题提示】【解题提示】可以证明P,Q,R既在平面ABC内,又在平 面内,从而P,Q,R都在平面ABC与平面的交线上.也可以 先由AP,AR确定一个平面,说明平面APR

7、与平面交于PR, 再证Q在直线PR上. 证明三点共线的方法证明三点共线的方法 (1)找出两个平面,然后证明三点都是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点,根据基本事实3 可知,这些点都在交线上. (2)选择其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然后证明另一点也在此直线上. 如图,ABP,CDP,点A,D与B,C分别在平面的两侧,ACQ, BDR.求证:P,Q,R三点共线. 【点评】【点评】 先证两点确定的直线是某两个平面和交线,再证其他的点也是这两个平面 的公共点. 三线共点问题 例4 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E,G分别是BC,AB的中点,点F在CD上,点H 在AD上,且DFFCDHHA23.求证:EF,GH,BD交于一点.

8、证明三线共点问题的方法证明三线共点问题的方法 先确定待证的三线中的两条相交于一点,再证明第三条直线也过该点.常结合 基本事实3,证出该点在不重合的两个平面内,故该点在它们的交线(第三条 直线)上,从而证明三线共点. 2019江西吉安高一检测江西吉安高一检测已知三个平面,两两相交,且c, a,b,若直线a和b不平行,求证:a,b,c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 点. 【点评】【点评】 证明交点在第三条直线上常证明该点是两个相交平面的公共点,从而在这两 个平面的交线上. 小结 一、平面的基本事实 基本事实1经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3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基本事实2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

9、直线在 这个平面内. 基本事实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 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二、平面基本事实的推论 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与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10.3复数的三角形式及其运算 第十章复数 学习目标 1.通过复数的几何意义,了解复数的三角表示. 2.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与三角表示之间的关系. 3.了解辐角、辐角主值等概念. 4.了解复数乘除运算的三角表示及其几何意义. 重点:复数的三角表示. 难点:复数乘除运算的三角表示及其几何意义. 知识梳理 一、复数的三角形式 从而

10、za+bi(rcos )+(rsin )ir(cos +isin ), 上式的右边称为非零复数za+bi的三角形式(对应地,a+bi 称为复数的代数形式),其中的称为z的辐角. 显然,任何一个非零复数z的辐角都有无穷多个,而且任意两个 辐角之间都相差2的整数倍. 特别地,在0,2)内的辐角称为z的辐角主值,记作arg z. 【名师点拨】 为了求出一个非零复数的三角形式,只要求出这个复数的模 ,然后再找出复数的一个辐角(比如辐角主值)即可. 因为 00(cos +isin ), 其中可以为任意值,所以我们也称上式为复数0的 三角形式.这样一来,任意复数都可以写成三角形式了. 【特别提示】 (1)

11、复数的三角形式与代数形式一样,也是表示复数的 一种方法,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2)复数的代数形式是唯一的,但三角形式不唯一. (3)任何一个不为零的复数的辐角有无限多个值,但辐 角主值只有一个;复数0的辐角是任意的,不讨论它的辐 角主值. 二、复数三角形式的乘除法 1.复数三角形式的乘法法则 【尝试与发现】 设z1r1(cos 1+isin 1),z2r2(cos 2+isin 2), 试求出z1z2. 提示:z1z2r1(cos 1+isin 1)r2(cos 2+isin 2) r1r2(cos 1cos 2-sin 1sin 2)+i(sin 1cos 2+ cos 1sin 2) r1

12、r2cos(1+2)+isin(1+2). 由此,我们可得到复数三角形式的乘法法则: r1(cos 1+isin 1)r2(cos 2+isin 2) r1r2cos(1+2)+isin(1+2). z1的模乘以z2的模 等于z1z2的模 (简记:模相乘 ) z1的辐角与z2的辐角 之和是z1z2的辐角 (简记:辐角相加) 2.复数三角形式乘法的几何意义 上述两个复数三角形式的乘法及其几何意义 ,可以推广到有限个复数的三角形式相乘. 3.复数三角形式的除法法则 模相除辐角相减 4.复数三角形式除法的几何意义 常考题型 一、复数的代数形式与三角形式的互化 【注意】 非零复数zr(cos +isi

13、n )中,辐角可以取辐角主 值,也可以取其他辐角,它们相差2的整数倍. 解:z1+cos 2x+isin 2x2cos 2x+i2sin xcos x 2cos x(cos x+isin x). 将复数的三角形式化为代数形式的一般方法 1.计算出cos ,sin 的值; 2.整理为a+bi(a,bR)的形式,其中arcos ,brsin . 一 一 二、利用复数的三角形式进行复数的乘除运算 复数的乘法运算 1.若复数为三角形式,则用复数三角形式的乘法公式进行 计算,即 r1(cos 1+isin 1)r2(cos 2+isin 2)r1r2 cos (1+2)+i sin(1+2). 2.若复

14、数为代数形式,可以先化为三角形式再进行计算, 也可利用代数形式计算. 2+2i B D 三、复数乘法和除法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 【解题提示】将复数的代数形式化为三角形式,利用复 数乘法的几何意义求得z2的三角形式,再将三角形式转 化为代数形式. C A 小结 1.复数的三角形式 za+bir(cos +isin )的右边称为非零复数za+bi的 三角形式,其中的称为z的辐角.在0,2)内的辐角称为z 的辐角主值,记作arg z. 为了求出一个非零复数的三角形式,只要求出这个复数的模 ,然后再找出复数的一个辐角(比如辐角主值)即可. 2.复数三角形式的乘法法则 r1(cos 1+isin 1)r2

15、(cos 2+isin 2) r1r2cos(1+2)+isin(1+2). 3.复数三角形式的除法法则 模相乘,辐角相加. 模相除,辐角相减. 9.1.1正弦定理正弦定理 第九章 解三角形 重点:正弦定理及其应用. 难点:正弦定理的应用. 1.探索三角形的边长与角度的关系. 2.掌握正弦定理及其推导过程. 3.理解正弦定理及其变形的结构形式,并能用正弦定理解决简单的三角形 度量和边角转化问题. 学习目标 知识梳理 一、 正弦定理 一、 正弦定理 一、 正弦定理 一、 正弦定理 二、常用的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常考题型 1-1 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一边求三角形(ASA或AAS) ASA型:先由三角形

16、内角和定理求第三个角,再由正弦定理求另外两边. AAS型:可由正弦定理求另一边,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第三个角, 最后由正弦定理求第三边. 注:此时有唯一解,确定了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一条边之后,这个三角形就唯一 确定了. 1-2 2-1 2-2 【答案】C 3-1 小结 两个知识两个知识点点: 1.正弦定理;2.三角形面积公式. 三种种题型题型: 1.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ASA,AAS ,SSA ); 2.利用正弦定理进行边角互化; 3.利用正弦定理证明恒等式 . 9.1.2余弦定理余弦定理 第九章 解三角形 重点:余弦定理及其应用. 难点:余弦定理的应用. 1.借助向量的运算,探索三

17、角形边长与角度的关系. 2.掌握余弦定理. 3.会用余弦定理解决简单的三角形度量和边角转化问题. 学习目标 知识梳理 余弦定理 余弦定理 余弦定理 常考题型 1-1 已知两边及其夹角解三角形的一般方法 1.利用余弦定理求出第三边的长; 2.利用余弦定理求出另一个角; 3.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第三个角. 求出第三边的长后,若选用正弦定理求其他角也可以,但计算量大, 故此类型题用余弦定理求解较好. 1-2 1-3 【答案】B 2-1 2-2 3-1 小结 两个两个知识知识点点: 1.余弦定理;2.余弦定理的应用. 三种种题型题型: 1.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2.利用正弦定理进行边角互化; 3

18、.正、余弦定理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应用 4.正、余弦定理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11.1空间几何体空间几何体 11.1.1 空间空间几何体与斜二测画法几何体与斜二测画法 第十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学习目标 1.利用实物、计算机软件等观察空间图形,进一步认识空间几何利用实物、计算机软件等观察空间图形,进一步认识空间几何 体,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体,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2.能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能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 、棱柱等及其简单组合)的直观图、棱柱等及其简单组合)的直观图. 重点重点: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图形的直观图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图形的直观

19、图. 难点难点:斜二测画法的理解及应用斜二测画法的理解及应用. 知识梳理 生活中的物体都占据着空间的一部分.如果只考虑一个物体占有的空间 形状和大小,而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这个空间部分通常可抽象为一个几 何体. 一、空间几何体一、空间几何体 常见的空间几何体有哪些? 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1)平面图形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立体图形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 (2)立体图形中有些部分可能是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常用合适的平面图形表示 出来研究问题. 二、斜二测画法二、斜二测画法 2.斜二测画法斜二测画法 一般地,用斜二测画法作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时

20、,步骤如下: (1)在平面图形上取互相垂直的x轴和y轴,作出与之对应的x轴和y轴,使得 它们正方向的夹角为 (或135). (2)平面图形中与x轴平行(或重合)的线段画成与x轴平行(或重合)的线段 ,且长度 . 平面图形中与y轴平行(或重合)的线段画成与y轴平行(或重合)的线段,且 长度为原来长度的 . (3)连接有关线段,擦去作图过程中的辅助线. 45 不变 一半 一般地,用斜二测画法作立体图形直观图的步骤如下: (1)在立体图形中取水平平面,在其中取互相垂直的x轴与y轴,作出水平平面 上图形的直观图(保留x轴与y轴). (2)在立体图形中,过x轴与y轴的交点取z轴,并使z轴垂直于x轴与y轴

21、.过x轴 与y轴的交点作z轴对应的z轴,且z轴垂直于x轴. 图形中与z轴平行(或重合)的线段画成与z轴平行(或重合)的线段,且长度 .连接有关线段. (3)擦去有关辅助线,并把被面遮挡住的线段改成虚线(或擦除). 不变 注意:注意:立体几何立体几何中的直观图,不都是用斜二测画法作出的中的直观图,不都是用斜二测画法作出的. 如水平放置的圆. 正等测画法 总结:总结: 平行依旧垂改斜,横等纵半竖不变; 眼见为实遮为虚,空间观感好体现. 例1 一空间几何体 常考题型 请画出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 【解】【解】展开图如图所示.(答案不唯一) 绘制多面体展开图的方法绘制多面体展开图的方法 绘制多

22、面体的平面展开图要结合多面体的几何特征,发挥空间想象能力或者 是亲手制作多面体模型.在解题过程中,常常给多面体的顶点标上字母,先 把多面体的底面画出来,然后依次画出各侧面,便可得到其平面展开图.一 个多面体可有多个平面展开图. 1. 下图代表的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将其折叠起来,变成正方体后的 图形是 () A B C D B 2. 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平面图形中,哪几个是侧棱都相等的四面体的展开 图(填序号). 由展开图复原几何体的方法由展开图复原几何体的方法 若是给出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来判断是由哪一个多面体展开的,实质上是 多面体展开的逆过程. 例2 二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画水平放置的平面

23、图形的直观图直观图 【解题提示】建立斜坐标系,按照斜二测画法规则可得出点B,C,E对应的点 .再在原图上作AGx轴于G,作DHx轴于H,在x轴上确定H、G的位置, 根据AG、DH与y轴平行,长度分别为AG,DH的长度的一半可确定A,D的 位置,连接各点,擦去辅助线,即可得直观图. 按图所示的建系方法,画水平放置的正五边形ABCDE的直观图. 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的技巧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的技巧 (1)在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时,要根据图形的特点选取适当的坐 标系,以方便作图和度量. (2)原图中既不平行于x轴,又不平行于y轴的线段,可由线段两端点向x轴、 y轴作垂线段后,

24、根据垂线段在直观图中的位置确定相应的两点,连成线段. 1.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O(0,0),A(1,3),B(3,1), C(4,6),D(2,5),试画出四边形ABCD的直观图. 【解解】画法:(1)先画x轴和y轴,两轴相交于点O,使xOy45,如图. (2)在原图中作AEx轴,垂足为E(1,0). (3)在x轴上截取OEOE,作AEy轴,截取EA1.5. (4)同理确定点B,C,D,其中BG0.5,CH3,DF2.5. (5)连线成图(去掉辅助线)就是所要画的四边形ABCD的直观图,如图所示. 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的画法步骤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的画法步骤 画轴;

25、 定点; 连线成图. 三三画画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例3 画正六棱柱(底面为正六边形的直棱柱)的直观图. 【解题提示】【解题提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先利用斜二测画法画底面,再由z轴的方向 上的线段长度不变画出棱柱的高,最后连接各个顶点得上底面. 【解】【解】(1)画轴:画x轴、y轴、z轴,使xOy45,xOz90. (2)画底面:画正六边形的直观图ABCDEF(O为正六边形的中心). (3)画侧棱:分别过点A,B,C,D,E,F作z轴的平行线,在这些平行线上分 别截取AA,BB,CC,DD,EE,FF,使AABBCCDDEEFF. (4)连线成图:连接AB,BC,CD,DE,

26、EF,FA,如图.去掉辅助线, 将被遮挡的部分改为虚线,就得到正六棱柱ABCDEF-ABCDEF,如图所示.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画法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画法 空间几何体的底面(水平放置)的直观图的画法与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 图的画法相同,画立体图形的直观图与画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相比,只是多了一 个z轴,以便画其高. 具体规则如下: (1)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y轴、z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平行于x 轴、y轴、z轴的线段; (2)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和z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 y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其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画棱长为2的正方体的直观图. 【解解】(1)作水

27、平放置的正方形的直观图ABCD,使 BAD45,AB2,AD1. (2)过点A作z轴,使BAz90,分别过点A,B, C,D,沿z轴的正方向取AA1BB1CC1DD12. (3)连接A1B1,B1C1,C1D1,D1A1如图,擦去辅助 线,把被遮住的线改为虚线就是所要画的正方体的直观 图,如图所示. 画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的步骤可简记为:画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的步骤可简记为: 画轴; 画底面; 画高线,定点; 连线成图. 四四由直观图还原平面图形由直观图还原平面图形 例4 2019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检测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检测如图,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a(a0 ),它是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

28、图,则它的原图形OABC的周长 是. 【解题提示】【解题提示】把直观图还原成平面图形,关 键是找到直观图中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在原图形 中对应的点. 把直观图还原为平面图形的方法把直观图还原为平面图形的方法 根据直观图中的偏斜方向确定xOy45或135,建立斜坐标系xOy,建 系时要把直观图中的顶点尽量多的放到坐标轴上,然后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按斜二测画法的规则逆反回去得出原图形的顶点,最后把顶点连接成 图. 2019吉林公主岭高二模拟吉林公主岭高二模拟水平放置的ABC的斜二测直观图如图所示 ,已知BC4,AC3,且BCy轴,则ABC中AB边上的中线的长度 为. 五五与直观图有关的计算问题

29、与直观图有关的计算问题 例5 D 小结 斜二测画法 一般地,用斜二测画法作立体图形直观图的步骤如下: (1)在立体图形中取水平平面,在其中取互相垂直的x轴与y轴,作出水平平面 上图形的直观图(保留x轴与y轴). (2)在立体图形中,过x轴与y轴的交点取z轴,并使z轴垂直于x轴与y轴.过x轴 与y轴的交点作z轴对应的z轴,且z轴垂直于x轴. 图形中与z轴平行(或重合)的线段画成与z轴平行(或重合)的线段,且长度 不变.连接有关线段. (3)擦去有关辅助线,并把被面遮挡住的线段改成虚线(或擦除). 11.1空间几何体空间几何体 11.1.2 构成构成空间几何体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的基本元素 第十一

30、章 立体几何初步 学习目标 1.借助长方体模型,直观认识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并能用运动的观借助长方体模型,直观认识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并能用运动的观 点认识点、线、面、体之间的生成关系点认识点、线、面、体之间的生成关系. 2.理解平面的概念及其表示理解平面的概念及其表示. 3.借助长方体模型,理解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借助长方体模型,理解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4.会用数学符号表示点、线、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会用数学符号表示点、线、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5.会求点到面的距离以及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会求点到面的距离以及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 学习目标 重点重点:1.从运动的观

31、点初步认识点、线、面、体之间的生成关系和从运动的观点初步认识点、线、面、体之间的生成关系和位置位置 关系关系. 2.用数学符号表示点、线、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用数学符号表示点、线、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3.点到面的距离以及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点到面的距离以及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 难点难点:1.点、线、面、体之间的生成关系和位置关系点、线、面、体之间的生成关系和位置关系. 2.用数学符号表示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用数学符号表示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知识梳理 看作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 一、空间中的点、线、面一、空间中的点、线、面 如图所示的长方体中,8个顶点可表示为 A,

32、B,C,D,A1,B1,C1,D1; 12条棱可以表示为 AB,BC,CD,DA,AA1,BB1,CC1, DD1,A1B1,B1C1,C1D1,D1A1; 点、线、面 6个面可以表示为 ABCD,ABB1A1,BCC1B1,CDD1C1, DAA1D1,A1B1C1D1; 而长方体可以表示为ABCD-A1 B1C1D1. 二、二、空间中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空间中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3.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如图所示的长方体中,长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可记作面ABC,也可以记作面 ABD或面ABCD.习惯上,用小写希

33、腊字母,表示平面.因此,面 ABCD可以记为.此时,A是平面内的点,A1不是平面内的点,这可用符号简 写为 A ,A1 . mB k l 一般地,如果直线l与平面相交于一点A,且对平面内任意一条过点A的直线m ,都有lm,则称直线l与平面垂直(或l是平面的一条垂线,是直线l的一个 垂面),记作 ,其中点A称为垂足. l 给定空间中一个平面及一个点A,过A可以作而且只可以作平面的一 条垂线.如果记垂足为B,则称B为A在平面内的射影(也称为投影), 线段AB为平面的 ,AB的长为点A到平面的 . 特别地, 当直线与平面平行时,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称为这条直线到这 个平面的距离; 当平面与平面

34、平行时,一个平面上任意一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称为这 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 垂线段距离 例1 一平面的概念 常考题型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平面是无限延展的;一个平面长3 cm,宽4 cm;两个平 面重叠在一起,比一个平面厚;通过改变直线的位置,可以 把直线放在某个平面内. 【解析】【解析】正确.平面是无限延展的.不正确.平面没有大小 .不正确.平面没有厚薄.正确.平面可以看成是直线平行移动 形成的,所以直线通过改变其位置,可以放在某个平面内. 【答案】【答案】 对平面概念的深度理解对平面概念的深度理解 (1)平面是无限延展的、无厚薄、无大小的图形,但平面图形,如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圆等是有大

35、小的. (2)可以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平面图形表示平面,但不能说它们 是平面. 1. 已知下列四个结论:铺得很平的一张白纸是一个平面;平面的形 状是平行四边形;一个平面的面积可以等于1 m2.其中正确结论的 个数是() A.0B.1C.2D.3 A 2. 2019广东高一检测广东高一检测如图所示,平面,可将空间分成() A.五部分B.六部分 C.七部分D.八部分 B 【点评】【点评】 一个平面将空间分成2部分;二个平面可以将空间分成3或4部分;三个平面 可以将空间分成4,6,7或8部分. 例2 二从运动观点认识几何体从运动观点认识几何体 如图所示,请画出中线段AB绕着直线l旋转一周形成的

36、几何图形. 【解】如图所示: 点、线、面运动形成的几何体形状的判断方法点、线、面运动形成的几何体形状的判断方法 (1)点、线、面运动形成怎样的几何图形与其运动的形式和方向有关,如果 线段与旋转轴平行,那么形成圆柱面,如果与旋转轴斜交,那么形成圆锥面. (2)在判断点、线、面按一定规律运动形成的几何体形状时,可以借助身边 的实物来模拟. 1. 本例若改为线段AB与直线l有如图所示的关系,请画出线段AB绕直线l旋转 一周形成的几何图形. 【解解】如图所示. 【点评】【点评】 线的运动可以形成平面或曲面,观察线段AB和直线l的位置关系及旋转的方 式和方向,可以尝试画出形成的几何图形. 2. 如图所示

37、,画出中L围绕l旋转一周形成的空间几何体. 【解解】(1)L绕直线l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是由两个底面重合的圆锥拼接 而成的,如图. (2)L绕直线l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是由圆台挖去一个与其上底面同底的 圆锥,再拼接一个与其下底面同底的圆锥而成的,如图. 【规律方法】【规律方法】 与轴平行的线段绕轴旋转一周形成圆柱;与轴斜交的线段绕轴旋转一周形 成圆锥;与轴斜但不相交的线段绕轴旋转一周形成圆台. 三三长方体中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长方体中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 例3 2019河南高一月考河南高一月考在长方体ABCD-ABCD中,把它的12条棱延伸 为直线,6个面延展为平面,那么在这12条直线与6个平面中

38、, (1)与直线BC平行的平面有哪几个? (2)与平面BC平行的平面有哪几个? 【解题提示】【解题提示】观察图形,结合定义,利用运动的观点来分析图形中的线面位置 关系. 【解】【解】(1)与直线BC平行的平面有平面ABCD,平面ADDA. (2)与平面BC平行的平面有平面AD. 平行关系与垂直关系的判定方法平行关系与垂直关系的判定方法 1.平行关系的判定 (1)直线与直线的平行关系:如图所示,在长方体的12条棱中,分成“长”“宽”“ 高”三组,其中“高”AA1,BB1,CC1,DD1相互平行;“长”AB,DC,A1B1, D1C1相互平行;“宽”AD,BC,A1D1, B1C1相互平行. (2

39、)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关系:在长方体的12条棱及6个面中, 若棱所在的直线与某一平面不相交,则平行. (3)平面与平面的平行关系:长方体的对面互相平行. 2.垂直关系的判定 (1)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关系:在长方体的棱所在直线与各面中,若直线与平面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二者垂直. (2)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关系:在长方体的各表面中,若两平面有公共点,则二 者垂直. 1.本例中:(1)与直线BC垂直的平面有哪几个? (2)与平面BC垂直的平面有哪几个? (3)长方体的12条棱中,哪些可以用来表示平面AB与平面DC之间的距离? 【解解】(1)有平面AB,平面CD. (2)有平面AB,平面AC,平面CD,平面

40、AC. (3)AD,BC,BC,AD的长均可以表示. 2.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平面ADD1A1与平面BCC1B1的距离为5.试问平面 ADD1A1内任意一条直线和平面BCC1B1的位置关系?并说出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 之间的距离. 【解解】由题意得平面ADD1A1与平面BCC1B1平行,可以推得平面ADD1A1内的所 有直线都与平面BCC1B1没有公共点,故平面ADD1A1内任意一条直线和平面 BCC1B1是平行的.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之间的距离是5. 3. 观察如图所示的正方体ABCD-ABCD,然后填空. (1)点A直线AB; (2)直线AB平面ABCD; (3)直线AB平面A

41、ADD; (4)平面AD平面BC; (5)平面AD平面AC; (6)点B平面ABCD. 【方法技巧】 线、面是由点构成的集合,注意符号间的联系与区别.点与线、面是元素与 集合的关系;线与面可以看成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也可以看成集合与集合的 关系;面与面是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小结 空间中的点、线、面 11.1空间几何体空间几何体 11.1.3 多面体与棱柱多面体与棱柱 11.1.4 棱锥与棱台棱锥与棱台 第十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学习目标 1.认识多面体、认识多面体、棱柱棱柱、棱锥、棱台、棱锥、棱台的的结构特征结构特征. 2.能运用结构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能运用结构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

42、物体的结构. 3.了解多面体表面积的概念,知道了解多面体表面积的概念,知道棱柱棱柱、棱锥、棱台、棱锥、棱台表面积表面积的计的计 算公式,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算公式,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重点:概括多面体、概括多面体、棱柱棱柱、棱锥、棱台、棱锥、棱台的的结构特征结构特征. 难点:难点:特殊棱柱特殊棱柱、棱锥、棱台、棱锥、棱台的的结构特征的辨析及有关计算问题结构特征的辨析及有关计算问题. 知识梳理 一般地,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所围成的封闭几何体称为多面体. 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称为多面体的 ,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称 为多面体的 ,棱与棱的公共点称为多面体的 . 一、多面体一、多面体

43、 一个多面体中,连接同一面上两个顶点的线段,如果不是多面体的棱, 就称其为多面体的 ;连接不在同一面上两个顶点的线段称 为多面体的 . 面 棱顶点 面对角线 体对角线 一个几何体和一个平面相交所得到的平面图形(包含它的内部),称为这个几 何体的一个截面. 多面体所有面的面积之和称为多面体的 (或全面积). 有两个面互相平行,且该多面体的顶点都在这两个面上,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 边形,这样的多面体称为棱柱. 棱柱的两个互相平行的面称为棱柱的 (底面水平放置时,分别称为上 底面、下底面),其他各面称为棱柱的 ,两个侧面的公共边称为棱柱 的 . 二、棱柱二、棱柱 表面积 底面 侧面 侧棱 过棱柱一个底

44、面上的任意一个顶点,作另一个底面的垂线所得到的线段(或它 的长度)称为棱柱的 . 棱柱所有侧面的面积之和称为棱柱的 . 如果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则可知棱柱所有的侧面都是长方形,这样的棱柱 称为直棱柱(不是直棱柱的棱柱称为斜棱柱).特别地,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 柱称为正棱柱. 棱柱可以按底面的形状分类,例如底面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棱柱,可 分别称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 高 侧面积 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棱柱也称为 . 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平行六面体称为直平行六面体. 底面是矩形的直平行六面体就是以前我们学过的长方体,而棱长都相等的长方 体就是正方体. 在平行六面体中,相对的面都是 的. 棱柱

45、可以用底面上的顶点来表示.图(1)所示的棱柱可表示为棱柱ABC-ABC ,图(2)所示的棱柱可表示为棱柱AC1. 互相平行 (1) (2 ) 平行六面体 如果一个多面体有一个面是多边形,且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 三角形,则称这个多面体为棱锥. 棱锥中,是多边形的那个面称为棱锥的 ,有公共顶点的各三角形称 为棱锥的 ,各侧面的公共顶点称为棱锥的 ,相邻两侧面的公 共边称为棱锥的 . 棱锥可以按底面的形状分类,例如底面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棱 锥,可分别称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 三、棱锥三、棱锥 底面 侧面顶点 侧棱 棱锥可以用顶点与底面各顶点的字母来表示. 如图所示的是一个四棱锥,

46、 这个四棱锥可以记作棱锥P-ABCD或棱锥P-AC. 过棱锥的顶点作棱锥底面的垂线,所得到的线段(或它的长度)称为棱锥 的高.棱锥所有侧面的面积之和称为棱锥的侧面积. 如果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且棱锥的顶点与底面中心的连线垂直于底面 ,则称这个棱锥为 . 正棱锥的侧面都全等,而且都是等腰三角形,这些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也都相等,称为棱锥的 . 正棱锥 斜高 一般地,用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所得截面与底面间的多面 体称为棱台. 原棱锥的底面与截面分别称为棱台的 与 ,其余各面 称为棱台的 ,相邻两侧面的公共边称为棱台的 . 棱台可用上底面与下底面的顶点表示. 如图所示的棱台ABCD-A

47、1B1C1D1. 四、棱台四、棱台 下底面上底面 侧面侧棱 同棱柱一样,过棱台一个底面上的任意一个顶点,作另一个底面的垂线所 得到的线段(或它的长度)称为棱台的 . 棱台所有侧面的面积之和称为棱台的侧面积. 棱台可以按底面的形状分类:三棱台、四棱台. 由正棱锥截得的棱台称为正棱台. 正棱台上、下底面都是正多边形,两者中心的连线是棱台的高;而且,正 棱台的侧面都全等,且都是等腰梯形,这些等腰梯形的高也都相等,称为 棱台的 . 高 斜高 例1 一棱柱、棱锥、棱台的概念 常考题型 下列关于棱锥、棱台的说法正确的是. (1)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组成 的几何体叫棱台; (2)棱台的侧

48、面一定不会是平行四边形; (3)棱锥的侧面只能是三角形; (4)棱台的各侧棱延长后必交于一点; (5)棱锥被平面截成的两部分不可能都是棱锥. 【解【解析析】(1)错误,若平面不与棱锥底面平行,用这个平面去截棱锥, 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不是棱台; (2)正确,棱台的侧面一定是梯形,而不会是平行四边形; (3)正确,由棱锥的定义知棱锥的侧面只能是三角形; (4)正确,棱台是由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截得的,故棱台的各侧棱延 长后必交于一点; (5)错误,如图所示的四棱锥被平面PBD 截成的两部分都是棱锥. 【答案】【答案】(2)(3)(4) 棱柱、棱锥、棱台的判断方法棱柱、棱锥、棱台的判断方法 判

49、断一个几何体是何种几何体,一定要紧扣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 注意概念中的特殊字眼,切不可马虎大意,如棱柱的概念中的“相邻”,棱锥 的概念中的“公共顶点”,棱台的概念中的“棱锥”“平行”等. 1. 下列关于棱柱的说法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四棱柱是平行六面体; 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棱柱; 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 共边都互相平行的几何体是棱柱; 底面是正多边形的棱柱是正棱柱. A.1B.2C.3D.4 A 2. 关于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多面体,下面说法正确 的是() A.该多面体是棱柱B.该多面体是棱锥 C.该多

50、面体是棱台D.该多面体一定不是棱柱、棱锥 D 例2 二几种常见四棱柱的关系几种常见四棱柱的关系 【解析】【解析】直四棱柱的底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故A错;直平行六面体的底 面不一定是矩形,故B错;C正确;底面是正方形的四棱柱不一定是直四棱柱 ,故D错. 【答案】【答案】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四棱柱是直平行六面体 B.直平行六面体是长方体 C.六个面都是矩形的四棱柱是长方体 D.底面是正方形的四棱柱是正四棱柱 几种常见的四棱柱之间的几种常见的四棱柱之间的关系关系 一个棱柱是正四棱柱的条件是() A.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面是矩形的四棱柱 B.底面是正方形,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的四棱柱 C.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