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21 页 2022022 2 年年高考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理专题复习:常常考考题答题思路题答题思路答题模板汇编答题模板汇编 1、以某市为中心的城市群的优势区位条件: 1、地处平原,地形平坦;2、属气候,气候宜人; 3、处于河流沿岸,水源充足;4、该区资源丰富; 5、水陆交通方便(交通网完善) ;6、国家政策扶持。 2、中西部城市群(相对于东部的长三角、珠三角)发展的 优势区位 1、土地租金低,发展空间大;2、劳动力廉价充足; 3、矿产资源(尤其是能源类水电、风电)丰富;4、国家政策扶持 3、在靠近大城市的某区域开辟新区的区位优势 1、地价较低,发展空间大; 2、毗邻大城市,承接
2、产业转移,承接部分职能; 3、以大城市为依托,有金融、物流、技术(科研) 、信息等支撑; 4、交通方便;5、资源丰富;6、政策扶持。 4、经济落后地区发展的合理建议: 1、挖掘本地区资源的优势; 2、加强区域联系、合作,引进资金、技术、人才; 3、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品质,打造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4、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新兴工业和现代农业; 5、加强环境保护;6、完善交通;7、加大对外开放、开发力度。 第 2 页 共 21 页 5、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调整工业布局,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2、资源重组,优势互补,去产能,保质量; 3、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品质,打造品
3、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4、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5、保护环境; 6、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调整工业布局,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2、优化产业结构,产业转型、升级; 3、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兴工业、第三产业,向多元化发展; 4、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品质,打造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5、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6、加强环境保护;7、加大对外开放、开发力度 7、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发挥地区优势,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3、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生态农业、文明消费; 4、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品质,打造品
4、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5、积极发展新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6、加强环境保护7、完善交通;8、加大开放、开发力度。 8、某农产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建议(打造某农业经 济特色的措施) 1、扩大该产品生产规模,提高专业化、机械化生产水平; 2、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 第 3 页 共 21 页 3、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4、实施生态农业,不施、少施农药、化肥,提高产品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 5、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多元化经营; 6、完善交通,加大开放度,实施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 9、重工业重组的意义 1、资源重组,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 2、优化产业布局,发挥区域
5、优势; 3、有利于去产能,保质量; 4、调整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发展高端产品。 5、扩大企业规模,打造品牌。 10、新疆作为中国西大门的区位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西大门”“桥头堡”。 2、资源丰富(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 3、交通便利(第二座亚欧大陆桥、西气东输管道) 4、劳动力、土地价格低,内部交易成本低; 5、开发较晚,市场潜力大,发展空间大;6、政策扶持(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 。 11、西部(12 个省级行政区)大开发的意义 1、充分挖掘西部资源(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2、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加强民族团结
6、,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 4、扩大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2、大桥建设的意义 第 4 页 共 21 页 1、完善交通网; 2、缩短两岸行程时间、距离; 3、加强两岸的联系,对经济欠发达的一岸起辐射和引导作用; 4、缓解相邻道路(桥梁)的交通压力。 13、穿过山区、高原的铁路、大桥建设面临的自然困难 1、地形起伏大;2、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冻土) ; 3、高寒、缺氧。 14、某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1、流经平原地区,通航里程长;2、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3、无冰期,全年通航(冰期短,通航时间长)4、流经经济发达地区,运输量大。 15、酸雨防治的措施 1、优化能源
7、结构,减少化石能源,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可燃冰) ; 2、提高原煤脱硫技术。 3、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废气达标排放; 4、回收 SO2 等酸性气体,综合利用,建硫酸厂; 5、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16、资源型产业(传统工业)衰退的原因 1、资源枯竭;2、产业结构单一; 3、环境污染严重;4、新技术冲击,原有优势丧失; 5、地价、劳动力等价格上涨,成本提高。 17、地区资源短缺的措施 开源: 第 5 页 共 21 页 1、开发新资源,寻找替代品; (核能、风能发电、太阳能、地热、潮汐能) 、 (海水淡化、开采地
8、下水、修建水库) 2、跨区域调配; (北煤南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 (南水北调、引黄济青、引汉济渭、引黄入晋、 ) 3、加大科技投入,开发新产品。 节流: 1、节约利用: 2、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利用率;3、低碳生活,绿色生产,绿色消费。 4、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消耗(节水农业)的产业; 18、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我国有温带季风气候) ; 2、地势平坦开阔;3、土壤肥沃;4、有灌溉水源。 社会条件 1、市场广阔: 2、交通运输便利; 3、农业科学技术先进,专业化水平、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 ; 4、政策扶持。 19、乳畜业发展
9、的区位条件(西欧、五大湖、城市周边的主 要是市场和饲料) 自然条件 1、气候湿冷(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 ,不利于粮食作物成熟,有利于牧草生长; 第 6 页 共 21 页 2、地势平坦开阔;3、土壤肥沃(美国乳畜业土壤贫瘠) ;4、有灌溉水源。 社会条件 1、市场广阔;2、交通运输便利; 3、专业化水平、机械化水平高;4、政策扶持。 20、分析某地发展工业的区位条件 传统工业: 1、原料,能源;_2、水源;3、交通(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管道) ; 4、科技力量;劳动力;5、市场;6、开发早,工业、农业基础雄厚。 高新技术产业(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 : 1、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10、2、科技先进(技术、人才) ,靠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 3、交通便利;4、市场需求(美国稳定的军事订货)5、政策扶持。 21、产业集聚的影响 有利 1、有利于加强协作和交流; 2、有利于减少运费和节约能耗,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3、有利于共用基础设施; 4、有利于集中处理废弃物; 5、有利于共享公共服务。 不利:环境污染加重;争地争水争原料争共用设施。 22、产业分散的目的 1、缓解老工业区用地、用水紧张;2、减轻环境污染; 第 7 页 共 21 页 3、有利于寻找最佳区位,发挥各地区位优势,占领市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4、有利于区域间协作交流。 23、城市病(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发展
11、中出现的问题) : 1、环境质量下降(水污染、酸雨、固体废弃物污染) ; 2、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3、人地矛盾加剧; 4、产业升级面临困境(珠三角与长三角相比,基础、科技、人才差,国内腹地小) 。 24、解决城市病的措施 1、加强规划,建设新城、卫星城;2、改善交通、居住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4、加大投入,防治污染,改善城市环境;_ 5、提高绿化覆盖率。 25、卫星城、周边小镇对主城区的影响 1、分散城市职能,承接产业转移;2、缓解土地、交通、住宅等公共设施的压力; 3、有利于保护、改善主城区环境;4、有利于城市合理规划,协调发展。 26
12、、城市群发展存在问题及措施 问题: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城市等级体系不够完善;城市间发展不均衡;城市 间功能互补不够;互通亟待加强 措施:提升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 促进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增强城市群内部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完善区域协同发展 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 作用:合理布局城市群;加强区域间资源调配;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减轻交易成本;促进 区域发展和开放程度(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西部大发) ;促进边境贸易; ;增强 第 8 页 共 21 页 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增强区域竞争能力;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
13、略等 27、湿地的作用 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净水中污染物、维持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提供水源、美 化环境、航运等。 28、难民潮对涌入国的影响 有利影响 1、增加劳动力;2、拉到消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3、树立良好国际形象。 不利影响 1、增加社会负担;2、易引发民众与难民冲突,宗教冲突,不利于社会稳定; 3 增加就业压力;4、增加交通、住房、环境、卫生等压力。 29、棉花种植有利的自然条件 1、气候:生长期内(尤其是收摘期)晴天多,光照强,热量充足;日温差大,有利于提 高棉花品质; 2、地形:地势平坦; 3、土壤:疏松沙性(盐碱性) ;土壤肥沃; 4、水源:苗期有灌溉水源。 30、为什么要
14、跨地域资源调配? 1、资源分布不均衡; 2、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资源供求不平衡; 3、实施地区可持续发展,达到地域产业合作共赢,共同富裕。 3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优点:、取水点在长江下游,水量大; 第 9 页 共 21 页 缺点:、取水点在长江下游,水质较差; 地势渐高,需要建若干水电站提水,工程量大。 3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有古河道利用,减少工程量。 、从扬州到黄河南侧(东平湖) , 与东线相比 优点:、取水点在汉江上游,水质较好;、送水线路上地势由高到低,基本自流。 缺点:、无古河道利用,开挖新渠,工程量大;、 取水点在汉江上游, 水量受影响。 33、南水北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受
15、水区的积极意义: 生态效益:缓解水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缓解过度开采地下 水引起的地面下沉。 经济效益:大大促进北方的经济发展。 社会效益:缓解争水矛盾,利于社会稳定;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金。 消极影响: 调水区:可能使长江口海水上溯,影响长江下游水质;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可能 给长江生物带来不利影响。 受水区:若灌溉不当,容易发生次生盐碱化。 34、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 调入区: 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大气环境质量;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 第 10 页 共 21 页 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调出区: 使西部的
16、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 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不利影响:破坏工程沿线的植被,加剧环境恶化。 35、天然气管线(国外到国内)建设的积极意义 输入区: 1、缓解能源紧张; (增加能源供给渠道;保障能源安全,增加能源储备) 2、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大气质量;3、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4、带动相关产业发展;5、增加就业机会;6、促进合作交流。 输出区: 1、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4、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36、为什么要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 市场、环保、政策)
17、1、原有的低成本等优势弱化,成本上升,转入地成本低; 2、环境污染严重;3、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 4、开拓市场的需要;5、国家政策调控。 37、承接产业转移时要注意什么 1、避免区域间产业同构现象;2、尽量少引进或不引进污染严重、高能耗的企业和项目; 3、结合自身优势,引进优势特色产业;4、引进科技含量高,升值空间大附加值高的产业。 38、产业转移的影响: 第 11 页 共 21 页 有利影响: 移出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优化升级;有利于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有利于改善 环境;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移入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优化升级;有利于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增加就业机 会;有利
18、于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不利影响: 移出区:减少就业机会,增加失业率。移入区:环境污染加剧;大量占用耕地。 39、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 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大风;全球变暖,蒸发量大;植被稀少;沙土疏松。 人为原因: 人口迅速增长,加剧生态压力;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40、荒漠化治理措施 1、制定相应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环保意识; 2、 (矫正不合理生产方式)禁樵禁采;退耕还林、退耕还牧(草) ,种草种树(“三北” 防护林) ;规定载畜量,划区管理,定期放牧,轮流打草;合理利用水资源;控制人口增 长;合理安排农林牧各业。 3、建立自然
19、保护区(生态移民) 。 4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整治措施: 1、制定相应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环保意识; 2、根据“保塬、护坡、固沟”的原则,采取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相结合的方法,综合 治理。 第 12 页 共 21 页 工程措施:修建水库、缓坡上修建梯田、打坝淤地。 生物措施:种草种树。 耕作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合理安排农林牧各业。 (合理开垦、合理放牧、矿区复垦) 42、森林的作用 1、水土流失严重区(河流上游、黄土高原区)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沙漠化严重区(沙漠边缘)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3、原始森林(雨林) :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
20、。 4、城市(道路边、工业区边) :美化环境、吸烟滞尘、减弱噪音。 43、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暖,将使世界主要粮食带向高纬高海拔扩展。 2、地表的蒸发加大,地下水位下降,旱情趋于加重,使土地的荒漠化加剧。 3、低纬度的高温和中纬度干旱加剧,造成中、低纬度地区粮食产量下降;高纬度种植面 积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全球总的减产。 4、使农业病虫大量繁殖,因此对农作物的危害也会加剧。 5、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增多,危害农业生产。 6、气候变化使农作物品质、产量变化。 44、治理雾霾的措施 1、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宣传,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2、加强监测、预报(NARS 系统) ,
21、制定、实施应急预案。 3、节能减排,严格控制工厂、交通工具的废气、建筑扬尘排放。 4、优化能源结构,推广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 第 13 页 共 21 页 5、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煤液化、气化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6、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7、提高植被覆盖率;8、采取“行政手段、技术手段、经济手段”综合治理。 45、某种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1、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2、加强监测、预报、预警; 3、制定应急预案; 4、矫正以前不好的做法,对危害进行治理; 5、采取“行政手段、技术手段、经济手段”综合治理。 46、某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对策
22、自然原因: 1、气象:降水时间长、雨量大(暴雨) 、范围广;2、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3、水系: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扇形水系,河道弯曲,入海河道少; 4、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 1、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加剧水土流失,淤积河道; 2、围湖造田,湖泊调节洪水能力降低;3、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差。 对策: 1、上中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2、中下游加固堤坝、疏浚河道、增加人海河道,兴修蓄洪、分洪水利工程; 3、加强监测、预报,制定应急预案。 第 14 页 共 21 页 47、建水库主要考虑思路 1、选库区(集水区域大小、库容量大小;淹没耕地多少、搬迁量大小;工程量大小) 2、选坝址(峡谷
23、最狭窄处、围出口袋型库区、工程量小) 48、自然灾害的主要种类 1、气象灾害 旱涝、台风、寒潮、沙尘暴、龙卷风、雾霾、酸雨。 2、地质灾害 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崩塌。 3、海洋灾害 海啸、风暴潮、赤潮、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 49、原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 1、农业结构调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 2、耕地面积减少,城市化、工业化和交通建设占用大量耕地,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 3、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原来种粮的改种花卉、蔬菜等经济作物。 50、地壳物质循环判断 1、各种岩石都能融化为岩浆,岩浆只能转变成岩浆岩(3 进 1 出) ;或岩浆只能由变质岩 转变成(
24、1 进 1 出) 。 2、所有岩石都有可能转变成沉积物、沉积岩;沉积物(碎屑物)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 3、岩浆岩分为喷出岩(玄武岩)和侵入岩(花岗岩) ;沉积岩(石灰岩、砾岩、砂岩、 页岩) ;变质岩(大理岩、石英岩) 。 51、建物流中心的有利条件 1、位置优越 中心位置桥头堡门户咽喉之地; 2、交通便捷 交通枢纽交通方式; 第 15 页 共 21 页 地理大题的答题套路地理大题的答题套路 地理主观大题一般分成 9 类: 一、意义类 二、评价类 三、判断类 四、描述类 五、过程类 六、分析类 七、措施类 八、比较类 九、区位类 一、意义类一、意义类 意义类题目会这样提问:“说明*在*方面的意
25、义”“运用* 知识(原理),分析*对*的意义”等。 这种类型一般有两种考法,一是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 要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来组织答案,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 没有则不答。 比如问你水循环的意义,你就应该要答“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水 资源更新、地球各圈层联系及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等等。 第 16 页 共 21 页 二是分析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 这类设问相信大家都比较熟 悉,围绕经济、生态、政治和战略四个方面宏观把握,并按照试题的 具体要求,从四个方面或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就好了。 二、评价类二、评价类 评价类试题的设问中一般有“评价”“影响”“分析”“利弊” 等关键词,常
26、见问题有评价大型工程(如水库建设、跨流域调水、能 源跨区域调配等)带来的影响,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优劣,评价工农 业、城市区位。 这个类型有两个问法: 一是要求直接评价某个地理事物或者现象。答题要点:一要从有 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来辩证阐述;二要从多角度分析利弊。影响类的问 题可以从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加以分析;而区位问题或 发展条件评价类问题, 可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去分析。 二是给出限定条件,比如“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不足”或 “从*方面进行评价”。 一定要看清题目问的是优势还是不足,可不要脑子一热全答了, 答多了虽然也不扣分,但是你浪费的时间可不少哦。 第 17 页 共
27、 21 页 三、判断类三、判断类 常见的判断类设问形式有:判断的分布是否合理;指出 的类型等。有的设问是“此时 A 城镇的风向是”,“四个地区中规模 最大的是”,“图中所示的是什么海区”等,分别属于对地理事物特 点、形式和分布的判断。脑海里有没有浮现类似的题目捏? 判断类也有两种问法: 一、判断是什么、属于什么。 这类问题往往是自然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判定, 解答思路主要依据 三个方面:第一,基本的规律和原理;第二,图中的信息(点、线、 面、图例和文字等);第三,基本的方法,如根据影响风的形成因素 判断风向等。 二、判断怎么样、是否合理 这类试题往往是对人类生产活动的评价, 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依
28、据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个方面来分析。比如是否影响人 的生活需求啊,有没有增加利润,会不会污染环境啊这些。 四、描述类四、描述类 第 18 页 共 21 页 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的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 “描述状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 要特征”等。 具体答题思路是: 首先要明确区域位置 (海陆位置、 经纬度位置、 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特征分析;在描述时 要言简意赅,不要啰嗦,不然老师看着也烦鸭。 比如要你描述某河的水文特征, 你就围绕着“年径流总量、 汛期、 径流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含沙量、结冰期、凌汛、水能蕴藏量” 回答就好了。 五、过程类
29、五、过程类 设问形式一般有“描述的过程”, “描述的变化过程”, “简述的成因”等。 这类问法比较灵活,比较难,要求判断起点到终点经过哪些重要 核心环节,按其发生、发展、变化的次序逐一简要描述出来。比如冷 锋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风力增大,往往出现雨雪天气。 六、分析类六、分析类 第 19 页 共 21 页 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 “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答题时一般回答自然原因或人文原因,或者两个都涉及。 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 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 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
30、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 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来分析。 七、措施类七、措施类 措施类试题的设问中常见设问词有“措施”“ 治理方 法”“ 建议”“发展方向”等,常见问题有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的 治理措施,人口、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法等。 例如旱灾的解决办法: 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产业结 构调整,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减轻和避免干旱的威胁;在干旱 多发地区,选种耐旱的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造防护林, 改进耕作制度等。 八、比较类八、比较类 第 20 页 共 21 页 设问方式主要有:比较图中和的差异(不同或异同), 分析和的共同特点(问题),说明图示的自然条
31、件和类型的 差异等。 例如地表环境特征,分为气候(气候类型、湿、热、冷、干)、 地形、植被状况、土地利用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 发育程度等。 九、区位类九、区位类 设问形式一般有 “分析的条件”“分析甲、乙两地区 区位优势的共同点”“比较的区位条件”“评价的区位条 件”等。 这类题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全面, 要多看教材多回顾知识点啦。 答题一般回答两个方面。一是区位因素,一般包括自然因素和社 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一般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 置)、地形、气候、水源、植被、土壤、资源等方面来分析;社会经 济因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市场、政策、 科技、原料等方面来分析。二是影响某事物的区位因素有有利和不利 的两个方面。答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要求,按规定作答哦。 第 21 页 共 21 页 高考地理大题基本上都按照以上九种类型出题, 看完的同学一起做个 小测试: Q1Q1:从地理角度说明:从地理角度说明“来桌山避暑吧来桌山避暑吧”的理论依据。的理论依据。 Q2Q2:指出三阳路越江隧道盾构施工遇到的困难。:指出三阳路越江隧道盾构施工遇到的困难。 以上两个问题分别属于 9 类主观题中的哪一种呢?留言说出答案吧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