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5 ,大小:456KB ,
文档编号:1652248      下载积分:11.44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1652248.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开卷考试知识点速查手册(期末复习提纲).doc)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开卷考试知识点速查手册(期末复习提纲).doc

1、- 1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开卷考试知识点速查手册(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5 - 1、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强国富民之路的?. - 5 - 2、揭开改革开放的序幕是什么?.- 5 - 3、为什么改革开放促发展?(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 - 5 - 4、中国腾飞的表现有哪些?.- 5 - 5、中国腾飞的原因是什么?.- 6 - 6、中国腾飞说明了什么?(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 6 - 7、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6 - 8、如何深化改革?.- 6 - 9、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7 - 10、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

2、展成果?.- 7 - 11、如何坚持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 7 -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7 - 1、你对创新的感受有哪些?.- 7 - 2、创新给我们生活有哪些影响?.- 8 - 3、为什么说创新是发展动力?.- 8 - 4、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8 - 5、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8 - 6、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9 - 7、发展教育有何重要意义?(为什么国家要如此重视教育?). - 9 - 8、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万众创新?.- 9 - 9、创新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9 - 10、在创新的时代,怎样对待知识产权?.- 10 - 11、青少

3、年如何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努力?(青少年应该如何培养创新能力,成 为创新型人才?).- 10 -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 10 - 1、正确认识民主(民主的内涵和实现方式).- 10 -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如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10 - 3、我们在追求民主价值、探索民主制度的历史进程中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10 - - 2 -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11 - 5、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11 - 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 11 - 7、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11 - 8、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有哪些?.- 11

4、- 9、国家如何保障公民参与民主生活?.- 12 - 10、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方式)有哪些?.- 12 - 11、民主选举的形式及要求.- 12 - 12、民主决策的要求及制度保证.- 12 - 13、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12 - 14、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 12 - 15、参与民主生活对公民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13 - 16、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13 -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13 - 1、为什么要实行法治?.- 13 - 2、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13 - 3、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是怎样的?.- 14 - 4、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14 - 5、怎样建设法

5、治中国?.- 14 - 6、政府的作用是什么?.- 14 - 7、在我国,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14 - 8、什么是法治政府?.- 14 - 9、依法行政的要求和核心是什么?.- 15 - 10、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和公民个人分别应怎样做?. - 15 - 11、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15 - 12、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是什么?.- 15 - 13、怎样做到厉行法治?.- 15 - 14、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16 -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16 - 1、中华文化的形成.- 16 - 2、中华文化的内容及特点.- 16 - - 3 - 3、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薪火相

6、传、一脉相承?.- 16 - 4、为什么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在延续文化血脉?. - 16 - 5、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和作用?.- 16 - 6、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17 - 7、怎样坚定文化自信?.- 17 - 8、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有哪些?.- 17 - 9、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17 - 10、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7 - 11、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17 - 1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18 - 13、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怎样的品格?.- 18 - 14、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7、?.- 18 -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 18 - 16、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8 - 17、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8 -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 18 - 1.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19 - 2.我国人口的现状怎样?.- 19 - 3.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19 - 4.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19 - 5.我国的资源形势怎样?.- 19 - 6. 我国严峻的资源形势有何影响?.- 20 - 7. 我国的环境形势怎样?.- 20 - 8.我国环境愈加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20 -

8、 9.环境恶化会带来哪些危害?.- 20 - 10.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 - 11.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20 - 12.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21 - 第七课中华一家亲.- 21 - 1.我国民族的现状:.- 21 -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制度主要有哪些?.- 21 - - 4 - 3.如何理解“各民族一律平等”?.- 21 - 4.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22 - 5.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22 - 6.反对分裂,我们应该怎样做?.- 22 - 7.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9、22 - 8.如何全面认识“一国两制”?.- 22 - 9.怎样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23 - 10.为什么祖国完全统一必定会实现?.- 23 - 11.解决台湾问题基本方针和政治基础:.- 23 - 12.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23 - 13. “两岸”加强交流有什么重要意义?.- 24 - 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 24 - 1.怎样正确认识中国梦?.- 24 - 2.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 24 - 3.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24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丰富内涵

10、) . - 24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什么重要意义?.- 25 - 6.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 25 - 7.从 2020 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 25 - 8.为什么中国梦能够实现?.- 25 - 9.怎样实现中国梦?.- 25 - 10.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 26 - 11.自信的中国人应有的表现有哪些?.- 26 - 12.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 26 - - 5 -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1、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强国富民之路的? 答: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

11、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 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为中国发展 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 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揭开改革开放的序幕是什么?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 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为什么改革开放促发展?(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 答: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

12、大增 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 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各 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4、中国腾飞的表现有哪些? 答:40 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中

13、国已经成为世 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各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 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 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城乡就业规模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 - 6 - 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 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 量。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倡议共建“一带一路” ,积极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 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 ) 5、中国腾飞的原因是什么? 答

14、: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主要原因: 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坚持了党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树立和落实了 科学发展观,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了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坚持科教兴国 和人才强国战略等。 6、中国腾飞说明了什么?(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 答: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决定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7、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5、答:我国过去 40 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 开放。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 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还 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全时。 8、如何深化改革? 答: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 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

16、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 - 7 - 会公平正义。 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 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 强的最强音。 9、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0、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答: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 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发展的根本

17、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11、如何坚持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 进。 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 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 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

18、展 1、你对创新的感受有哪些? 答: (1)创新源自生活,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 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 8 -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 和完善;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 要年复一年的积累;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和集体的创造活动。 (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 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2、创新给我们生活有哪些影响? 答: (1)创新给

19、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 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2)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 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3、为什么说创新是发展动力? 答: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励的国际竞 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3)创新驱动发展是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 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

20、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4)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 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4、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答:(1)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 前列。 (2)不足: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 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 家。 5、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答: (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 - 9 - (3)创新是发展动力

21、: 6、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答: (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 国家的繁荣昌盛。 (2)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 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建设创新型国,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 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7、发展教育有何重要意义?(为什么国家要如此重视教育?) 答: (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2)

2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 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8、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万众创新? 答: (1)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者,都可以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可以是创业 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2)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 市场制胜之道。 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 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4)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

23、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9、创新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 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 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 10 - 10、在创新的时代,怎样对待知识产权? 答: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 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 益。 11、青少年如何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努力?(青少年应该如何培养创新能力,成为创 新型人才?) 答

24、: (1)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 (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3)培养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要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要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 (5)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 (6)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等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 1、正确认识民主(民主的内涵和实现方式) 答: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 民主制度的建立。 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如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答: (1)1

25、949 年,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成立, 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2)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 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 懈探索。 3、我们在追求民主价值、探索民主制度的历史进程中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答: (1)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 - 11 - 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2)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

26、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 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5、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答:(1)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有生命力的。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 发展选举民主,又发展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4)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

27、族区域 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 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 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7、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答:(1)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2)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 取得一致意见。 8、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有哪些? 答:(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 本途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 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

28、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 的基本政治制度。 - 12 - (4)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9、国家如何保障公民参与民主生活? 答:(1)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3)随着人民民主实践的不断探索,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会愈加丰富,民主参与的 直接性和有效性也将不断增强。 10、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方式)有哪些? 答:(1)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

29、形式。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 民主选举。 (2)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3)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11、民主选举的形式及要求 答:(1)形式:民主选举的形式有多种,如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 (2)要求:民主选举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同时,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 地参与民主选举。 12、民主决策的要求及制度保证 答:(1)要求: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 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2)制度保证: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 制

30、度等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 13、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答:(1)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 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2)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14、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 答:(1)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 - 13 - 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2)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 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3)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

31、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15、参与民主生活对公民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答:要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以理性、公正、客观的 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 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16、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答:(1)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2)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3)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1、为什么要实行法治? 答:(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

32、 的生活预期。法治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 严地生活。 (2)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3)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 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4)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5)法治是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2、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答:(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 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 14 - (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

33、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 共利益的最大化。 3、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是怎样的? 答:(1)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更加重视法治建设。 (2)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 法治建设。 (3)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 新时期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 4、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 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

3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答:(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 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 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 法治国有机统一。 6、政府的作用是什么? 答: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 务。 7、在我国,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 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8、什么是法治政府?

35、答: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 15 - 9、依法行政的要求和核心是什么? 答:(1)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 行使权力。 (2)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10、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和公民个人分别应怎样做? 答:(1)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 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2)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11、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36、答: (1)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 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2)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 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3)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12、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是什么? 答: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3、怎样做到厉行法治? 答:(1)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3)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

37、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 利义务观念。 (4)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 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5)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树立 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 16 - (6)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 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14、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答:(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 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以法治体现道德理

38、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 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1、中华文化的形成 答: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 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的内容及特点 答: (1)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 艺术。等等。 (2)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答: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4、为什么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39、化就是在延续文化血脉?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 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 践。 5、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和作用? 答: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2)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 自豪。 (4)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

40、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 - 17 - 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 6、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答: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2)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 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3)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7、怎样坚定文化自信? 答: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

41、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8、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有哪些? 答: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 强不息的奋进品质,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实守信、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 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9、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答: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 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

4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 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10、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答: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要从我做起,落实行动。 (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11、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答: (1)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 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

43、于世界民族之林。 (2)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 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 18 - 1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13、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怎样的品格? 答: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 丰富和发展。 14、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表现

44、在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2)表现在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3)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 答: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回答了培育什么样的公民。 16、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 (1

45、)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 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 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3)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 直的价值标准。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 导向, 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17、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 (1)培育

46、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2)青少年要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 事、踏实做人。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 - 19 - 1.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答: (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之一。 (2)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2.我国人口的现状怎样? 答: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2)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

47、偏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3)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如: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 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 。 3.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答: (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 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2)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 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4.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两孩

48、”政策? 答: (1)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2)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5.我国的资源形势怎样? 答: (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 体上资源紧缺。 (2)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 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 20 - 6. 我国严峻的资源形势有何影响? 答: (1)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

49、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 境的破坏。 (2)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7. 我国的环境形势怎样? 答: (1)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 (2)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已成为民心之患、民心 之痛。 8.我国环境愈加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答: (1)由于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我国环境 问题愈加严重。 9.环境恶化会带来哪些危害? 答: (1)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2)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3)威

50、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0.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答: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 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 有度、多元中的致、“纷乱”中的有序。 (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11.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 21 - 答: (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