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专题提升练 (十 ) 传记阅读 (B 卷 ) 一、 (2017 东北二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1 3 题。 (12 分 ) 【导学号: 35900036】 百岁科界泰斗 一生赤子情怀 1927 年 , 年方 14 岁的张煦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交通大学预科班。 1933 年 12 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被称为 “ 无线电之父 ” 的意大利人威廉 马可尼到交大访问 , 张煦作为学生代表 , 参加了欢迎仪式的全过程。与大师面对面 , 极大地鼓舞了张煦 , 为了激励自己 , 他在宿舍里贴上 了马可尼的大幅照片。随后的岁月里 , 他的办公桌玻璃板下 , 常年压着
2、一张马可尼的标准照。与大师的一 面之缘 , 成了他一生修身治学的精神支柱。 1936 年 , 年仅 23 岁的张煦带着优异的成绩和简单的行李 , 远赴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院学习通信工程学科。在美国求学的四年 , 张煦如饥似渴地学习和工作 , 每天的学习和实习日程都排得满满的。在哈佛听课 , 他总是坐在台下的第一排 , 一面专心听 , 一面认真记 , 恨不得把老师讲的每句话都刻在心里。实验课上 , 他从来不肯仅仅照着书本演示一遍就完事 , 总是要亲自动手 , 边思考 , 边测试 , 直到对实验方法 、测试仪器都充分了解和熟练掌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他的博士论文获得了优秀的成绩。留
3、美的学习和生 活 , 不仅给张煦后来从事的通信工程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 更重要的是 , 形成了他一生的座右铭: High Thinking, Low Living(勤奋思考 , 简单生活 )。 1940 年 , 获得博士学位后 , 张煦怀着 “ 祖国培养我 , 我要报效祖国 ” 的理想 , 回到抗战艰难时期的祖国。回国后 , 他就开始了通信科学的教学和科研生涯 , 成为我国通信科学事业的奠基人。在他从事通信科技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几十年时间里 , 通信科技发生了重大演变。张煦顺应通信科技 的发展潮流 , 始终站在世界通信科技发展的前沿 , 引领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他不失时机地更新教学内容 , 率
4、 先编写相应的中文教材 , 不断开拓科研新领域和出版新著 , 并乐此不疲地把通信学科中的新理论、新技术传送到工厂、企业 , 无偿地帮助相关行业培训人才 , 指导生产和研发工作 , 足迹遍及全国各地。 在学术上 , 张煦精益求精、不断探索 , 而生活上 , 他却十分简朴。一双老式中国布鞋、一身半旧中山装 , 这就是 张煦几十年一贯的“行头”。即便是 1996 年交大百年校庆之际 , 坐在江泽民主席身边合影的张煦 , 依然是这样的穿着。 张煦对自己的生活克勤克俭 , 对 学生却关怀备至。从 90 年代开始 , 他捐出自己的院士津贴和部分稿费收入 , 在电子工程系设立了 “ 张煦奖学金 ” , 资助
5、贫困而成绩优异的学生完成学业。有意思的是 , 奖学金设立之初曾规定 , 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本科阶段不许谈恋爱 , 这在校园里传为趣谈。 “ 多做贡献 , 少想享受 ” , 这是张煦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 也是他对学子的殷殷期望。 年逾八旬 , 对别人来说 , 这个年龄也许在颐养天年 , 张煦却幽默地说自己 “ 八十尚不老 ,犹可登讲台 ” , 坚持继续为学生们上课。 2005 年 , 92 岁的张煦还亲临学校的 “ 饮水思源 ”BBS论坛 , 与学生们在线聊天 , 谆谆告诫青年学 子好好学习、热爱祖国、建功立业。 (摘编自张文清百岁科界泰斗 , 一生赤子情怀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6、 相关链接 1978 年 11 月 , 离开他心爱的母校已整整 22 年的张煦终于调回了上海交通大学 , 担任电子工程系教授、系主任。上任后 , 他大胆地作了几项重要决策。首先是将原来的 “ 无线电系 ” 改名为 “ 电子工程系 ” 。其次 , 尽快培养师资 , 培育科研力量。他一方面将基础比较好的青年骨干教师派出国外进修 , 另一方面着手自己培养研究生。 (王延峰百岁院士张煦:驰骋在信息高速公 路 ) 1994 年 , 已届八旬高龄的张煦出版了信息高速公路一书。半个世纪以来 , 张煦先后亲授近千名高级科研与教学人才 , 著述 (译著 )近 900 万字。荣膺诺贝尔奖的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高 锟
7、认为 , 张煦对中国通信技术的发展不遗余力 , 被称为 “ 中国通信界元勋 ” 当之无愧。 (张光武百岁院士张煦的故事 ) 1 下列理解和分析 ,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 A 张煦在交大就读时 , 与到访的无线电领域的大师 意大利人威廉 马可尼 有过一面之缘,这为他以后修身治学提供了长久的精神支撑。 B 在美国学习通信工程学科期间 , 张煦的博士论文能够获得优秀的成绩与他认真专注的求学态度、一丝不苟的科研精神是分不开的。 C 1940 年 , 获得博士学位的张煦回到了战乱中的祖国 , 从事通信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 体现了那个 时代知识分子的拳拳爱国心。 D 为资助生活贫
8、困但成绩优异的学生完成学业 , 张煦设立了 “ 张煦奖学金 ” 。自设立以来 , 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本科阶段都不许谈恋爱。 D D 项 , “ 自设立 以来 , 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本科阶段都不许谈恋爱”不合文意 , 原文说“奖学金设立之初曾规定 , 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本科阶段不许谈恋爱”。 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 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 A 张煦从事通信科技教学和研究几十年 , 能够顺应通信科技的发展潮流 , 始终站在世界通信科技发展前沿 , 使通信科技发生了重大演变。 B 张煦在通信科技领域不 只是关注理论研究 , 埋头教书 , 还把先进的理论技术送到各地工厂、企业 ,
9、 帮助相关行业 培训人才,指导生产和研发。 C 1978 年重新调回交通大学的张煦着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快培养师资 , 培育科研力量:一方面派青年骨干出国进修 , 一方面自己培养研究生。 D 1994 年 , 已届八旬高龄的张煦出版了信息高速公路一书 , 被诺贝尔奖获得者、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高 锟 先生称赞为 “ 中国通信界元勋 ” 。 E 本该颐养天年的张煦依然坚持著述 , 并继续登上讲台为学生们上课 , 甚至还亲临学校论坛与学生们在线聊天 , 不忘对学生们进行诚挚的教育。 BE A 项 , “使通信科技发生了重大演变”错 , 由原文“在他从事通信科技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几十年时间里 , 通信科
10、技发生了重大演变”可知 , 不是张煦使通信科技发生了重大演变; C 项 , “ 一方面派青年骨干出国进修 ” 错误 , 原文是 “ 将基础比较好的青年骨干教师派=【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出国外进修 ” ; D 项 , “ 中国通信界元勋 ” 不是高锟对他的称赞 , 文中说 “ 高锟认为 , 张煦对中国通信技术的发展不遗余力 , 被称为 中国通信界元勋 当之无愧 ” 。 3 张煦院士对其座右铭 “ 勤奋思考 , 简单生活 ” 的践行分别表现在哪些 方面?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4 分 ) _ _ _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勤奋思考方面 , 抓住 “ 在哈佛听课 ,
11、他总是坐在台下的第一排 , 一面专心听 , 一面认真记 , 恨不得把老师讲的每句话都刻在心里 ”“ 实验 课上 , 他从来不肯仅仅照着书本演示一遍就完事 , 总是要亲自动手 , 边思考 , 边测试 ?”“ 张煦顺应通信科技的发展潮流 , ? 他不失时机地更新教学内容 , 率先编写相应的中文教材 , 不断开拓科研新领域和出版新著 ” 等句子分析。在简单生活方面 , 抓住 “ 张煦对自己的生活克勤克俭 , 对学生却关怀备至 ”“ 多做贡献 , 少想享受 , 这是张煦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 也是他对学子的殷殷期望 ” 等句子分析。 【答案】 勤奋思考: 求学时认真听讲 , 边思考边实验; 在教学和研
12、究工作中 , 不断探索 , 开拓新领域 , 出版新著作。 简单生活: 日常生活中克勤克俭 , 不重 衣着; 期望学生能够 “ 多做贡献 , 少想享受 ” ,这也是张煦生活的真实写照。 (每答出一点给 1 分 , 答出四点给满分。意思答对即可。 ) 二、 (2018 长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4 6 题 。 (12 分 ) 【导学号: 35900037】 半个世纪前的一天 , 法国巴黎市民从当天报纸上看到一个十分醒目的消息:昨天 , 法国物理学家夏里 法布里教授 , 作为新当选的法国科学院院士 , 出席了科学院院士例会。按照老规矩 , 院士第一次参加例会 , 要宣读一篇高水平的论文。
13、不过 ,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 , 夏里 法布里教授没有宣读自己的论文 , 而是宣读了在他指导 下的一位中国年轻的物理学家的论文。教授自豪地告诉与会者 , 这位年轻的中国物理学家由于出色的研究成果 , 将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 学位 , 成为第一位荣获这一荣誉的中国人。 巴黎的报纸还刊登了夏里教授和这位中国年轻科学家的大幅照片。这一消息使巴黎人惊奇异常 , 因为在他们眼里 , 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又愚昧的国家 , 而今天 , 竟然有一位年轻的中国人登上了法国神圣的科学殿堂。要知道 , 即使是法国科学家 , 要获得法国国家级科学博士学位 , 也是不容易的。 这位令巴黎人大吃一惊的中国人 , 就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严济慈。 严济慈出生在浙江东阳县的一个 小村庄 , 他是农民的儿子。 7 岁时 , 进入严家祠堂的蒙馆读书 , 读四书五经 , 但他对那些艰涩的圣贤之言没有兴趣。有一次 , 他父亲到 杭州去办事 ,无意中在一个书摊上发现一本笔算数学 , 便买回来给了严济慈 , 严济慈高兴极了。当时 ,村子里谁都没有学过高深的数学 , 也找不到可以请教的老师。严济慈硬着头皮自己“啃”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硬是“啃”下了这本书。 14 岁时 , 严济慈考上了浙江东阳县立中学 , 成绩是所有考生中最优秀的。家里省吃俭用 , 把这个 “ 严家几辈子才出的读书人 ” 送进了中学的大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