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红 烛烛 闻一多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闻一多及相关背景介绍。2结合课下 注释及现代汉语词典,掌握生字词。3通过诵读,理清诗 歌的写作思路,并整体把握诗歌主要内容。4再次朗读诗 歌,体会作者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通过诵读,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并整体把握 诗歌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学习难点】感受诗人勇于奉献和一片赤诚的精神。 激趣导入激趣导入 七子之歌台湾 闻一多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2、 诗歌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 任务活动一 课前预习 1了解诗人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 日),本名_,字_,诗人、学者。生于湖北省 黄冈市浠水县。家传渊源,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 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 人,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_,1946年夏在 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1948年8月,闻一多的遗著 闻一多全集出版,由朱自清主编。 2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 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 的_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 _,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3、诗的开始就突出红烛的意象,红红的,如同 赤子的心。闻一多要问诗人们,你们的心可 有这样的赤诚和热情,你们可有勇气吐出你 的真心和这红烛相比。一个“吐”字,生动 形象,将诗人的_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 余。 3字音检测 躯体_脂膏 _慰藉_ 4字词解释 “蜡炬”, 指_“一误再误”, 指_“耕耘”,指 _ 任务活动二诵读全诗,读懂诗意 诵读全诗,感受诗韵 1.参照下面划分的节奏,诵读全诗。 红烛 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
4、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吧!烧吧!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吧!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
5、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2.诵读指导(以1、2节为例)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语调深沉,饱满,上扬 “红的”拉长,且“红”重音 激情,上扬 “心”重音;“比比”拉长,上扬 “是”重音;“颜色”重读,上扬 字韵饱满,充满激情 “是谁”重音,上扬;“蜡”重音; “给你躯体”读出疑问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6、?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是谁”重音,上扬;“火”重音; “点着灵魂”充满疑惑 “为何”上扬;“烧蜡”重音; “成灰”重音,语调深沉 “放光”重音;“出”拉长,上扬 “一误”的“误”重音; “再误”的“误”重读,拉长,深沉 “矛盾”重音;“冲突”重读,上扬 任务活动二总览全文,构建文本 1根据原文内容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文字。 本诗共九节。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外在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 一个“_”字上面,凸显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 想到_,“物”与“我”就完全交融起来。 最后一节归结到“_”这样一个哲理上。也就是将红 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哲学上,也就表明了自己的
7、人生宗旨。 这首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的 主体部分就是扣住“_”与“_”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 明确红诗人自身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灰泪 2、全诗共九节,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赞美烛之红,吐露诗人心曲。 第二部分(24节):先困惑于红烛之燃烧,再找到其燃烧的理由, 希望它尽情燃烧,赞美了红烛的牺牲精神。 第三部分(58节):既感伤于烛泪,又希望为创造光明不停地流泪。 第四部分(第9节):赞美红烛精神。 任务活动四深入品读,感悟赏析 (一)品味意象之美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
8、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 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1.简析“红烛”这一意象的内涵。 答案红烛就是诗人的化身,凝结着诗人灼热而复杂的爱国精神,烛 之红是诗人赤诚的象征。红烛燃烧自己,象征诗人为祖国牺牲奉献的 精神。红烛流泪,代表着诗人内心为不能很好地报效祖国、打破黑暗 的伤感,决心用自己的痛苦去创造祖国的光明。 任务活动五深入品读,感悟赏析 1、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举例赏析。 呼告诗歌的每一节均以“红烛啊”的呼唤开头,形成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继之以自问、自悟、自励、自答、自勉,一步步展示执着追求的心迹,有 很强的感染力。运用呼告,可以抒发强烈的思想
9、感情,加强感染力,并引 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反复 第二节说“一误再误”,第三节又说“不误,不误”“一误再 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不误,不 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反一正两种回答,相形之下, 更强烈地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 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诗人彻悟了,光是要“烧”出来的, 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己主义哲学 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 比喻第二节运用了比喻,诗人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作灵魂。 拟人第五节运用了拟人,把“红烛”当作人来写,揭示了一 种很矛盾的现象:“你心火发光
10、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诗人的注意力转到烛泪上面,矛盾的现象已经包含着疑问。 这一节开头的呼唤,是同情的呼唤,是惊疑的呼唤。 引用诗人用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领导全篇。 “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表达的是彼此忠贞不渝、海誓山盟,是坚贞爱 情的写照。由于时代背景和诗人的创作心志不同,闻一多赋予了新的思 想情感,即托红烛言牺牲自我的高尚品格,表达的是对理想信念无比忠 贞的坚守和歌颂。引子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让诗人的情感有了统摄, 全诗正是以此为中心,同时也有情感即将展开的提示,起到了铺垫、烘 托、暗示的作用。 红烛引用李商隐的诗句,不仅是因为这句诗概括了全诗的主旨,点 出了蜡烛甘
11、愿自我牺牲直至生命终止的高尚人格。另外,引用李商隐的 诗句还取得了客观上的另一种效果,即与全诗结尾所引“莫问收获,但 问耕耘”形成呼应,以引用起,以引用终,让诗歌首尾照应、丰润圆满。 2、诗人是怎样抒发诗人爱国之情、忧国之心的? (1)诗人托物言志,以烛泪比喻自己带泪的诗行,诗行中有诗人爱国之情、 忧国之心。 (2)直接告白。全诗共九节,每一节开头都是一声“红烛啊”,诗人对烛 呼告,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诗人将红烛比拟为人,赋予红烛人的思 想感情,红烛变成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形象了,这样红烛的形象就成为一种 精神品质的化身,诗人抒情的依托。 (3)抒情时层层推进。诗人面对红烛,或惊叹赞美,或自问
12、,或惊疑发问, 或自求解答,或劝慰有加,诗情的流动形成起伏的波澜,诗篇的节奏抑扬 顿挫,形象鲜明而又饱含哲理。全诗扣住“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先后 三次发问,这三问形成抒情的三个层次,使感情的抒发层层推进。有的问 而不答,有的一问两答,有的一问一答,在问问答答中,酣畅淋漓地抒情 言志,诗人向读者完全敞开了心扉,把一颗心交给了读者,让我们在他那 热情磅礴、精神焕发的诗句中,为他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为他 那种献身祖国在所不惜的精神而怦然心动。 课内阅读课内阅读阅读红烛全诗,完成阅读红烛全诗,完成56题。题。5下列对红烛一诗的下列对红烛一诗的 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
13、人以诗人以“红烛啊红烛啊”开头,用呼告、拟人手开头,用呼告、拟人手 法,赋予红烛人的感情,把红烛变成人的精神品质的化身和作者抒情的依法,赋予红烛人的感情,把红烛变成人的精神品质的化身和作者抒情的依 托。托。B第一节至第三节采用的抒情方式是问答法。第一节的问表现了诗第一节至第三节采用的抒情方式是问答法。第一节的问表现了诗 人的赤子之心;第二、三节的问与答表现了诗人的思考,反映了那个时代人的赤子之心;第二、三节的问与答表现了诗人的思考,反映了那个时代 进步青年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进步青年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 C流泪的蜡炬为新的人间消尽了一己的心血,而对于它自己,诗人流泪的蜡炬为新的人间消尽
14、了一己的心血,而对于它自己,诗人 进一步总结道:进一步总结道:“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里的因果关系这里的因果关系 非常有趣,从一方面看,诗人将非常有趣,从一方面看,诗人将“灰心流泪灰心流泪”置于前,将置于前,将“创造光明创造光明”置置 于后,突出强调了于后,突出强调了“灰心流泪灰心流泪”毕竟属于最终的毕竟属于最终的“果果”,其个体的悲剧性,其个体的悲剧性 难以掩饰。难以掩饰。D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人与 物化,意与境融物化,意与境融”。诗人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并以红烛自励。诗人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并以红烛自励。 解析:解析: “突出强调了灰心流泪毕竟属于最终的果,其 个体的悲剧性难以掩饰”错,将“灰心流泪”置于前, “创造光明”置于后,应是突出强调了创造的意义。 答案答案C 6感受全诗,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诗人感受全诗,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诗人 所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思想感情?所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思想感情?答:答: _ 答案答案不管个人能否看到胜利的到来,都不管个人能否看到胜利的到来,都 要为理想进行脚踏实地的奋斗,表现了诗人要为理想进行脚踏实地的奋斗,表现了诗人 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情。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情。 感谢聆听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