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习目标 了解本文的作者李斯,了解秦国历史,弄清楚秦王逐客的缘由; 学习开门见山的谏说方法,掌握史实、类比、正反的论证方法; 理解课文所用的劝谏方式,了解李斯让秦王改变初衷所使用的 “攻心术”。 李斯的故事李斯的故事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 的环境决定的。) “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 (卑贱是人生最大的耻辱,贫穷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李 斯 走近李斯走近李斯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 的环境决定的。) “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 (卑贱是人生最大的耻辱,贫穷
2、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李 斯 走近李斯走近李斯 李斯(?-公元前208年),字通古,战 国末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岗乡李 斯楼村)人。师从荀子,秦朝著名政治家、 文学家和书法家。 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 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 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 夷三族。 人物生平人物生平 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 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 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 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 其为客卿。 秦王赢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 卿。李斯上谏逐客
3、书阻止,为秦王赢政所采 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 起了较大作用。 人物生平人物生平 秦统一天下后,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 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 民的统治;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 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 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 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 衡制度。 背景介绍:李斯因何谏逐客?背景介绍:李斯因何谏逐客? 秦王赢政元年,秦始兴建大型灌溉工程。由韩国水工秦王赢政元年,秦始兴建大型灌溉工程。由韩国水工 郑国设计,发动近万人,历时十年。全长郑国设计,发动近万人,历时十年。全长126.03126.03公里,沟公里
4、,沟 通泾水通泾水和和洛河,灌溉面积达洛河,灌溉面积达1818万公顷,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万公顷,是我国古代最大的 灌溉渠道。灌溉渠道。 郑国渠事件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 臣皆言秦王曰: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 于秦耳,请一切逐客。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李斯议亦在逐中。 就在被逐出境的途中,李斯写下了有名的谏逐就在被逐出境的途中,李斯写下了有名的谏逐 客书,劝阻秦王。客书,劝阻秦王。 秦王采纳了他的意见,立即派人将李斯追回,任秦王采纳了他的意见,立即派人将李斯
5、追回,任 命为廷尉(最高司法官),并下令废除逐客令。命为廷尉(最高司法官),并下令废除逐客令。 解题解题 谏劝谏、劝告; 逐驱逐; 客客卿,为秦国服务的其他诸侯国人; 书,同“疏”、奏疏;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 政见的一种文体。 题意:李斯劝告秦王不要驱逐客卿 缪缪m m 蹇蹇jiji n n 施施 y y 穰穰r r ng ng 鄢鄢 y y n n 郢郢 y y ng ng 皋皋g g o o 鼍鼍tutu 赍赍j j 瓮瓮wng wng 髀髀 b b 駃騠駃騠ju t ju t 重点字词重点字词 疏通文意疏通文意 (史记史记 李斯列传李斯列传: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
6、“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闲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闲游说离间游说离间 于秦耳,请一切于秦耳,请一切一律一律逐客。逐客。”李斯议李斯议商议、商议、 讨论讨论亦在逐中。)亦在逐中。)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指他国人在本国 作官的客卿 我、私下,谦词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 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 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 移风易俗,民以(之)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名作状 向西 状后 “西于戎取由余” 名作状 向东 状后 “东于宛得百里奚” 定后 “并二十国”
7、 省略句 结构助词 的 定后 “举千里地” 社会安定 招致 招揽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 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 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 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 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 大之名也。 攻取攻取 吞并,囊括吞并,囊括 名作状名作状 在东面在东面同同“纵纵”合纵之策合纵之策 代词,它们(六国)代词,它们(六国) 延续延续 使使强大强大堵塞堵塞 封闭封闭名作名作状状 像蚕一样像蚕一样
8、助词助词 协调音节协调音节假使假使同同“纳纳”接纳接纳 本段论证思路导图本段论证思路导图 点明观点:点明观点:“臣闻吏议臣闻吏议逐客逐客,窃以为,窃以为过矣过矣”。 分析原因:分析原因: “ “此此四君四君者,者, 皆皆以客之功以客之功。” 得出结论:得出结论:客客何负于秦何负于秦哉哉 穆公求士穆公求士广纳人才广纳人才遂霸西戎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变法治国民盛国强民盛国强 惠王用张仪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四面扩张以横破纵以横破纵 昭王得范雎昭王得范雎打击豪门打击豪门强化集权强化集权 让事实说话 结构严谨有序 实证客卿强秦有功, 为下文批驳作铺垫。 问题一:第一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
9、法驳斥当时的舆论? 请简要说明。 例证例证。铺陈四代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的铺陈四代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的 史实,证明客卿有功于秦。论证有力。史实,证明客卿有功于秦。论证有力。 对比论证。对比论证。以正面的四代秦君重用客以正面的四代秦君重用客 卿而富与假设后果形成对比,说理有力。卿而富与假设后果形成对比,说理有力。 问题二:作者为什么单单说秦国人才引进的成功而不提 其他诸侯国呢? 秦国引进人才而取得国富民强、土地扩张的成功是秦国引进人才而取得国富民强、土地扩张的成功是 不争的事实。不争的事实。 单说秦国的成功更能够获得秦王的心理认可。因为单说秦国的成功更能够获得秦王的心理认可。因为 这成绩是秦王的祖
10、先们取得的。这成绩是秦王的祖先们取得的。 称赞秦国祖先引进人才的成就,暗合中国传统孝称赞秦国祖先引进人才的成就,暗合中国传统孝 道更显道更显“吏议逐客吏议逐客”的错误。的错误。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 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 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 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 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 充下陈, 罗致,收罗佩带 树立 同“悦”喜爱 代词 它们 供玩赏的宝物 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 傅玑之珥,
11、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 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 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 间,者,异国之乐 也。 使快乐 使愉悦 娴雅变化而能随俗 击打 拍打 泛指古乐 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 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 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 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 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适于观听 百姓 判断句 “非也”表否定判断 类比论证类比论证 从从“选物选物”“”“到到“取人取人”,重物轻人重物轻人 用异国物(客观事实与反面假设)用异国物(客观事实与反
12、面假设) 取物原则:取物原则:“快意当前,适观而已快意当前,适观而已” 用人原则:用人原则:“非秦者去,为客者逐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重物轻人:重物轻人:“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 24 取物时兼采天下取物时兼采天下 用人用人反独重本土反独重本土 逐客本质是逐客本质是对对“人才人才”的的忽视,危害的是秦之大业忽视,危害的是秦之大业 本段结构:本段结构: 小结:用物与人类比,列举事实说明爱异国 物、逐外国人非统一天下、制服诸侯之术。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 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
13、跨海内、制 诸侯之术也。诸侯之术也。 ”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 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 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 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同“释”舍弃 成就推辞 拒绝 丰裕 繁盛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 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 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指平民、老百姓 资助 供给名词使动用法 使成就霸业 同“借” 借给 送给 付与 状后 “
14、内自虚而外于诸侯树怨” 增加 第第3段小结:段小结: 理论概括: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理论概括: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 指出逐客必将造 成秦国的危亡, 总结全文,照应 开头。 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 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 谓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者也。 正面:天道与圣王的做法正面:天道与圣王的做法 纳客纳客五帝三王无敌五帝三王无敌 反面:秦国目前的做法反面:秦国目前的做法 逐客逐客藉寇兵而赍盗粮藉寇兵而赍盗粮 (第(第4段)总结分析: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段)总结分析: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 正面:士愿忠于
15、秦国正面:士愿忠于秦国 反面:逐客国危反面:逐客国危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 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 也。也。” 31 这篇文章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这篇文章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 有在逐客这个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也没有涉及自己个有在逐客这个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也没有涉及自己个 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完成统一 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反映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反映 了李斯的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了李斯的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 主张和用人路线。文章所表现出的主张和用人路线。文章所表现出的不分地域,任人唯贤不分地域,任人唯贤 的思想,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思想,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