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34.03KB ,
文档编号:1663809      下载积分:16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1663809.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作文素材 :五位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值得写入2022高考作文!.docx)为本站会员(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作文素材 :五位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值得写入2022高考作文!.docx

1、作文素材 :五位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值得写入 2022 高考作文! 01 一根绳成就教育奇迹 80 后乡村教师赖宣治这样带出 33 个世界冠军 他“白手起家”,推动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七星小学跳绳运动从零起步,带领着孩子们利 用课余时间训练,从乡村小操场跃上世界大舞台,为中国摘金夺银,缔造了“世界跳绳梦之队”的神 话! 35 岁的赖宣治是七星小学老师,这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中国好人”先 后培养出 30 多名世界跳绳冠军,打破 10 多次世界跳绳纪录,用一根小小的绳子成就一段中国校园 的教育传奇。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近期进行公示,赖宣治名列其中。 扎根山村小学

2、“半路出家”研究跳绳 赖宣治出生在广东省茂名市的一个偏僻村庄,2010 年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其他工作机会,在 应聘教师时选择了到边远山区学校花东镇七星小学任教,他也是该校自开办以来第一个专职体 育教师。他这一待,便是十多年。 报到那天,赖宣治乘坐的班车从广州市区开出,向着郊区驶去,途经成片的农田和村落,最后 停在了一片荒地中。司机告诉他,在低矮红砖房旁边的一栋楼就是七星小学的教学楼,这跟他想象 中的乡村学校完全不一样。 七星小学以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为主,由于办学条件差,校内体育场地、运动器材非 常缺乏。为了让孩子们有一块较好的运动场,他每天下班后拿起锄头就去平整学校田径场;为了让 学

3、生有学习训练用的体育器材,他一有空闲就卷起袖子去做体育器材、维修损坏的体育器材,也因 此被大家戏称为“学校的后勤部长”。 这位 80 后青年教师,坚信通过体育教育可以改变学校的现状、改变孩子的命运。2012 年,赖 宣治根据七星小学的办学条件,以及跳绳对器材和场地要求较低的特点,将跳绳定为学校体育重点 发展项目,成立了学校跳绳队。 身材偏高偏壮的赖宣治原本是个不适合跳绳且“不会跳绳”的体育老师。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半 路出家”的他又一头扎进跳绳的研究中,四处收集跳绳比赛视频,认真钻研。为了学习一个动作, 一个视频他能反复看上百遍,重复观摩练习,直至学会才罢休,甚至“晚上睡觉做梦也都想着怎么 去

4、跳绳” 发明发明“独门秘功独门秘功” 点燃梦想种子点燃梦想种子 在研究了国内外上千个视频后,赖宣治探索出了一套摆脱复杂要领、适合小学生实际的跳绳教 学方法;在自己领会了跳绳学习窍门后,他又从姿势上着手改进,埋头创新,经过两年的摸索,他 发现“弓着腰能缩短绳子的距离,绳子越短,运动的轨迹就越短,转得更快,摩擦力也更小”,最终 研究出“独门秘功”“半蹲式”跳法。 孩子们耍弄一招一式都有了模样,可赖宣治认为还有精进的空间,他想:“什么样的跳绳才能跳 得更快?” 有一天摩托车坏了,赖宣治推车去修,一条刹车线引起了他的注意,“摩托车的刹车线软硬、粗 细适中,是做跳绳的好材料。”于是,他找来了几条刹车线,

5、削竹子做手柄,一条自制的“刹车线” 跳绳诞生了。上手时果然快了很多,从原来的 30 秒单摇 70 多下增速到 100 多下。 从此,赖宣治独创的“半蹲式”跳法和“刹车线”跳绳成了七星小学跳绳队队员的标配,也成为团 队征战四方的法宝。 孩子们梦想的种子,随之被这根小小的跳绳点燃,一发而不可收,一路跳出名堂,以骄人成绩 震惊世界:他先后培养出 33 名世界跳绳冠军,打破 11 项世界跳绳纪录,荣获奖牌数超 1000 枚, 受邀参加了 G20 峰会、博鳌亚洲论坛等活动演出。 跳绳运动辐射带动兄弟学校 师生们感人故事被拍成电影 赖宣治在自己教育人生大放异彩之时,把目光投向了远方。他响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

6、门号召, 跨校送教,辐射带动兄弟学校跳绳运动发展。他的教学足迹遍及广州 100 多所学校,指导多所学校 在各项跳绳赛事中收获优异成绩。2013 年以来,他先后多次受镇、区、市以及全国教育指导部门和 体育部门委托,对体育教师进行了逾百次培训,培训人数高达数万人次。 师生们的感人故事,还被拍摄为儿童励志电影点点星光。影片被评为 2021 金鸡奖最佳儿 童片,在 2019 年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上被评为“小学生最喜爱的儿童片”。此后,该片被推介到荷 兰、波兰、比利时、加拿大、印度等全球 7 个国家进行展映,入围了 23 届蒙特利尔国际儿童电影 节(FIFEM)主竞赛单元、第 60 届捷克兹林国际电影节

7、,并获得了第 33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 童片大奖。 赖宣治的事迹也广为流传。他于 2019 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连续四年被国家体育总 局社体中心授予“全国优秀跳绳教练员”称号,并入选“感动中国 2019”人物、“2019CCTV 体坛风云人 物”等。 七星小学也因赖老师带头舞动的一根小小绳子,擦亮了学校的文化底色,带动学校办学水平的 提高。学校连续多年获评广州市花都区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和花都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更成为展 现广州市乃至中国特色教育成果的一张名片,被誉为“中国速度,七星奇迹”。 一根绳子凝聚着无限能量,引领山区孩子坚毅自信、健康成长,迈上广阔的成功舞台,推动学 校不断向

8、更高更强的目标挺进。赖宣治,一位乡村教师,用一根小小的绳子书写着一个教育传奇! 02 “嫦娥五号”探测器总指挥杨孟飞:直上九霄揽明月 【德耀中华】 人生在世,有人选择“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有人选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有 人选择“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 (以下简称“航 天五院”)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杨孟飞显然属于后者。他把人生追求的目标 同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始终以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为己任,30 余年如一日辛勤耕 耘在航天领域, 在空间飞行器系统和高可靠控制计算机等方面取得了众多创造性成果, 为探月工程

9、、 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和卫星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 孜孜以学 情系航天 杨孟飞生长于湘江畔,受父亲影响,从小痴迷于数字,喜欢打算盘。随着指尖飞快地移动,看 似复杂的数字计算在瞬间就能得到准确的结果,杨孟飞心里大呼神奇,自此与“计算”结下了不解之 缘。 凭着对数字计算的浓厚兴趣,他在填报大学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计算机专业。那时,刚恢 复高考,计算机科学技术也刚引入。“国家提供机会让我们去学习、研究这么先进的东西,是一种 莫大的幸福。”为此,大学期间,杨孟飞不放弃任何一个学习、锻炼的机会,积极研读最新的计算 机技术成果,为后来从事相关科研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82 年,年仅 20 岁的杨孟飞大

10、学毕业。当时在国际上,美苏在空间探索方面的竞争已经进入 白热化,苏联率先将宇航员送入太空,而美国又后来居上,实现了载人登月。相较之下,我国虽然 已经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但是在空间科学领域与美苏的差距还很大。“如果能将计算机应用于 空间探索,让自身所学知识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这样的人生不是更有意义吗?”于是,杨孟飞通过 考研进入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隶属航天五院)学习空间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自此迈进了中国航 天的大门。 在此后 30 余年的峥嵘岁月中,他以航天人特有的智慧和情怀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征程上默默耕 耘、无私奉献,屡次提出创造性方案,解决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的诸多难题,从星载计算机研究 室的

11、一名科研人员逐渐成长为航天五院的副院长,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淡泊名利 逐梦深空 身边人都知道,杨孟飞属于那种“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人,不喜空谈,治学、科研皆以务实为要, 虽“胸有凌云志”却能“待以平常心”。他经常跟自己的学生说,从事科研工作切忌心浮气躁、好高骛 远。 2011 年,探月三期工程正式立项,任务目标是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时任航天五院副院长的 杨孟飞决定从行政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担任嫦娥五号探测器总指挥、总设计师。从此,他扎根科研 一线,带领深空探测团队潜心研制。 嫦娥五号任务刚立项时,杨孟飞几乎把相关的专业文献和材料都看了一遍。他自身是学计算机 控制的,却研究起了热控学、机构学

12、和高温火工品专业知识,10 多本厚厚的书籍摞在一起有两尺多 高。 工作中,他身先士卒、夜以继日,经常半夜下了飞机就直奔研制现场,跟科研人员一起研讨技 术方案或查看项目进展。执行嫦娥五号飞控任务的 20 余天内,他与设计师在岗位上紧张地忙碌, 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特别是在采样封装阶段,他 40 多个小时没合眼,与大家一起奋战在科研最 前线。 据同事讲,杨孟飞出差时从来不带随行人员,一个人背上包就走。“到了对方单位,也从不搞特 殊化,总是婉拒对方的接待,与技术人员一起吃个简单盒饭就开始工作;要是赶上周末或者节假日, 他就自己到街边店吃,决不给对方添麻烦”。 杨孟飞十分注重对航天后备人才的培养。多年

13、来,几乎每个周末,只要不出差,他都要去实验 室指导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和实验室操作,逐字逐句批改他们的研究报告。在他的悉心培养下,年轻 一代迅速成长起来,他们脚踏实地、锐意创新,不迷信、不盲从,坚持以实干创造航天新辉煌 一支具有爱国精神、国际视野、能打敢拼的年轻队伍挑起了中国深空探测的大梁。 敢为人先 追求完美 作为我国深空探测领域的领军人才之一,杨孟飞既低调务实,又敢为人先。 太空探索是国际尖端科技领域,每攻克一个难题都面临一次跨越式的挑战。1992 年夏天,杨孟 飞第一次到发射场执行任务。为了提高返回式卫星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他创造性提出“三 机冗余 TMR/S 可变结构高可靠控制计算机

14、容错方案”,确保了卫星成功发射并安全返回,解决了我 国航天事业发展中的一大难题。这套系统后来在神舟飞船的发射中再建奇功,让飞船能够在太空自 在遨游并顺利返航。 嫦娥五号是我国迄今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要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 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携带样品高速再入返回地球等一系列壮举,其研制难度可想而知。不过,杨 孟飞从小就有一股子韧劲要么不做,要做就尽全力做到最好。为此,他对每个环节的质量要求 都极高,总是抽丝剥茧般逼着研制人员把问题想透彻、做扎实。在嫦娥团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笑谈: 谁能够经受住杨孟飞“七个为什么”的“灵魂拷问”,他就算真正过关了。正是这种追求完美、要做就 做

15、到最好的“见底”精神,确保了嫦娥五号研制任务能够成功实施并取得历史性突破。 然而,受发射推迟的影响,已经准备出厂的嫦娥五号又要进行长期贮存这是从未遇到过的 特殊情况。面对新问题和新挑战,杨孟飞带领团队探索出一整套贮存、测试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确 保嫦娥五号在经历长达 3 年多的贮存期后依然能够完美飞行,并为后续遇到类似情况提供了科学参 考。 2020 年 12 月 17 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 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收官。这是人类探月 60 年来由中国人书写的又一创举,也是人类时隔 44 年 再次从月球带回月壤。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在推动航天强国建设

16、的道路上,杨孟飞凭借“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的 勇毅与担当,以及“敢为天下先”的胆识与豪情,从未停下探索前行的脚步。面对浩瀚的宇宙,他说: “我们还有更多的目标要去实现!” 03 “手足夫妻”张顺东李国秀:用一只手两条腿 走上乡村振兴路 近期,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公示名单公布,昆明市“手足夫妻”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入选, 夫妻俩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用奋斗创造幸福生活,照顾年迈老人、抚养年幼孩子以及失去双亲的 两个侄女,书写了“一只手两条腿走上乡村振兴路”的感人故事。 截至目前,张顺东夫妇已获得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2020 年“全国最美家庭”、2020 年“全国 脱贫攻坚奖奋进奖”、202

17、0 年度“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人物”等国家级殊荣。 张顺东夫妇住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夫妻俩身体都有残疾。张顺东 6 岁时被高 压线电伤,失去右臂,双脚受伤严重,李国秀先天没有双臂,两人加起来“只有一只手和两条腿”。 在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中,他们日复一日地咬牙坚持,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张顺东夫妇在劳动与生活方面丝毫没有懈怠。张顺东每天都会打扫院子,李国秀也会精心梳洗 打扮,开启崭新的一天。接下来,他们要打整土地、喂养牲畜、洗菜做饭、绣十字绣等,这些在正 常人眼中普普通通的活计往往需要夫妇二人共同完成。比如在地里干农活时,张顺东负责挖红薯, 他单臂举起锄头,用力挥下,把红薯刨出,李国

18、秀用脚夹起红薯,将其精准地扔进背篓;炒菜做饭 时,张顺东用他仅有的一只手掌着勺,李国秀则在一旁用脚稳住炒菜锅的锅把。 “你是我的脚,我是你的手,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这是张顺东常同妻子说的话,简单却朴实 的话语里,蕴含着夫妻二人浓浓的爱意与共渡难关的决心。 2006 年张顺东当选坪子村残疾人联络员,为 100 多名残疾人做服务工作,主要负责在残联的信 息平台上传资料、信息登记、政策宣传等工作。他对村里的残疾人情况非常了解,经常给他们送康 复用具,只要他们有需要,张顺东都会尽其所能地给予帮助。 2020 年,张顺东的腿做了手术,无法下地干重活,东川区工作人员主动登门服务,为他家量身 定制了“电商

19、发展计划”,从资金帮扶、电商培训和岗位实习三方面入手,帮助他们获得电商运营经 验。今年 4 月,张顺东夫妇拿到了“东川顺东云品店”网店营业执照,儿子张关云也通过电商试岗学 习,学到了拍摄、视频剪辑等技能。 张顺东希望把东川的特色农产品放到网上销售,带动更多残疾人、农村青年等通过电商创业、 就业增收致富,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04 一个信念 他为她竭尽全力 退伍老兵来代俊跨越 60 余年的坚守 他已至耄耋,谈起生平依然精神矍铄,眼中有光;他一生清贫,将毕生精力献给祖国和挚爱的 家人;他曾是战场上优秀的装甲兵,也是 60 余年如一日照顾病妻,独自养大 4 个孩子,支撑起家 庭脊梁的丈夫、父亲。他

20、是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来代俊。 重庆梁平区仁贤街道白鹤村,一个美丽幽静的村庄,来代俊与妻子李明秀的人生故事便发生在 这里。 这场跨越 60 余年的坚守,还要从 70 年前,两个年轻人初识时说起。 一次遇见 他们惺惺相惜 1951 年,来代俊 18 岁。青春飞扬的年纪里,经人介绍,他认识了 20 岁的邻村姑娘李明秀。 初次见面,来代俊便对眼前清秀腼腆的姑娘生出好感,尤其是当他了解到对方与自己类似的悲 苦命运,更生出惺惺相惜的感情:“我们两个都是苦命人。”来代俊说,相似的儿时命运让他们有种 难言的默契,来代俊心中笃定,这便是自己要携手走一生的人。 没有婚纱,没有结婚证书,凭借着两颗爱意满满的心

21、,很快,来代俊与李明秀结婚了。 1952 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队伍征兵。但是新婚燕尔,来代俊内心陷入了矛 盾。 正在来代俊犹豫不决的时候,妻子李明秀的一番话让他深受感动。“她说好男儿志在四方,要懂 得舍小家、顾大家,保住了国之大家,才能有小家的温馨幸福,她会一直等着我回来。” 新婚第二年,来代俊毅然从军。3 年后战争结束,来代俊继续留在辽宁当兵。1957 年 7 月,来 代俊光荣退伍,回到了李明秀身边。 一个意外 心爱的她成了“疯妻” 5 年的分离换来了夫妻团聚,小两口欣喜不已。很快,李明秀怀孕了,这让他们无比期待:“因 为我们两个原本家庭的不完整,所以特别渴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

22、的美满家庭。”来代俊说。 1958 年,28 岁的李明秀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一家人满怀热情,准备迎接崭新的幸福生 活。谁也没有想到,变故也在此时悄然发生。 由于先天不足等复杂原因,孩子出生后没多久便不幸夭折。 孩子走后不久,李明秀的身体和精神开始出现奇怪的症状:“刚开始她手脚突然不灵活了,还会 无意识地发抖,下床上厕所都需要扶着桌凳,不然就会站不稳,口中也总是自言自语地说着毫无逻 辑的话,有时还会突然放声大哭起来。”来代俊说。 村医给出了诊断:李明秀得的是“疯癫病”,是精神受到重大打击后导致神经混乱,使身体产生 机能失调等症状的一种精神类疾病。这种病病期长,症状复杂,不仅无法根治,还需要长

23、期依靠吃 药来稳定病情。 挚爱的妻子生病了,来代俊心急如焚,他恨不能把病人变成自己,替妻子承担这份失常的苦痛。 心爱的人成了“疯妻”,他心痛之余变得更加坚强,只要妻子肯好好吃药控制病情,他再苦再难 都心甘情愿。 一个信念 他为她竭尽全力 生活还在继续,来代俊想,只要人在,他什么都不怕。 所幸,这个家庭开始迎来好消息。1966 年后,李明秀陆续生下了四个健康的孩子,但除了哺乳, 她基本没有任何能力照顾,孩子的一切都需要来代俊一人照管。 “没有钱请接生员,4 个孩子的脐带都是哥哥自己剪的,帮孩子洗浴、包襁褓、换尿布除了 喂奶,所有活都是哥哥干。”来代俊的妹妹来代秀说。 为了生计,来代俊吃过的苦数不

24、胜数。由于妻子的特殊病情,他无法外出打工挣钱,四个孩子 的学费、生活费全压在他一人肩头,尽管他拼命努力干活,生活依然捉襟见肘。最难熬的一次,来 代俊把家里的床罩卖了,用换来的钱为李明秀买药。再后来,他还会到街上帮人剃头补鞋,赚取微 薄的劳务费维持家用。 但即便生活如此清贫,来代俊从未向镇村党组织反映过家里的情况。“我是党员,是军人,再苦, 腰杆也要挺得笔直,用自己的双手讨生活,为别人作贡献,不给党和国家添麻烦。”来代俊说。 对这个坚毅的汉子来说,苦难和磨砺不会将他压垮,只会让他变得更加坚强。 四个孩子在父亲的用心照顾下顺利长大,妻子的病情也不再恶化。尽管仍不富裕,但一家人完 完整整,来代俊觉得

25、,这已足够。 一生坚守 为初心不离不弃 来代俊内心所坚守的信念,不仅是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伍军人的自立自强、坚韧不拔, 还有一份为人夫的真诚初心。 来代俊依然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妻子的一切,从吃喝拉撒到洗澡洗衣,这一照顾就是 60 余年。 他自己也从一个 20 多岁的小伙子慢慢变成了年近 90 岁的老人。 “只要能动,我就要一直照顾她。把她交给谁我都不放心。”来代俊说。 夜深人静时,来代俊也会问自己,当初与妻子携手的初心是什么?是无论如何都要相伴,一生 一世不离不弃。“既然在一起了,那就像秤离不开砣,不能散,不能分开。”来代俊说。 2021 年 1 月,90 岁的李明秀在睡梦中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26、。来代俊悲痛不已,他尽心尽力为妻 子料理后事,然后一病不起。操劳多年,这是他的身体第一次亮起“红灯”。 孩子们明白,父亲是舍不得相伴多年的母亲,心中难过所致。他们轮流陪伴、照顾父亲,帮他 走出悲伤。 从医院回到家中,却再没有那个熟悉的身影,来代俊看着与妻子相守了 60 余年的家,如今空 空荡荡,泪如雨下。他奔到妻子的坟前,倾诉着跨越一生的深情和思念:“明秀啊,希望你在那边 过上幸福健康的生活,不要再受这么多的痛和苦了。等我过两年再去找你,再给你弄饭吃” 没有曲折婉转的跌宕剧情,没有山盟海誓的蜜语甜言,来代俊和妻子的故事犹如一条平缓的河 流,安静地汇入浩瀚的生命之海。但这份精神力量感染着儿孙、乡

27、邻,他们将来代俊视为道德榜样, 孝老爱亲、仁贤厚德在周围蔚然成风。 05 李俊贤:一生攻坚克难 做国家发展的“推进剂” 出生于 1928 年的李俊贤,是我国火箭推进剂创始人之一、聚氨酯工业奠基者之一,著名化工 合成专家。60 多年来,他研制的产品助力“两弹一星”发射,至今仍广泛应用在长征系列火箭等大国 重器和汽车、建材、家居等国计民生行业。 1966 年,他奉命来到青海省一个山沟里,筹建黎明化工厂,进行航天推进剂的研制工作。他带 领团队,克服极其艰苦的生活环境和简陋的科研条件,成功研制出卫星发射化学推进剂,助力中国 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李俊贤夫人:“当年那个炕可冷,下面烧点热的,就在上面睡。房子也不好,条件也不好,可苦。 你要吃菜吃肉, 要骑车到外面那马路上老乡家里去买一点。 那我们也待好多年了, 因为他事业需要。 ” 20 世纪 70 年代初,李俊贤研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鱼雷 796 燃料;20 世纪 80 年代,他开 创国内聚氨酯研制,填补多项研究空白,打破对该项进口产品的依赖。 李俊贤敬业奉献,忘我工作,直到 2018 年 90 岁高龄时,才正式离开工作岗位,一直坚持工作 了 68 年。 李俊贤生活简朴,所在单位要给他配专车,被他拒绝。在 90 岁高龄之际,他捐赠了毕生积蓄 300 万元,用于设立基金,以支持科研创新和帮扶困难同事。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