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3 ,大小:1.02MB ,
文档编号:1668983      下载积分:3.49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1668983.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16年高考语文分类题库 考点11 文言文阅读.doc)为本站会员(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6年高考语文分类题库 考点11 文言文阅读.doc

1、温馨提示: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此套题为 WordWord 版版,请按住请按住 Ctrl,Ctrl,滑动鼠标滚轴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调节合适的观看 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 Word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考点 1111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1.1.(2016全国卷 IT 二)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 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 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

2、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 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 韩琦每咨访焉。仁宗 末年,琦请建储 ,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 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 议,比劫禁 物法,盗得不死。契丹 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 讫息。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 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 而必使亲临

3、,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 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 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 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 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尝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 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 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

4、盗/公亮报/ 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 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 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 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解析】选 B。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的前提是疏通大意,理解句意, 注意标志性词语,抓住名词、动词分析。联系前文,“有能声”是说明“为政” 情况的,故“为政有能声”为一整体,其后断开;

5、后面说明其“为政有能声”的结 果,“盗”做主语,“悉窜他境”为其谓语,故其后断开;“至夜户不闭”说明“盗 悉窜他境”后,治境内社会安定情况的,不能切分;由“尝有”可知后面举例说明 “盗悉窜他境”的情况,“使客”做主语,“亡橐中物”做其谓语,故在其后断开; “移书诘盗”是“使客” “亡橐中物”后的做法,其后断开;“公亮”为主语,“报” 为谓语,其后断开;“吾境”为主语,“不藏盗”为谓语,其后断开;“殆”表示推 断,“从者之廋耳”为其内容,其后断开;“索之”为具体做法,其后断开;“果然” 为搜查的结果,一般做独立谓语。验证了公亮的说法。故选 B。 【规律方法】断句歌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

6、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 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

7、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 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解析】选 C。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C 项,“可用有司来指称朝 廷中的各级官员”不准确,根据原文,这里是将盗取银矿的人交给司法部门,可知 “有司”是特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 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经历练,

8、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 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 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 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解析】选 C。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派使者偕同雄州 赵滋前往调解”不正确,原文的相关表述为“使谕以指意”,意思应为“请皇上 任命赵滋去解决” 。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

9、现代汉语。(10 分)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5 分) 译文:_ _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5 分) 译文:_ 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要注意关键词“锡” “虔” “处”的翻译,注意“是不虔君命也”是判断句式。 “锡”通“赐”,“虔”可译 为“敬,恭敬”,“处”可译为“处理,做”,“是不虔君命也”要翻译为判断句。 (2)要注意关键词“救正” “讥” “持” “固”的翻译。 “救正”可译为“纠正”, “讥”可译为“讥讽”,“持”可译为“保持”,“固”可译为“加固、巩固” 。 答案:(1)赐宴不到

10、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 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 (2)苏轼曾从容地责备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评分标准】(1)“锡” “虔” “处”的翻译各 1 分,判断句“是不虔君命也”的 翻译 1 分,大意 1 分。 (2)“救正” “讥” “持” “固”的翻译各 1 分,大意 1 分。 附【译文】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考中进士甲科,任会稽知县。老百姓在镜湖旁 种田,每年受镜湖泛滥之苦。曾公亮设置斗门,将湖水泄入曹娥江,老百姓享受到 他的水利工程的益处。(曾公亮)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任郑州知州,因他的政治才 能声名在外,(本州的)盗贼全部逃窜

11、到其他州县,以至于夜不闭户。曾经有人故 意让客人说丢失了财物,发出通告,要求(州府)捉拿盗贼,曾公亮回复说:“我所 辖境不窝藏盗贼,恐怕是同行的人隐藏起来了吧。 ”进行搜查,果然如此。曾公亮 熟习写文章的章法,久经历练,通晓朝廷台阁的典章制度,首相韩琦经常征询求 问他。仁宗末年,韩琦请求设立太子,与曾公亮等共同商定大计。密州民田盛产 银子,有人偷取银矿,大理寺以强盗罪判处了这些人。曾公亮说:“这是禁物,偷 取银矿虽然是偷盗行为,与从百姓家中盗取财物还是有区别的。 ”据理力争,于是 皇帝就下达给主管官吏讨论,比照抢劫禁物的法律,那些盗银矿的人得以不被判 死刑。契丹放任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开通盐船

12、,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计 较,将要滋生事端。曾公亮说:“刚开始时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呢?雄州赵滋勇 敢而且有计谋,能够胜任。 ”请皇上任命赵滋去解决,边境祸害终于平息。英宗即 位,(曾公亮)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不久又兼任户部尚书。仁宗身体不适,辽国 使者到来不能接见,让曾公亮在馆中设宴招待,使者不愿赴宴。曾公亮质问使者 说:“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 这样的事能心安吗?”使者于是赴宴。熙宁三年,曾公亮被授司空兼侍中、河阳 三城节度使。第二年,被起用管理永兴军。任职一年,回到京师,很快就在太傅任 上退休。元丰元年去世,终年八十。神宗皇帝临丧哭泣,

13、停止上朝三天。曾公亮 端庄忠厚深沉,办事细致周密,平时谨守礼仪,遵守规矩;但性情吝啬,积累财富 达巨万。曾公亮起初推荐王安石,到和他一起辅政,察知神宗正袒护王安石,曾公 亮暗中替子孙谋划,凡是改革方面的事情,都听从王安石,但表面上好像与他并 不很好。曾公亮派遣他的儿子曾孝宽为其谋划,到神宗面前陈述与王安石没有什 么差别,这样神宗更加信任王安石。王安石感激他帮助自己,因而引见提拔曾孝 宽到枢密院来报答他。苏轼曾从容地责备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 位加固宠幸。 2.2. 2016全国卷T 二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

14、年进士,除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按辽东, 疏陈安攘十策,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登云谓议不 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 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 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 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 享 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干扰盛典,蓄隐邪 谋,他日何所不至?”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久 之,疏论吏部 尚书陆光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论罢应天巡抚李涞、顺天 巡抚王致祥,又论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

15、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右皆惮 之。时方考选科道,登云因疏言:“近岁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 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二十 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背公植党,遂嗜乞怜,如所谓七豺 八狗 者,言路顾居其半。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 国家锄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 ”因条数事以献,出按 河南。 岁大饥,人相食。 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币振之。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以久之当擢京卿,累 寝不下,遂移疾 归。寻卒。 (节选自明史陈登

16、云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 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 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 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 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解析】选 C。利用句中名词、连词和副词及对偶句来断句。 “承宪” “承宪妻”

17、 “陛下”做主语,连词“且”连接一个分句,其前应断句,排除 AD。 “事由己发” 是“扬言”的宾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 B。故选 C。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样 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 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 法。 【解析】选 D。此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D 项于文无据,从文意推测只有“借

18、 口有病”之意,相类的还有“乞骸骨”也有此意,向朝廷申请退休。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他出于对朝廷的忠心,即便对郑承宪这样的 国戚,也大胆揭发对方为非作歹,包藏祸心,幸而皇上并未因此发怒。 B.陈登云敢于直言,检举多名重臣。他在朝既久,发现诸多问题,于是奏告一干大 臣,其中有些人因此遭到贬职或罢免,以至朝廷大官们都很畏惧他。 C.陈登云上书指出,选才慎于始进。他认为二十年来,刚直者很少被提拔进京,在 朝者却背公结党,谄媚权贵,与其误用后罢免,不如进用时慎重。 D.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

19、成歉收,百姓相食, 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解析】选 D。原文是“大饥”不是歉收;皇帝让锺化民带着钱粮去分发,而不是 去“筹措” 。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 译文:_ _ 答案:其间难道没有刚正的人吗?只是不胜被攻击倾轧,大多无法安身。 【评分标准】其中“胜” “龃龉” “安”各 1 分,句意 2 分。 (2)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译文:_ _ 答案:副使崔应麟看见百姓吃湖中的雁粪,便包来给陈登云看,陈登云立即上报 给朝廷。 【评分标准】其中“啖

20、” “囊” “进”各 1 分,句意 2 分。 附【译文】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授职鄢陵知县。升为御史。出京巡 按辽东,上书陈明安定边境的十本对策,又请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赏赐制度。后改 为山西巡抚。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争论立太子的事。陈登云认为朝议迟 迟不能决定,是贵妃家人暗中捣鬼。万历十六年六月因发生灾害上书弹劾贵妃父 亲郑承宪,说:“郑承宪包藏祸心,暗藏另立太子之心,并且广泛结交术士之流。 当初陛下下大力惩罚科场冒名顶替之人,郑承宪的妻子每每扬言事情是自己揭 发的,用来恐吓勋贵,以巧言惑动朝廷人士。不但惠安遭到他们算计,即使中宫与 太后家也谨慎避开他们的锋芒。陛下统治国

21、家已很久了,这本是皇帝敬畏纲德的 结果,而郑承宪每次对人说,这是由于不立太子的结果。干扰(确立太子的)盛典, 蓄谋已久,以后有什么事他干不出来呢?”奏疏呈上,贵妃、郑承宪都很生气,同 僚也以为陈登云危险,但皇上把奏疏留下了。不久,他又上书弹劾吏部尚书陆光 祖,又上书建议降了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的职,建议罢免了应天巡抚李涞、顺天 巡抚王致祥,弹劾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廷的大 官都很怕他。 当时,正好考选官员,陈登云因而上书说: “近来人们谈到御史官员, 壬午以前(朝臣)多慑于他们的威严,于是将脾气刚正的人换成温和的;壬午以后 (朝臣)多拘于情面,将正直人换成了谄媚的人。其

22、间难道没有刚正的人吗?只是 不胜被攻击倾轧,大多无法安身。二十年来,以正直提升为京官的只有百分之一 二。背着皇上,培植党羽,摇尾乞怜,像所谓七豺 八狗,御史占了一半。台 谏是为天下主持是非的,而让人践踏到这种地步,怎能希望他不顾情面,正直地 处理事情,为国除掉奸人、消灭败类呢!与其因误用而贬退,不如谨慎地考察人 选。 ”因而条陈数件事献给皇上。出任河南巡按。那年发生大饥荒,人相互吞食。 副使崔应麟看见百姓吃湖中的雁粪,便包来给陈登云看,陈登云立即上报给朝 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锺化民分发库银赈恤百姓。陈登云三次巡视地方,执政严 厉,按规定应当提升为京官,屡次被宫中扣住不下发,于是他称病归家。不久

23、之后 就去世了。 3.3.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2016全国卷T4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中,授编修,寻 兼司经局校书。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武宗立,以东宫恩,进左谕德, 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 。时词臣不附刘瑾,瑾恶之。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 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 侍郎正德六年代费宏为礼部 尚书。礼部事视他部为简,自珪数有执争,章奏遂多。 帝好佛,自称大庆法王。番僧乞田百顷为法王下院,中旨下部,称大庆法王与圣旨 并。珪佯不知,执奏:“孰为大庆法王,敢与至尊并书,大不敬。

24、 ”诏勿问,田亦竟 止。珪居闲类木讷者。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幸去。教坊司 臧贤请易牙牌,制如朝士,又请改铸方印,珪格不行。贤日夜腾谤于诸阉间,冀去 珪。御史张羽奏云南灾,珪因极言四方灾变可畏。八年五月,复奏四月灾,因言: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灾变六十九事。今自去秋来,地震天鸣,雹降星殒,龙虎出 见,地裂山崩,凡四十有二,而水旱不与焉,灾未有若是甚者。 ”极陈时弊十事,语 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人致仕 。 两京 言官交章请留,不听。珪归三年,御史卢雍称珪在位有古大臣风,家无储蓄, 日给为累,乞颁月廪、岁隶,以示优礼。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

25、用。吏部请如雍言, 不报。而珪适卒,年五十七。嘉靖元年录先朝守正大臣,追赠太子少保,谥文毅。 (节选自明史傅珪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 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B.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 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C.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 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D.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 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

26、/历吏部左/右侍郎/ 【解析】选 B。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结合语境理解画线句的意思,再根据职位 的变迁进行断句。由上文可知,傅珪参与编写了大明会典,也在“瑾恶之” 之列,结合原句“降珪修撰”可知前边的“镌”是“削减”的意思,故应在“官” 后断,排除 A、D。 “进”的宾语是“左中允”,中间不可断句。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 务。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 职

27、。 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 城。 【解析】选 A。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A 项,礼仪、祭祀为礼部掌管,土 地、户籍为户部掌管。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顶是(3 分)() A.傅珪进入仕途,参与纂修文献。弘治年间,他兼任司经局校书,参与编修大明 会典得以升职;武宗继位,他进位左谕德,充讲官,修撰孝宗实录 。 B.傅珪任职礼部,劝谏讲究策略。他担任礼部尚书时,由于屡有争端,上奏增多; 番僧因帝好佛求地百顷,他佯作不知皇上自称大庆法王,不理会给地的事。 C.傅珪守正不阿,反遭诬蔑报复。每遇大事,他都能坚持己见,不肯随意改

28、易,因 而触怒许多人;后因得罪权贵被迫退休,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 D.傅珪为官清廉,死后受到好评。御史卢雍称赞他在位时有古代大臣风范,归乡 后家无积蓄,艰难度日;嘉靖元年,他被列为先朝守正大臣,追谥为文毅。 【解析】选 C。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C 项“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 持离职” 表述错误,原文为 “遂矫旨令二人致仕。 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 , “不 听”的是皇帝,而不是傅珪,属张冠李戴。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 译文:_ _ (2)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 译文:_ _ 【

29、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的能力。翻译时应逐字逐句直译,把握得分点,然后 根据语境和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整理答案。翻译的得分点有实词(包括通假和古 今异义)、虚词、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 答案:(1)极力奏陈其时社会弊病十件事,话语多指斥受宠的权贵,权贵愈加痛恨 他。 (2)又认为傅珪刚正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用。吏部按照卢雍的话上奏,没有回 复。 【评分标准】(1)译出大意给 3 分,“权幸” “嫉”两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2) 译出大意给 3 分,“忠谠” “报”两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附【译文】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任庶吉士。弘治年间,授予编 修一职,不久兼任司

30、经局校书。参与编修大明会典完成,升任左中允。武宗 即位,因在东宫时的恩德,升任左谕德,充当讲官,编修孝宗实录 。当时文学侍 从不攀附刘瑾,刘瑾很憎恨他们。说大明会典在刘健等人手中完成,耗费很 多,削减参与编修者的官职,降傅珪为修撰,不久因为孝宗实录编成,升任左 中允,再升翰林学士,历任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替费宏担任礼部尚书。 礼部的事务与其他各部比较相对简单,但从傅珪开始多次直言规劝,章奏就多了 起来。皇帝喜好佛,自称大庆法王。西域僧人求百顷田地做法王下院,宫中的旨 意下到部里,说大庆法王的命令与圣旨等同。傅珪假装不知道,执意上奏说:“谁 是大庆法王?敢与皇帝并列,是对皇帝大不敬。 ”皇

31、帝诏令不追究,求田之事也最 终不了了之。傅珪闲居时看似木讷,不善言谈。到担当大事时,毅然固执地坚持 自己的意见,他人不能改变,最终因为这忤逆权贵幸臣而离职。教坊司臧贤请求 换牙牌,式样要做得像朝廷官员的一样,又请求重新铸造他自己的方印,傅珪阻 止没有做成。臧贤经常在阉党面前指责傅珪,盼望着除去傅珪。御史张羽奏报云 南灾情,傅珪趁此竭力陈说四方灾害可怕。正德八年五月,再次奏报四月灾 情,(傅珪)于是进言说:“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灾害六十九次。现今从去年秋天以 来,地震雷鸣,天降冰雹,星辰坠落,龙虎出现,地裂山崩,总共四十二次,加之水 涝旱灾不断,灾害没有像这样严重的。 ”极力奏陈其时社会弊病十件事

32、,话语多指 斥受宠的权贵,权贵愈加痛恨他。恰逢户部尚书孙交也因为恪守正道被欺凌,阉 党就假托帝王诏令命二人辞职。两京谏官纷纷向皇帝上书请求二人留任,皇帝不 听。傅珪归家三年,御史卢雍称赞傅珪在位有古大臣风范,家里没有积蓄,每天供 给困难,乞求发放每月的禄米和仆人每年的食米,以表示朝廷对官员的优待。又 认为傅珪刚正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用。吏部按照卢雍的话上奏,没有回复。傅 珪就在此时去世,终年五十七岁。嘉靖元年录入先朝守正大臣,追赠太子少保,谥 号文毅。 4.4. (2016北京卷T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4 题。(24 分) 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 人

33、民习战斗之道。举兵伐之,恐 力不能过,兵弊于楚,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与之矣。 ”公曰:“何 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 ” 桓公即使人之 楚买生鹿。管子即令桓公告民,藏谷十之六。令左司马伯公将 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楚王闻之,告其相 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王之所以赏有功。禽兽者,群害也,明 王之所弃逐也。今齐以 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齐私楚也。子 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 ”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管子告楚之贾人曰: “子为我至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什 至而金千斤也。则是楚不赋 于民而财用足 也。 ”

34、楚之男女皆居外求鹿。 隰朋 教民藏谷五倍,楚以 生鹿藏钱五倍。 管子曰: “楚 可下矣。 ”公曰:“奈何?”管子对曰:“楚钱五倍,其君且自得而求谷。 ”桓公曰: “诺。 ”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楚王果 自得而求谷。谷不可三月而得也,楚籴 石四百,齐因令人载粟处芊 之南,楚人降齐者十之四。三年而楚服。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求制衡山 之术,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公其 令人 贵买衡山之械器,燕、代必从公而买之。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衡山之械器必 倍其价,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十倍以上。 ”公曰:“诺。 ”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 不敢辩其价。齐修械器 于衡山十月,燕、代闻之,果 令人之衡山求买械

35、器,燕、 代修三月,秦国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衡山之君告其相曰:“天下争吾械 器,令其价再什以上。 ”衡山之民释其本 ,修械器之巧。齐即令隰朋购粟于赵。赵 粜石十五,隰朋取之石五十。 天下闻之,载粟而之 齐。 齐修械器十七月,修籴五月, 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 齐削衡山之北。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取材于管子轻重) 【注】隰朋,春秋时齐国大夫。芊,地名,位于齐楚接壤处。衡山,齐 鲁之间的小国。修械器,施行购买兵器的策略。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令左司马伯公将 白徒而铸钱于庄山 将:率

36、领 B.什 至而金千斤也什:十倍 C.楚不赋 于民而财用足也赋:给予 D.衡山之民释其本 本:农耕 【解析】选 C。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可根据平时对文言 实词的积累,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判断。C 项,可联系上句“子为我至生鹿, 二十赐子金百斤,什至而金千斤也”判断此处的“赋”应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征 税” 。故 C 项错误。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 分)() 【解析】选 B。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B 项中,第一个 “其”是代词,意思是“它的(楚国的)”,第二个“其”是语气词,“可以” “一 定”的意思。故不同的是 B

37、项。A 项中,两个“之”都是动词“去、到”的意思;C 项中,两个“果”都是“果然”的意思;D 项中,两个“以”都是“用”的意思。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解析】选 D。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 “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中“其 使”指的是燕、代、秦的使者,而非衡山的使者。故 D 项错误。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 分) 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 译文:_ _ 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译文:_ _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重点翻译“即” “释” “畋”;重点翻译 “应” “奉” “归” 。 答案:楚国的百姓就放弃耕种来猎捕活鹿

38、。 (衡山国或衡山国君)料到自身没有兵器来迎击两个敌国,便奉送国土,归降齐 国了。 【评分标准】重点词每个 1 分。 13.在下面每个人物后的横线上写出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用来评价人物在文 中的表现。(4 分) 桓公管子衡山之君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时,要根据文本中齐桓公、管子、 衡山之君各自的言行举止等描写语句理解其人物形象,然后再根据平时对成语 或熟语的积累,选用符合人物形象的词语作答即可。桓公要抓住他善于听从管子 的建议并及时采纳的特点;管子要抓住他能从全局角度出发,善于分析敌人特点, 审时度势进行长远打算的特点;衡山之君要抓住他只顾眼前利益的特点。 答案:桓公:虚

39、心纳谏、咨诹善道、知人善用、从谏如流等。管子:深谋远虑、 运筹帷幄等。衡山之君:目光短浅、鼠目寸光、因小失大等。 【评分标准】必须是成语或熟语,意思对即可。写出一个 1 分,两个 3 分,三个 4 分。 14.本文讲述了管子运用谋略的故事,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 具体回答。(5 分) 答:_ _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回答故事的人生启示,要先理解故事内容, 并领悟故事蕴含的人生道理。从文中出现的不同对象、多角度分析,然后联系现 实生活。注意,作答时先概括启示,然后结合原文分析。 答案:要从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不能只关注当下的利益。衡山之君为眼前的 利益结果断送了整

40、个国家。这也是管仲谋略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有舍才有得。管仲运用策略重在立足于发展,考虑到 了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变化,不战而让敌人屈服。 人不能贪得无厌,忘其根本。楚王只看眼前之利,忘记国家生存发展的根本,从 而导致自己的国家被管仲的谋略打败。 【评分标准】写出一点 1 分,两点 3 分,三点 5 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附【译文】 桓公向管仲问道:“楚国,是崤山以东的强国,它的人民娴熟于战斗的方法。 (如果)派军队攻伐它,只怕(我们的)实力不能胜过它,会兵败于楚国,这应该怎 么办呢?”管仲回答说:“就用战斗的方法来对付它。 ”桓公说:“这怎么讲?”管 仲回答说:“您可

41、用高价收购楚国的鹿。 ” 桓公便派人到楚国购买活鹿。管仲就让桓公向民众求购,贮藏了国内十分之 六的粮食。派左司马伯公率领壮丁到庄山铸币。然后派中大夫王邑带上二千万 钱到楚国收购活鹿。楚王得知后,向丞相说:“钱币是人们看重的东西,国家靠它 维持,英明的君主用它赏赐功臣。禽兽,是一些有害的东西,是英明的君主应当抛 弃驱逐的东西。现在齐国用珍贵的宝物高价收买我们的害兽,这是楚国的福分, 上天将用齐国的金钱惠及楚国。您通告百姓赶快去寻找活鹿,来把齐国的财宝全 部换来。 ”楚国的百姓就放弃耕种来猎捕活鹿。管仲还对楚国商人说:“您给我 贩来活鹿,二十头就给您黄金百斤;十倍(二百头)就给您黄金千斤。这样楚国

42、不 向百姓征税,财富也充足了。 ” 楚国人民都在外面找鹿。隰朋让齐国百姓贮藏了五倍(于过去)的粮食,楚国 凭借(出卖)活鹿贮藏了五倍(于过去)的钱币。管仲说:“楚国可以攻克了。 ”桓 公说:“怎么办?”管仲回答说:“楚国贮藏的钱币增加了五倍,楚王将会很得意, 之后求购粮食。 ”桓公说:“好。 ”于是派人封闭关隘,不和楚国互通使节。楚王 果然非常得意,然后求购粮食。但是几个月都买不到粮食,楚国买一石粮食要四 百钱。齐国派人运粮到芊地的南部出卖,楚人十分之四都投降齐国。几年(三年) 之后,楚国就服从(于齐国)了。 桓公向管仲问道:“我想要找到控制衡山国的办法,这应该怎么办?”管仲回 答说:“您可以

43、派人出高价收购衡山国的兵器(进行转卖)。这样,燕国和代国一 定跟着您去买。秦国和赵国听说后,一定和您争着买,衡山兵器价格必然会翻倍。 如果天下争相购买,衡山国兵器必然涨价十倍以上。 ”桓公说:“好。 ”于是派人 到衡山国寻找、收购兵器,不敢同他们讨价还价。齐国实行购买衡山国兵器策略 的十个月以后,燕、代两国听说,果然派人去衡山国买兵器。燕、代两国实行这 一策略三个月以后,秦国听说了这一消息,果然也派人去衡山国购买兵器。衡山 国君告诉宰相说:“天下各国争相购买我国兵器,让兵器价钱提高二十倍以上。 ” 衡山国的百姓都放弃农业,发展制造兵器的工艺。齐国则派隰朋到赵国购买粮食, 赵国卖粮食每石十五钱,

44、隰朋按每石五十钱收购。天下各国听说这一消息,都运 粮到齐国来卖。齐国实行了十七个月的购买兵器的策略,使用了五个月收购粮食 的策略,然后就封闭了关隘,不和衡山国互通使节(与衡山国断绝了关系)。燕、 代、秦也把自己的使者从衡山国带领回国了。衡山国的兵器已经卖光,鲁国侵占 了它的南部,齐国侵占了它的北部。(衡山国或衡山国君)料到自身没有兵器来迎 击两个敌国,便奉送国土,归降齐国了。 5.5. (2016天津卷T8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2 题。(23 分) 李台州传 宋杨万里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 靖康之乱, 母子相失。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

45、,不得。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 “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 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至暮,哭而归,不食。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饮 泣强食。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至荆州,复然。日旦夕号呼,嗌痛气 惫,小憩于茗肆,垂涕。 坐顷之,一乞媪至前,揖曰: “官人与我一文两文。 ” 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 既饮茗,问其里若姓。媪勃然怒曰:“官人能与我几钱,何遽问我姓名?我非乞人 也。 ”宗质起敬,谢曰:“某皇恐,上忤阿婆。愿霁 怒,试言之,何害?恐或乡邻或亲 族也,某倒囊钱为阿婆寿。 ”媪喜曰:“老婆姓异甚,不可言。 ”宗质力恳请,忽曰:

46、 “我姓展。 ”宗质瞿然起,抱之,大哭曰:“夫人,吾母也。 ”媪曰:“官人勿误,吾 儿有验,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 ”宗质拜曰:“然。 ”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 哭。观者数十百人,皆叹息泣下。 宗质负其母归,季思与家人子亦泣。自是奉板舆孝养者十余年,母以高年 终,宗质亦白首矣。 宗质乾道庚寅为洪倅,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明年,予 官中都,宗质造朝,除 知台州。朝士云:“李台州,曾觌姻家也。觌无子,子台州之 子。 ”予一见不敢再,亦未知其孝。 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 事。予生八年,丧先太夫人,终身饮 恨。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

47、 赞曰:孔子曰: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 ” 若李台州,生而不知失母,壮而知求母, 求母而不得,不得而不懈,遍天下之半,老而乃得之。昔东坡先生颂朱寿昌,至今 咏歌以为美谈。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非至孝 奚而通神明,非通神明奚而得母?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人谁无母?有母 谁无是心哉?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 何心欤? (选自杨万里集笺校)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生宗质而罹 靖康之乱罹:遭遇 B.愿霁 怒霁:停止 C.除 知台州除:罢免 D.终身饮 恨饮:含着 【解析】 选 C。 本题考查理

48、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联系前面的 “宗 质造朝”可知,“除”应该为“任命,授职”之义,且前文亦无其担任台州知州的 相关信息,此处解释为“罢免”无据。 9.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东南无之,必也蜀 必宽譬之,饮泣强食 宗质负其母归 予一见不敢再 A.焉乃于者B.乎其以者 C.乎乃以也D.焉其于也 【解析】选 C。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考查辨析 运用。中空白处联系语境和后面的标点可知,此处应选填用于句末表疑问的语 气词,故应选填“乎”;联系“宽譬之”和“饮泣强食”可知中空白处应选填 表示承接关系的虚词,故应选填“乃”;联系“负

49、”和“归”可知中空白处应 选填表示承接的虚词,故应选填“以”;联系语境可知,中空白处应选填表示句 末陈述语气的虚词,故应选填“也” 。故选 C。 10.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3 分)() A.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 欤 B.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C.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 欤 D.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 欤 【解析】选 B。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在通读句子的基础上, 粗

50、通大意,借助“彼” “而” “或” “独”等关键词断句。 “彼”提示下面举例,故 在“有未尝失母”后断开;“而”表示承接,“有母不待求母”是一个整体,其后 断开;句中第二个“而”表示转折,“而母存或忽而不敬”中间不能断开,此“或” 与第二个“或”所带的文字并列,故在“或忽而不敬”后断开;“或悖而不爱者” 与前面并列,讲另一种情况,故在其后断开;“独”表示反问,领起后面的文字,增 强后面的语气,“独何心欤”中间不断开。故选 B。 11.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李台州“至孝”的一组是(3 分) () 既长,仕所至必求母 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 某倒囊钱为阿婆寿 右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