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文言文教学高中文言文教学“五措五措”并举并举 一、文言文基本特点及教学现状分析一、文言文基本特点及教学现状分析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载体之一,亦是传统文化精神的延续,对于高中生来说,学 好文言文至关重要。因为文言文距离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久远,学生很难掌握好学习文言 文的方法,大多只能死记硬背,所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迫在眉睫。学生应能阅读 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 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文言句式,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 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与此同时,教师身上的“传道”“受业”“解 惑”的任
2、务也更加艰巨。 然而,现在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功利性太强,他们只注重考试结果,为了提高升学率 常常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一些教师在讲解文言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甚至 逐字逐句地为学生翻译文言文,让学生成了只会被动学习、被动记笔记的工具,从而失去 了独立思考与探究的能力,使学生难以体会文言文的文学性,难以提高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和审美能力,这恰恰就是文与言分离、重言轻文的结果;还有一些教师则走向了另一个文 言文教学极端,那便是重文轻言,而这种情况下,语言还是学生学习文言文时难以克服的 障碍,学生依旧无法阅读、理解浅易的文言文,对文言文特征的认识会更加模糊,这也可 能使学生对文言文感到厌恶甚至
3、恐惧。当代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经说, 文言从来就是文化教育、科学普及的一个障碍。由此分析可知,在文言文教学中处理好文 与言的关系、做到文言并举,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势在必行。 文言文最大的特点是语言简洁,叙事精练传神,也正因为这样,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 就有很大的想象与拓展的空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潜力,做 好引导和启发的工作。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 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达到 立德树人的目的。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量体裁衣”的教学方式,在充分发挥 学生自身
4、优势的同时,也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轻松愉快地学习。 二、五措并举应对文言文教学二、五措并举应对文言文教学 针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笔者提出了以下五种举措,旨在使学生在了解文言文的社 会功能、重视文言文的基础上变被动为主动,带着兴趣,在文言并举的情况下学习,使学 生能通过类比阅读来提升能力、领悟情感、归纳异同,使学生的思想逐步上升到一个新高 度。 (一)普及文言功能,端正学生态度(一)普及文言功能,端正学生态度 文言文的社会功能很广泛,对我们的影响深远。 1.文言文具有教化功能,学习文言文让我们明礼、尚学。例如,学习师说劝学 等文章可以使学生懂得尊师的道理,同时也让学生了解
5、作为一名学生“不耻相师”“学不 可以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为学之道。 2.学习文言文对研究历史也有一定的价值,可以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让我们以史为 鉴,从历史人物身上取长补短。例如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六国论等课文 的学习,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言文知识,也让学生学习了历史人物高尚的品格。学生不仅 可以欣赏烛之武高超的外交策略,领略作为一名外交家的智慧,还可以感受荆轲为国牺牲 的壮志豪情,还能感叹六国由胜而衰的变迁。 3.重视文言文的学习,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国学经典。我们的中华文明在 无数文化经典中体现,在文化经典中代代相传。学习文言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教师可以指导学
6、生感悟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也可以指导学生认识并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 德。可见,学习文言文对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至关重要。学习论语孟 子俭训等国学典籍,则会让学生了解更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优秀品质,使学生 懂得“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可贵,了解“鱼和 熊掌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的道理,俭训亦能让学生懂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不 可摒弃的美德。 4.文言文内容的凝练简洁,亦能使学生领略传统语言的简洁、凝练之美,感受文言文 古色古香的韵味,同时文言文的学习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二)兴趣为师,化晦涩为生动,营造氛围(二)兴趣为师,化晦涩为生
7、动,营造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最大的动机,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我国伟大的 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确实很重要。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1.穿插图片、视频、故事。例如,讲兰亭集序时可把世说新语中竹林七贤及 王羲之爱鹅等比较晦涩难懂的古文故事放在幻灯片上, 用现代汉语为学生生动有趣地讲述; 或者让学生在课下准备这些故事,在课堂上分享,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激 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营造氛围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情境,以实物进行演示,以图画的形式再现,用语言进行描述,用音
8、乐进行渲 染。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登山或是观海 时,要全身心投入,读书时亦应如此,想象某种意境,置身其中,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 品中,这样才能体会得更深刻。比如,在讲解鸿门宴中项庄舞剑的部分和荆轲刺秦 王中刺杀秦王的部分,都可以配以惊心动魄的音乐进行渲染、烘托氛围,给学生身临其 境之感。 3.想象法。文言文简洁凝练,有许多“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地方,这为学生提供了许 多的想象空间。而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可以指引学生阅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 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文言文。例如,在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及蜀道难的时候,教师 就可以通过相关的音乐进行熏陶,让学生充分发
9、挥想象力,对文中所描绘的空间、场景进 行描述、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一个个画面,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能让学生对 文章内容的理解更深刻、全面。 (三)翻转课堂,转换角色,寓教于演(三)翻转课堂,转换角色,寓教于演 让学生重视文言文的学习,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学习文言文, 学生才会更主动地融入其中, 教师教学也不会再以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单一乏味的模式进行。 1.文章写作背景、人物背景、文学常识、字词理解等部分可让学生在课下查找资料, 在课堂上为大家讲解,教师再予以补充说明。 2.文意理解部分可让学生结合注释进行翻译,教师负责指正;文章结构、主体等比较 难的地方,可以让学生以小
10、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并引导学生积极发言。 3.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学习寡人之于国 也这篇课文,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人物的性格、语气, 充分发挥学生的表演天赋。这也有利于模拟再现当时的对话场景,让学生体会更原汁原味 的古代汉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向纵深挖掘,通过语言、事件去体会人物的性格,学会分 析,能运用类比等论证方法。又如,学习鸿门宴中人物对话部分,教师可根据人物的 不同性格,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也可让学生思考文中人物座次,然后在黑板上画出座次图,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文言
11、并举,咬文嚼字,挖掘精髓(四)文言并举,咬文嚼字,挖掘精髓 针对重言轻文、重文轻言等弊端,笔者认为应该文言并举。文言文本身就是一个整体, 在对文言文的整体把握中学习语言,就能实现“文”“言”相互促进和文字、文学、文化 学习的一体化,即通过语言理解文化,同时又通过对文化的理解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体 会语言运用的妙处。文言并举,文为目的,言为手段。文即内容、形式、文意,言即语言、 文言。既重视文又重视言,以字词为基础,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再挖掘文意、思想及情感。 字词不应按照传统的满堂灌、死记硬背的方式讲解,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词的本义、引 申义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如,方位名词作状语和方位名词作动词的区
12、别,“顺流而东” 句中没有动词, 所以“东”为名词作动词; “乌鹊南飞”中“南”后有动词“飞”, 则“南” 只能做状语来修饰动词“飞”,即方位名词做状语。如此对比讲解,才能更好地理解记忆。 讲解字词的同时也不要忽略字词与文的关系,比如,在讲荆轲刺秦王时,教师可 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分析荆轲刺杀秦王时描写荆轲所用的动词:把、持、揕,以及描写 秦王所用的动词:惊、起、绝,“以手共搏之”的“共”的表达效果,以及对文章的内容 有何作用等。前者表现了荆轲的机智、勇武,后者则表现了秦王的惊慌失措,这些词也为 后文“共搏之”做了铺垫,“共”字刻画了一种戏剧性的场面,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使 读者觉得趣味盎然。
13、 教师在为学生疏通文意时,也要注意挖掘文章的人文价值和思想价值。比如,教师引 导学生学习李密的陈情表和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这些有真情实感的作品时,应满怀 情感和激情去理解和感悟文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对作品中所表达的千古悲情与拳拳 深情理解得更深刻。学生可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通过鉴赏能触动自己情感的句子,对文 章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度挖掘,可以结合某个词组、某个句子进行分析。比如,在陈情表 中使用了许多语气词,这些语气词的连用,将作者遭受的巨大打击,悲痛欲绝的情态及恍 惚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教师挖掘的深度,也要根据学生掌握课文的情况来具体把 握,不宜挖掘过深以致学生无法理解。 (五)类比阅读,
14、重在感悟(五)类比阅读,重在感悟 阅读文言文很重要,通过提高阅读量来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类比阅读,通过类比学习,学生能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一般来 说,文体相同、内容相似、表达方式相似的文章都可以用来进行比较学习。比如,游褒 禅山记石钟山记便可以用来进行类比阅读,通过比较可以分析文章思想内容、说理 方法等的异同,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深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类比阅读,便会 发现前者重思想,只是游览后的感想与体会,并且是按照记游、议论、小结的思路行文的; 而后者则是重在考证、探究,是按照质疑、探疑、评疑的思路行文的。通过类比阅读、分 析不难发现,王安石提倡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正体现了他的性 格,即敢于冒险,勇于提倡变法革新;而苏轼提倡的“目见耳闻”,正恰恰体现了他性格 中儒、道、释三家思想的高度融合。 三、结语三、结语 文言文内容和思想博大精深,文言文的教学更不能一蹴而就。通过对文言文教学现状 的分析,笔者提出了以上五个措施。当然,这些措施也不能纸上谈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 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运用。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