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15 页 【新教材】统编版(【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单元测试卷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 分时间:60 分钟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24 小题小题 48 分)分) 1 (2021石家庄模拟)1919 年底,北京、天津以及留法学生中的进步青年以“工读、互助”为信条,组织 了互助社一类的小团体,过起了“共产”的生活。此外他们还模仿日本九州的“新村”和美国的“劳动 共产村”的做法,在中国进行“新村”实验。此类实验() A旨在促进新文化运
2、动的深入发展 B助推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力图探索不同于苏俄的革命道路 D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2 (2021丙卷模拟)如表为 20 世纪初国内一些报刊对十月革命的相关报道,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文章署名出处时间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 利 (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新青年1918.11 俄国两政府对华政 策 (国民党代表)戴季陶星期评论1919.9.4 俄国革命五周年(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向导1922.11.2 A各界对社会改造道路的认识趋同 B马克思主义传播具有多元性 C无产阶级政党成立的条件已成熟 D人民普遍拥护俄国革命道路 3 (2021漳州模拟)1922 年,中共“二大”宣
3、言指出: “中国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 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致日趋穷困 和痛苦。 ”这一判断() A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B标志着革命工作重心的转移 C有助于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D建立了更加巩固的工农联盟 4 (2021上饶模拟)1905 年 11 月,同盟会评议部议员朱执信在民报上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一文,小传中大篇幅介绍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朱执信() A为社会主义学说传播提供条件 第 2 页 共 15 页 B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 C赋予了三民主义新的思想内容 D推动
4、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不断高涨 5 (2021四川模拟)五四运动前后进入中国的种种社会主义学理虽然曾一度汇成涌流之潮,影响了那个时 候的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但在短短几年以后就波平浪静,只有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国社会,掀开了新 陈代谢的另一页。这说明() A时代需求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主义已完全中国化 C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 D思想界呈现百家争鸣局面 6 (2021湖北模拟)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不仅涉及、影响了当时中国各个阶层之社会公众,而且五四精 神旨趣也并没有局限于某一点上,它既关照了当时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普遍愿望,又辐射、触及了 20 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全部课题。这揭示出五四运动() A
5、体现了社会各阶层的诉求 B凝聚了社会各阶层的力量 C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 D从根本上改造了中国社会 7 (2021湖南学业考试)近代某运动中有人用白布大帜书云: “卖国求荣早知曹瞒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 章惇死有头” ,另有人持小旗上书“复我青岛,不复青岛毋宁死” 、 “头可断,青岛不可失” 。 对该运动评 价不正确的是() A传播新思想的思想启蒙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C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D结束了君主专制的政治运动 8 (2021香坊区校级二模)幸而五四运动救了我,我说的不是打章宗样的、罢课游行的、抵制日货的、爱 国的五四运动。我说的是请赛先生和德先生打倒孔家店的五四运动,
6、从此我只过着一种生活,我所行的 只是我所思想的。材料强调的是五四运动() A冲击纲常礼教促进思想启蒙 B反帝爱国推动民族意识觉醒 C改造中国追随世界发展潮流 D罢课、游行等行为的非理性 9 (2021邯山区校级模拟)五四运动后的一段时间里,随着社会主义新价值观在中国思想世界的流行和凸 显,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主张者,对社会主义新价值观赋予了形形色色的内涵和理解,热闹非凡。 这一现象() 第 3 页 共 15 页 A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基础 B反映了中国思想界的混乱局面 C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 D促进了社会主义新思想的传播 10(2021章丘区模拟) 如表为 19211949 年中国共
7、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表, 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份党员人数 1921 年 7 月53 1927 年 4 月5.7 万 1927 年 4 月后1 万 1934 年30 万 1937 年初4 万 1945 年 4 月121 万 1949 年 10 月448 万 北洋军阀的血腥镇压是导致党员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 工作重心转移和革命道路调整使共产党力量得以保全 严酷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使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曲折复杂 共产党不断克服自身的失误在探索中逐步地发展壮大 ABCD 11 (2021德州一模)1920 年,李大钊撰文说: “中国的劳动运动也是打破孔子阶级主义的运动他(孔 子)的学说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行
8、了二千余年,是因为中国的农业经济没有很大的变动。现在经济上发生 了变动,他的学说,就根本动摇。 ”这表明当时的知识分子已经() A认清中国的社会性质 B能够使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 C明确中国的革命任务 D着力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12 (2021湖北模拟)1920 年 5 月,陈望道回到家乡浙江义乌潜心译出第一部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 并转托陈独秀,由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首印 3000 余册,供不应求。中国第一部共产党宣言全译本 的发表() A主要受列宁主义的影响B有利于宣传马克思主义 C有利于统一战线的建立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 13 (20213 月份模拟)五四运动后,邵力子、陈望道等人
9、从追求民主主义革命向马克思主义转变;俞秀松、 施存统等人从倾向无政府主义向马克思主义转变;宣中华、叶天底等人从爱国主义向马克思主义转变, 他们还创办、主编报刊去宣扬马克思主义。这反映出五四运动后() 第 4 页 共 15 页 A出版业繁荣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B马克思主义被民众普遍接受 C知识分子自觉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 D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形成 14 (2021和平区模拟)1919 年 3 月,北京大学成立了平民教育讲演团。成立之初,讲演团的演讲话题以 生活常识和启蒙性的教育居多。两个月后,其讲演的报告涉及到“国民” “国家” “青岛” “爱国” “强权” 等话题显著增加。这说明() A
10、民众民主意识显著增强 B先进的知识分子引领时代变革 C特殊的历史条件影响时代主题 D民众普遍接受先进思想 15 (2021攀枝花一模)1922 年 6 月 15 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 ,其中提到: “辛 亥革命战争,是适应近代由封建制度到民主制度,由单纯商品生产制度到资本家商品生产制度之世界共 同趋势的战争,是在历史进化上有重要意义的战争。 ”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 A对时局的认识脱离实际 B意识到要对现行纲领进行调整 C有一定的“左”倾倾向 D注重无产阶级革命的世界属性 16 (2020长沙模拟)金观涛、刘青峰在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中指出:与其说 是 “
1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使国人知道了社会主义, 毋宁说是接受社会主义才使国人听进去了俄国的这 “一 声炮响” 。其意在说明() A国内的新思想影响了世界形势 B十月革命加深了国人向往社会主义 C新中国建立是暴力革命的成果 D俄国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17 (2021江西模拟)1922 年 6 月 15 日中国共产党指出: “邀请国民党等革命的民主派及革命的社会主义 各团体开一个联席会议, 向封建式军阀继续战争是解放我们中国人民受列强和军阀两重压迫的战争, 是中国目前必要的不可免的战争。 ”做可知,中国共产党() A克服了“左”倾错误的倾向 B深化了对民主革命的认识 C确立了国民革命斗争方式
12、D找到实现革命目标的道路 18 (2021浙江模拟)1928 年 1 月,毛泽东率军攻占遂川县城后,遂川人民传出这样的歌谣: “过新年,今 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队来到了,又分谷子又分田。 ”对“又分谷子又分田”理解正确的是() 第 5 页 共 15 页 A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B保证了农民土地所有权 C支持了人民解放战争 D巩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 19 (2021上饶三模)王龙腾在试析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党内合作方式中指出:1920 年列宁在共产国际 二大上要求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运动“必须坚决反对把落后国家内的资产阶级民主解放思潮涂上共产主 义的色彩,不要同他们融合,要绝对保持无产阶级运动的独立
13、性” 。作者意在说明() A马林等人促成国共合作时违背列宁指示 B苏联重视与殖民地和落后国家合作 C国共实行党内合作符合共产国际的要求 D国民大革命的失败与共产国际无关 20 (2021镇江模拟)1923 年 7 月,毛泽东在北京政变与商人一文中就指出: “半殖民地的中国政治, 是军阀外力互相勾结钳制全体国民的二重压迫政治” ,广大国民只有“建立严密的联合战线,这个革命才 可以成功” 。从材料看毛泽东认为应该() A建立联合政府B建立最广泛统一战线 C开展全民族抗战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1 (2021海淀区一模)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设立政治部和党代表,其职责为参与部队管理、指导党务 和主持政治
14、训练,并保障战斗任务的完成。军事指挥官的命令,必须有党代表的副署方能生效。北伐战 争时,军、师党代表大多由兼有国民党党籍的共产党员担任。这一制度() A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B加速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覆灭 C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D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 22 (2021辽宁模拟)阅读如表,造成华北地区农村阶层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民国时期华北地区农村阶层变动趋势表单位:% 时间地主富农中农贫雇农其他 1937 年前后4.208.1739.1844.753.70 19391945 年3.966.8844.7643.231.17 19451949 年3.695.8148.2741.33
15、0.90 A地权频繁转手及战争灾荒 B中共土地政策的不断调整 C农村家庭经济的持续衰落 D国民政府对农村工作的重视 第 6 页 共 15 页 23 (2021龙潭区校级模拟)该表反映了该时期() 北伐战争时期部分省市国民党党员人数及增长率 上海江苏长沙广东 1926 年 10 月2266 人3225 人156915 人 1927 年 4 月16000 人27872 人190000 人236605 人 增长率606%764%51% A中共主张的全面贯彻B中共党组织遭到破坏 C国民党群众基础巩固D群众运动的有效开展 24 (2021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一模)创刊于 1931
16、 年 12 月 11 日的红色中 华 ,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张中央铅印大报。 红色中华开设了“红板” “黑板”专栏。 “红板”专栏专门刊登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 “黑板”专栏批评消极腐化、作风不良的反面典 型。此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注重发动群众对党员进行监督 B通过政治宣传唤醒民众抗日意识 C在廉政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D加强党风建设以巩固苏维埃政权 二材料题(共二材料题(共 3 小题小题 52 分)分) 25 (2021凌河区校级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通过总结经验,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井冈山道路。但共行之形成需要 克服诸多困难,
17、尤其要打破党内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杰出人士长期以来推演出的对俄国革命范式的盲 目尊崇。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等率领工农革命军向罗霄山脉进军,到达三湾村后,确立了“支部建 在连上”的原则。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做了大量社会调查,形成了兴国调查等著名长篇调查报 告,针对当时红军中的旧部队习气严重问题,对部分地区的党组织进行了重组。共产党人坚持人民立场, 颁布了许多有益于老百姓的法令, 实施了许多有益于老百姓的举措。 在革命实践中, 毛泽东先后写了 中 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光辉篇章,运用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探索并成功实践了井 冈山道路。 摘编自孙伟井冈山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联
18、系 材料二 根据社会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地调整空间战略,是党夺取政权、掌握和巩固政权的基本经 验之一。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进行的空间战略选择与布局,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 必须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在城市与农村空间中进行的每一次战略调整,都对党的历史产生过深刻而全 面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党史活动原有的展开路径与模式,衍生出了全新的党史发展轨迹。 摘编自崔保锋空间思维与中共党史研究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与 “俄国人的道路” 的不同之处, 并简析“党 第 7 页 共 15 页 内对俄国革命范式的盲目尊崇”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
19、知识,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某一次空间战略选择,说明其必要性。 26 (2021浙江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诗人余光中纪念蔡元培曾写到: “想墓中的臂膀在六十年前,殷勤曾摇过一只摇篮,那婴儿的乳 名叫作五四,那婴孩洪亮的哭声,闹醒两千年沉沉的古国,从鸦片烟的浓雾里醒来。 ” 摘自刘祥英五四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也是产业工人最为集中的城市。到 20 世纪 20 年代初,各类工 厂工人占总人口的 20%,如果加上其他行业的工人,则要占到 30%以上。陈独秀携新青年南下 上海,思想更趋激进,他和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新青年为阵地,大力宣扬共产主义。第一个共产主
20、 义小组也在此地成立。后于法租界望志路 106 号召开会议,发表党的纲领称“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 摘自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起“婴孩洪亮的哭声”的导火线是什么?并简要概括 20 世纪 20 年代“闹醒的中国”在思想领域的新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望志路召开会议”的确切时间。仔细阅读材料二,简要分析“会议”为何 在上海召开? 27 (2021三明模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 和进程,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1、:表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情况 时间1921 年 7 月 1927 年 4 月 1927 年 8 月 1934 年 9 月 1937 年 1 月 1945 年 4 月 1949 年 10 月 人数575.7 万1 万多30 多万4 万多121 万448 万 摘编自孙卫明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党员人数等 阅读表格,提取其中一个历史阶段党员人数变化的信息,确定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 (要求: 主题明确,阐释充分,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24 小题)小题) 1 【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以工读、互
22、助为信条,组织了互 助社一类的小团体,过起了共产的生活” 。 【解答】根据“以工读、互助为信条,组织了互助社一类的小团体,过起了共产的生活”可以 看出,五四运动后,一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并进行了社会实践,这有利于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 的传播,B 正确; A 项不是主旨,是客观影响,排除 A; 材料并没有体现要学习苏俄,排除 C; 第 8 页 共 15 页 马克思主义还没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排除 D。 故选:B。 2 【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题的关键信息是“20 世纪初国内一些报刊对十月革命的 相关报道” 。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十月革命的宣传主体涉及马克思主义者、国民党
23、和共产国际,传播主体具有多 元性;在早期传播的内容中,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有与俄国革命和建设相关的信息,传播内容具 有多元性,由此可见,此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具有多元性,故 B 正确; 材料中的文章只是对十月革命的宣传以及对苏俄政府对华政策的认识, “各界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同 “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 A 项; 中国共产党于 1921 年成立,与材料中“1922“这一时间不符,故排除 C 项; 材料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者、国民党和共产国际对十月革命的宣传及苏俄政府对华政策的认识,不代表 人民普遍拥护俄国革命道路,故排除 D 项。 故选:B。 3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演变的相关知
24、识,依据材料“中国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 天灾流行” “以致日趋穷困和痛苦”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题干“中国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 “以致日趋穷困和痛苦”等信息体现了中 国共产党对农民问题的重视,这有利于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故 C 正确; 革命统一战线在 1924 年建立,故排除 A; 革命工作重心的第一次转移出现在大革命失败后,故排除 B; D 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故选:C。 4 【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小传中大篇幅介绍了共产党宣言 中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 。 【解答】题干中的民报就是一种传播学说的
25、载体,因此朱执信在民报上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 小传也就是促进了社会主义学说的传播,故 A 正确; B 中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应该是十月革命,故 B 错误; C 中赋予了三民主义新的思想内容的应该是孙中山晚年提出的新三民主义,故 C 错误; D 中所提到资产阶级革命与题干不符,朱执信宣传的是无产阶级思想,那么所对应的运动应该是无产阶 级革命运动,故 D 错误。 故选:A。 5 【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但在短短几年以后就波平浪静,只有马 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国社会,掀开了新陈代谢的另一页” 。 【解答】根据“但在短短几年以后就波平浪静,只有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国
26、社会,掀开了新陈代谢的另一 页”可得出,在多种主义流传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最终得到了认可,并扎根于中国社会,说明时代需求选择 第 9 页 共 15 页 了马克思主义,A 正确; B 太过绝对,排除; CD 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6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五四运动,从题干中“不仅而且它既又辐射”可知,体现了五 四运动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解答】A、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 B、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社会各阶层”表述太绝对,B 错误; C、根据“不仅涉及、影响了当时中国各个阶层之社会公众它既关照了当时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普 遍愿望,又辐射、触及了 20 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全部
27、课题”可知,五四运动对广大群众影响巨大,而且 其精神旨趣也反映了社会各个阶层的普遍愿望,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故选 C; D、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选:C。 7 【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解题的关键是“卖国求荣早知曹瞒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惇死有头” “复 我青岛,不复青岛毋宁死” “头可断,青岛不可失” 。 【解答】 “卖国求荣早知曹瞒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惇死有头” “复我青岛,不复青岛毋宁死” “头可断, 青岛不可失”指的是五四运动,它是传播新思想的思想启蒙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是新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故 ABC 正确,不符合题意; 结束了君主专制的是辛亥革命,故 D
28、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8 【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我说的是请赛先生和德先生打倒孔家店的五四运动, 从此我只过着一种生活,我所行的只是我所思想的” 。 【解答】 “我说的是请赛先生和德先生打倒孔家店的五四运动,从此我只过着一种生活,我所行的只是我 所思想的”表明五四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故 A 正确; 材料强调五四运动促进了思想启蒙,故 BCD 错误。 故选:A。 9 【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五四运动后的一段时间里,随着社会 主义新价值观在中国思想世界的流行和凸显,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主张者,对社会主义新价值观 赋予了形形色
29、色的内涵和理解,热闹非凡” 。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新价值观的讨论和主张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些主张的提出与传播,推动了社会主义新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故 D 正确; A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B 说法错误且不符合史实,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是各种思想文化“百家争鸣”的一个时段,并非思想混 乱,故排除; 第 10 页 共 15 页 C 不符合史实,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故排除。 故选:D。 10 【分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211949 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表” 。 【解答】从数据可以看出,1927 年
30、党员数量的变化,反映了大革命失败的影响,而 1934 年增加到 30 万, 反映的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影响,1937 年数量减少,是长征的影响,结合以上的分析可得出,工作重心转 移和革命道路调整使共产党力量得以保全,严酷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使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曲折复杂,共产 党不断克服自身的失误在探索中逐步地发展壮大,正确; 1927 年已经没有北洋军阀,排除。 故选:B。 11 【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现在经济上发生了变动,他的学说, 就根本动摇” 。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20 年即建党前夕, 李大钊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经济活动与思想解放的关系, 认为近代经
31、济变动会从根本上动摇儒家的统治地位,表明当时的知识分子已经能够使用马克思主义思想 方法,B 项正确; 材料不能说明中国知识分子已经认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A 项错误; 最早在中国人民面前明确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是 1922 年中共二大,C 项错误; 着力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 项错误。 故选:B。 12 【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20 年 5 月,陈望道回到家乡浙江义 乌潜心译出第一部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并转托陈独秀,由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首印 3000 余册, 供不应求” 。 【解答】据材料,1920 年即中共成立前夕,正是马
32、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早期中产主义组织成立的时期, 所以中国第一部共产党宣言全译本的发表有利于宣传马克思主义,故 B 正确; 马克思主义在 20 世纪初就在中国开始传播,所以中国第一部共产党宣言全译本的发表并不能说是受 到列宁主义的影响,排除 A; 1920 年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和统一战线的建立无关,排除 C; 此时毛泽东思想尚未出现,排除 D。 故选:B。 13 【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题的关键信息是“邵力子、陈望道等人从追求民主主义 革命向马克思主义转变;俞秀松、施存统等人从倾向无政府主义向马克思主义转变;宣中华、叶天底等 人从爱国主义向马克思主义转变,他们还创办、主编报
33、刊去宣扬马克思主义” 。 【解答】材料信息是五四运动后,很多知识分子纷纷转向马克思主义,并创刊宣传马克思主义,这反映 出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形成,故 D 正确; 单凭创办报刊无法得出出版业繁荣,故排除 A 项; 第 11 页 共 15 页 “马克思主义被民众普遍接受”表述夸大,当时只是部分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故排除 B 项; 材料只是表明部分知识分子转向了马克思主义,故 C 项说法不妥,排除。 故选:D。 14 【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主要考查五四运动时期对思想的影响。 【解答】通过材料“1919 年 3 月” “两个月后” “青岛爱国强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影响了北 京大学
34、平民教育讲演团的话题内容,说明历史条件影响时代主题,故 C 正确; 国民,国家,爱国体现的是民众的民族意识增强,排除 A; 北京大学平民讲演团没有体现先进知识分子的引领,排除 B; D 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故选:C。 15 【分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由单纯商品生产制度到资本家商品生产制 度之世界共同趋势的战争,是在历史进化上有重要意义的战争。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确立党的最高纲领;中共二大确立党的最低革命纲领;据此依据 材料“由单纯商品生产制度到资本家商品生产制度之世界共同趋势的战争,是在历史进化上有重要意义 的战争”可知 B 正确。 当时的认识是符合
35、实际的,排除 AC。 D 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故选:B。 16 【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正确理解两位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情况的强调是 解题的关键。 【解答】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A 项明显颠倒因果,说法错误,排除 A; 据题意可知,金观涛、刘青峰认为十月革命使国人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的了解,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 主义的传播,说明十月革命加深了国人对社会主义的向往,故选 B; C 项说法无从体现,与题意无关,排除 C; 俄国革命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就已经开始传播,D 项说法错误,排除 D。 故选:B。 17 【分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的相关知识,依据
36、材料“向封建式军阀继续战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 进行分析。 【解答】材料“向封建式军阀继续战争” “是解放我们中国人民受列强和军阀两重压迫的战争,是中国目 前必要的不可免的战争”认识到中国封建军阀和西方列强都是革命的对象,而且强调武装斗争,这说明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故 B 正确; 当时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初创时期, “左”倾错误还未表现,故排除 A; 题干信息还处在建议状态,故排除 C; 1927 年国民革命失败后才逐渐找到实现革命目标的道路,故排除 D。 第 12 页 共 15 页 故选:B。 18 【分析】本题考查土地革命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共产党军队来到了,又分谷子又
37、分田”等信息并结 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 “土地私有制”并没有废除,故排除 A; 依据“保证了农民土地所有权”等信息结合土地革命的相关知识可知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保证了农民 土地所有权,故 B 正确; 解放战争在 1946 年开始,故排除 C; 1931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建立,故排除 D。 故选:B。 19 【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不要同他们融合,要绝对保持无产阶级运动 的独立性”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材料中列宁反复强调要要保持无产阶级革命的独立性,不能和资产阶级运动融合,但在实践活 动中,国共第一次合作采用党内合作方式,使无产阶级丧
38、失革命领导权,失去独立性,所以得出实践活 动与文件指示不符,故 A 正确; 1920 年只能称“苏俄“,故排除 B; C 项与 A 项是矛盾项,故排除 C; 马林等人当时来到中国即代表了共产国际,D 项观点与史实不符,也与材料观点不符,故排除 D。 故选:A。 20 【分析】本题考查国民革命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建立严密的联合战线,这个革命才可以成功”等信 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 【解答】依据材料“建立严密的联合战线,这个革命才可以成功”等信息结合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情况可 知毛泽东应该认为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故 D 正确; 毛泽东 1945 年 4 月 24 日在中共七大上提出建立联合政
39、府的主张,故排除 A; B 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C 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 故选:D。 21 【分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北伐战争时,军、师党代表大多由兼有国民党党 籍的共产党员担任”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 【解答】依据材料“北伐战争时,军、师党代表大多由兼有国民党党籍的共产党员担任”等信息并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时期共产党员起了重要作用,加速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覆灭,故 B 正确;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国共双方认同反帝反封的主张,故排除 A; 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标志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故排除 C;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
40、军队的开始,故排除 D。 故选:B。 第 13 页 共 15 页 22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土地制度演变的相关知识,正确解读材料数据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A 项“地权频繁转手”不符合史实,排除 A; 由材料中表格数据可知,地主、富农、贫雇农阶层占比从 1937 年前后到 1949 年在逐渐缓慢减少而中农 呈现出占比增加的趋势,这是因为中共在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不断调整土地政策,故选 B 项; 农村家庭经济的持续衰落与中农呈增大趋势矛盾,排除 C 项; 国民政府重视农村工作不符合史实,排除 D 项。 故选:B。 23 【分析】本题考查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对题干表格信
41、息的正确解读是解决问题的 关键。 【解答】材料显示,当时正处在北伐战争时期,上海、江苏等第国民党人数增长率最高,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当时中共领导的工农群众运动在这些地区蓬勃发展,导致国民党人数大增,故 D 正确; 通过题干数据无法得出中共主张,排除 A; B 项不合史实,排除; 故选:D。 24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国共十年对峙,要求学生结合国共十年对峙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A.材料是中共的报纸,没有体现出发动人民群众的特点; B.材料信息体现不出抗日的特征; C.材料只是反腐倡廉的手段,没有看出巨大成效; D.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公共利用报纸公开信息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目的是要巩固新生
42、的苏维埃政权。 故选:D。 二材料题(共二材料题(共 3 小题)小题) 25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第一小问要结合中共探索革命道路的表现和影响来分析; 第二小问要结合新中国经济建设道路探索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来分析。 【解答】 (1)不同根据“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等率领工农革命军向罗霄山脉进军”并结合所学可知 是以农村斗争为中心。原因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俄国革命的成功给中国带来的冲击,早期中共缺乏革命 经验;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左”倾错误的影响以及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宣传等。 (2)根据“在城市与农村空间中进行的每一次战略调整,都对党的历史产生过深刻而全面的影响,在很 大程
43、度上改变了党史活动原有的展开路径与模式,衍生出了全新的党史发展轨迹”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空间战略选择有改革开放。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改革开放首先选择以农村为突破口,推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必要性是“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严重; “文化大革命”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农民群众极端贫困;农业处于国民经济基础性地位。战略意义则是农村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为乡镇企业 的崛起创造条件;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故答案为: (1)不同:以农村斗争为中心。原因:俄国革命的成功;早期中共缺乏革命经验;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第 14 页 共 15 页 “左”倾错误的影响;早期无
44、产阶级革命家的宣传。 (2)举例:改革开放首先选择以农村为突破口,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必要性: “人民公社”体制 的弊端严重; “文化大革命”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农民群众极端贫困;农业处于国民经济基础性地 位。 战略意义:农村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为乡镇企业的崛起创造条件;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促进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另:列举建国初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重点选择东北地区、对外开放选择将深圳 作为突破口等均可) 26 【分析】 (1)本题考查五四运动和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第一问的导火线,依据材料一,结合五四运 动的直接原因解答;新变化抓住题干时间“20 世纪 20
45、 年代” ,结合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状况解答。 (2)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问的时间,依据材料二,结合中共一大的时间解答;原因依据材 料二从阶级基础、组织基础以及思想基础等角度分析概括。 【解答】 (1)导火线:依据材料一“那婴儿的乳名叫作五四”可知,反映的是五四运动,结合所学可知,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新变化:抓住题干时间“20 世 纪 20 年代” ,结合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状况解答,如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成为中国革命理论的指南、旧 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工农武装学割据理论形成。 (2)时间:依据材料二“法租界望志路 106 号召开会议” ,
46、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中共一大的召开, 其时间是 1921 年 7 月 23 日。原因:依据材料二“各类工厂工人占总人口的 20%,如果加上其他行业的 工人,则要占到 30%以上”可以得出工人阶级壮大;依据“陈独秀携新青年南下上海,思想更趋激 进,他和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新青年为阵地,大力宣扬共产主义”可以得出上海开放较早,马克思 主义广泛传播;依据“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也在此地成立”可以得出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 故答案为: (1)导火线: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 新变化: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成为中国革命理论的指南、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工农武装学 割据理论形成。
47、(2)确切时间:1921 年 7 月 23 日。 原因:工人阶级壮大,有阶级基础;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有组织基础;上海开放较早,马克思主 义广泛传播,有思想基础。 27 【分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生可结合材料表格中共产党人数的变化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生作答时一定要紧密结合材料,提炼符合要求的论题,论述时一定要 论从史出,符合史实,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一定要严密。根据材料中共产党在 1921 年至 1949 年尤其是 抗战后共产党人数的变化可以看出,共产党的人数逐渐增加、迅速发展,因此可拟题目为全面抗战期间 中国共产党迅速发展。论述时可结合共产党人数增加的原因进行
48、概括,言之有理,表述成文即可。 故答案为: 第 15 页 共 15 页 示例一: 主题:全面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迅速发展。 阐释:全面抗战之前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 4 万多,到 1945 年 4 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达到 121 万。中 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民心;深入开展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改善了民生;开辟敌后 战场,扩大党的影响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毛泽东思想逐渐成熟。 总之,中国共产党成为全面抗战的中流砥柱,所以队伍不断壮大。 示例二: 主题:国民大革命后期中国共产党遭遇严重挫折。 阐释:1927 年 4 月到 8 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从 5.7 万锐减到 1 万多。国民党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缺乏革命斗争的经验,没有认识到掌握革命武装及 领导权的重要性。 总之,中国共产党历经磨练,虽遭受重大挫折但保留了书写中国革命新篇章的火种。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